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麻辣山黄皮调味酱的研制



全 文 :麻辣山黄皮调味酱的研制
钟华锋,莫霞,梁晓秀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南宁 530226)
摘要:对以山黄皮为主要原料的麻辣山黄皮调味酱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配方,结果
表明产品的最佳配方:干山黄皮7%、水55%、黄豆酱12%、盐8%、糖1.2%、柠檬酸0.75%、辣椒
7.5%、蒜7.5%、花椒1%、黄原胶0.05%。文章课题为开发利用山黄皮资源,提高山黄皮的附加值提
供了参考。
关键词:山黄皮;调味酱;正交试验
中图分类号:TS2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0-9973.2013.01.015
文章编号:1000-9973(2013)01-0054-04
Research on the Developing of Spicy Randia Cochinchinensis Catchup
ZHONG Hua-feng,MO Xia,LIANG Xiao-xiu
(Gu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ege,Nanning 530226,China)
Abstract:Make a research on the production technique of spicy randia cochinchinensis catchup,in
which randia cochinchinensis is used as the main raw material.Orthogonal test is used to optimize the
prescription in the experiment.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best prescription is as folows:dried randia
cochinchinensis of 7%,water of 55% ,soybean paste of 12%,salt of 8%,sugar of 1.2%,citric acid
of 0.75% ,hot pepper of 7.5%,garlic of 7.5%,wild pepper of 1%and xanthan gum of 0.05%.
This project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how to develop and utilize randia cochinchinensis and increase its
additional value.
Key words:randia cochinchinensis;catchup;orthogonal test
  山黄皮,俗称鸡皮果,又名细叶黄皮,学名C.ani-
sum-olena Merr,为芸香科柑桔亚科黄皮属多年生常
绿大灌木或小乔木,主要分布于北回归线以南的南亚
热带地区,主产于我国广西西南部、云南南部、广东新
会及越南北部和菲律宾。山黄皮果实为浆果,果皮、果
肉可食,可食率在70%以上,烘干率为11%~14%。
果实总酸度为2.28%,含总糖9.8%,蛋白质1.39%,
维生素C 74mg/100g,总固形物17.5%,氨基酸总量
1710mg/100g,此外还含有丰富的铁、钙等各种营养
元素,营养价值高[1]。在药用方面,果实可助食消暑、
消积去滞、祛痰化气、疏通肠胃[2]。山黄皮还含有黄酮
类物质和挥发油,苏秀芳[3]利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山
黄皮果仁中的总黄酮,总黄酮提取率为1.159%。苏
秀芳[4]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山黄皮果仁的挥发油,
挥发油量达0.938%。但是,目前利用山黄皮开发复
合型调味品却未见有相关的报道。本试验以干山黄皮
为主要原料,加以黄豆酱、大蒜、辣椒等辅料进行调配,
开发一种新型复合型调味品,产品风味独特,不仅满足
我国调味品的功能化、多样化和方便化的发展方向,还
为山黄皮的深加工利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主料:干制山黄皮(市售)。
辅料:黄豆酱(海天牌,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有限公
司)、食盐、白砂糖、蒜米、指天椒(新鲜)、花椒,均为市售。
收稿日期:2012-08-06
作者简介:钟华锋(1970-),男,副教授,主要从事食品加工和质量安全控制方面的研究。
—45—
工艺技术  2013年第1期
总第38卷
               中 国 调 味 品
CHINA CONDIMENT
添加剂:柠檬酸、黄原胶,均为食品级。
1.2 设备与器具
JYL-BO60型九阳料理机 杭州市九阳集团有限
公司;GB204型电子精密天平 梅特勒-托利多仪器
(上海)有限公司;PYX-DHS电热恒温培养箱 上海
跃进医疗器械厂;101-2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 上
海跃进医疗器械厂;YXQ-SG41-280B型手提式压力
蒸汽灭菌器 上海华线医用核子仪器有限公司;电炒
锅、胶体磨、组织粉碎等。
1.3 生产工艺流程
     柠檬酸、盐、糖、黄豆酱、花椒粉
                  ↓
干山黄皮→清洗→浸泡→打浆→原辅料混合→ 
             ↑  ↑
  指天椒、蒜米→去蒂去皮→清洗 溶解←黄原胶
装罐→杀菌→冷却→检验→成品。
1.4 操作要点
1.4.1 原料选择
山黄皮 应无霉变、无异味、不受潮,色泽为黄褐
色为佳;辣椒 应新鲜、色泽鲜艳、无病虫害;大蒜 应
饱满、无病虫害和腐烂。
1.4.2 清洗
用清水把山黄皮、辣椒、大蒜等清洗干净,以除去
表面的灰尘和杂物,避免带入杂质。干山黄皮清洗时
间不宜过长,控制在5min之内,以免山黄皮浸泡吸收
过多的污水。
1.4.3 山黄皮泥浆的制备
将清洗干净的山黄皮用大约60~80℃的水浸泡
1~2h,山黄皮与水的比例为7∶55。浸泡的目的是
软化组织,便于打成浆。然后连同浸泡的水一同倒入
打浆机中,将其打成泥浆状,再对山黄皮泥浆进行加热
处理,使原料的淀粉糊化。因为山黄皮果仁中含有大
量的淀粉,淀粉糊化后,可使山黄皮酱的口感变得更加
细腻、润滑。
1.4.4 辣椒、大蒜、花椒等的预处理
用打浆机把辣椒和大蒜打成碎泥后备用,花椒用
炒锅炒香后打成粉末备用。
1.4.5 调配
按配方将各种原辅料加入锅内进行煸炒,混合均
匀。黄原胶、糖和柠檬酸先用水溶解,然后再加入搅拌
均匀。
1.4.6 胶体磨处理
将调配好的麻辣山黄皮调味酱经过胶体磨的处
理,可使物料混合更加均匀,也可使酱体的口感更加细
腻润滑。
1.4.7 灌装、杀菌
麻辣山黄皮调味酱为酸性食品,调味酱一般都是
用玻璃瓶灌装。将上述山黄皮酱趁热灌装在消毒过的
玻璃瓶中并封盖,100℃灭菌30min后,冷却至40℃,
擦干瓶身。
1.4.8 保温检验
将冷却后的调味酱放在37℃的恒温培养箱中,保
温观察5天,每天观察胀罐情况,5天后取出,敲击瓶
盖声音清脆,无胀盖现象,色泽、气味无异常变化,即为
合格成品。
1.5 试验方法
1.5.1 单因素试验
对山黄皮、盐、糖、黄豆酱、指天椒、大蒜的用量分
别做单因素试验,确定它们的适宜用量。
1.5.2 正交试验
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分别选取山黄皮、盐、糖、黄
豆酱、指天椒、大蒜、花椒和柠檬酸用量的三个水平进
行表8L18(37)正交试验,确定它们的最适用量。
1.6 氯化钠含量测定[5]
采用莫尔法测定黄豆酱和麻辣山黄皮调味酱中的
氯化钠含量。
1.7 感官评定方法
为了更好的评出麻辣山黄皮调味酱产品各方面的优
缺点,选出最佳的产品配方,采用感官评定,对存放1周的
山黄皮调味酱进行感官评定,根据其酱体口感、风味、组
织状态、脱水情况等进行综合评分,感官评分见表1。
表1 麻辣山黄皮调味酱感官评分表
口感(40分) 风味(30分) 组织状态(10分) 色泽(20分)
甜酸咸麻辣味不协调,
口感欠饱满(<24)
山黄皮味较淡,
香味欠协调,(<17)
有颗粒状,粘稠度过大
或过小,分泌水(<5)
褐色(6~10)
甜酸咸麻辣较适宜,
口感较饱满(25-33)
山黄皮味略淡,香味较
协调,无异味,(18-24)
组织细腻较均匀,粘稠度
较适中,不分泌水(6~8)
棕褐色(11~15)
甜酸咸麻辣适宜,
口感饱满(34-40)
山黄皮味浓郁,香味
协调,无异味(25-30)
组织细腻均匀,粘稠度
适中,不分泌水(8-10)
棕黄色(16~20)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因素试验
2.1.1 山黄皮用量对山黄皮调味酱的影响
山黄皮是麻辣山黄皮调味酱的主要原料,其用量
的多少对成品质量的影响最大,对成品的风味起到决
—55—
2013年第1期
总第38卷
               中 国 调 味 品
CHINA CONDIMENT 工艺技术  
定性的作用,为了了解山黄皮的适宜用量,通过试验确
定其用量,结果见表2。
表2 山黄皮用量对调味酱的影响
序号 山黄皮的用量(%) 感官评定
1  5 山黄皮香味较淡
2  6 山黄皮香味稍淡
3  7 山黄皮香味适中
4  8 山黄皮香味浓郁
5  9 山黄皮香味过重
  由表2可知,山黄皮的用量在7%时比较适宜。
2.1.2 食盐用量对山黄皮调味酱的影响
咸味是良好味感的基础,是调味酱的主体,也是支撑
味道表达及其强度的重要因素。所以,控制咸味强度,让
咸味同其他味道之间保持平衡是非常重要的因素。食盐
的用量影响山黄皮的风味和口感,并且含盐量的高低影
响成品的保存,适当浓度的盐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通过试验确定盐的最佳用量,试验结果见表3。
表3 盐用量对山黄皮调味酱的影响
序号 盐的含量(%) 感官评定
1  6 咸味过淡,口感不协调
2  7 咸味稍淡,口感一般
3  8 咸味适宜,口感协调
4  9 咸味偏重,口感较协调
5  10 咸味过重,口感不协调
  由表3可知,当盐含量为8%时,咸味适宜,口感
最佳。
2.1.3 白砂糖用量对山黄皮调味酱的影响
甜味在调味品中可增加其鲜味,并有特殊的调和滋
味的作用。同时,还具有掩盖杂味,协调各种风味,使口
感圆润等功能。白沙糖用量的多少影响着调味酱的口感
饱满程度。为了使山黄皮调味酱口感最佳,在8%的含盐
量下,研究白砂糖的最适宜用量,试验结果见表4。
表4 白砂糖用量对山黄皮调味酱的影响
序号 白沙糖的含量(%) 感官评定
1  0.6 甜味较淡,口感不协调
2  0.9 甜味稍淡,口感一般
3  1.2 甜味适宜,口感饱满协调
4  1.5 甜味稍甜,口感较协调
5  1.8 甜味较甜,口感欠协调
  由表4可知,糖的含量在1.2%时,甜味适宜,口
感最佳。
2.1.4 黄豆酱用量对山黄皮调味酱的影响
为了使山黄皮调味酱风味更好,风味更有特色,利
用黄豆酱可调节改变其单一风味,黄豆酱的用量对产
品的风味、色泽、形态有一定的影响。利用单因素试验
确定其最佳用量,试验结果见表5。
表5 黄豆酱用量对山黄皮调味酱的影响
序号 黄豆酱的含量(%) 感官评定
1  6 口感单一,风味不协调,酱体棕黄色
2  9 豆酱香味较淡,风味欠协调,酱体棕黄色
3  12 豆酱香味适宜,风味协调,口感丰富,酱体棕黄色
4  15 豆酱味偏重,风味欠协调,口感丰富,酱体棕色
5  18 豆酱味过浓,风味不协调,酱体棕色
  由表5可知,当黄豆酱的用量为12%时,豆酱香
味适宜,风味协调,口感丰富,酱体棕黄色,效果最好。
2.1.5 指天椒和蒜米用量对山黄皮调味酱的影响
辣味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独特的芳香,除可解腻
外,还具有增进食欲,帮助消化的作用。但由于地方不
同,个人的对辣的口感也不一样。因此,通过做单因素
试验确定辣椒和蒜米最适宜用量,以得出适合大多数
人口感的产品,试验结果见表6。
表6 指天椒和蒜米用量对山黄皮调味酱的影响
序号 指天椒∶大蒜(1∶1)的含量(%) 感官评定
1  5 稍有蒜味,没有辣味
2  10 有辣椒味和蒜味,辣味不足
3  15 有辣椒味和蒜味,辣味适宜
4  20 辣椒味和蒜味较浓,辣味偏重
5  25 辣椒味和蒜味过浓,辣味过重
  由表6可知,当辣椒∶大蒜(1∶1)的用量为15%
时,有辣椒味和蒜味,辣味适宜,口感最佳。
2.2 配方的调配与筛选
调配工艺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因为配
方是影响产品口感、味道好坏的关键。生产用的原辅
料将主要影响到调味酱的滋味、气味、口感、组织状态
等。为了较为准确地获得各种调味的搭配比例,以获
得理想风味,在预备实验的基础上,采用L18(37)的正
交试验对其配方筛选,因素水平见表7,L18(37)正交试
验结果见表8,具体评分标准见表1。
表7 麻辣山黄皮调味酱配方筛选因素水平表
水平

山黄皮
(%)

食盐
(%)

白糖
(%)

1∶1的辣
椒、蒜(%)

黄豆酱
(%)

花椒
(%)

柠檬酸
(%)
1  6  7  0.9  10  9  0.5  0.5
2  7  8  1.2  15  12  1.0  0.8
3  8  9  1.5  20  15  1.5  1.1
表8 L18(37)正交试验结果
试验号 A  B  C  D  E  F  G 总得分
1  1  1  1  1  1  1  1  73.4
2  1  2  2  2  2  2  2  91.7
3  1  3  3  3  3  3  3  62.2
4  2  1  1  2  2  3  3  78.6
—65—
工艺技术  2013年第1期
总第38卷
               中 国 调 味 品
CHINA CONDIMENT
续 表
试验号 A  B  C  D  E  F  G 总得分
5  2  2  2  3  3  1  1  85.3
6  2  3  3  1  1  2  2  80.5
7  3  1  2  1  3  2  3  78.8
8  3  2  3  2  1  3  1  86.1
9  3  3  1  3  2  1  2  78.5
10  1  1  3  3  2  2  1  71.4
11  1  2  1  1  3  3  2  77.3
12  1  3  2  2  1  1  3  68.1
13  2  1  2  3  1  3  2  75.4
14  2  2  3  1  2  1  3  85.7
15  2  3  1  2  3  2  1  80.3
16  3  1  3  2  3  1  2  76.4
17  3  2  1  3  1  2  3  69.1
18  3  3  2  1  2  3  1  72.5
K1 74.0  75.7  76.2  78.0  75.4  77.9  78.2
K2 81.0  82.5  78.6  80.2  79.7  78.6  80.0
K3 76.9  73.7  77.1  73.7  76.7  75.4  73.8
R  7.0  8.9  2.4  6.6  4.3  3.3  6.2
  由表8试验结果可知,制作麻辣山黄皮调味酱的
较佳方案是A1B2C2D2E2F2G2,经极差分析表明,影响
调味酱品质的各主次因素顺序为B>A>D>G>E>
F>C,最佳的配方方案为A2B2C2D2E2F2G2,即山黄皮
7%,盐8%,糖1.2%,1∶1的辣椒和蒜15%,黄豆酱
12%,花椒1.0%,柠檬酸0.8%,所得到的调味酱品质
最好。
2.3 不同增稠剂及用量的影响
由于酱体不能产生良好的凝胶,酱体易析出水分,
严重影响产品外观,因此要选用合适的增稠剂来达到较
好的胶凝作用[6]。为取得良好的胶凝状态、粘度等,选
取CMC、卡拉胶、黄原胶进行实验,试验结果见表9。
表9 不同增稠剂及用量的影响
增稠剂 用量(%) 组织形态
0.05 细腻均匀,易流散,分泌汁液
黄原胶 0.10 细腻均匀,酱体粘稠,缓慢流散,不分泌汁液
0.15 细腻均匀,不流散,不分泌汁液
0.4 细腻均匀,易流散,分泌汁液
CMC  0.5 细腻均匀,缓慢流散,不分泌汁液
0.6 细腻均匀,难流散,不分泌汁液
0.2 细腻均匀,易流散,分泌汁液
卡拉胶 0.3 细腻均匀,缓慢流散,不分泌汁液
0.4 细腻均匀,难流散,不分泌汁液
  由表9可知:用0.1%的黄原胶效果最佳,此时,酱
体粘稠,缓慢流散,不分泌汁液。CMC和卡拉胶虽不影
响风味,但形态效果没有黄原胶好,特别是放久以后,由
于它们在酸性环境中会发生分解,导致其凝胶强度和黏
度下降,达不到很好的效果,黄原胶则性质稳定。
3 产品质量要求
3.1 感官要求
色泽:棕黄色,色泽鲜艳有光泽,且色泽一致。
风味:具有较浓的山黄皮香味,酱香适宜,香味协
调,无异味。
滋味:咸甜酸麻辣适宜协调,口感饱满,无苦涩味、
无霉味。
形态:酱体黏稠适宜,均匀细腻,倾斜时可流动,但
不流散,不分泌汁液,无杂物。
3.2 卫生指标
调味酱的卫生指标应符合 GB 2718的规定。铅
≤1.0mg/kg,砷≤0.5mg/kg,菌落总数≤100cfu/g,
大肠菌群≤30MPN/100g,致病菌不得检出。
4 结论
经过多次试验和不断改进,得出麻辣山黄皮调味
酱的最佳配方:山黄皮7%、水55%、盐8%,糖1.2%,
1∶1的辣椒和蒜15%,黄豆酱12%,花椒1.0%,柠檬
酸0.8%、黄原胶0.1%。以70g干山黄皮为例,清水
550mL,盐 80.0g,糖 12.0g,辣椒和蒜(1∶1)
150.0g,黄豆酱120.0g,花椒10.0g,柠檬酸8.0g,黄
原胶1.0g,可制得具有较浓的山黄皮香味,香味协调,
咸甜酸麻辣适宜协调,口感饱满,酱体黏稠适宜,组织
均匀细腻的调味酱。
由于麻辣山黄皮调味酱是用干山黄皮全果进行加
工,干山黄皮较硬,果核富含淀粉,因此在制作山黄皮果
酱时,要对山黄皮原料进行浸泡,使其软化,最后最好经
过胶体磨处理,尽量使产品的组织颗粒细度足够小,这样
可防止成品产生砂粒感,以免影响成品的口感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黄峰,何铣扬,雷艳梅.极具发展前景的山黄皮果[J].中国
热带农业,2005(4):30-31.
[2]谭江文,黄永平.山黄皮是石山贫困地区农民增收致富门
路———关于龙州、崇左、扶绥等县发展山黄皮的调查[J].广
西林业,2004(4):22.
[3]苏秀芳.超声波辅助法提取山黄皮果仁中的总黄酮[J].食
品科技,2011,36(2):220-223.
[4]苏秀芳.山黄皮果仁挥发油提取工艺研究[J].食品研究与
开发,2011,31(10):89-90.
[5]GB/T 5009.40-2003,酱卫生标准分析方法[S].
—75—
2013年第1期
总第38卷
               中 国 调 味 品
CHINA CONDIMENT 工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