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07.6
蒌蒿(ArtemisiaselengensisTurcz.)又名芦蒿、藜
蒿、水蒿、柳蒿,为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上嫩
茎梢和地下匍匐茎可食用,是一种优质的野生保健蔬
菜。广泛分布于西伯利亚、朝鲜、日本以及我国东北、
华北、华中各省,多丛生于山坡、荒滩、河边等近水处。
1 植物学特征
蒌蒿是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根系发达,地下
茎粗壮,柔嫩多汁,匍匐于地下约 20cm深处,节上可
抽生地上茎。地上茎直立,高60~150cm,直径4~
8cm,嫩茎淡绿色、青绿色或淡紫色,成熟后为褐色,上
部有直立的花枝。叶互生,羽状深裂,长10~18cm,宽
为长的一半,侧裂片 1~2对,叶面无毛,叶背披白色
短茸毛;上部叶片 3裂或不裂,条形全缘,中部叶密
集,下部叶在花期时枯萎。秋初,由叶腋抽生头状花
序,头状花序为直立或稍下倾,有短梗,多数密集成狭
长的复总状花序。9~10月开黄色小花。瘦果细小,具
冠毛,成熟时易脱落飘散。
2 生物学特性
蒌蒿喜冷凉湿润,不耐旱。5℃以上开始萌发抽生
地上茎,12~18℃最适宜生长,20℃以上时其品质下
降。对土壤适应性强,但喜肥沃疏松的土壤。植株喜阳
光充足,但强光下嫩茎易老化。
3 栽培
3.1 选地整地
由于野生蒌蒿生长在空气新鲜、水质优良的自然
环境中,很少受到农药、化肥等有害物质的污染,其生
命力、抗逆性强于普通蔬菜,营养成分也高于一般蔬
菜,具有独特的风味。因此,种植蒌蒿应尽量选择阳光
充足、潮湿肥沃、无污染、前茬未种菊科作物、接近自
然生境的沙质壤土或冲积土田块。
选好地后,每亩施3000kg腐熟有机肥、25kg过
磷酸钙和50kg复合肥作基肥,深翻耕,耙平,做畦,畦
宽1.5~2m。
3.2 扦插定植及田间管理
3.2.1 扦插定植 春季4月下旬至5月,剪取生
长健壮、无病虫害、木质化程度较高的枝条,去掉上部
幼嫩和下部老化部分,截成10cm左右的插条,并保留
5~6个腋芽,上端保留2~3片叶,下端剪成斜面。扦插
时,按行距4~5cm开沟,株距 3~4cm,将插条腋芽朝
上放在沟的一边,两侧培土至插条2/3处,地上保留
1/3。每平方米扦插200株左右,既可以保证蒌蒿产量,
又可以保证品质。培土过程中插条要扶正,用土压实。
3.2.2 田间管理 插苗后要浇1次透水,此后保
持土壤湿润,有利于插条生根发芽。插条生根发芽后,
及时追施少量速效氮肥进行提苗。因为插条前期根、
芽生长依靠有限的自身养分,要让它较好地生长,需
要及时补充一定量的速效氮肥。植株长到4~5cm高
时,每亩施尿素5~10kg,15天后再追施1次。蒌蒿一
次栽培可多次收获,每收割 1茬追肥 1次,每次每亩
用尿素5~10kg,结合浇水撒施。收割后不能立即浇
水,因为此时伤口没有愈合,浇水后容易烂苗,可在
3~5天后浇水发苗。收获前7~10天不要施肥,否则
会形成硝酸盐积累,影响蒌蒿菜的品质。植株生长期
间及每次采收后,要及时中耕除草,促进蒌蒿根系发
育。
蒌蒿不耐高温,特别是夏季高温干旱季节,要经
常浇水或适当用黑网遮阳降温。冬季要覆盖小拱棚,
以保证蒌蒿正常生长所需的温度,每天中午适当通
风,降低棚内温度和湿度,防止软腐病的发生。
3.2.3 病虫害防治 蒌蒿病虫害较少,主要病害
为软腐病。收获前如果发生软腐病,要把发病植株割
掉并带到棚外掩埋;如果在刚出苗时发现软腐病,可
用农用硫酸链霉素喷施1~2次。主要害虫有蚜虫、棉
铃虫、玉米螟等,可用抑太保、卡死克等高效低毒低残
留农药防治。
4 采收
蒌蒿长到15~25cm、顶端心叶尚未散开、茎秆没
有纤维化、颜色白绿色时质量最好,应及时将嫩茎齐
地面割下,保留心叶,摘去其余叶片,捆码于阴凉处,
盖上湿布软化8~10小时后即可上市。如果采收过晚
或过早,都会影响蒌蒿菜的品质和产量。一般每月可
采收1次,亩产4000~5000kg。12月至翌年 1月开
花结果后,可挖掘地下肉质根茎上市。
●魏丽莉(山东济宁学院生物系 山东 曲阜 273155)
的扦插栽培蒌蒿
Tesushucai特色蔬菜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