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DE-FARMING AND REAFFORESTATION POLICY EFFICIENCY REVIEW AND ANALYSIS OF WEST DEVELOPMENT

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草)的政策有效性评析


退耕还林(草)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工程,它直接涉及到粮食产量、技术、资金、劳动力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本文在分析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草)的必要性和矛盾性的基础上,对退耕还林(草)政策从外部经济性、效益的阶段性、退耕还林(草)后农业的发展等方面做了评析。指出目前我国西部退耕还林(草)试点工程出现了经济林比例过大、行政手段干预为主、退耕还林树种单一等一系列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最后,本文认为尽快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是保证退耕还林(草)政策能够持续实施的关键之所在。

De-farming and reafforestation is a complex socioeconomic systems engineering, which involve provisions, technology, financing and labor force. Based on the review and analysis of necessity and contradiction, de-farming and reafforestation policy efficiency was construce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this article pointed out that problems such as too much economic forest, too much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and singularity of vegetation species, and some suggests were given. At last, the article considered that consummate of the eco-environmental compensation system is the key of sustainable implement.


全 文 :第 v{卷 第 t期
u s s u年 t 月
林 业 科 学
≥≤Œ∞‘׌„ ≥Œ∂ „∞ ≥Œ‘Œ≤„∞
∂²¯1v{ o‘²1t
¤±qou s s u
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k草l的政策有效性评析
张力小
k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 北京 tss{ztl
何 英
k中国林学会 北京 tsss|tl
摘 要 } 退耕还林k草l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工程 o它直接涉及到粮食产量 !技术 !资金 !劳动力等
方方面面的问题 ∀本文在分析西部地区退耕还林k草l的必要性和矛盾性的基础上 o对退耕还林k草l政策从外
部经济性 !效益的阶段性 !退耕还林k草l后农业的发展等方面做了评析 ∀指出目前我国西部退耕还林k草l试
点工程出现了经济林比例过大 !行政手段干预为主 !退耕还林树种单一等一系列问题 o并针对这些问题 o提出
了一些建议 ∀最后 o本文认为尽快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是保证退耕还林k草l政策能够持续实施的关键之所
在 ∀
关键词 } 退耕还林k草l o外部性 o生态补偿制度
∆Ε2ΦΑΡ ΜΙΝΓ ΑΝ∆ ΡΕΑΦΦΟΡΕΣΤΑΤΙΟΝ ΠΟΛΙΧΨ ΕΦΦΙΧΙΕΝΧΨ ΡΕςΙΕ Ω ΑΝ∆
ΑΝΑΛΨΣΙΣ ΟΦ ΩΕΣΤ ∆Ες ΕΛΟΠΜΕΝΤ
«¤±ª¬¬¬¤²
k Χεντερφορ Ενϖιρονµεντ Σχιενχε o Βειϕινγ Υνιϖερσιτψ Βειϕινγ tss{ztl
‹¨ ≠¬±ª
k Χηινεσε σοχιετψοφφορεστρψ Βειϕινγ tsss|tl
Αβστραχτ} ⁄¨ 2©¤µ°¬±ª¤±§µ¨¤©©²µ¨¶·¤·¬²± ¬¶¤¦²°³¯ ¬¨ ¶²¦¬²¨ ¦²±²°¬¦¶¼¶·¨°¶ ±¨ª¬±¨ µ¨¬±ªo º«¬¦«¬±√²¯√¨ ³µ²√¬¶¬²±¶o
·¨¦«±²¯²ª¼o©¬±¤±¦¬±ª¤±§ ¤¯¥²µ©²µ¦¨ q…¤¶¨§²±·«¨ µ¨√¬¨º ¤±§¤±¤¯¼¶¬¶²©±¨ ¦¨¶¶¬·¼¤±§¦²±·µ¤§¬¦·¬²±o§¨2©¤µ°¬±ª¤±§µ¨2
¤©©²µ¨¶·¤·¬²±³²¯¬¦¼ ©¨©¬¦¬¨±¦¼ º¤¶¦²±¶·µ∏¦¨§q „¦¦²µ§¬±ª·²·«¨ µ¨¶∏¯·o·«¬¶¤µ·¬¦¯¨ ³²¬±·¨§²∏··«¤·³µ²¥¯ °¨¶¶∏¦«¤¶·²²
°∏¦« ¦¨²±²°¬¦©²µ¨¶·o·²² °∏¦«ª²√¨ µ±°¨ ±·¤§°¬±¬¶·µ¤·¬²± ¤±§¶¬±ª∏¯¤µ¬·¼ ²©√¨ ª¨·¤·¬²± ¶³¨¦¬¨¶o¤±§¶²°¨ ¶∏ªª¨¶·¶º¨ µ¨
ª¬√¨ ±q„·¯¤¶·o·«¨ ¤µ·¬¦¯¨ ¦²±¶¬§¨µ¨§·«¤·¦²±¶∏°°¤·¨ ²©·«¨ ¦¨²2 ±¨√¬µ²±°¨ ±·¤¯ ¦²°³¨ ±¶¤·¬²±¶¼¶·¨°¬¶·«¨ ®¨ ¼ ²©¶∏¶·¤¬±2
¤¥¯¨¬°³¯ °¨¨ ±·q
Κεψ ωορδσ} ⁄¨ 2©¤µ°¬±ª¤±§µ¨¤©©²µ¨¶·¤·¬²±o∞¬·¨µ±¤¯¬·¼o∞¦²2 ±¨√¬µ²±°¨ ±·¤¯ ¦²°³¨ ±¶¤·¬²±¶¼¶·¨°
收稿日期 }usst2su2tx ∀
党中央 !国务院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 o并将以天然林保护 !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种草和陡坡耕地退耕
还林k草l以及防沙治沙工程为主的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建设
内容 o并将生态建设定位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根本点和切入点 ∀
为此 o国家不仅全面禁止长江上游 !黄河中上游地区 v1sw ≅ tsz«°u 天然林的采伐 o实施 / 长防工
程0 !/天保工程0等 o而且从 usss年开始在长江上游 !黄河上中游地区实施退耕还林k草l试点示范工程 ∀
对生态建设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的地位 o学者论述较多 o而对于退耕还林k草l政策本身的论述较少 ∀但
笔者在考察时发现 o目前正在大规模进行退耕还林k草l的试点工程中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 o但也存
在一些问题 ∀本文试图就不同的方面对退耕还林k草l政策的予以初步分析 ∀
t 退耕还林k草l的必要性和矛盾性分析
111 退耕还林(草)的必要性
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条件十分脆弱 o西部 tu省的脆弱度指数均大于零 o最高的k宁夏l可达
t1uvywk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 ot|||l o这是我国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时所面临的最大约束条
件 ∀而且西部的气候 !地理 !地质 !人文条件比较特殊 ∀西南地区山势陡峭 o河谷纵横 o地质条件不稳定 ~
西北地区由于青藏高原阻断了印度洋暖湿气流北上 o东南季风进不来 o西伯利亚干冷气流的影响却很强
烈 o塔里木盆地 !阿拉善西部和河西走廊等地区干旱少雨 o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而整个西部地区的人口
压力却相对较大 o生态环境在强度人类活动的压力下 o不断遭到破坏 o恢复起来十分困难k周宏春 o
usssl ∀
处于西部地区高原 !山地和盆地交接的地带 o是各种自然生态系统的边缘地区 o也是我国农牧业的
交错地带 o是生态环境的脆弱带和敏感带 o对外界扰动的承受力很差 o生态系统脆弱易变 o很容易受人类
活动的作用而发生显著的改变 o并进而引起其它环境因素的变异 ∀因此 o我国西部地区虽然面积广阔 o
资源丰富 o但荒漠化问题严重 o表现为 }西南地区的森林破坏与泥石流 !滑坡灾害的频繁发生 ~黄土高原
的农业干旱与水土流失 ~甘肃 !新疆 !内蒙 !青海等省的沙化与盐渍化 ~贵州石灰岩地区的石漠化 ~青藏高
原的高寒草场退化等生态环境问题k张志良等 ot||zl ∀目前全国的水土流失总面积 vys ≅ tsw®°u o西部
地区约占 {s h k吴转颖 ousstl ~我国现有沙漠化土地面积有 vv qw ≅ tsw®°u o而且每年以 utss®°u 的速度
在扩展k钟德才 ot||| ~李福兴 ot||y ~王涛等 ot||| }• ¬¨ετ αλqot||{ ~ ¬·¦«¨¯¯ ετ αλqot||{l o也几乎全部集
中在西部地区 ∀
西部地区除了自然条件本身比较脆弱外 o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导致西部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
原因 ∀脆弱的生态环境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在时空上的共振和耦合从而加剧了生态系统的退化程度 ∀
t||w年 o全国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tt1u ϕ o而超过 tv ϕ的 {个省k区l都位于我国西部地区 o即西藏 !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云南 !四川 !贵州k国家统计局人口与就业统计司 ot||xl ∀人口的增长带来对食
物 !燃料等基本生活资料需求的增长 o土地压力不断增加 o必然造成资源的过度利用 o最终导致了生态环
境的破坏 o而且滥垦 !滥伐 !滥牧 !滥樵 !滥采和滥用水资源等粗放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又加速了这一过
程 o结果陷入/越垦越荒 o越荒越穷 o越穷越垦0的恶性循环 ∀
但是 o西部 tu省k区 !市l o是我国三大江河k珠江 !长江 !黄河l的上游地区 o其生态环境状况和水土
流失的程度 o不仅直接影响本地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与发展 o也影响着我国和东部地区的生产 !生
活和经济发展 ∀今年屡发的沙尘暴也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而且东部和西部之间巨大的反差是我国的国
情 o也是困扰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o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是全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 !大思
路0k高振刚等 ousssl ∀
因此 o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时 o就将生态建设定位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根本点和切入点 o从
而以退耕还林还草 !植树造林为主的生态重建措施就被纳入了决策体系中 o成为我国西部大开发生态建
设的关键突破口之一 o也是改善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 !调整西部产业结构的主要途径 ∀
1 .2 退耕还林(草)的矛盾性
然而 o目前我国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又决定了大面积的退耕还林k草l有其矛盾性的一方面 ∀这种
矛盾性首先体现在整个西部地区的强大的人口压力 !较低生产力水平和大面积退耕之间的矛盾 ∀西部
地区人口密度虽然相对较低 o但自然条件恶劣 o土地生产力低 o人口承载能力本来就很小 o反而使得这里
的人口压力较大 ∀虽然退耕后 o国家通过宏观调控可逐步解决西部退耕后当地农民的粮食问题 ∀但在
转型期间 o农业基础不稳 o农业发展水平低 o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 o也是退耕还林k草l顺利实施的制
约因素之一 ∀重型工业虽有一定优势 o但产业结构处于低级阶段 o二元结构反差强烈 ∀在这样的背景条
件下 o大面积的退耕还林从短期的情况看 o必定会降低人地系统的负荷能力 ∀
再次 o退耕还林k草l的矛盾性体现在文化转型中的冲突 ∀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集地 o这些
少数民族具有独特的生活习惯和民族风俗 o其农业耕作方式大多较为粗放 o甚至有些地方还保留刀耕火
种等传统的耕作方式 o也会对退耕还林k草l的顺利实施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o要改变这些情况也不是一
个短期 !容易的问题 ∀文化转型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o多线进化论者 × q斯图尔德认为 }/文化主要是作
为对具体自然环境适应过程而发展起来的系统0 o但文化一旦产生就成为人地系统的强有力组织者 o文
化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人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o标志着人地关系发展的尺度 ∀退耕还林首先是在物质层次
上摈弃掠夺自然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o创造新的技术形式和资源利用方式 ~其次 o在精神层次上要摈
弃/反自然0的文化 o尊重自然k吕拉昌 ot|||l ∀
最后 o退耕还林k草l的矛盾性还体现在不同职能部门 !不同利益之间的冲突 ∀退耕还林k草l涉及不
tvt 第 t期 张力小等 }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k草l的政策有效性评析
同的职能部门之间 !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之间 !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之间协调与合作 ∀退耕还林k草l首
先涉及的是农业部门和林业部门 o目前退耕还林k草l的工作主要是由林业部门在组织和协调 o但退耕的
土地又涉及到土地部门和农业部门 o特别是退耕后农业税收的减少 o首先影响到农业部门的利益 ∀过去
农民开垦的土地 o由于缺乏统一的认识 o农业部门照常征收了农业税 o使不合理开垦的土地合法化这样
的既定事实 o而且也造成了农民拥有土地的不均衡性 ∀
u 退耕还林k草l政策的评析
2 .1 外部经济性的存在
用经济学的语言讲 o所谓外部性就是在实际的经济活动中 o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
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的影响 ∀有益的影响称为外部经济性 o有害的影响称为外部不经济性k钱易等 o
usssl ∀经济学证明 o在没有外部性的情况下 o市场中的交易是有效率的 ∀导致外部性有很多原因 ∀一
个重要的原因是 o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产权制度 ∀但是 o环境的不可分性是外部性 o从而是市场价格体系
失灵的重要原因k盛洪 ot|||l ∀例如上游退耕还林k草l不能也不可能不让下游受益 ∀
退耕还林k草l的主要功能在于为环境条件的改善服务 o为全国经济建设的重点向中西部转移的战
略实施提供良好生态环境 ∀但依赖林草业资源开发来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难度很大 o而且造林收
益低 o农民的积极性不高 ∀西部地区退耕还林k草l付出了巨大的投入将生态环境培育起来 o首先生产出
的是非物质的生态效应产品 o而这种产品又无偿的为其他非经营者甚至整个社会所共享 ∀由于这种产
品的不可计量性 o经营者不可能以此进行市场交换 o也就不可能构成退耕还林k草l的直接经济收入 ∀相
反 o退耕还林k草l者由于将大片的土地退耕后 o边际使用者成本增大 o其直接的农业收入减少 ∀并且林
草业的漫长培育周期 o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o而且国家要求西部地区退耕还林k草l生
态林的比例要不小于 {s h ∀
国内外的理论和实践证明 o森林环境资源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其作为生态效能的外部价值上 o而不是
表现在作为产业的内部经济价值上 ∀林草业建设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给社会带来多种生态效能 o如
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 !纳碳吐氧 !提供旅游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这些生态效应具有典型的外部经济性
特征 o所以退耕还林k草l后公益效应的外溢是典型的外部经济性 ∀由于外部经济性的存在导致了资源
不能被有效的配置 o导致/市场失灵0 o特别是对生态林体系的建设而言 o就会失去发展的经济驱动力 o使
生态林草业的建设体系难以维持和进行扩大再生产 o这就决定了退耕还林k草l必须是一个政府干涉的
经济过程 ∀
2 .2 效益的阶段性
农民是退耕还林k草l政策实施的主体 ∀对于农民而言 o考虑的主要是经济效益 ∀虽然有舆论指责
农民 o认为西部生态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农民急功近利造成的 o其实 o贫困才是毁林开垦 !陡坡种植的根本
原因 ∀因此 o对退耕还林k草l过程中的经济效益的分析 o可有的放矢制定相应的政策来激励农民退耕还
林k草l的积极性 ∀如前所述 o退耕还林k草l具有较长的培育周期 o而且其效益的回报具有阶段性k图
tl ∀在第 t阶段 o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 o农民的短期收益肯定会降低 o甚至小于零 ∀在第 u阶段 o随着经
济林和生态林的逐步成材 o其经济效益开始逐步显现 ∀到了第 v阶段 o如果经营良好的话 o其经济效应
肯定会大于用于农业耕种时的收益 ∀当然 o在第 t和第 u阶段这个过程中 o农民的经济收益的损失 o暂
且由国家和地方政府来补偿 o等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起来后 o可将国家和地方政府从中解放出来 ∀
由于退耕还林k草l过程中经济效应的阶段性 o因此笔者建议国家在对农民进行补助粮食和资金时也应
按阶段来实施 o自退耕之年起 o对补助粮达到原收益水平的 o国家应扣除农业税部分后再将补助粮发放
给农民 ∀
经济林一般 v ¤开始初见经济效益 ox ¤左右经济效益可与农业耕种时的经济效益相当 ∀生态林 { ¤
左右也可成材 o并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间伐 o也可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 ∀因此 o国家粮食和现金的补
助年限 o/经济林补助 x ¤o生态林补助 { ¤计算 o到期后可根据农民实际收入情况 o需要补助多少年再继
uvt 林 业 科 学 v{卷
续补助多少年0 o是适合实际情况的 ∀
图 t 退耕还林k草l效益的阶段性
ƒ¬ª1t ׫¨ §¬©©¨µ¨±·¨ ¦²±²°¬¦¥¨ ±¨ ©¬·³«¤¶¨
²© ⁄¨ 2©¤µ°¬±ª¤±§• ¤¨©©²µ¨¶·¤·¬²±

2 .3 退耕之后的农业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就是强调公平和发展 ∀目前 o
我国东部地区已进入产业结构调整 !体制创新与科技创新
的阶段 o而西部还处于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的阶段 ∀西部
地区的农民对发展的要求已不仅仅是温饱 ∀目前退耕还林
k草l过多的强调了/退耕0和/还林k草l0 o而在政策规定上
忽略了西部地区农业的发展 ∀由于生态环境异常脆弱 o加
之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落后 o导致农业生产能力低下 o经营方
式粗放 o使农业已成为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退耕还林
k草l顺利实施的薄弱环节 ∀因此 o将西部的资源优势变为
经济优势 o一手抓退耕还林k草l等生态环境建设 o一手抓农
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o加强农业部门和林业部门的协作 o
坚持面向市场 o因地制宜 o充分尊重农民的自主权 v大原
则 o将退耕还林k草l与提高农业经济素质相结合 o走现代集约型农业发展的道路k卢良恕 ousstl o以促进
农民的增收和贫困区的脱贫致富 o这不仅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o而且也是西部退耕还林k草l等
生态建设顺利实施的关键之一 ∀
v 当前退耕还林k草l政策实施中的主要问题
笔者在对西部 ts多个省的退耕还林k草l的试点地区进行考察时发现 o尽管经过 t¤的试点 o取得了
许多成功的经验 o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o具体讲是 }
生态林和经济林的比例严重失调 ∀按照中央的部署 o生态林一般应占 {s h左右 o经济林应占 us h
左右 ∀但笔者在实际调查中发现 o经济林的比例却达到了 {s h左右 ∀由于经济林强调的是经济效益 o
农民一般不愿意乔 !灌 !草的立体配套 o其防护效应也就大打折扣 ∀笔者根据实地的调查经验认为 o经济
林和生态林比例的确定应与改善生态环境 !调整农业结构和农民脱贫致富相结合 o做好统筹规划和相互
衔接 o处理好退耕还林还草和农民生计的关系问题 ∀笔者认为生态林与经济林的比例应根据各地的实
际情况和退耕还林k草l的阶段而定 o在试点阶段经济林的比例应该确定为 ws h左右 o然后再逐步降低 o
us h的比例在目前的实施过程中很难兑现 ∀
行政手段为主 o/一刀切0的倾向严重 ∀目前西部大多地区存在的一种倾向是通过行政命令 o搞/一
刀切0 o下指标 o要求把坡度大于 uxβ的坡耕地全退为林地 ∀这种做法的愿望是好的 o但没有考虑到各地
的实际情况 ∀一些地方过分强调集中连片规划治理 o突出规模效应 o致使个别农户没有留下口粮田和蔬
菜地 ∀由于历史的原因 o有的农户退耕地多达几公顷 o政策的优惠 o使这部分人获益太多 o形成分配不
公 o而这部分人恰恰是开垦土地较多的农户 o农户之间产生了矛盾 ∀
试点工程事前缺乏完整的配套措施 o部门之间 !上下左右之间连接较差 o工程返工和需再弥补的问
题多 ∀工程启动对开荒地纳入的时限 !土地权属 !面积计算规则 !兑现钱粮补助的时间 !每户承包数额 !
部门的职责等政策性较强的问题缺乏预见性 o没有作出明确统一的规定 ∀笔者建议 o毁林开垦的耕地 o
农业部门没有征收农业税的耕地不能作为退耕地 o只能作为宜林荒山荒地来还林或植树种草 ∀
退耕还林k草l的物种单一 o不能因地制宜 o而且退耕还林k草l的科技含量低 o各地一般以本地的本
土树种为主 !以老苗圃为种源 o用传统的方法种植 o而且林业部门以前颁发的操作规程已不太适合大面
积的退耕还林k草l的实施 ∀因此 o笔者建议应根据不同的地类 !气候 !降水量和本地的资源状况进行科
学的分类 o确定乔 !灌 !草的比例 o科学的选择树种并加以合理的配置 o推广适用 !成熟的科技成果 o提高
退耕还林k草l过程实施的科技含量 ∀林业部门也应尽快的根据西部退耕还林k草l的实际情况颁布新的
造林操作规程 ∀
vvt 第 t期 张力小等 }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k草l的政策有效性评析
重治理 !轻管护 ∀国家重视生态治理投资 o但对管护投资有所忽略 ∀由于生态建设的成效的显现时
间和地方政绩显现的时间的不一致性 o使一些地方政府为追求短期化的政绩 o对退耕还林k草l试点过程
的后期管理粗放 o造林成活率较低 ∀国家要求要在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基础上 o实行0谁退耕 !谁
造林k草l !谁经营 !谁受益0的政策 o农民承包的耕地和宜林荒山荒地 o植树种革以后 o承包期一律延长到
xs ¤k原规定 vs ¤不变l o允许依法继承 !转让 o到期后可按有关法律和法规继续承包 ∀但目前由于种种
原因 o林草权属证书一直没有发放 o造成产权不明晰 o农民有所顾虑 ∀因此 o退耕还林还草任务完成后 o
应尽快由当地林业 !农业主管部门进行核实和登记 o并由当地人民政府依法发放林草权属证书 o明晰权
属 o使农民退耕后能安心地从事林草管护和其它生产 o并为防止复垦提供法律保障 ∀
虽然 o退耕还林k草l政策规定目前确有一些需要商榷和改进的地方 o但以上试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还主要是政策在实施过程出现了偏差 o因此 o加强退耕还林k草l试点工程实施的保障措施的建设也至关
重要 ∀
w 关于生态补偿机制的探讨
公平与效率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 ∀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寻求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动态平
衡 o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也在于公平性 ∀西部地区为谋求公平而损失效率 !为获取全局利益而牺牲局部利
益而进行的退耕还林k草l o同样应该给予补偿k石忆邵 ot|||l ∀
并且生态环境补偿税k费l是一种为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系统功能 o使外部经济性内部化的经济管
理手段 ∀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问题的提出由来已久 o但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妥善解决 ∀随着我国市场
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o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k草l的逐步实施 o这个问题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 o
它将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生态建设成败的重要因素 ∀
以前由于对生态环境资源的外部性认识不足 o森林 !草原等环境资源价值较大份额的生态服务被消
费者无偿使用 o造成其价值构成上的不完善 o尤其对生态林业体系而言 o也就失去发展的经济驱动力 ∀
外部性本身是一种市场失灵 o即生态效能的公共商品 !没有市场价值和价格及社会资本的特性 o决定了
市场对它的补偿是无能为力的 ∀只有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 o借助法律的力量 o基于市场 o采用税费的方
式 o对森林环境资源生态服务的消费者征收生态建设费 o然后再以相应的政府财政拨款方式返还或补贴
给经营部门或个人 o实现生态效能的价值补偿 ∀生态补偿税k费l的纳税人应是所有享用生态效能的个
人消费者和经济组织 o体现/谁受益 !谁分担0的原则 ∀对于西部退耕还林k草l而言 o其纳税人应该是整
个东部地区 o主要是长江 !黄河的中下游地区 ∀理论上 o税k费l基的高低应以服务价值大小为基础 o也可
以采用生产成本法 o即以退耕还林k草l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为标准确定税k费l ∀在实际操作中 o并根据
地区及经济承受能力做一定的税费率调整 ∀至于商品林由此获得的多于生态林的补偿部分 o一种方法
可由政府调节 o在返还中向生态林倾斜k任勇 ot|||l ∀
退耕还林k草l是一相长期的 !艰巨的任务 ∀虽然 o国家目前的全国粮食比较充裕 o为西部地区实施
退耕还林k草l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和历史机遇 ∀但从长远看 o只有尽快建立健全生态补偿制度 o才能形成
退耕还林k草l的良性循环 o实现其市场的调控 ∀国务院在建立林价制度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实行
森林资源有偿使用方面已有所规定现在 ∀按照森林生态效益的高低对经营者实行补偿 o同时应对退耕
还林的生态效益进行评估 o建立东部快速发展地区对西部地区生态资源补偿的制度 o这不仅对提高森林
经营者和生态恢复者的积极性是有益的 o而且对提高全民的生态意识也非常重要k朱波等 ousssl ∀
x 结论与讨论
退耕还林k草l是一项典型的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工程 o它直接涉及到粮食产量 o退耕的技术 !资金 !劳
动力的问题 o以及西部和长江 !黄河中下游地区人们的生存环境质量问题 ∀因此 o退耕还林k草l既要从
区域整体性 !科学性 !经济性的角度来考虑 o又要从战略性 !全局性和可持续性的角度来认识和设计 o要
转变观念 o面向市场 o依靠科技 o防止一哄而起和贪多求快 ∀对试点工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o国家应在政
wvt 林 业 科 学 v{卷
策上给予明确的新规定和纠正 ∀由于退耕还林k草l经济效益的阶段性 o对退耕还林k草l的初级阶段国
家给予一定钱粮的补贴是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 o但这不是长远之计 ∀从资源经济学的角度 o尽快建立健
全生态补偿机制 o是西部退耕还林k草l成败的关键 ∀而且从经济发展来看 o我国的东部 !中部 !西部的经
济发展极不平衡 ov大地带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也存在很大的差别 o为了实现全国的可持续发展 o建立补
偿机制也是必要的 o即由东部地区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进行补偿 ∀
参 考 文 献
高振刚 o高缅厚 o张慎峰 q西部大开发之路 ) ) ) 新欧亚大陆桥发展战略 q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ousss ou
国家统计局人口与就业统计司 q中国人口统计年鉴kt||xl q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ot||x ovx{ ∗ vzx
李福兴 q全球荒漠化现状和我国荒漠化研究的动向 q水土保持研究 ot||y ovkwl }tsv ∗ ts|
吕拉昌 q中国人地关系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方法选择 q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ot||| otxkul }tw ∗ tz
卢良恕 q西部大开发与现代集约持续农业 q中国人口 !资源与环境 ousst ottktl }xs ∗ xw
钱 易 o唐孝炎 q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q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ousss
任 勇 q树立森林环境资源价值观解决林业生产的两种外部性 ) ) ) 试谈林业的定位及环境经济政策 q林业资源管理 ot||| okul }vu ∗ vz
盛 洪 q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与政府政策 q生态经济 ot||| okyl }ts ∗ tu
石忆邵 q关于江河源头地区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的探讨 q科技导报 ot||| oktsl }vy ∗ v|
王 涛 o赵哈林 o肖洪浪 q中国沙漠化研究的进展 q中国沙漠 ot||| ot|kwl }u|| ∗ vtt
吴转颖 q试论退耕还林还草的必要性及其对策措施 q林业资源管理 ousst oktl }tv ∗ tz
张志良 o张 涛 o张 潜 q中国西北地区人口 !资源 !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 q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ot||z ottkul }t ∗ {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 qt|||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q北京 }科学出版社 ot||| }xx ∗ xy
钟德才 q中国现代沙漠动态变化及其发展趋势 q地球科学进展 ot||| otwkvl }uvs ∗ uvw
周宏春 q西部大开发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q中国人口 ousss otskul }wv ∗ wx
朱 波 o王道杰 o孟兆鑫 q长江上游陡坡耕地退耕还林的思考 q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ousss ouuk≥∏³³qtl }u| ∗ vt
‹¨¯¬± • ¬¨o≤²±ª¥¬± ƒ∏q≥·∏§¼²©·«¨ ¶¨±¶¬·¬√¬·¼²©¤µ¨ª¬²±¤¯ °²§¨¯¬±µ¨¶³²±¶¨ ·² ¤¯±§¦²√ µ¨¦«¤±ª¨ ²√¨ µ±²µ·«¨µ±¦«¬±¤q‹¼§µ²¯ q°µ²¦¨¶¶ot||{ otu }uuw|
∗ uuyx
¬·¦«¨¯¯ ⁄oƒ∏¯¯¨ ±  „ ετ αλqq≥∏¶·¤¬±¤¥¬¯¬·¼ ²©µ¨¦¯¤¬°¨ §§¨¶¨µ·¬©¬¨§ ¤¯±§¬± ‘¬±ª¬¬¤o≤«¬±¤q²∏µ±¤¯ ²© „µ¬§∞±√¬µ²±° ±¨·¶ot||{ ov| }uv| ∗ uxt
xvt 第 t期 张力小等 }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k草l的政策有效性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