全 文 :接种 、培养
当高压灭菌器内压力为零 ,或测常压
灭菌室内温度 8 0℃ 以下 时 , 即可取出料
袋移人冷却室 。 观测 袋内料温 28 ℃以下
或常温时 , 可置于接种箱内接种 。 一般每
标准瓶 (75 0 毫升 ) 谷粒种可接 30 袋左
右 ,两头出菇方式的可接 巧 袋左右 。接种
后迅即移人培养室发菌 , 室内调控温度
2 4 ~ 2 8℃ 、 相对空气湿度 7 0 % 左右 , 培养
室闭光 ,保持微弱通风或定时通风 。
夏季高温季节生产 , 笔者的意见 , 是
在年初作出生产计划后 , 在培养室乃至
菇棚周围春季多多种植一些绿色长蔓 型
植物 , 一方面 , 植物起 到净化环境 、 遮 阴
降温 、 保持覆盖环境内温湿度的作 用 , 另
一方面 , 绿色植物大量 吸进 二氧化碳 , 并
排 出新鲜氧气 , 恰好 既为菌袋提供 了有
利的温 、 湿度条件 , 又 为发菌 和出菇提供
了大量氧气 , 可谓一举多得 , 菇农朋友可
在实践中体会到该建议的优势所在 。
一 般经 约 30 天 时间 , 菌丝 发满全
袋 , 但此时尚未达 生理成熟 , 应继续培
养 ; 该阶段应配合温差 (5 一 7℃ ) 、 湿差
( 10 % )
、 光差 ( 2 0 0 勒克斯 )等刺激 , 经约
20 天 时间 , 菌丝生理成熟 , 个别菌袋会有
原基分化 。 此时应打开袋 口 , 实行搔菌处
理 , 方法是用特制的小钩耙将菌种块扒
出 , 并将袋 口基料层厚约 0 . 2 一 0 . 5 厘米
老菌皮及料扒掉 、倒出 。 搔菌的作用是使
全部菌袋的 出菇面统一处在 一个新的起
跑线 上 , 以达到 出菇整齐一致 、 潮次明
显 、 易 于管理 、 商品质量高等目的 , 但应
准确掌握时机 , 搔菌过早易招致 杂菌污
染 , 过 迟则达不到刺激的作用 , 一般可掌
握发菌 5 0 天 以内 、 个别菌袋现出原基 、
大部分菌袋仍维持原状 态 的情 况下 进
行 。 将袋 口料面处理后 , 即应及时转人出
菇管理了 。
出菇管理
菇棚建造 , 以仿冬暖式大棚为佳 ; 但
因杨树菇耐二氧化碳能力特别 弱 , 故一
定要在墙体上留足通风孔 , 可分别于离
地面 20 厘米 、 离墙顶 20 厘米 , 间距 2 米
左右 留两排 , 通风孔 以圆形为好 , 其直径
大小 , 可 以用废旧化肥袋装满麦草后能
刚好堵严为宜 ,既省力 又方便 。
杨树菇的栽培 , 有单头直立出菇和
立体两 头出菇等方式 。 前者也可采取架
层 出菇的方法 , 棚内设置二层 出菇架 , 连
同地面共排人 三层菌袋 ; 搔菌后 的菌袋 ,
袋 口朝上 , 直立排于菇架上 , 出菇后可 用
废 旧报纸等作纸筒套于袋 口 , 以增加菌
柄长度及加厚菌盖 , 从而提高其商品质
量 ; 也可在袋内覆约 2 厘米厚的处理腐
殖 土 , 使成小范围内筱土 、 保湿 , 从而达
到提高产量的 目的 。 立体两头出菇者 , 即
从地面排起 , 无间隔 , 码高 6 一 8 层 , 排出
1米左右为作业道 , 两头出菇即可 ; 如采
用 套纸筒或套塑料筒料的方法 , 效果也
不错 。 无论采取何种栽培方式 , 菌袋一经
搔菌处理并撑开袋 口 , 即应用 双层 以上
纱布 (或密度较大的蚊帐布 )予 以全部覆
盖 , 每天至少 3 次将纱布喷湿 , 并保持空
气湿度 90 % , 使其处于稳定 的温 、湿环境
条件下 , 以利出菇整齐 、 健壮 ; 套纸筒后
亦如此覆 盖 , 效果也不错 , 但不应使用密
度大的色布或化纤布 , 以免造 成缺氧或
二氧化碳中毒 。 要点是 ,现原基后一旦覆
盖纱布 , 必须较常规生产增加 通风次数
及时间 , 每天至少通风 3 次 , 具体通风时
间根据气温而定 , 如气温偏高时 , 应以
早 、 晚 、夜为主 ; 如遇 阴 、小雨 、 大雾 、 无风
天气 , 则干脆掀膜 , 令其 “ 素面朝天 ” , 效
果颇佳 ; 如低温季节 , 则应 以中午前后通
风为好 , 并相应 延长时间 ;通风应掌握尽
量不影响棚温 , 不过大拉大温差 , 以防幼
菇萎蔫 、 死亡 。 在适宜的条件下 , 自原基
分化到采收一般约需 10 天以上 。 采收的
标准 : 菌盖略带红色的黄褐色 , 较香菇要
鲜艳的多 , 呈嫩 、鲜状态 , 其菌盖直径 5 -
10 厘米 , 以 5 一 7 厘米居 多 , 肥厚 、 有 光
泽 、 菌膜 未破 、 不开伞 ; 菌柄色白 、 粗壮 、
挺拔 , 直径 0 . 3 一 1 . 2 厘米 、 以 0 . 3 一 0 . 8
厘米者居多 ,基部呈浅褐或近 白色 。 当发
现出菇面整丛 子实体中有 2 一 4 株菌膜
破裂时 , 应及时采收 、 销售 , 如属合同生
产 , 则应根据合同标准采收 ; 采菇时 “ 一
刀切 ” , 不可采大留小 ; 采收后及时清理
料面 , 刮除 0 . 2 厘米左右料层 , 根据菌袋
失水状况确定补水与否 , 然后继续下潮
菇的养菌 、催蕾及出菇管理 。 采用木屑为
主栽培时 ,生物效率一般在 7 0 % 左右 ;棉
壳 、 木屑棍合料栽培 , 杨树菇生物效率可
达 80 % 一 9 0 % , 商品 率一 般在 80 % 左
右 。 . 山东省农科院土肥所
, 德宾 ( 2 5 0 10 0 )
户屯一朴礼、弘1川ilI: ilf各护川们翎脚lJ价飞一艺令
}…生 }
`异飞飞兰兰兰三 飞飞
利 J
}栽佗泥一、 子
价、一靛弘}…料 }传泥
~
、子` 传: 屯
~
飞丫;
}!培性 二一二
价飞一艺今
}菇 }{传泥
~
、子’
冬菇即金针菇 , 是一种 可在严冬季
节生长的菌类 , 冬菇子实体小巧美观 , 营
养丰富 。 冬菇属高档食用菌 , 但其制种 、
栽培并不复杂 。 目前在 国内大都采取熟
料栽培 , 为节约能源 , 减少和简化高压或
低压蒸煮基料的程序 , 有关专家经对生
料进行长期栽培实验 已取 得圆满成功 。
现将生料栽培冬菇的新方法简介如下 。
一 、栽培播种时间
冬菇是低温性菌类 , 出菇温度大 多
在 5 一 15 ℃之间 ,子实体生 长最适温度为
5 一 8℃ ,生料栽培播种期多在 10 月至 12
月份进行 ,也可延长 到春节 。
二 、培养料的制备
棉籽皮 、 麦鼓或其 它原料都要 新鲜
无结块 、 无霉变 , 而 且要在阳光下曝 晒
2 一 3 天 , 进行表面消毒后再使用 。 培养
料的配方为 : 1 . 棉籽皮 7 8 % , 麦熬 2 0% ,
白糖 1% , 石膏 1% , 多菌灵 0 . 2% ; 2 . 棉
籽皮 9 6% , 玉米粉 3% , 白糖 1% , 多菌灵
0
.
2 % ; 3
. 棉籽皮 1 0 0 % , 多菌灵 0 . 2 % 。
注意事项 : 配料时料水 比 1 : 1 . 2 一 1 . 4 ,含
水量 65 % 一 7 0% , 将料拌和均匀后 堆成
堆 , 上 面用 塑料薄膜盖好堆闷 2 小时 , 如
不进行堆闷 , 或 不足 2 小时 , 多菌灵不但
起不 到灭菌作 用 , 反而易有害 , 因为多菌
灵对菌种也有杀伤力 。
三 、 栽培播种方法
1
. 生料瓶栽 。 ①播种装瓶 。 可采用
普通 5 0 0 克罐头瓶 , 按常规 , 先将瓶子消
毒后 , 再将培养料装瓶 。 瓶栽 以分层播种
为好 , 即装一层料 , 播一层菌种 , 共播 3
层 , 最上层加大播种量 (即用菌种封口 ) ,
菌种和料一定要 紧密结合 , 总 的用 种量
以 10% 为好 。 装瓶时既不要压得太紧 , 也
不能太松 , 只有松紧适度才有利于发菌 ,
播完种后 可用塑膜封瓶并扎紧 。 ②发菌
培养 。 将接完种的菌瓶送人培养室发菌 ,
注意室内要遮光 ,形成黑室效应 。 室温控
制在 5 一 12 ℃ , 大约 3 0 ~ 3 5 天菌丝才能
结满瓶 , 完成营养阶段培育 。 ③生长培
养 : 将发好菌的瓶子移到出菇室催蕾出
菇 , 先除去瓶 口塑料 , 瓶 口上铺上报纸 ,
将报纸喷水保温 。室温控制在 5 一 巧℃ 之
间 ,空气相对温度控制在 80 % 一 90% 。
当子 实体出现后 , 为使朵形完美整
齐 、 出菇品质优良 , 防止菌柄变曲倒伏 ,
要 在瓶 口上 套 上 8 一 10 厘米的硬质 纸
筒 , 在纸上扎 4 一 5 个小孔以利于透气 ,
纸筒大口 朝上 , 小 口套在瓶口上 , 用橡皮
筋扎牢固定 , 同时在纸筒上也覆盖报纸 ,
并使报纸常保持潮湿 , 以起到保湿遮光
作用 。 另外 , 还要在地面上泼水 , 在房间
2 6 北京农业 20 0 0 年第 l 期
菌类新品种大球盖菇及栽培技术
大球盖菇 , 又名坡环球盖菇 、 酒红色
球盖菇等 。 它是我 国 19 92 年从欧美国 家
引进开发的食用菌 , 也是联合国粮农组
织向发展中国家推荐发展的菇种 。
大球盖菇 鲜菇 肉质细嫩 , 营养丰富 ,
含野生菇 的清香味 , 口感极好 。 干菇味香
浓 , 可与香菇相媲美 , 有 “ 山林珍品 ” 之美
誉 。 因其菇体色泽艳丽 , 滑嫩爽脆 , 人见
人爱 , 颇受消费者欢迎 。 国 内市场每公斤
鲜菇梢 价 6 一 12 元 , 且货 源偏紧 , 很畅
销 。 国外市场每公斤鲜菇梢 价 5 一 7 美
元 , 干菇每公斤 4 0 一 60 美元 。 为 了开发
这一品种 , 现将大球盖菇 的生物 学特性
及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
大球盖菇 菌盖 国形 、 中实 、 红揭色 ,
初 时淡黄色 、 棕 色 , 成熟后 变深 , 直径
3 一 12 厘 米 , 菌柄 圆柱形 , 灰白色 、 中实 ,
菌柄与菌盖 为 中生 , 菌褶与 菌柄着生形
式为直生 , 抱子椭圆形 , 抱子印黑揭色 ,
菌环明显 。
大球盖 菇为草腐菌 , 主要利 用长稻
草 , 麦草等原料进行生料栽培 。在用纯稻
草栽培时 , 出菇时菇潮来势猛 , 朵形挺拔
高大 (最大朵重 1 一 2 . 5 公斤 ) , 周期短 ,
从出菇到收获结束仅 4 0 天左右 , 每米 2
可收鲜菇 15 ~ 30 公斤 。 此外 , 亦可利用
多种农作物桔杆 , 农副产品下脚料 , 畜禽
粪肥 ,据木屑等作 生产原料 。 菌丝生长适
温 范围 5 一 34℃ , 最适 23 一 27 ℃ ; 子 实体
形成温度为 4 一 30 ℃ , 最适为 14 ~ 2 5℃ ,
低于 4℃和高于 30 ℃ 子 实体难于形成和
生长 。
菌种制作
母种 以马铃薯综合培养基为好 ; 原
种 、 栽培种可 用麦粒 、 谷粒 、 木屑 、 稻草 、
棉壳等料制种 , 均按常规方法制种 , 含水
量 6 0% 一 7 0 % 。
栽培季节及场地安排
长江 中下 游地 区从 9 月至翌年 2 月
均可播种 , 1 月 至翌 年 6 月 可 出菇 收
获 , 一般气温稳定在 8 一 30 ℃范 围内均
可播种 , 出菇期应安排在气温 15 、 26 ℃
为宜 。 栽培场地室 内外均可 。 室外栽培应
选择避风遮阳 的场地 , 在树林 、 果 园内栽
培最为理想 。 露天场地应搭建阴栩 , 遮光
要求七 阴三 阳 。 土壤 以腐 殖土或 肥沃沙
壤土为好 , 呈微酸性 。 菌床畦 面宽 1 . 2
米 , 床面应挖松整碎 , 呈龟背形 , 四周及
吐间开排水沟 , 铺料前吐床表面用乐果
或 氧化乐果及杀菌药剂喷洒 杀灭虫害和
病菌 。
培养料处理
大球盖菇属草腐菌 , 稻草 、 麦桔 、 玉
米杆 、甘蔗渣 、木屑 、 杂草 、棉壳等均可任
选 一种或几种混合栽培 。 原料要求新
鲜 、 干燥 、 无霉烂 变质 。 现举例 一配方供
参考 。 纯稻草或麦草 10 0% , 另加麦获或
米糠 10 % , 玉米粉 5 % , 石青粉 2 % , 过磷
酸钙 1% , 石 灰粉 2 % , 火烧土灰 10 % ,
p H 值 6 一 6 . 5 。 将备好的原料用 1% 的石
灰水反复充分预 湿 , 然后 建堆发酵 5 一 6
天 , 堆料时将辅料混 匀后分层混入主料
内 , 中间翻堆 2 次 , 使原料含水均匀 , 充
分软化 ,含水量达到 70 % 一 75 % 。
铺料 、播种及粗土
将处理好的栽培料铺在床面上 , 下
层料厚 6 一 8 厘 米 , 压 实 , 按 10 厘 米 x ol
厘米穴播菌种 , 麦杜类 菌种可撒播 , 穴播
菌种块 以拇指 大小 为宜 。 上层料厚 10 -
12 厘米 , 压实 , 仍按前法播种 , 最上层铺
料 1 一 2 厘米厚 , 以 不见菌种为宜 。 一般
每米 2 用 5 0 克颗粒种 2 瓶或 草料种 2
袋即可 。 2 一 3 天菌丝萌发 , 3 一 4 天开始
吃料 。 当菌丝长至料层 2 3/ 时 (25 一 30
天 ) , 开始覆土 , 覆土以腐植土为好 , 其 次
为树林表层土或农 田耕作层土 。 及土厚
度 3 一 5 厘米 。 覆土要预 先杀虫杀 菌 , 含
水量 3 0% 左右 。
出菇管理及采收
覆土后 应在 2 一 3 天 内调 足覆土层
水 分 , 并经常保持土层湿润 , 促使菌丝粗
壮发育 。 15 ~ 20 天后 , 菌丝 已全部穿透
覆土层 , 此时应适 当增强光线 , 提高空 气
相对湿度达到 85 % 一 95 % , 并喷出菇重
水 , 每米 ’ 喷水 量 1 一 2 公斤 。 当小菇蓄
长至直径 2 厘米时 , 可减少喷水量 , 以轻
喷为主 , 以免造成崎形菇 。 当菌盖外一层
菌膜刚破裂菌盖 内卷不开伞时采收 。 采
菇 时 , 一手压住培养料 , 一手捏住菇柄轻
轻转动摘起。 叶采下的菇 可及时鲜梢或
加 工成盐渍菇 , 也可根据客户 需要制成
干品 出 口外梢 , 共可采收 3 一 4 潮菇 。
. 杨大林
中喷雾 。 这样 大约 1 5 ~ 2 0 天就能采头
茬菇 。 采收时要采干 净不 留残菇 , 不要
伤损菌块 , 整理好料面 , 使菌丝恢复生
长几天 , 然后两天喷 1 次重水 , 覆 盖数
天后 , 二茬菇即可长 出 , 大 约可采 收
3 一 4 茬 。
2
、床栽及压块栽 培 : 集约化生产大
面积栽培多采取这种方 式 。 如果家庭
栽培 ,可 以利用床下 、桌下空 间 ,但场地
一定要严格消毒灭菌 。
①床栽 。 菌床制作 ,宽度 不要超过
8 0 厘米 , 长度不 限 , 播种可 以采取分层
及料面点播相结合的方法 , 共分三层 ,
技术措施可按常规 。 ②压块栽培 。 用 木
模压块 , 木模规格一般以 5 0 厘米 x 35
厘米 x ol 厘米的为好 , 播种方式 , 既可
点播 ,也可混播 。
不管采取哪种方式栽培 , 其发菌 、
出菇 , 采收及管理均按常规进行即可 。
. 周颖
早期污染菌种简易处理方法
在食用菌制种过程中 ,一般总是会出
现一部分被污染的菌种 ,有时量还很大 。
对 于初期 污染的 菌种可 以 不采用传统 的
灭菌方法 , 而采用比较简单的方 法进行处
理 。 具体 方法如下 :
1
. 材料准备
①挖种 。初期 污染的菌种 、杂菌菌丝进
入培养基很浅 , 可将其挖掉 , 以备接种 。
②配制 药液 。 0 . 1% 的多菌灵粉 .AJ 、
0
.
2% 的磷酸二氢钾 、 2 % 一 3% 的石灰 , 配
成混合水溶液 。 根据石灰质量 的好坏适
当增减 , 以 配成 p H 值 12 、 13 为准 。 水 可
用 凉开水 、 自来水 、 井水均 可 。
2
. 浸药液
将挖掉杂菌 的菌种瓶平放于溶液 内
旋转 , 待药液浸入培养基 2 一 3 厘米 即
可 。 这时培养基表面的 p H 值为 8 一 9 。
3
. 播种
待浸过药液 的培养基表面 没积水 即
可开放式播种 。平菇 菌种 可用铁丝钩直接
将菌种播进瓶内 , 菌种及盖着整个培养基
表面 。 一瓶菌种 (50 0 毫升的瓶 )可接种 20
瓶左右 。 如果菌种 不多 ,播种 量较少 , 同样
可 以 长起来 , 只 是没有播种量 大的长得
快 。播种后塞棉塞 时 , 可不 用太多棉花 , 盖
着瓶 口即可 。
4
. 培养
播种后 的菌种瓶可放在 1 5 ~ 25 ℃ 的
温度范围内培养 , 30 天左右可长满瓶。 在
培养过程中 , 如果发现有少量 菌种只是发
白 , 菌丝不往培养基内长 , 可将播入的菌种
挖掉 ,重新接种 , 菌丝还可以长起来。
5
. 本法成功率一般在 95 % 左右 。
6
. 注意事项
北京农业 2 0 0 0 年第 l 期 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