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收稿日期:2014 - 11 - 12
作者简介:罗辉,男,1970 年生,助理农艺师。
蕺菜栽培技术
罗 辉
(福建省宁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355000)
摘 要:介绍蕺菜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从繁殖育苗、大田移栽、施肥、植株管理、病虫害防
治及采收等方面总结其栽培技术。
关键词:蕺菜;生长习性;栽培技术
DOI:10. 13651 / j. cnki. fjnykj. 2015. 01. 023
Cultivation technology for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LUO Hui
(Ningde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Fujian Province 355000)
Abstract: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rowth habits of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were introduced and the cultivation
technology for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were also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including the propagation and breeding of seed-
lings,field planting,fertilizer application,plant management,control of pests and disease,harvesting,etc.
Key words:Houttuynia cordata Thunb;growth habit;cultivation technology
蕺菜,俗称鱼腥草,闽东地区别名为草摄、
臭蕺,为三白草科蕺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
长江以南各省及华北、西北地区。南方地区常用其
嫩根、茎叶凉拌入菜,清脆甘爽。其营养丰富,据
测定,每百克含蛋白质 2. 2 g、脂肪 0. 4 g、碳水化
合物 6 g、粗纤维 18. 35 g、钙 74 mg、铁 40 mg、磷
52 mg,还含有鱼腥草素、蕺碱、槲皮甙及挥发油
等物质。中医全草入药,鱼腥草辛、凉,具清热化
湿、化痰止咳的功效[1],还具有抗菌、提高免疫
力、有益心血管、利尿消肿、改善毛细血管脆性、
促进组织再生、镇痛止血止咳的作用,是食药兼用
保健品,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现将蕺菜的形态特
征、生长习性及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形态特征
蕺菜高 15 ~ 50 cm,揉之有鱼腥臭味。地下茎
节上生根,叶互生心形,长 3 ~ 8 cm,叶背常呈紫
色,叶柄基部鞘状抱茎。穗状花序生枝顶,总苞 4
片,白色;花无花被,5 ~ 6 月开花。果近球形,结
果期 6 ~ 9 月。
2 生长习性
多年生宿生草本植物,生于背阴山地、林缘路
边,水沟洼地边草丛中,性喜温暖湿润环境,忌干
旱、水涝,怕霜冻,耐阴性强。在肥沃的砂质壤土
和腐殖壤土中生长良好,地下茎在 12℃温度环境下
开始萌发,生长适温为 16 ~ 25℃。
3 栽培技术
3. 1 繁殖育苗
可采用分株、插枝、根茎繁殖等无性繁殖方式
繁殖。分株繁殖:选择自然半阴半阳、土壤疏松肥
沃、排水良好、通透性好的中性或微酸性砂壤土地
块做畦,畦宽 1. 0 ~ 1. 2 m、高 25 ~ 30 cm。在 3 月
下旬至 4 月,挖出分株移栽于沙土苗床。插枝繁
殖:春夏季整畦宽 150 cm、高 30 cm,挖沟底宽 20
cm的沟,剪插穗 15 cm 左右插于苗床上,行株距
15 cm × 10 cm,适时浇水遮阴,生根后移栽定植。
根茎繁殖:一般多采用根茎繁殖,省时省工产量
高,每 667 m2 用种量 120 kg 左右,可在春季晚霜
结束后挖取肥壮无病的未萌芽地下茎,截成 8 cm
长小段,栽植沟育苗或直接定植。
3. 2 大田移栽
蕺菜生长前期温度以 15 ~ 20℃为宜,地下茎主
85 2015 年第 1 期
要分布在 20 ~ 35 cm 的土层内,成熟期适温是20 ~
25℃,耐阴喜湿,保持土壤相对湿度 80%左右、空
气相对湿度 50% ~80%,生长良好。一年四季都可
栽种。选择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排灌方便、肥力
适中、pH 6. 5 ~ 7. 0 的壤土或砂壤土地块,清除杂
草、翻晒土壤整畦,每 667 m2 施充分腐熟有机肥
4000 kg、复合肥 50 kg、饼肥 40 kg作底肥耙平,做
高 30 cm、宽 40 cm 的垄,在垄面上开沟 2 行 (深
8 ~ 10 cm),栽种茎的株行距 5 cm ×25 cm,将种茎
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600 ~ 800 倍液浸种10 ~
20 min后再用 500 mg /kg的生根剂 3 号溶液浸泡 10
min,晾干后截成有 2 个芽眼以上的 8 cm 长小段,
平置于沟内定植,覆土 6 ~ 7 cm后用 50%乙草胺乳
油 70 ~ 75 mL对水 40 ~ 45 kg均匀喷雾于畦面除草。
适时浇水且保持垄面湿润,20 d左右可萌发出土。
3. 3 施肥
幼苗成活至封行前除草结合施肥,可用稀薄腐
熟人畜粪尿或沼气发酵肥追施 2 ~ 3 次,每隔半个
月施 1 次,促进幼苗快速生长。5 ~ 10 月当苗高8 ~
10 cm 时可多次采摘嫩茎叶食用,第 1 次采摘后以
施氮肥为主,促植株萌发、枝繁叶盛,提升抗病
力;4 月中旬茎叶生长旺盛、地下茎腋芽迅速萌生
时施以磷钾肥为主的复合肥 15 kg,蕺菜是喜钾作
物,生长期可用 0. 4%磷酸二氢钾溶液叶面追肥,
每周喷 1 次,共 3 次。禁用生活、工业、医院等垃
圾和未经无害处理的人畜粪尿肥、硝态氮和以硝态
氮为原料的复 (混)肥,采收期前 30 d 内不施用
任何肥料。
3. 4 植株管理
当株高 12 cm以上应及时培土护蔸防倒伏,有
利于地下茎粗壮生长。植株要适时摘心促侧枝生
长。5 月中旬植株孕穗开花现蕾时及时摘除花蕾,
以免生殖生长同营养生长竞争养分,抑制地下茎的
生长。
3. 5 病虫害防治
本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提倡深
耕轮作,主要与旱地作物轮作。生长期多施充分腐
熟的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利于培育壮苗,增强抗
病力。注重群体通透性,及时排水。使用无病种
苗,消毒土壤,及时拔除病株和杂草并烧毁,降低
越冬病虫源基数。
3. 5. 1 白绢病 主要危害蕺菜近地面根茎部,病
部表面产生大量绢丝状白色菌丝层。发病初期喷施
20%三唑酮乳油 1500 倍液或 50%扑海因可湿性粉
剂 1000 倍液,每隔 10 d喷 1 次,共 2 ~ 3 次,采摘
前 7 d停用。对病株可用 40%福星乳油 6000 倍液
或 43%菌力克悬浮剂 8000 倍液喷浇根茎和邻近植
株及土壤。
3. 5. 2 叶斑病 发病初期叶面出现不规则或圆形
病斑,边缘紫红色,中间灰白色,上生浅灰色霉,
后期严重时几个病斑融合在一起,病斑中心有时穿
孔,叶面局部或全部枯死。初期喷 50%甲基托布津
800 ~ 1000 倍液,或用 70%代森锰锌 400 ~ 600 倍液
喷雾,每隔 15 d喷 1 次,连喷 2 ~ 3 次。
3. 5. 3 茎腐病 茎部病斑长椭圆形或梭形,略呈
水渍状褐色至暗褐色,边缘颜色较深,有明显轮
纹,上生小黑点,发病后期茎部腐烂枯死。在发病
初期选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 65%代森锌可
湿性粉剂 500 ~ 600 倍液,每隔 7 d 喷 1 次,连喷
2 ~ 3 次。
3. 5. 4 螨类 螨类 (红蜘蛛)刺吸蕺菜的叶片、
嫩枝的汁液,严重时植株变黄和枯梢,以3 ~ 6 月和
9 ~ 11 月为高峰期,可用 24%螨危悬浮剂 4000 ~
6000 倍液或 5%尼索朗乳油 3000 ~ 5000 倍液喷雾
防治。
3. 6 采收
食用根茎的初夏不采摘嫩叶,以免影响地下茎
产量,当地下茎达 30 cm以上时可采割白嫩根茎食
用,当年 9 月至次年 3 月均可采摘,一般每 667 m2
年可产白嫩根茎 1200 kg。药用的夏、秋两季拔取
全草晒干,当年种植的只可采收 1 次;翌年 6 月、
10 月可各采收 1 次,花穗多、腥臭味浓郁时采收为
佳,收获过程中避免堆积和雨淋受潮,以淡红褐
色、茎叶完整、干净无泥沙杂物为上品。
参考文献:
[1] 赵秀珍,林仕榕,朱濂溪,等 . 袖珍青草药彩色图谱 [M] . 福
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责任编辑:林玲娜)
952015 年第 1 期 罗 辉:蕺菜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