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第 1 卷 第 2 期
三 9 8 8 年 1 月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FO R E S T R E S EA R C卜I
V o l
.
1 , N o
。
2
AP r
. , 1 9 8 8
油桐种籽油脂合成
及其在品种类型上的差异
陈 炳 章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
摘 要
油 桐种杆 成熟过程 中, 种籽 的含油量和水分合量是 负相关 。 水、分 的亏缺 , 严重
影响 了油脂合成 。从 8 月25 日至 9 月15 日含油量上升23 . 8 % , 而 含水量下降2 4 . 5 5 % ,
桐酸含量也上升 , 与此 同时棕搁酸 、 硬脂酸 、 油 酸、 亚油 酸 以 及 亚麻 酸的含量下降 。
桐酸在总脂肪酸含量 中占79 . 4 2 ;百。 脂肪酸的 累积 、 转化最活跃时期在 8 月份和 9 月
上 旬, 这时期油 桐栽培 水分供应是至关重要 的。
油 桐不 同种和品 种 (类型)脂肪 酸组成有明显差异 , 以桐 酸变化 幅度最大 , 差值
达 1 6 . 0 6 % 。 在这些样品 中 , 桐酸含量超过76 % 的有15 份 , 均为三年桐 , 其中少花单
生果品 种(类型 )占12 份 , 千年桐桐酸含量均不到70 % 。 从油质来说 , 三年桐 优于千
年桐 。 在三年桐中少花单生果品种 〔类型 )具有桐 酸含量高 , 亚 油 酸 、 油 酸含量较低
的优 .占、 。
关健词 油脂合成; 脂肪 酸 ; 桐酸 ; 、几种
油桐是亚热带地区主要经济树种 , 桐油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传统的出 口物资 , 提高油桐
的产量 、 品质对国计民生有积极意义 。 研究油桐种籽油分累积 、 转化和调节控制 , 可以为提
高桐籽产量和含油量提供理论 依据和栽培措施。 桐油中主要含有大戟科油桐属植物油的特异
酸—桐酸 , 它使桐油具有特殊的工业用途 , 并直接影响到油质的优劣 、 研究油桐主要农家况:种脂肪酸 为进行油桐资源的开发 、 品种培育和生产利用积累科学资料 。
一 、 材 料 与方 法
油分累积规律的研究 , 经 1 9 7 9 、 19 8 0二年在四个油桐品种 (类型 )重复取样测定 , 得到类
似的结果 。 本文以六年生葡萄桐为试材 , 在桐果 一民油期分五次采样 , 标定采样树 3 株 , 每株
在同方位标定采样枝 , 每枝采集生长良好桐果 4 个供分析测定用 , 每一时期样品测定重复 3
次 , 每次重复脂肪酸测定相对误差小于 2 % 。 主要农家品种脂肪酸组成测定材料来自川 、滇 、
粤、 桂 、 鄂 、 湘 、 赣 、 浙 、 豫、 苏 、 鲁等 1 个省(区 ) , 均为当地的主栽农家品种 , 表型典型
单株采集共计3 份(包活千年桐 4 份 , 三年桐29 份 )。
2 期 陈炳章 : 油桐种籽油脂合成及其在品种类型上的差异 1 4 1
样品处理方法 : 将样品在 1 05 ℃烘箱中烘30 分钟 , 剥壳 , 将桐仁刨 成 薄片放于扁型称量
瓶 , 在65 ℃ 70 om m H g 真空干燥箱烘 8 小时 , 然后用直滴式索氏抽提器测含油量 。在抽出的
油样中取 。. 1 9 放入带瓶塞的 10 m ! 试管中 , 并放入 了m 1 5 / 1 。。。0丁基经基甲苯 (B . H . T 。 )
的甲醇溶液 , 保存在冰箱内供分析脂肪酸组成之用 。
脂 防酸测定液制备 : 向装有 0 . 1 9 油样5八 o 0 0 0B . H . T . 的甲醇溶液加 Zm l石油醚 , 振
荡 5 分钟 , 分层后 , 吸取 5 0川注入带塞 10 m l试管 , 加 lm l O . 4 N 氢氧化钾的甲醇溶液 , 以
及 lm l苯一石油醚 (沸程30 一 60 ℃ )(1 : IV / V )混合液 , 充分摇匀 , 静置 15 分钟 , 加水 定容至
10 m l
, 摇匀放置过夜 , 将上层溶液吸入具塞圆锥型小试管中 , 减压蒸去溶剂 , 得到 纯 净 的
脂肪酸甲醋 , 低温保存备用 。
色谱分析 , 采用上海分析仪器厂 1 03 型带积分仪气相色谱仪。 担体为 Chro m o so r d . W .
A W
.
D MC S
,
60 一80 目或80 一1 0 目。 担体上渍涂30 % 聚二乙二醇丁二酸醋 (D E G S) 固定
液 。 用直径 4 m m 、 长 4 m 不锈钢柱 , 柱槽温度18 0一19 0℃ , 进样温度 2 20 ℃ , 检测器采用氢
火焰检测器 , 温度2 0 ℃ , 迸样量 0 . 2一0 . 4川。 采用数字式积分仪 , 将色谱峰的面积变成数字
显示出 , 据此换算各组成克分子百分比 。
二 、 结 果 与讨论
(一) 油桐种籽油脂形成 、 积累
油桐一般于 4 月中旬子房开始膨大 , 6 月底到 7 月初果实形状固定 , 但在内部尚未形成
种胚。 7 月 9 日采样测定 , 尚未发现种籽油脂积累 , 但含有大量水分 , 达 9 3 . 7 % 。 7 月中旬
种胚开始形成 , 种仁也 即开始长油。 7 月24 日采样分析 , 含油量已有3 . 85 % 。 到 8 月 1 日达
8
.
n %
。
8 月中旬起含油量增长加快 , 8 月 n 日一2 5 日14 天中增加了17 . 26 % , 同时种仁中水
分丧失 9 。 24 % ; 8 月25 日到 9 月 15 日的 21 天中含油量增加了23 。87 % , 含水量丧失了24 . 5 % 。
由此可见水分与油脂积累有很大关系 (图 1 ) 。
CH ZOH CH
Z一O CO R ;
1 !
CH O H + 3 R C0 0 H一CH 一OC OR : + 3H ZO已H :一o c 0 R 3
在油桐种籽中油脂主要是甘油三酸脂 , 它的形成
是甘油与三分子脂肪酸化合 , 同时放出三分子水 , 油
脂合成反应是放水反应(见上述反应式) 。 在油分形成
过程中 , 种籽内含油量的增加与含水量的 变 化是 负
相关 , 可以认识到, 油脂的转化和积累 , 都是在水分
直接参加下完成 , 是水分和有机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
果 。 水分供应不足 , 就会直接影响甘油 、 脂肪酸的形
成 , 使脂肪的合成受到抑制 , 实际上油分形成、积累 ,
是决定于植物体内水分的有效平衡 。 在长油期保证油
桐的水分供应 , 是保证油脂合成的重要因素。
叻
80
70
一 60浓
~
50
4 0
加
20
10
0
图 1 油桐种杆发育过程中含水率含油率变化图
1 4 2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1 卷
(二 ) 成熟油桐种籽脂肪吸组成
经样品定性分析 , 成熟油桐种籽主要脂肪酸
组成有棕桐酸 (16 : 0 )、 硬脂酸 (1 8 : 0 ) 、 油 酸
〔(1 8 : z ) 9 〕、亚油酸〔(1 8 : 2 ) 9 、 1 2 〕、 亚 麻 酸
〔(1 8 , 3 ) 9 、 1 2 、 1 5〕、 桐酸〔(1 8 , 3 ) 9 、 1 1 、 1 3〕
其中以桐酸含量最多达 7 9 . 4 % 。 桐酸 是 不 饱 和
酸 , 由于具有三个共扼双键 , 在色谱图上峰的出
现 , 要比不具有共扼双键的18 碳 三烯酸峰晚20 分
钟 (图 2 )。 也正由于共扼双键的 存 在 , 性 质 比
较活泼 , 它能被空气氧化并聚合成复杂的 物 质 ,
形成坚硬的薄膜 , 所以桐油是良好的干性油 。 桐
酸在油分组成中的多寡是 评价油质优劣的主要指
标 。
(三 ) 油桐种籽发育过程中脂肪改的代谢 图 2 成熟桐 仔脂肪酸组成气相色谱田
不同时期采集的油桐种籽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见表 1 。 表中看到在油桐种籽发育进程中 ,
脂肪酸的种类没有变化 , 但各脂肪酸的含量都发生了变化 , 其中以桐酸 、 亚油 酸、 亚麻酸 、
棕桐酸变化为最大 (表 2 ) , 棕相 酸含量从7月 24 日的 18 . 31 %下降到种籽成熟采收时的2 . 8 3 % ,
其中 8 月 1 日一25 日14 天中就下降了6 。 69 % 。亚油酸含量在 7月24 日高达50 . 1 % , 是当时含量
最高的脂肪酸 , 可是随着种籽发育 , 下降迅速 , 在 8月 n 日~ 25 日14 天竟下降1 9 . 01 % , 8 月25 日
以后的21 天下降 1 0 . 98 % 。亚麻酸含量从 7 月24 日的 1 9 . 70 % 到采收时只 有0 . 83 % , 它 在 7 月
24 日到 8 月 1 日的18 天下降最快 , 下降了 1 1 . 18 % 。 硬脂酸 、 油酸变化平缓 , 含 置比较稳定 。
裹 l 不同采集期油桐种籽脂肪含t
又互下 ’ - 一~ ’丽 ’ 一菇 ”. ,.’”一百 ~ 一二 ”,-i 茹.;”~ ’—; 。 。后一遭_ 。 。 酸 , 。 。 油 ‘ 一 玉 油 ‘ }一 飞 茄碗 , ,t‘斤0J1“甘,白几,月咭O曰,人月啥..⋯. .几‘峨‘,心二O曰,曰一月tJ‘n甘,1比工Jt‘叮口勺QU一洲.⋯臼曰OU.吸‘.人几比1孟1 . 82
2
.
3毛
2
.
8 8
14
82
46
84
39
5 0
.
1 1
4 3
.
4 8
2 4
.
47
1 3
.
4 8
8
.
6 5
不同采集期桐籽脂肪政各组成含 , 的变化
日期 ( 8 0 年 )
( % )
亚 桐 艘
酸
艘一油
亚棕 俐 欣
脂 肪
硬 脂 酸 油 酸 麻 胶
7
,
2 4一 8 . 1 1
1 8天
8
.
1 1一 8 . 介5
1 4天
8
.
2 5一 9 . 15
2 1 天
9
.
1 5一 10 . 1 0
2 5天
一 1 . 5 8 一 6 . 6 3 一 1 1 . 1 8 + 2 2 。 5 0
一 C
.
6 9 一 0
,
3 6 一 1 9
.
0 1 一 3
.
9 3 + 3 0
.
4 5
一 4 . 3 3 + 0
.
52 + 1
,
3 8 一 1 0 . 9 8 一 2
.
6 6 + 1 6
.
1 8
一 1 . 9 0 + 0 . 54 一 1 . 4 5 一 4
.
8 3 一 1
.
0 4 + 8
。
32
2 期 陈炳章 : 油桐种籽油脂合成及其在品种类型上的差异 1 4 3
桐酸的含量变化却与棕桐酸、 亚油酸、 亚麻酸相反 , 它从 7 月24 日的1 。 97 %随着种籽成熟急
剧上升到7 9 . 4 2 % , 尤其在 7 月24 日到 8 月25 日这一个月的时间内剧增 5 2 。 9 5 % , 到 9 月 15 日
就 日趋平缓 。 综上所述 , 在油桐长油期 , 种籽内脂肪酸含量变化最剧烈的时期是 8 月份到 9
月上旬 。 因此 , 8 月份到 9 月上旬这段时间是油桐长油期生物化学过程最旺盛的时期 。
(四 ) 主要农家品种脂肪酸组成
供试品种 3 份 , 经分析 , 每份材料得到六种脂肪酸 : 棕桐酸 (1 6 : O )、硬脂酸 (1 8 : 0 ) 、油
酸 (l 8 : 1 ) 、 亚油酸(l 8: 2 )、 亚麻酸 (1 8 : 3 )、 桐酸 (18 : 3 ) 。 其含量平均值分别为 : 棕桐酸
3
.
4 4 %
, 硬脂酸2 . 5 4 % , 油酸7 . 2 5 % , 亚油酸1 0 . 0 4 % , 亚麻酸1 . 5 0 % , 桐酸7 5 . 0 3 % (表 3 )。
表 3 油桐不 同种和品种 (类型 )含油率 、 脂肪酸组成
脂 肪 酸 (% )品 种 (类 型 ) 产 地 含 油 率
(% )
⋯一棕 桐 酸 硬 脂 酸 { 油 酸 组 成亚 油 酸 亚 麻 酸 {桐 酸
.bl舀冉,二,几仙0月j月1自口0挂八幼2口IJ任4几19,,上己dQ。O. .⋯几舀9bQ曰rJJ任吸2通丹一勺几66卜0品b脚‘升叮亡.n才目‘己咋J工0424798OJ‘胜J朋。哎UQ,么月七口门才nd.⋯‘n1‘11,12二,人UO口名2八1内O831nnb工⋯5六口4J,5 30 . 5 9
3
.
6 6
7 5
.
1 7
几匕,曰尸a月石八马户舀咋山,dOU心1l月‘一门才上91几上甘n八O曰
,反上U。一月几盯口比h弓勺O抽丹执n‘门‘2,翻⋯,.左‘丹舀拓b件自.bl卜才n。U八6九朽O‘血oc汽斑h匕斤了。门rtJt了目行月月污‘台内n叮J才通
5几舀几U九b6Q即O甘J任一b19OA
‘匕R
.⋯O,占1上工
‘生d:n“J,.舀七月了U白412。O翻U月性口峨月了O曰的入‘00勺n山1二几舀卜U.⋯1上月土‘曰1n‘1.占2
48幼61的3咧925劫昭叭0, .J认,曰.J几“八uuo。05‘工O从oc丹六8J上1占‘I.,1月l,一土愧上‘17 7 2
9
.
6 6
1 0
.
6 6
9
。
8 3
4
.
7 7
7
。
4 8
7
.
6 2
8
。
2 4
7
。
4 3
色. 5 8
5
.
7 3
6 6 5
8
。
0 8
6
。
0 0
8
。
3 3
8
。
5 1
9
。
3 4
7
。
2 3
6
,
1 0
5
.
6 0
5
。
6 5
40384756
0口n舀,曰
9
0口内咭O口一b几01勺
.⋯,.八J32比3内Z几」
1
.
4 3
9
。
7 8
才.上218
拭,妇竹J几七件‘
.⋯n八己
门上O目3口Jln“.11
.⋯亡dO盛七6
8
Jlg
J任.匕45
.
1八甘九hn‘O。厅日仓曰
. .⋯,舀3O‘作几23,自
7g
J性几舀349tJ,d几“功自R
悦。只1人u1内‘139842037615073直生召任8.⋯‘勺b42,J1.7九。0月,J“31几七.卜亡。勺6G妈bl‘习565决匕0呼t
UOS6 9
.
0 5
Utj,‘9
Xn6内bl一‘J,亡曰n口.1
.⋯汽匕7一b内D65
建德千年桐
乐平千年桐
广西千年桐
广东千年桐
浙江五爪桐
河甫股爪青
湖北小米桐
湖甫萄萄桐
湖南小米桐
河南五瓜桐
云南高脚米桐
云南矮脚米桐
四川小米桐
山东小米桐
映西小米桐
江苏小米桐
湖北九子桐
湖南高脚米桐
浙江座桐
浙江挑形桐
湖北大米桐
湖南大米桐
湖南寿桃桐
晚西紫桐
四川大米桐
映西柿并桐
映西尖桐
映西大米桐
映西寿桃桐
映西县桐
河南叶里藏
广东大米桐
湖南柴桐
浙江富阳
江西乐平
广西崇左
广东连山
浙江临安
河南西峡
租北恩施
湘南慈利
湖南慈利
河南西峡
云南奕 良
云南奕 良
四 川万县
山东胶南
映西山阳
江苏裸 阳
湖北郧县
湖南慈利
浙江临安
浙江临安
湖北恩施
湖南慈利
瑚南慈利
映西山阳
四川万县
映西山阳
映西山阳
映西山阳
映西山阳
陕西山阳
河南西峡
广东连 山
湖南慈利
3
。
5 5
艺。马0
4
.
1 9
2 2 1
3
.
5 0
2
。
50
2
.
9 7
3
.
1 4
2
。
7 2
2
。
9 5
2
.
3 0
3
. 心1
3
.
0 9
3
.
5 0
2
.
2 3
2
.
8 4
3
。
0 8
2
.
8 9
2
。
8 3
2
。
6 8
2
.
6 0
2
。
5 9
2
。
2 4
3
。
2 2
2
。
6 4
2
.
6 5
1
。
9 9
2
.
6 3
3
。
5 0
2
。
6 5
2
.
57
2
。
50
2
.
4 8
3
。
3 5
3 54
7
.
3 7
8
.
0 3
43
O目O月任舟七
.⋯On纯片了U
‘“n西
38
八U丹bn舀O曰1一八廿n舀眨目⋯,d曰咋Q白nO3
.。O网‘QnO曰舟幻.仑几“O。门‘几U:公⋯几‘“石KRJ咋厅盆.匕公U几bl‘口b
6 8
.
0 9
平 均 值 { 。,
_ 通2 一 3 _ “ , 2 . : ‘ 7 . 1 5 1 0 . 0‘ { 1 . 50 : : . 0 34 2 75
1 4 4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1 卷
从 以上平均值可以看出, 我国油桐主要农家产品种脂肪酸组成中 , 除含有少量的饱和酸外 ,
9 3 %以上均为不饱和脂肪酸。 而其中主要成分桐酸的平均含量约占脂肪酸总量的 3 / 4 。饱和
酸中的棕搁酸和硬脂酸含量相近且较低 , 不饱和酸中亚麻酸含量最少 , 亚油酸含量略高于油
酸 , 而桐酸的含量普遍较高 (表 4 ), 是桐油具有特殊工业用途的主要原 因 。
我国油桐农家品种多 , 种植地区广泛 , 其脂肪酸含量变幅范围也较大 , 若以各种农家品
种脂肪酸含量最高最低值为例 , 可看出桐酸含量差值可达16 。 06 % , 其他脂肪酸含量差 值 也
较大 (表 5 ) , 这说明我国油桐品种资源丰富 , 可以为品质育种提供丰富的亲本 。
衰 4 油桐主要农家品种脂肪 . 含 ,
I旨 肪 成
含 皿 幅 度 { 占供侧样 品 ‘
{
. 脂
(% ) { (% ) {
肪 吹
含 t 幅 度
(% )
占供侧样品
(% )
2一 3
3一 4
4一 5
5一 6
2 7
.
2 7
60
.
6 0
{::
7一9
9一1 1
1 1一1 3
1 3一1 5
> 1 5
3 9
。
3 9
4 5
.
4 5
3
.
0 3
9
。
0 9
3
.
0 3
1一 2
2一 3
3一 4
4一 5
0
.
5一1
1一1 . 5
1
.
5一2
2一2 . 5
1 2
.
1 2
4 5
.
4 6
3 3
.
3 3
9
.
0 9
的j三.比甘丹」U舟n几舀n
.⋯几Q内JnU内」比匕份」
,曰q甘月伪J龟内UU咋4
b
.
自
:
,JO曰.内O
内‘肉七
4一 6
石一 8
8一1 0
1 0一1 2
2 1
.
2 1
5 1
。
5 1
2 4
.
2 4
3
.
0 3
6 0一6 5
6 5一7 0
70一7 5
7 5一8 0
衰 S 各种油栩农家品种脂防破. 离、 . 低含 t
脂 肪 艘 含⋯ 。 . ’ 二 . , . } ‘ . 亚 油 胶 亚 麻 酸 { 洞 酸朋 代舒 、目 吕 一 棣 润 酸 . 硬 脂 欣 { 油 酸一 z。 一0 . 66 }一 ·· 一 1 7 . 4 8 2 . 3 2 7 9 . 9 2· 离 ⋯ 5 · “” ⋯ ‘·‘, 7 ‘· “ 1 0 · 7‘ ’ “‘· 8“一 低 ’· 6 6 { · 9 ‘。· 0 4 } 1 · 5 9 、 1 6 , 0 6差 位 { 3 · 1‘ } “· , 0 1
(五 ) 油桐不同种和品种类型脂肪 . 组成的特点
油桐通常分为千年桐 (皱桐 ) 、 三年桐 (光桐 )两个种 , 在三年桐中又分为少花单生果类型
(包括以单生果为主偶有 2 ~ 5 个果组成丛生果序的农家品种 )和中花丛生果类型 , 前者有四
川大米桐 、 浙江座桐、 桃形桐 、 湖南寿桃桐 、 广东大米桐 、 湖北大米桐 、 陕西紫桐 、 湖南紫
桐 , 后者有四川小米桐 、 湖南小米桐 、 葡萄桐 、 ;高脚米桐、 河南股爪青 、 五爪桐 、 浙江五爪
桐、 云南高脚米桐 、 矮脚米桐 、 江苏小米桐 、 陕西小米桐 、 湖北小米桐 、 九子桐 、 山东小米
桐等。 _ _L述这些供试种和品种 (类型 )有他们各自的特性 。 为了解其脂肪酸组成的特点 , 将供
试品种分成千年桐 、 只年桐少花单生果品种 (类型 )和三年桐中花丛生果品种( 类型 ) , 观察其
脂肪酸含量 (表 6 ) 。
表 6 说明 , 桐酸含量以千左卜桐触低 , 其平均值比三年桐低 7 . 81 , 、 1 0 . 36 炜 , 三年桐的中花
2 期 陈炳章 : 油桐种籽油脂合成及其在品种类型上的差异 1 4 5
表 6 油桐不同种和品种 (类型)脂肪酸平均含量
种 和 品 种
(类型 )
品 种 数
棕 桐 酸
(% )
硬 脂 酸
(% ) (% )
亚 油 酸
(% )
亚 麻 酸
(% )
桐 酸
(% )
一 千 年 桐- - 一 ‘ 4 . 3 5 } 3 . 。。 { 。. ; 7 ⋯ 1 4 . 。。 1 . : 3 , 。7 . 0 6 ’三 { 少花单生果 { 1 : { : . 1 6 } : . 7 : { 。. 1 5 」 : . 8 3 ⋯ 1 . 4 : {
桐 ! 中花丛生果 { 1 ‘ ’
·
4 8 ⋯ 2 · 9 。 { 7 ·1 , , ‘。·。5 } ’· 6 1 _ } 7 4 · 8‘
丛生果类型比三年桐少花单生果类型低2 . 61 % 。 亚麻酸 、 硬脂醉的含量千年桐与三年桐差异
不大 。 千年桐与三年桐的棕搁酸含量相差 1 %左右 。 油酸、 亚油酸含量与桐酸含量相反 , 千
年桐为最高 , 三年桐的少花单生果类型最低 , 中花丛生果类型居中 。 从中可以初步看出 , 千
年桐脂肪酸组成特点是 : 桐 酸低于三年桐 , 亚油酸高于三年桐 。 三年桐少花单生果 品 种(类
型 )脂肪酸组成特点是高桐酸、 低亚油酸 ; 中花丛生果品种 (类型 )脂肪酸组成居中 。
千年桐和三年桐的两大品种 (类型 )的脂肪酸含量变化幅度也有明显的差异 (表 7 )。
表 7 油桐种和品种 (类型 )脂肪酸含量变化幅度
少花单生果 品种
(类型 )
中花丛生果 品种
(类型 )
桐 酸 (% )
亚 油 酸 (% )
油 酸 (% )
6 3
.
8 6一6 9 . 1 1
1 3
.
0 0一1 7 . 4 8
7
.
7 2一1 0 。 66
75
.
2 9一7 9 . 8 9
7
.
4 4一9 . 8 4
5
.
0 9一7 . 4 9
7 2
.
2 3一7 6 。 9 2
7
.
8 4一1 1 。 1 8
4
.
7 7一 8 。 5 3
(六) 各主要脂肪酸之间及与含油量之间的关系
不同种类植物有不同脂肪酸组成 , 同一经济林木不同种或品种 (类型 )间脂肪酸含量各不
相同 , 这已被以上3 份油桐农家品种取得的测定结果所证实 。由于对各种脂肪酸的不同需要 ,
通过人工培育手段可以改变其构成比例 , 因此 , 研究各脂肪酸之间的关系可以为育种工作提
供科学依据 。
1
. 桐酸与油 酸 、 亚油 酸含量的关系 作为理想的油桐品种要求桐酸含量高 , 而油酸与亚
油酸含量应低些 , 这样其干性油的特点就越明显 , 质量就越好 。 据测定 , 凡桐酸含量低的油
桐品种其亚油酸和油酸的含量就高 , 尤其亚油酸更为明显 , 经相关测定 r 值为 一 0 . 9 02 , 桐酸
和油 酸含量相关测定 , r 值为 一 。. 7 2 8 , 桐酸含量和油酸 、 亚油酸含量呈明显的负相关。
2
. 桐酸 、 亚油 酸 、 油 酸与含油量之间的关系 将品种样品的分析结果作含油量与桐酸、
亚油酸 、 油酸三者的相关性测定 ,得到的相关系数是 : 桐酸和油分的 r 值为 + 0 . 2 5 1 ; 亚油酸
和油分的 r 值为 一 。. 1 9 5 ; 油 酸和油分的 r 值为0 . 0 3 9 5 , 这三种脂肪酸含量与含油量均未表现
出明显的相关性。
二 、 Z 结
油桐种籽在成熟过程中 , 油分形成和累积的特点是种籽内的含油率在不断增加 , 水分在
不断丧失 。 种籽成熟过程中 , 脂肪酸的成分没有发生变化 , 但其数量变化很大 , 棕桐酸 、 亚
1 4 6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1 卷
油酸 、 亚麻酸的含量在不断下降 , 而桐酸的含量一直在土升 。 桐酸的变 化, 在 前期 , 主要与
亚麻酸转化关系较大 , 7 月24 日到 8 月n 日的18 天中亚麻酸含量下降 1 1 . 18 % , 占桐酸这时期
增加量 的4 9 . 7 % , 后期 , 与棕桐酸 、 亚油酸的转化有密切关系 , 棕搁酸 、 亚油酸在 8 月1 日
后的35 天中下降了 4 1 . 0 1% 占桐酸同期增 加量的87 . 9% 。
油桐种籽油分形成 、 累积 、 转化最旺盛时期是 8 月一 9 月上甸 , 这时期要 保证有足够水
分 , 以促使植株体内物质转化 , 使种籽累积更多的油 分 , 提高油的品质 。
3 个油桐主要农家品种 , 它们的脂肪酸含量 , 除含有少量饱和酸外 , 93 % 以上均为不饱
和酸 , 而其中决定桐油品质的主要脂肪酸桐酸含量约占到脂肪酸总量的3 / 4 , 这是我国油桐资
源宝贵之所在。 从油质分析看 , 三年桐优于千年桐 。
油桐不同种和 品种 (类型 )间脂肪酸组成的含量有 明显的差异 , 三年桐中少花单生果品种
(类型 )的脂肪酸组成较为理想 , 它具有桐酸含量高 , 亚油酸 、 油酸含量较低的优点 。
各脂肪酸含量 变化及其相互间关系 , 从测定数据研究表明以桐酸、 亚油酸 、 油酸变化较
大 , ‘已们的相互关系是 : 桐酸与亚油酸 、 油酸呈明显的负相关 ; 亚油酸 、油酸呈中度正相关 ;
其余关系不明显。
参 考 文 献
〔1〕 邱凯、 冉启才 , 1 9 5 0 , 亚林科技 , (3 ) . 8 一 10 。
〔2〕 苏维埃 等, 1 9 8。 , 植物生理学通讯 , (3 ) . 5 8一 5 9 .
〔3〕 H · N 沙拉波夫 , 黄观程 、 杜亦真等译 , 1 9 6 5 , 油料植物及油的形成过程 , 科学 出版杜 。
〔4〕苏企询 , 1 9 5 8 , 有机化学 , 人民教育 出版社 , 1 2 4一 1 2 5 。
仑期 陈炳章 : 油桐种籽油脂合成及其在品种类型上的差异 14宁
0 IL SYNT HE S!5 OF S E E DS OF
丁UNG T R E E (卫L E U R IT E S F O R D ll )
AND !T S D IFFE R E NCE S AMONG V AR !E T !E S
Ch e n
(T 人e R e ‘e a r e h l ”s 才‘fo te
B in g z h a n g
o
f S
o btr叩‘c a l F o r e s t叨 C A F )
A b st r朗t
T he in e r e a s e o f 0 11 e o n te n t in th e riPe n in g se e d s o f tu n g tr e e (A le u r it es
fo : d ii) w a s n e g a t iv e ly e o rr e la ted w ith w a te r e o n te n t
,
b u t w a te r s t re ss g re a tly
a ffec ted the sy n th e sis o f t r ia ey lg ly e e r o ls a n d fa tty a e id s
.
Fro m 2 5 A u g u st
to 1 5 S ePte m b e r
, t h e 0 11 e o nt ent o f th e s eed s ro se by 2 3
.
8 了% a n d t he w at e r
e o n te n t fe ll b y 2 4
.
5 5 %
.
T h e e la e o ste a rie a e id e o n t e n t a ls o r o s e w hile th e
Pa lm itie
, ste a r ie
, o le ie
,
lin o le ie a n d lin o le n ie a e id e o n te n ts de e rea s e d
.
E la e o s tea rie a e id e o m Pr jsed 7 9
.
4 2 % o f th e to ta l fa tty a e id s
。
T h e m o s t a e tiv e
Pe r io d fo r sy n th e s is
, a ee u m u la tio n a nd t
r a n sfo rm a tio n o f fa tty ac id s w a s in
th e fir s t 10 da ys o f A u g u s t a nd th
e fir st 1 0 d a ys o f SePtem b e r
,
d u rin g that
tim e
,
w a te r s u PP ly w a s e r itie a l
.
A n o bv io u s d iffe re n e e w a s o bt a in ed fro m th e e o m Pa r is o n s a m o n g th e
e o m Po sitio n s o f fa tty a e id o f 3 3 v a r ie tie s
.
M o r e d iffe re n e e s (a bo u t 1 6
.
0 6 % )
a PP ea r ed in th e Perc e n ta g e o f ela eo s tea rie a e id
.
1 5 v a ri改ie s o f th e m h a d th e ir
ela eo 3 tea r ie a c id m o re th a n 7 6%
.
T hey a re a ll b elo n g to A
.
j份 djf . 1 2 v a r ie tie s
o f th em ha v e fe w flo w e r s a n d s in g le fr ul t
.
T 五e e o n te n ts o f this a e id in a ll
v a ritie s o f A
.
m o n ta , a w er e le ss t ha n 7 0%
。
T he q u a lity o f 0 11 in A
.
fo rd ii
w a s b e tte r tha
n th a t o f A
. 优o n 才a n a 。 T h e v a r ie tie s o f th e tyPe w it h fe w
flo w e r s a n d s in g le fru it ha d m o r e e o n te n t o f e la e o ste a r ie a c id
, a n d le s s e o n te n ts
o f 11n o e ie a n d o le ie ac id
。
K e y wo
r d s : 0 11 sy n th e s is : fa tty a e id ; e la eo s tea r ie a e id ; v a r ie 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