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佛手瓜早熟品系比较试验



全 文 :收稿日期:2011 - 07 - 30
作者简介:林大铨,男,1965 年生,农艺师。
佛手瓜早熟品系比较试验
林大铨,吴光明
(福建省尤溪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365100)
摘 要:对简比试验入选的 4 个早熟佛手瓜品系进行比较试验,分别对各参试品种 (系)的农艺
性状及产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YX -2 表现早熟,全年总产和夏瓜产量都最高,建议在福
建省中高海拔地区示范推广。
关键词:佛手瓜;品比试验;产量;抗性;农艺性状
Comparative test of early-maturing chayote lines
LIN Da-quan,WU Guang-ming
(Youxi Agricultural Science Institute,Fujian Province 365100)
Abstract:Comparative test of four early-maturing chayote lines,which were screened by the simple test,were conducted.
Their agronomic characters and yield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YX-2 was fine with early matura-
tion,highest in annual total yield and summer melon yield,and could be demonstrated and extended in intermediate altitude
area.
Key words:Chayote;comparative test;yield;resistance;agronomic characters
佛手瓜是尤溪县的特色农业产业,2008 年全县
种植面积 460 hm2,由于地方品种种植历史较长,
缺乏必要的提纯复壮和种性保护,品种退化现象严
重,制约佛手瓜产业的发展。为了筛选出适合尤溪
县推广种植的熟期早、产量高、档期好、价格高的
佛手瓜新品种,在简比试验的基础上,2007 年、
2008 年在尤溪县八字桥乡坑头村进行品系比较试
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地点
尤溪县八字桥乡坑头村稻田,前作水稻,砂壤
土,肥力中等。
1. 2 供试材料
YX -1、YX -2、YX -3、YX -4,均为尤溪县
农科所、良种场从当地丰富的佛手瓜种质资源中普
选而来的、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新品系,以当地传
统种植的绿皮佛手瓜为对照品种 (CK)。
1. 3 试验设计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5 个处理,3 次重复,
小区面积 120 m2,株行距 4 m ×5 m,播种前进行催
芽处理,田间管理按当地习惯进行。
1. 4 试验概况
2007 年 3 月 9 日种植,11 月 27 日采收结束。
试验地于上年冬季进行翻土晒白,选择单瓜重 500
g 以上、大小均匀、表皮光滑、腊质多、微黄色、
芽眼微微突起、无伤疤破损、无病虫害的瓜做种
瓜。每穴播 1 个经催芽的种瓜,播种时将已萌芽的
种瓜平放或直放入土中,子芽部位朝上,下种后覆
土 6 ~ 10 cm,以不见种瓜、子芽微露为度。田间管
理按当地习惯,施足基肥,适时锄草追肥、搭架与
整蔓,全年每 667 m2施 N 30 kg、P2 O515 kg、K2O
30 kg,N∶ P2O5 ∶ K2O为 1∶ 0. 5∶ 1,花前以氮肥为主,
配合施用磷钾肥,开花结果后以施磷钾肥为主配合
施用氮肥。越冬管理、翌年水肥管理、搭架整蔓等
田间管理均按当地习惯进行。
1. 5 观察记载项目
定植期、收获始末期、第 1 朵雌花着生节位、
始花期、小区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 1 产量
YX -2 佛手瓜两年产量都最高,2007 年平均每
667 m2产量达 2 951. 26 kg,比对照品种增产 303. 9
kg,增产率 11. 48%;2008 年平均每 667 m2产量达
25 2011 年第 6 期
DOI:10.13651/j.cnki.fjnykj.2011.06.044
2 996. 45 kg,比对照品种增产 323. 72 kg,增产率
12. 11%,两年平均每 667 m2产量达 2 973. 86 kg,
比对照品种增产 313. 81 kg,增产率 11. 80% (表
1)。8 月 10 日前平均每 667 m2产量,2007 年达 1
246. 91 kg,比对照品种增产 280. 75 kg,增产率
29. 06%;2008 年达 1 260. 99 kg,比对照品种增产
274. 64 kg,增产率 27. 84%,两年产量均居参试种
第 1 位。其他品系 8 月 10 日前产量两年平均在
976. 26 ~ 1 136. 08 kg之间,对照品种最低 (表 2)。
经方差分析差异显著性测验结果表明,YX - 2 佛手
瓜比对照品种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2. 2 抗性
表 1 2007 年、2008 年两年参试品种(系)产量
品种(系)
每 667 m2产量(kg)
2007 年 2008 年 两年平均
比 CK ±
(%)
YX -2 2951. 26 2996. 45 2973. 86 11. 80
YX - 4 2860. 88 2893. 85 2877. 37 8. 17
YX - 1 2852. 37 2887. 92 2870. 15 7. 90
YX - 3 2806. 25 2842. 92 2824. 59 6. 19
CK 2647. 36 2672. 73 2660. 05
对参试品种 (系)进行定期、不定期田间病虫
害跟踪调查,各参试品种 (系)没有表现出明显差
异,抗性强。
2. 3 农艺性状
根系极发达,长可达数米,但分布浅;茎蔓生
性,略呈圆形、色绿,长达 10 m 以上,分枝力强,
分枝节位 YX - 2 佛手瓜最低 (第 19 ~ 24 节) ,对
照品种最高 (23 ~ 28 节) ;叶呈掌状五角形,浓绿
色,被茸毛;花雌雄同株,雌花单生,雄花成总状
花序;始花期 YX - 2 佛手瓜最早,比对照品种早
9 d左右;果实梨形,具 5 条纵沟,果肉白色,口
感好,适合菜用 (表 3)。
表 2 2007年、2008年两年 8月 10日前参试品种(系)产量
品种(系)
每 667 m2产量(kg)
2007 年 2008 年 两年平均
比 CK ±
(%)
YX -2 1246. 91 1260. 99 1253. 95 28. 44
YX - 3 1123. 76 1148. 39 1136. 08 16. 37
YX - 1 1117. 09 1140. 98 1129. 04 15. 65
YX - 4 1058. 76 1071. 54 1065. 15 9. 11
CK 966. 16 986. 35 976. 26
表 3 参试品种(系)农艺性状
品种(系) 叶形 叶色
第 1 朵雌花
开花节位
第 1 朵雌花
开放期
瓜形
瓜重
(kg) 瓜色 肉色 品质
YX -1 掌状五角形 浓绿 20 ~ 25 6 月上旬 梨形 283 绿色 白色 优
YX -2 掌状五角形 浓绿 19 ~ 24 5 月下旬至 6 月上旬 梨形 295 绿白色 白色 优
YX -3 掌状五角形 浓绿 21 ~ 25 6 月上旬 梨形 256 绿白色 白色 优
YX -4 掌状五角形 浓绿 22 ~ 26 6 月上旬 梨形 270 绿色 白色 优
CK 掌状五角形 浓绿 23 ~ 28 6 月中旬 梨形 273 绿色 白色 优
3 综合评价
3. 1 YX -2 佛手瓜
YX -2 佛手瓜在两年试验中表现最好,分枝节
位最低,结瓜最早,产量最高,两年平均每 667 m2
产量 2 973. 86 kg;特别是 8 月 10 日前的产量达
1 253. 95 kg,全年总产和夏瓜产量居参试种第 1
位,比对照品种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08 年定名为
“福佑”佛手瓜。建议在同类自然条件下的区域较
大面积示范推广。
3. 2 YX -3 佛手瓜
YX -3 佛手瓜在两年试验中总产量位居第 4
位,两年平均每 667 m2产量 2824. 59 kg;8 月 10 日
前两年平均产量1 136. 08 kg,居参试种第 2 位,比
对照品种增产 16. 37%,差异达显著水平。建议在
同类自然条件下的区域适度示范种植。
3. 3 YX -1 佛手瓜
YX -1 佛手瓜在两年试验中总产量位居第 3
位,两年平均每 667 m2产量 2870. 15 kg;8 月 10 日
前两年平均产量 1 129. 04 kg,居参试种第 3 位,比
对照品种增产 15. 65%,差异达显著水平。建议在
同类自然条件下的区域适度示范推广。
3. 4 YX -4 佛手瓜
YX -4 佛手瓜在两年试验中总产量位居第 2
位,两年平均每 667 m2产量 2877. 37 kg;8 月 10 日
前两年平均产量 1 065. 15 kg,居参试种第 4 位,比
对照品种增产 9. 11%。建议暂不推广种植,可作为
352011 年第 6 期
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
种质资源保护利用。
4 小结
从参试品种 (系)的综合性状分析,福佑佛手
瓜 (YX - 2)表现最佳:①熟期早、档期好,第 1
朵雌花开花节位最低 (19 ~ 24 节) ,比对照品种低
4 节;始收期 6 月中旬,比对照品种早 10 d 左右,
6 ~ 8 月份是佛手瓜上市的空档期,可补充佛手瓜淡
季市场。②产量高、效益好,每 667 m2全年总产达
2 974 kg,比对照品种增产 11. 8%;早期 (夏瓜)
产量高,6 ~ 8 月产量比对照增产 28. 44%,按历年
产地批发价,6 ~ 8 月份每公斤均价 1. 50 元以上、8
月中旬后每公斤均价 0. 3 元计算,每 667 m2可比对
照品种增加产值 430 元左右。建议在福建省中高海
拔地区进行示范推广。
(责任编辑:杨小萍)
收稿日期:2011 - 06 - 08
作者简介:钟开勤,男,1980 年生,研究实习员。
福州早春甜玉米栽培技术
钟开勤,黄建都
(福建省福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 350111)
摘 要:总结了福州地区早春甜玉米栽培技术,包括土壤选择、整地施肥、育苗移栽、肥水管理、
植株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和适时采收等内容。
关键词:甜玉米;早春;栽培技术;福州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early spring sweet corn in Fuzhou
ZHONG Kai-qin,HUANG Jian-du
(Fuzhou Institute of Vegetable Sciences,Fujian Province 350111)
Abstract:In this paper,cultivation technique of early spring sweet corn in Fuzhou was summarized,including soil selec-
ting,ploughing and fertilizing,seedling nursing and transplanting,fertilizer and water management,plant management,
comprehensive control to pest and disease,and timely harvesting.
Key words:Sweet corn;early spring;cultivation techniques;Fuzhou
甜玉米营养丰富,富含食用纤维素,其籽粒柔
嫩,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近年来由
于油价连续上涨使运输成本提高,加上玉米在运输
途中的损耗,外地运至福州的甜玉米销售价格一路
走高,种植甜玉米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好,福州地区
的早春甜玉米栽培面积也在逐年扩大。福州地区属
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暖,春季阴雨绵绵,
夏秋两季炎热。这些气候条件虽然对甜玉米的生长
非常有利,但是由于春夏季高温多雨,病虫害的发
生也比内陆地区严重,较难控制,极易造成大面积
减产。为了确保福州地区甜玉米生产的质量和产量,
现将福州地区早春甜玉米种植技术总结如下。
1 土壤选择
应选择排水良好、土质疏松、肥力适中的土
壤,不可选择光照不足的背光地块和砂质土壤。
2 选用良种
甜玉米的品种很多,要根据福州地区高温多雨
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应性强、耐湿耐高温、商品性
好的品种。大面积种植某个品种前一定要试种,不
要轻信进口种子,进口的优良种子不一定适合福州
种植。
3 整地施肥
结合整地作畦,施足基肥,尤其是磷钾肥。一
般每 667 m2可施用鸡粪 (或者鸭粪)2 000 kg 以
上,三元复合肥 (15 - 15 - 15)20 kg。有条件的
还可以在畦面上施少量的饼肥或其他农家肥,施用
时最好捏碎,不可团结成块,以免伤根。可用高畦
45 2011 年第 6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