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小麦玉蜀黍赤霉的比较研究



全 文 :第 1期
6 9 1 8年 3月
南 京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Jr a n o u loN fa nj in gA gr ie u lt r ua l Un ivr e s it y
N O
.
1
M
r a e h196 8
小 麦 玉 蜀 黍 赤 霉 的 比 较研 究
徐雍皋 刘万华 方中达
(南京农业大学 植物病理教研组 )
提共 用 .蚕西哥 、 斯里兰卡 、 印度尼西 亚和 中国的玉蜀泰赤霉 (` i肠 。 , 。 Ial ez ae
( S比 w . ) P et ch )时 42 个 中国品种和 1 16 个 .鉴西哥品种麦德进行接种 。 两年 结 果说明 ,
墨 西哥和中国菌株间致病力的差异显著 . 中国菌株的致病 力最强 , 墨西哥菌株最弱 ,
印度尼西 亚菌株与斯里兰卡菌株介 于两者之间 . 因此 , 在不同病害流行 区可能存在
不同的生态型 . 此外 , 国内外菌株的培养性状也有相应的差异 。
关 . 何 玉 局泰赤霉 ; 致病性
玉蜀黍赤霉〔G i b b e : e l l a z e a e ( S e hw . ) P e t e h〕 不同菌株致病 )J 有差异 , 国外己有不少
报道 . 我国的许多研究也证明不同菌株致病力的强弱有明显的差异 〔 ` 一 ” . 在抗病育种 过 程
中 , 发现在我国的一些抗病品种 (如 “ 苏麦三号 ” 和 “ 望水白 ” 等 ) , 引种到国外也表现为杭
病 . 相反 , 有些国外报道的抗病品种 (如 “ 吉阿多一 5 1 2 ” 等 ) , 引种到我国都表现 为感病 . 这是
由于国外的抗病品种不适应于我国的气候或栽培条件而表现为感病 , 还是由于 国内外菌株致
病力的差异 , 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
本试验选用墨西哥 、 斯里兰卡和印度尼西亚的菌株 , 和我国的典型菌株进行比较研究 ,
初步探讨不 同流行地 区的菌株在培养性状和致病力方面的差异 。
材 料 和 方 法
供试的三个国外菌株均是在南京分离的 : 1 9 8 2年从墨西哥 P a t z 。 。 a r 。 地 区的一个小黑麦
品种上分离到菌株 M 4一 3 ; 从斯里兰卡 B a n d a r a n s e l l a 地区的小麦品种 “ Z a m b e s i ” 上分离
到菌株 S : , 和 1 98 3年从印度尼西亚西爪畦的小麦病穗上分离到菌株 1 3 。 作为比较的我国菌株
C
, 是 1 9 8 1年从南京的小麦病穗上分离到的 .
致病力的比较研丸 1 9 8 2年试验是用菌株 M 4一 3 , S , 和 C , 测定抗病程度不同的我 国品种
42 个 , 和来自墨西哥玉米小麦研究中心的 1 16 个品种 (系 ) ; 1 9 8 3年试验是用菌株 M 4一3 、 S , 、
I
: 和 C , 测定我国品种 8个和墨西哥品种 27 个 。 致病力的比较采用品种抗扩展鉴定方 法 〔 ” .
根据病菌扩展速率 (r )的大小区分致病力的强弱 , r ) 。 . 41 为强致病力 , r ( 。 . 30 为弱致病力 ,
r > 。 . 30 和 < 。 . 41 为中等致病力 .
培养性状的观察是用 M 4一3 、 S ; 、 I , 和 C 四个菌株 , 在 P D A上 比较它们的生长速度 、 色
素产生 、 菌丝编结程度以及各种抱子的形成情况和形态特征 .
本文于 1 9 8 5年 3 月 1 8日收到 。
报村 南 京 农 亚 大 学 学 1期
结 果
,
. 培养性状 比较的四个菌株 , 它们的培养性状有较大差异 (表 1 ) . 斯里兰卡和印尼
菌株的生长较慢 , 墨西哥菌株和我国菌株的生长快慢相似 . 气生菌丝的多少和基质上红色色
素的深浅也有一定的差异 。 产生大型分生抱子的多少和产生子囊壳的快慢也不同 . 墨西哥菌
株易在 P D A上产生大量大型分生抱子 , 在湿砂上形成子囊壳较慢 , 而其他三个菌株一般不产
生 . 大型分生抱子在湿砂上形成子囊壳较快 。
衰 1 国内外 , 株培养性状的比较
~ 一~
~ 一 _ _
比较项 目 -菌 株一~ ~ ~ ~
中国菌株
C
墨西哥菌株
M 4一 3
斯 _里兰卡菌株
S -
印度尼西亚菌株
I i
菌落直径 (厘米 )
25 ℃培养三天
菌丝编结程度 棉絮状气生菌丝多
芡菜红
棉奴状气生菌丝较少 棉
絮状
气生菌丝少 棉奴

气生菌丝较多
:
1. .一
!
基质色素 览菜红 深览菜红 览集红
形 状 旅刀 形 ,脚胞明显 ! 旅刀形 , 脚胞明显 ! 镶刀 形 , 脚胞明显
三分隔抱子大小
(微米 )
在 P DA上产抱盆
2 8
.
4一 4 3 . 2
X Z

7 一 5 。 4
1 9一 3 2
X 3

0一 5 。 1
1 6
.
2一 3 7 。 8
X Z

7 一 5 . 1
. 刀形 , 脚胞明显
29

3一 51 . 3
X 3

0一 5 。 4
无或很少
r

-
ù
!4,

j…
型大分生子抱
小型分生抱子
厚恒抱子
空粒上形成子囊壳快慢
( 2 5℃ ) (天 )
子班抱子大小 (微米 ) 2 0

9 e 2 3

3
拭 4。 6一 5。 6
2 3
.
2一 2 8. 2
X 4

4一 6 . 0
1 9
.
8一 2 2. 4
X 4
.
6一 5。 8
2
. 致哀力 1 9 8 2年测定结果指出 , 墨西哥 、 斯里兰卡和我国的三个菌株在42 个中国小
麦品种上 , 它们的日扩展速率 ( )r 幅度相近 , 但表现强 、 中 、 弱的品种数有明显差异 . 例如 ,
我国菌株接种在 42 个品种上表现致病力强 的有 13 个品种 , 占接种总数的31 呱 , 而墨西哥和斯
里兰卡菌株接种后 , 表现致病力强的仅有二个品种 , 占 4 . 8呱 . 因此我国的菌株致病力显然强
于墨西哥和斯里兰卡菌株 . 但墨西哥和斯里兰卡菌株之间致病力没有明显差异 (表 2 ) .
为了证明墨西哥菌株的致病力弱 , 是否由于墨西哥菌株在中国品种上的不适应所造成 ,
故选用 了我国的和墨西哥的菌株接种在 1 16 个墨西哥品种 (系 )上 . 结果中国菌株对 72 . 4肠的品
种表现强致病力 , 而墨西哥菌株仅对 37 . 9肠的品种表现强致病力 。 测定表明中国与墨西哥菌
株间的致病力差异达极显著平准 , 也证明中国菌株的致病力强于墨西哥菌株 (表 3 ) , 这种致
病力的强弱是菌株本身的特性 .
1期 徐雍皋等 小麦玉蜀黍赤霉的比较研究
衰2 . 西哥 、 斯里兰卡和中国的 , 株在 42 个我国小套品种上
致病力强翻的品种橄 ( 1 98 2年 )
大一67二 {斋
M邑…`:
r = 0
.
3 0一 0 . 4 1 l r ( 0 . 3 0
r的极值
最 ,J、 ! 最
:
0n
U
1 1
2 1
2 4
0

1 8
0

1 7
0

1 9 0

5 6
r二 日扩展速率 (表 3、 表 4同 )
衰 3 . 西哥和中国的菌株在 116 个 . 西哥品种 (系 )上
致病力强弱的品种教 l( 982 年 )
飞一引磊林念汁豪川瑞粽…-’霖3 ’伙 { :: …: _ _ _ _七川 黑
1 9 8 3年进行了重复测定 , 选用墨西哥 、 斯里兰卡和我国的菌株 , 加上新分离 的 印 尼 菌
株 , 共四个菌株对 8 个我国小麦品种和27 个墨西哥品种进行测定 . 结果表明中国菌株致病力
最强 , 墨西哥菌株致病力最弱 . 两菌株致病力差异达极显著平准 , 与 1 9 8 2年所测结果相同 .
斯里兰卡和印尼菌株稍强于墨西哥菌株 , 而弱于中国菌株 (表 4 、 5 ) .
衰 4 . 西哥 、 斯里兰卡 、 印尼和中国 , 株在 8个中国品种
和 27个 . 西哥品种上致病力强弱的品种橄 ( 1 9 8 3年 )
二 …器…瓦去万{一佘。
1
` ,
}
` 6
1

于’ { “ } ’ 5 { “` ’
{
5
}
2 8
}

M 4一 3 】 ” ! “ ` } 1 1
r的极值
最 刁、
{
最 大
0

3 3 8
0

2 7 8
0

2 6 2
0

1 5 6
0

50
O

50
0

4 9
0

4 9
裹 5 . 西哥 、 斯里兰卡 、 印尼和中国的 , 株在 35 个中国和
. 西哥品种上的致病力位异比较 ( 1 9 83年 )
菌 株 平均 日扩展速率
( r )
C
I l
S -
M 4一 3
O

4 1 5
0

3 8 8
0

3 7 6
0

3 4 5
…一斋一异井揣气丽
1
。 · 0 7 0
{{ {
。 · 。 3” ·
{
。 · 。 2`
1
” · 0 4 3” } ”
·
0` 2
1
!
。 ’ “ 3`
1 }
. : 在 0 . 0 5水平上显著 二 : 在 0 . 01 水平上显著
大 2 4南 京 农 业 学 学 报 1期
讨 论
试验结果指出中国菌株的致病力最强 , 而墨西哥菌株最弱 , 两年测定结果相同 , 这可能
与病害流行的程度有关二中国菌株是来自江苏省病害常年硫行区 ,寄主对病菌的常年选择 , 形
成了较强的致病力 : 而墨西哥菌株来自一个非病害流行区 , 没有足够的寄主对病菌的选择 ,
因此致病力较弱 . 这样 , 在不同的生态地区 , 由于病害流行程度的不同 , 病菌可能形成较为
稳定的生态类型 。 这就可能发生一个品种在不同流行地区的抗性差异 , 如墨西哥的很多品种
上 ,用墨西哥菌株测定是雄抗赤霉病的 , 但用中国菌株测定 , 大部分品种却是感病的 . 同样 ,
用强菌株筛选出的抗病品种 , 如苏麦三号无论在什么地 区 , 一般都表现抗病 ; 但用较弱的菌
株鉴定的杭病品种 , 如果推广到一个流行地区 , 就可能遇到强菌株的侵袭而变成一个感病品
种 . 因此在抗赤霉病的育种工作中 , 需要了解一个地区强和弱的菌株数量 , 以便确定一个品
种的利用价值 . 同时在国际性或大生态地区性的抗病育种工作中 , 菌株的选择也是十分重要
的 。
, 考 文 献
〔 1〕
〔 2〕
〔 3〕
〔 4 〕
〔 5 〕
李清铣 , 19 8 2 , 麦类禾谷稼刀菌致病性鉴定 . 植物保护学报 , 9 ( 3 ) : l “ 一 1 6 .8
徐雍皋 , 1 9 8 2 , 玉蜀季赤霉对小麦品种致病力的侧定方法和致病力的分化 。 植病学报 , 12 ( 4 ) : 53
一 57 。
郑元梅 , 1 9 8 3 , 摄建小麦赤祥病的致病种及致病型研究 . 植病学报 , 13 ( 2 ) : 53 一 5 .9
内膝秀树等 . 1 984 ,小麦品种对赤称病耐病性的简易讨定法 . 九州农业试验场报告 , 23( 3 ) : 3 55一
3 8 6

全国小麦赤霉病研究协作组 , 拍 8 2 , 全国小麦品种资源抗赤霉病性鉴定汇编。
1期 徐雍皋等 小麦 :R 蜀黍赤霖的比较研究 4凡
C O MR A PA I TV E T SD UE IO S NT HE I SOL A TE SOF GB IE BL L A
ZE AE ( SC HW
.
)PE TC HF O W HE A TR F O M MEX IC O
,
S R I L A N K A
,
I N D O N E S I A A N D C H I N A
X u Y o n g g a o
,
L i u W
a n l l u a a n d F a n g Z h o n g d a
( 5 e
e t i o n o f P l a n t P a t h o l o g y
,
N a n ji n g A g r i e u l t u r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A B 5 T R A C T
1s o l a t e s o f G i乙b 。 , e了l a z e a 。 ( S e hw . ) P e t e h f r o m M e x i e o , S r i l a n k a ,
I n d o n e s i a a n d C h i n a w e r e i n o e u l
a t e d o n 4 2 C h i n e s e a n d 1 1 6 M e x i e a n w h e a t
v a r i e t i e s d u r i n g t h e h e a d i n g s t a g e
.
T h e
s t a n d a
r d t e e h n i q u e o f t e
s t i n g t h e r e a e t i o n o f w h e a t h e a d t o s e a b
o r g a n i s m w a s u s e d
.
R
e s u l t s i n d i e a t
e d th
a t t h e C h i n e s e i s o l
a t e w a s m u e h mo
r e
v 1 r u l e
n t t h a n th e M
e x i e a n i s o l
a t e , w h i l e t h e i s o l a t e f r
o m I n d? n e s i a a n d
5 r i l
a n k a w e r e i n t e r m e d i u m b
e t w e e n t h e m
.
B
e s i d e s
, e o r r e p o n d i n g d i f f e r e n e e s
b e t w e e n e u l t u r a l c h a r a e t e r i s t i e s w e r e a l
s o f o u n d a m o n g t h e i s o l a t
e s
.
I t 1
5
P r o b a b l
e l y t h a t t h e e a 拉 s a l o r g a n i s m o f w h e a t s e a b d i s e a s e m a y d i f f e r e n t i a t e
i n t o e e o t y p e s i n d i f f e r e n t e p i d e m i e a r e a s
.
K e y w o r d , G i bb e l e l l a z e ` e ; P a t h o g e n i e i 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