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Advances in research of antitumor activities and mechanisms of flavonoid compounds in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黄芩黄酮类成分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全 文 :黄芩黄酮类成分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汤立建 o赵良才 o李庆林 3 o朱国旗 o王训翠
k安徽省现代中药重点实验室 o安徽中医学院 药学院 o安徽 合肥 uvssv{l
≈摘要   黄芩黄酮类成分具有广泛的抗肿瘤活性 o药理研究证实通过调节花生四烯酸系统的代谢 o抑制肿瘤
细胞增殖 o诱导细胞凋亡 o抑制新生血管生成等作用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 ∀通过对黄芩黄酮类成分抗肿瘤作用及
其机制的文献总结 o为中药活性成分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
≈关键词   黄芩 ~黄芩素 ~黄芩苷 ~汉黄芩素 ~抗肿瘤
≈中图分类号   • u{wqt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tsst2xvsukusszlst2ssut2sv
≈收稿日期   ussy2sy2vs
≈基金项目   安徽省人才开发基金项目 kussxsvyl
≈通讯作者   3 李庆林 oר¯}ksxxtlxty|sxto∞2°¤¬¯} ¬´±ª¯¬±¢¯¨ ¨
ƒ «²·°¤¬¯q¦²°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 Σχυτελλαρια βαιχαλενσισ Š ²¨µª¬的
干燥根 o具有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止血和安胎功效 o临床上
单用或与其他中药配伍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 !急性菌痢 !病
毒性肝炎 !过敏性疾病和妇科疾病等 ∀近年来研究表明黄芩
黄酮类成分是其发挥功效的主要活性成分 o具有抗氧化 !抗
病毒 !抗菌 !抗炎和镇静等功效 o并有广泛的抗肿瘤活性 ≈t  ∀
1 黄芩黄酮类成分的体内代谢特点
黄芩中主要的黄酮类成分为黄芩苷 k¥¤¬¦¤¯¬±l!黄芩素
k¥¤¬¦¤¯ ¬¨±l!汉黄芩苷 kº²ª²±²¶¬§¨ l和汉黄芩素 kº²ª²±¬±l∀
文献报道给大鼠注射黄芩素后 o黄芩素在血中迅速转化为黄
芩苷及其他代谢物 o黄芩苷在肠道需经酶水解为黄芩素方可
吸收入血 o但在体内也迅速转变为黄芩苷 ~同样汉黄芩素在
体内转化为汉黄芩苷及其他代谢物 o汉黄芩素含量很低 ∀研
究认为黄芩苷和汉黄芩苷及其代谢物是黄芩发挥作用的物
质基础 ≈u  ∀
2 黄芩黄酮类成分的抗肿瘤作用
2q1 体外抗肿瘤作用
黄芩中黄酮成分的抗瘤谱广泛 o大量研究表明黄芩提取
物 !黄芩苷 !黄芩素和汉黄芩素体外均可抑制多种肿瘤细胞
的增殖 ∀ Œ®¨ °²·²等 ≈v 研究黄芩提取物的抗肿瘤作用时 o对
比观察了黄芩素 !黄芩苷和汉黄芩素对膀胱癌细胞的体外抗
增殖活性 o ××法检测显示 v种黄酮均能抑制细胞增殖 o而
黄芩苷作用最强 o对人膀胱癌 Ž˜2t细胞的 Œ≤xs为 v1w Λª#
°pt o对 ∞2t细胞的 Œ≤xs为 w1w Λª# °pt o对鼠膀胱癌
 …×2u细胞的 Œ≤xs为 s1|v Λª# °pt ∀另外 o黄芩苷 t Λª#
°pt作用于 Ž˜2t和  …×2u细胞 o可以明显抑制其生长 kΠ
 s1sxl∀黄芩苷和黄芩素对雄激素敏感的人前列腺癌 ‘2
≤¤°细胞株的 ∞⁄xs分别为 kys1{ ? v1uloku|1{ ? u1ul Λ°²¯
# pt ~对雄激素不敏感的 ≤„2t细胞株的抑制作用更强 o
∞⁄xs分别为 kwy1{ ? s1zloktz1z ? v1wl Λ°²¯ # pt o表明这
u种成分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作用与雄激素受体水平
无关 ≈w  ∀研究也发现黄芩苷对肝癌 !胰腺癌 !恶性黑色素瘤 !
胆管癌细胞有抑制生长作用 ≈x  ∀
近年来 o对黄芩素体外抑瘤作用及其机制也进行了一些
研究 o结果表明黄芩素可以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 o但对
正常细胞影响甚微 ∀ ≤«¨ ±等 ≈y 认为黄芩素可以明显抑制人
肝癌 ‹ ³¨ Šu和 ‹ ³¨ u细胞的增殖 o抑制率达 |sh ~而对正
常的人张氏肝细胞 k≤«¤±ª ¬¯√ µ¨¦¨ ¯¯¶o≤≤tvl生长几乎无影
响 ∀黎丹戎等 ≈z 研究证实汉黄芩素能诱导卵巢癌 „uz{s细
胞的凋亡和抑制细胞增殖 o抑制作用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 o
w{ «的 Œ≤xs为 {x Λª# °pt ~用 xsotss Λª# °pt的汉黄芩
素作用 „uz{s细胞 w{ «o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形态学改变 o
琼脂糖凝胶电泳出现典型的 ⁄‘„梯状条带 ∀研究也发现不
同浓度的汉黄芩素作用于人早幼白血病 ‹2ys细胞后 o细胞
的生长抑制率随剂量增加而升高 o而同样的药物浓度 o其细
胞生长抑制率呈明显的时效关系 ≈{  ∀
2q2 体内抗肿瘤活性
黄芩黄酮类成分体内实验也显示了明显的抗肿瘤活性 ∀
Œ®¨ °²·²等 ≈v 在体外研究的基础上 o进一步证明了黄芩提取
物的体内抑瘤活性 o≤v ‹ r‹ ‘¨鼠皮下移植鼠膀胱癌  …×2u
细胞致瘤 o每日灌胃 ts °ª# ®ªpt的黄芩提取物共 ts §o于第
us天和第 ux天测得的瘤体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 kΠ 
s1sxl∀  ¬²¦¬±²√¬¦等 ≈| 将人前列腺癌 ⁄˜2twx细胞移植入
≥≤Œ⁄裸鼠致瘤 o分别给予 tsousows °ª# ®ªpt v种剂量的黄
芩素共 u{ §o结果显示三组平均瘤体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
差异 kΠ  s1stl∀
2q3 其他
¨ 等¨ ≈ts 研究表明局部应用黄芩素显著减少由肉豆蔻
酸佛波脂 k×°„l诱导的皮肤癌的发生 ~也能显著抑制由 ×°„
#tu#
第 vu卷第 t期
ussz年 t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qvuo Œ¶¶∏¨ t
¤±∏¤µ¼o ussz
诱导的耳部皮肤的炎症反应 ~用不同剂量的黄芩素预处理鼠
皮肤能够抑制由 ×°„诱导的 ‹u ’u和髓过氧化物酶 k°¼2
¨¯²³¨ µ²¬¬§¤¶¨l的生成 o提示黄芩素为有效的肿瘤预防剂 ∀
3 黄芩黄酮类成分抗肿瘤作用机制
3q1 对花生四烯酸系统的影响
花生四烯酸 k¤µ¤¦«¬§²±¬¦¤¦¬§o„„l是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的前体 o目前知道至少有 v类酶参与 „„的代谢 ≈tt  o形成具
有生物活性的二十碳衍生物 k ¬¨¦²¶¤±²¬§¶l∀游离的 „„在环
氧化酶 k¦¼¦¯²¬¼ª¨ ±¤¶¨o≤’÷ l的作用下 o先形成不稳定的环内
过氧化物 k°ŠŠu和 °Š‹ulo然后进一步形成前列腺素
k°Šl!前列环素 k°ŠŒul和血栓烷素 k×÷ „ul~„„经脂氧化
酶 k ¬¯³²¬¼ª¨ ±¤¶¨o ’÷ l作 用 生 成 羟 基 二 十 碳 四 烯 酸
k‹∞×∞¶lo白三烯 k×¶l以及脂氧素 k÷¶l~还有一类酶是单
氧化酶 o细胞色素 °2wxs单氧化酶 k≤¼·°wxslo它分解 „„生
成多种环氧化物 k ³¨²¬¬§¨ ¶lo同时也产生 ‹∞×∞¶等 ∀ „„的
代谢产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 o参与某些信号转导的调控机
制尚未明确 o有待进一步的研究阐明 ∀然而大量研究表明 o
≤’÷ 2u和血小板型 tu2’÷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 o并分
别与肿瘤的大小 !分化程度 !浸润转移以及预后密切相
关 ≈tu  ∀
国内外学者研究证明黄芩黄酮类成分可以通过影响
≤’÷和 ’÷途径调节 „„的代谢而发挥抗肿瘤的作用 ∀
«¤±ª等 ≈tv 研究黄芩作用于头颈鳞状细胞癌 k‹‘≥≤≤ lo提
示黄芩提取物而非黄芩素的抗肿瘤活性是通过降低 ≤’÷ 2u
的表达 o抑制 °Š∞u的产生 o进而阻断 °Š¶对肿瘤细胞的促
进作用 ∀有研究进一步证明汉黄芩素而非黄芩素或黄芩苷
能有效抑制脂多糖 k°≥l诱导的 ≤’÷ 2u的表达 ≈tw  ∀单体黄
芩素和黄芩苷经多年的研究证实为 tu2’÷抑制剂 ≈tx  ∀血
小板型 tu2’÷的代谢产物 tu2‹∞×∞有促进有丝分裂 o刺激
细胞增殖 o并促进肿瘤新血管的生成 ~黄芩素和黄芩苷通过
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o诱导细胞凋亡 o抗肿瘤侵袭而表现出抗
肿瘤活性 ∀
3q2 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细胞周期的运行受控于精密的细胞周期调控机制 o其核
心为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 k¦¼¦¯¬± §¨ ³¨ ±§¨ ±·®¬±¤¶¨o
≤⁄Žl∀在细胞周期的整个过程中 ≤⁄Ž总量不变 o只伴随着
活化的 ≤⁄Ž与非活化 ≤⁄Ž的比例变化 ∀ ≤⁄Ž的时相性激
活主要依赖于细胞周期蛋白 k¦¼¦¯¬±l≈tx  ∀另外 o还涉及到其
他大量的 ≤⁄Ž调节蛋白 o这些调节蛋白组成复杂的网络系
统 o如果这个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因素失调 o都可能影响肿
瘤的发生和发展 ∀
«¤±ª等 ≈tv 研究黄芩提取物及其黄酮类成分的抗肿瘤
作用时 o采用 zxs Λª# °pt的黄芩提取物作用于人头颈鳞
状细胞癌 k‹‘≥≤≤ l≥≤≤ 2ux和 Ž…细胞 zu «o流式细胞技术
检测发现使细胞阻滞于 Šs2Št期 o与 ≤’÷ 2u抑制剂吲哚美
辛 k¬±§²° ·¨«¤¦¬±l及塞来昔布 k¦¨¯¨ ¦²¬¬¥l导致的细胞周期停
滞一致 o而其单体成分黄芩素可以使细胞生长阻滞于 Šu2
期 ∀黄芩素不仅能抑制人肺鳞状细胞癌的体外增殖 o在 xs
Λ°²¯# pt作用于 ≤‹uz细胞 uw «能使细胞生长阻滞在 ≥
期 o黄芩素通过降低 ≤⁄Žw和细胞周期蛋白 …t和 ⁄tk¦¼¦¯¬±
…to⁄tl的表达从而使细胞的生长周期发生改变 ≈ty  ∀黄芩
素能使两种前列腺癌 °≤v和 ⁄˜2twx细胞周期停滞于 Šs2Št
期 o与其降低细胞周期蛋白 ⁄t和 ⁄vk¦¼¦¯¬± ⁄to⁄vl表达有
关 ≈tz  ∀
3q3 诱导细胞凋亡
黄芩黄酮类成分可以通过影响信号转导途径中的某些
分子发挥作用从而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 ∀研究发现黄芩素
能够诱导人胰腺癌  ¬¤°¤≤¤2u和 „¶°≤ 2t细胞的凋亡 ≈t{  o
…¦¯2u和  ¦¯2t表达显著降低 o…¤¬表达增加 ~并诱导细胞色
素 ≤的释放 ~≤¤¶³¤¶¨2|o≤¤¶³¤¶¨2z和 ≤¤¶³¤¶¨2v激活 o多 k腺
苷二磷酸 2核糖 l聚合酶 k°„• °l的裂解而诱导肿瘤细胞凋
亡 ∀研究也表明黄芩素也通过同样的作用机制诱导人乳腺
癌  ≤ƒ2zk∞• n l和  ⁄„2 …2uvtk∞• p l细胞凋亡 ≈t|  ∀而黄
芩素诱导前列腺癌细胞作用机制略有不同 ≈tz  }黄芩素诱导
⁄˜2twx细胞凋亡的作用比 °≤ 2v迅速 o通过减少 „®·致癌蛋
白的磷酸化 o降低生存素 k¶∏µ√¬√¬±lo≤¤¶³¤¶¨2v和 ≤¤¶³¤¶¨2z
的表达 o降低 …¦¯2u和 …¦¯2÷ kl的表达相关 ~黄芩素还能通
过调控相关蛋白的表达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发挥作用 o如对
°≤ 2v细胞株黄芩素显示了很强的降低磷酸化视网膜成神经
细胞瘤蛋白 k³• …l表达 o对 ⁄˜2twx细胞株则使视网膜成神
经细胞瘤相关蛋白 ³tsz和 ³tvs表达降低 ∀
正常细胞的有限增殖由染色体末端的端粒 k·¨¯²° µ¨¨l长
度决定的 o保持端粒发挥功能的关键为端粒酶 k·¨¯²° µ¨¤¶¨l∀
大多数肿瘤细胞和永生化细胞中 o端粒酶高度表达 o而使细
胞保持不死 ∀抑制端粒酶活性可诱导细胞凋亡 o汉黄芩素可
诱导卵巢癌细胞的凋亡 o端粒酶活性随其浓度的升高而降
低 ≈z  ∀
3q4 抗新生血管生成
血管生成是肿瘤过度生长的一个主要原因 o细胞外基质
支架被基质金属蛋白酶 k  °¶l降解才能使血管入侵瘤体 o
瘤体在毛细血管样结构分化时短暂地表达   °2to  °2u
和   °2|o胞内活性氧簇 k• ’≥l的升高导致   °¶的高表
达 o抑制   °¶被认为是防止实体瘤中新生血管生成的有效
途径 ∀ • ¤µ·¨±¥¨ µª等 ≈us 在中药抗胚胎干细胞衍生的胚状体
和多细胞人前列腺癌 ⁄˜2twx瘤体的血管生成时证实 o黄芩
素等能显著抑制胚状体中新生血管的生成 o并降低胞内 • ’≥
的水平 ∀  ¬²¦¬±²√¬¦等 ≈| 用黄芩素作用于人脐静脉上皮细胞
k‹˜∂ ∞≤¶lo结果显示黄芩素明显减少 ‹˜∂ ∞≤¶芽体的形
成 o表明了其抗血管生成的作用 ∀
4 小结
研究结果表明 o无论是黄芩总提取物还是其中的黄酮类
成分都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其作用机制概括主要有 }≠
#uu#
第 vu卷第 t期
ussz年 t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qvuo Œ¶¶∏¨ t
¤±∏¤µ¼o ussz
影响花生四烯酸系统代谢途径 ~ 抑制细胞增殖 o使细胞周
期阻滞 ~≈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抗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等 ∀
随着对黄芩类中药活性成分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的逐渐深入
的研究 o从黄酮类成分中筛选抗肿瘤的活性成分是目前国内
外中药研究的一项新的热点 ∀通过对黄芩黄酮类成分抗肿
瘤的文献总结 o可为中药抗肿瘤的作用与机制研究提供一些
新的思路和借鉴 ∀
≈参考文献  
≈t   ¤µ·¬± o ⁄∏¶¨® q ׫¨ …¤¬®¤¯ ¶¦∏¯ ¦¯¤³ k≥¦∏·¨¯ ¤¯µ¬¤¥¤¬¦¤¯ ±¨¶¬¶
Š ²¨µª¬l2¤³²·¨±·¬¤¯ ¶²∏µ¦¨ ²©± º¨ §µ∏ª¶≈ q ≤ ¶¨®¤ ≥ ²¯√ ƒ¤µ°o
ussuoxtkyl}uzzq
≈u  ¤¬ ≠ o ‹¶¬∏≥ o ׶¤¬≥ ≠ o ·¨¤¯q ≤²°³¤µ¬¶²± ²©° ·¨¤¥²¯¬¦
³«¤µ°¤¦²®¬± ·¨¬¦¶²©¥¤¬¦¤¯¬± ¤±§¥¤¬¦¤¯ ¬¨± ¬± µ¤·¶≈ q °«¤µ°
°«¤µ°¤¦²¯o ussvoxx}usxq
≈v  Œ®¨ °²·² ≥o ≥∏ª¬°∏µ¤Žo ≠²¶«¬§¤‘o ·¨¤¯q „±·¬·∏°²µ ©¨©¨¦·¶²©
≥¦∏·¨¯ ¤¯µ¬¤¨ µ¤§¬¬ ¤±§ ¬·¶ ¦²°³²± ±¨·¶ ¥¤¬¦¤¯ ¬¨±o ¥¤¬¦¤¯¬± ¤±§
º²ª²±¬± ²± ¥¯¤§§¨ µ¦¤±¦¨µ¦¨¯¯ ¬¯± ¶¨≈  q ˜µ²¯²ª¼o usssoxx
kyl}|xtq
≈w  ≤«¤±ª• ‹ o ≤«¨ ± ≤ ‹ o ∏ƒ q ⁄¬©©¨µ¨±·¨ ©©¨¦·¶²©¥¤¬¦¤¯ ¬¨±o
¥¤¬¦¤¯¬± ¤±§º²ª²±¬± ²± °¬·²¦«²±§µ¬¤¯ ©∏±¦·¬²±oª¯∏·¤·«¬²±¨¦²±2
·¨±·¤±§¦¨¯¯ ¦¼¦¯¨³µ²ªµ¨¶¶¬²± ¬± «∏°¤± «¨ ³¤·²°¤¦¨¯¯ ¬¯± ¶¨≈ q
° ¤¯±·¤ §¨o ussuoy{kul}tu{q
≈x  ≠¤±² ‹ o  ¬½²ª∏¦«¬„o ƒ∏®∏§¤Žo ·¨¤¯q ׫¨ «¨ µ¥¤¯ ° §¨¬¦¬±¨
¶«²¶¤¬®²·²¬±«¬¥¬·¶³µ²¯¬©¨µ¤·¬²± ²©¦¤±¦¨µ¦¨¯¯ ¬¯± ¶¨¥¼ ¬±§∏¦¬±ª
¤³²³·²¶¬¶¤±§¤µµ¨¶·¤··«¨ Šs 2Št ³«¤¶¨≈ q ≤¤±¦¨µ• ¶¨o t||wo
xw}ww{q
≈y  ≤«¨ ± ≤ ‹ o ‹∏¤±ªo ‹∏¤±ª ≤ ≤o ·¨¤¯q …¤¬¦¤¯ ¬¨±o ¤ ±²√¨¯
¤³²³·²·¬¦¤ª¨ ±·©²µ«¨ ³¤·²°¤ ¦¨¯¯ ¬¯± ¶¨} ¤ ³²·¨±·¬¤¯ ° §¨¬¦¬±¨©²µ
«¨ ³¤·²°¤≈ q ‘∏·µ≤¤±¦¨µo usssov{kul}u{zq
≈z  黎丹戎 o侯华新 o张 玮 o等 q汉黄芩素诱导人卵巢癌细胞
„uz{s凋亡及对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 q癌症 oussvouu
k{l}{stq
≈{  王旭光 o陈根殷 o方 琦 q汉黄芩素对 ‹2ys细胞端粒酶活性
的影响 ≈ q四川医学 ousswoux k{l}{xwq
≈|   ¬²¦¬±²√¬¦• o  ¦≤¤¥¨ ‘ °o Ž¨¦® • • o ·¨¤¯q Œ± √¬√² ¤±§¬±
√¬·µ² ©¨©¨¦·²©¥¤¬¦¤¯ ¬¨± ²± «∏°¤± ³µ²¶·¤·¨¦¤±¦¨µ¦¨¯¯¶≈ q Œ±·
’±¦²¯o ussxouyktl}uwtq
≈ts  ¨¨ o • ¤±ª≤ o ׶¤¬≠ ≠ o ·¨¤¯q Œ±«¬¥¬·²µ¼ ©¨©¨¦·²©tu2’ 2
·¨·µ¤§¨ ¦¤±²¼¯ ³«²µ¥²¯2tv2¤¦¨·¤·¨2¦¤∏¶¨§·∏°²µ³µ²°²·¬²± ¬± ¥¨ ±½²
≈¤  ³¼µ¨± 2¨¬±¬·¬¤·¨§ ≤⁄2t °²∏¶¨ ¶®¬± ¥¼ ¥¤¬¦¤¯ ¬¨±≈  q ‘∏·µ
≤¤±¦¨µo t|||ovwkul}t{xq
≈tt  袁成凌 o姚建铭 o余增亮 q花生四烯酸及其代谢物的生物学作
用 ≈ q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ousssotsktl}zxq
≈tu  ≤∏¨ ±§¨ · o ° ½¨½∏·² q ׫¨ µ²¯¨²©¦¼¦¯²²¬¼ª¨ ±¤¶¨ ¤±§ ¬¯³²¬¼2
ª¨ ±¤¶¨ ¬± ¦¤±¦¨µ¦«¨ °²³µ¨√ ±¨·¬²±≈ q ⁄µ∏ª ·¨¤¥²¯ ⁄µ∏ªŒ±·¨µ2
¤¦·o usssotzkt2wl}ts|q
≈tv  «¤±ª⁄ ≠ o • ∏o ≠¨ƒo ·¨¤¯q Œ±«¬¥¬·¬²± ²©¦¤±¦¨µ¦¨¯¯ ³µ²¯¬©¨µ2
¤·¬²± ¤±§ ³µ²¶2·¤ª¯¤±§¬± ∞u ¶¼±·«¨ ¶¬¶¥¼ ≥¦∏·¨¯ ¤¯µ¬¤ ¥¤¬¦¤¯ ±¨¶¬¶
≈ q ≤¤±¦¨µ• ¶¨o ussvoyvktwl}wsvzq
≈tw  ≠ ±¨2≤«²∏o ≥«¬±ª2≤«∏¤± ≥«¨ ±o ¬«2Š¨¨ ±ª ≤«¨ ±o ·¨¤¯q • ²ª²2
±¬±o¥¤¬¦¤¯¬±o¤±§ ¥¤¬¦¤¯ ¬¨± ¬±«¬¥¬·¬²± ²© ¬±§∏¦¬¥¯¨ ±¬·µ¬¦ ²¬¬§¨
¶¼±·«¤¶¨ ¤±§¦¼¦¯²²¬¼ª¨ ±¤¶¨2u ª¨ ±¨ ¬¨³µ¨¶¶¬²±¶¬±§∏¦¨§¥¼ ±¬·µ¬¦
²¬¬§¨ ¶¼±·«¤¶¨ ¬±«¬¥¬·²µ¶¤±§ ¬¯³²³²¯¼¶¤¦¦«¤µ¬§¨ ≈  q …¬²¦«¨ °
°«¤µ°¤¦²¯o usstoyt}twtzq
≈tx  ’¥¤¼¤ „ o ≥ §¨¬√¼   q • ª¨∏¯¤·¬²± ²©¦¼¦¯¬±2≤⁄Ž ¤¦·¬√¬·¼ ¬±
°¤°°¤¯¬¤± ¦¨¯¯¶≈ q ≤ ¨¯¯ ²¯ ¬©¨ ≥¦¬o ussuox|}tuyq
≈ty  ∂ µ¨±²± ∞ ≥·¨¨ ¯¨ o ≤¤·«¼ „ ‹ ²¯° ¶¨o∞µ± ¶¨·× ‹¤º®o ·¨¤¯q ¬2
³²¬¼ª¨ ±¤¶¨ ¬±«¬¥¬·²µ¶¤¶³²·¨±·¬¤¯ ¦¤±¦¨µ¦«¨ °²³µ¨√ ±¨·¬√ ¶¨≈  q
≤¤±¦¨µ∞³¬§¨ °¬²¯ …¬²°¤µ®¨ µ¶°µ¨√o t|||oxk{l}wyzq
≈tz  ¨¨‹ o ¨∏±ª‹ • o ¤¬ ≠ o ·¨¤¯q …¤¬¦¤¯ ¬¨± ¬±§∏¦¨§ ¦¨¯¯
¦¼¦¯¨¤µµ¨¶·¤±§ ¤³²³·²¶¬¶¬± «∏°¤± ∏¯±ª ¶´∏¤°²∏¶¦¤µ¦¬±²°¤
≤‹uz ¦¨¯¯¶≈ q „±·¬¦¤±¦¨µ• ¶¨o ussxouxku„l}|x|q
≈t{  °¬§ª¨ ²± Š °o Ž¤±§²∏½  o µ¨¤° „o ·¨¤¯q  ¦¨«¤±¬¶°¶¦²±·µ²¯2
¬¯±ª¦¨¯¯ ¦¼¦¯¨¤µµ¨¶·¤±§¬±§∏¦·¬²± ²©¤³²³·²¶¬¶¤©·¨µtu2¯¬³²¬¼ª¨ 2
±¤¶¨ ¬±«¬¥¬·¬²± ¬± ³µ²¶·¤·¨¦¤±¦¨µ¦¨¯¯¶≈ q ≤¤±¦¨µ• ¶¨o ussuo
yuk|l}uzutq
≈t|  ײ±ª• Šo ⁄¬±ª÷ o • ¬·• ≤o ·¨¤¯q ¬³²¬¼ª¨ ±¤¶¨ ¬±«¬¥¬·²µ¶
¤·¨±∏¤·¨ ªµ²º·« ²©«∏°¤± ³¤±¦µ¨¤·¬¦¦¤±¦¨µ¬¨ ±²ªµ¤©·¶¤±§ ¬±2
§∏¦¨ ¤³²³·²¶¬¶·«µ²∏ª«·«¨ °¬·²¦«²±§µ¬¤¯ ³¤·«º¤¼≈ q  ²¯ ≤¤±¦2
µ¨×«¨ µo ussuotkttl}|u|q
≈us  ײ±ª• Šo ⁄¬±ª÷ o „§µ¬¤± × ∞q ׫¨ ° ¦¨«¤±¬¶°¶²© ¬¯³²¬¼ª¨ 2
±¤¶¨ ¬±«¬¥¬·²µ2¬±§∏¦¨§ ¤³²³·²¶¬¶¬± «∏°¤± ¥µ¨¤¶·¦¤±¦¨µ¦¨¯¯¶
≈ q …¬²¦«¨ ° …¬²³«¼¶• ¶¨≤²°°∏±o ussuou|ykwl}|wuq
≈ut  • ¤µ·¨±¥¨ µª  o …∏§§¨ °o ⁄¨  ¤µ¨ ¶¨  o ·¨¤¯q Œ±«¬¥¬·¬²± ²©
·∏°²µ2¬±§∏¦¨§¤±ª¬²ª¨ ± ¶¨¬¶¤±§ °¤·µ¬¬2° ·¨¤¯ ²¯³µ²·¨¬±¤¶¨ ¬¨³µ¨¶2
¶¬²± ¬± ¦²±©µ²±·¤·¬²± ¦∏¯·∏µ¨¶²© °¨¥µ¼²¬§¥²§¬¨¶¤±§·∏°²µ¶³«¨ 2
µ²¬§¶¥¼ ³¯¤±·¬±ªµ¨§¬¨±·¶∏¶¨§ ¬± ·µ¤§¬·¬²±¤¯ ¦«¬± ¶¨¨ ° §¨¬¦¬±¨
≈ q ¤¥Œ±√ ¶¨·o ussvo{vktl}{zq
Αδϖανχεσ ιν ρεσεαρχη οφ αντιτυµ ορ αχτιϖιτιεσανδ µ εχηανισµ σ οφ
φλαϖονοιδ χοµ πουνδσ ιν Σχυτελλαρια βαιχαλενσισ
ׄ‘Š ¬2­¬¤±o ‹ „’ ¬¤±ª2¦¤¬o Œ±¬±ª2¯¬±o ‹˜ Š∏²2´ ¬o • „‘Š ÷∏±2¦∏¬
(Ανηυι Κεψ Λαβορατορψ οφΜοδερνιζεδ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λΜεδιχα; Σχηοολοφ Πηαρµ αχψ,
Ανηυι Χολλεγε οφ ΤραδιτιοναλΧηινεσε Μεδιχινε, Ηεφει uvssv{, Χηινα) k下转第 uy页 l
#vu#
第 vu卷第 t期
ussz年 t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qvuo Œ¶¶∏¨ t
¤±∏¤µ¼o ussz
生长期内 o多糖含量不断增加 o到 y月份达到最高
峰 o之后随着明党参进入倒苗休眠期 o多糖含量又逐
渐下降 ∀因此明党参的最佳采收期应为 y月中下
旬 ∀
综合以上结果 o明党参适宜采收期为 v年龄即
移栽后第 u年的 y月中下旬采收 ∀
≈参考文献  
≈t  单人骅 o佘孟兰 q中国植物志 ≈   q第 xx卷 q北京 }科学出版
社 ot|z|}tuuq
≈u  傅立国 q中国珍稀濒危植物 ≈   q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o
t|{|}vxvq
≈v  国家环保局 o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q稀有濒危植物的保护
和研究 ≈  q北京 }环境科学出版社 ot||t}t{zq
≈w  邱英雄 o傅承新 q珍稀特有植物明党参的比较解剖学研究
≈ q浙江大学学报 ousssouykwl}wuzq
≈x  程 翔 o黄致远 o宋世贤 q珍稀中药材明党参生态地理分布 !
利用与保护 ≈ q中国中药杂志 ot||vot{kyl}vuzq
≈y  邱英雄 o傅承新 q明党参的濒危机制及其保护对策的研究
≈ q生物多样性 oussto|kul}txtq
≈z  厉彦森 o郭巧生 o王长林 o等 q明党参种子休眠机制和发芽条
件的研究 ≈ q中国中药杂志 oussyovtkvl}t|zq
≈{  刘 云 q当归多糖含量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 q现代中药研究
与实践 oussvotzktl}w|q
≈|  鲁建江 o王 莉 o顾承志 o等 q天花粉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 q天津药学 ousstotvkul}xwq
≈ts  杜 清 o秦民坚 o郭巧生 q明党参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 q现代
中药研究与实践 oussxot|kwl}xtq
≈tt  樊梅英 q濒危植物明党参与对照植物生长对土壤水分的可塑
性响应 ≈学位论文  ≈⁄ q杭州 }浙江大学 oussvq
≈tu  赵 英 o魏汉莲 o张 镝 o等 q人参生长过程中根重变化规律
的研究 ≈ q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oussvouxkwl}wszq
≈tv  李伟成 o常 杰 o樊梅英 o等 q濒危植物明党参个体年龄非破
坏性估测模型研究 ≈ q生物数学学报 oussvot{kvl}vv|q
≈tw  黄泰康 o李 祥 o陆平成 o等 q明党参水煎液及多糖的药理研
究 ≈ q中成药 ot||wotykzl}vtq
∆ ψναµ ιχ στυδψ ον δρψ µ ατεριαλαχχυµ υλατιον ανδ αµ ψλοσε χοντεντ οφ
χυλτιϖατεδ Χηανγιυµ σµ ψρνιοιδεσ
Š˜’ ±¬¤²2¶«¨ ±ªt o • „‘Š ≤«¤±ª2¯¬±t o Œ≠¤±2¶¨±t o ⁄˜ ±¬±ªu o ± Œ‘ ¬±2­¬¤±u
(t. Ινστιτυτε οφ Χηινεσε ΜεδιχιναλΜατεριαλσ, Νανϕινγ ΑγριχυλτυραλΥνιϖερσιτψ, Νανϕινγ utss|x, Χηινα;
u. ∆επαρτµ εντ οφ Ρεσουρχεσ Σχιενχε οφ Χηινεσε Μεδιχινεσ, Χηινα Πηαρµ αχευτιχαλΥνιϖερσιτψ, Νανϕινγ utssv{, Χηινα)
[ Αβστραχτ] Οβϕεχτιϖε: ײ¶·∏§¼ ·«¨ §µ¼ °¤·¨µ¬¤¯ ¤¦¦∏°∏¯¤·¬²± ¤±§·«¨ ¦«¤±ª¨ ²©¤°¼¯ ²¶¨ ¦²±·¨±·¬± ¦∏¯·¬√¤·¨§Χηανγιυµ σµ ψρ2
νιοιδεσo ¤¶¦¨µ·¤¬± ·«¨ «¤µ√ ¶¨··¬°¨¤±§³µ²√¬§¨ ·«¨ ¥¤¶¬¦ √¨¬§¨ ±¦¨ ©²µ¬·¶Š„°q Μετηοδ : ≥¤°³¯¨ º µ¨¨ ¦²¯ ¯¨ ¦·¨§ ³¨ µ¬²§¬¦¤¯ ¼¯ ¤±§·«¨
©µ¨¶«º ¬¨ª«·o §µ¼º ¬¨ª«·o ¯¨ ±ª·«o º¬§·«¤±§¤°¼¯ ²¶¨ ¦²±·¨±·²©·«¨ µ²²·º µ¨¨ ° ¤¨¶∏µ¨§q Ρ εσυλτ: Œ± ·«¨ ªµ²º¬±ª ¶¨¤¶²±¶o ·«¨ µ²²·ªµ¨º
ªµ¤§∏¤¯ ¼¯o ¥∏··«¨ µ¤·¨ ²©ªµ²º·« √¤µ¬¨§ º¬·« ¤¬µ·¨°³¨ µ¤·∏µ¨o³µ¨¦¬³¬·¤·¬²±o¥¯²¶¶²°¬±ª¤±§ ¼¬¨ §¯¬±ªq ׫¨ ¤°¼¯ ²¶¨§¦²±·¨±·¬±¦µ¨¤¶¨§
¦²±·¬±∏²∏¶¯¼ §∏µ¬±ªt2y °²±·«¶²©ªµ²º·« ³¨ µ¬²§o ¤±§µ¨¤¦«¤«¬ª« ³¨ ¤® ²± ∏± o¨ ·«¨ ± §¨ ¦µ¨¤¶¨§ªµ¤§∏¤¯ ¼¯q Χονχλυσιον: ׫¨ «¤µ√ ¶¨·
¶«²∏¯§¥¨ ¬± ·«¨ °¬§§¯¨²µ·«¨ ¤¯¶··¨± §¤¼¶²©∏±¨¬± ·«¨ ·«¬µ§ªµ²º¬±ª¼¨ ¤µ¶q
[ Κεψ ωορδσ] Χηανγιυµ σµ ψρνιοιδεσ~ §µ¼ °¤·¨µ¬¤¯ ¤¦¦∏°∏¯¤·¬²±~ ¤°¼¯ ²¶¨ ¦²±·¨±·~ §¼±¤°¬¦¶·∏§¼~ ²³·¬°¤¯ «¤µ√ ¶¨··¬°¨
≈责任编辑 张宁宁  
k上接第 uv页 l
[ Αβστραχτ] ׫¨ ©¯¤√²±²¬§¦²°³²∏±§¶¬± Σχυτελλαρια βαιχαλενσι󳲶¶¨¶¶ ¬¨·¨±¶¬√¨¤±·¬·∏°²µ¤¦·¬√¬·¬¨¶q °«¤µ°¤¦²¯²ª¬¦¤¯ ¬±√ ¶¨·¬ª¤2
·¬²± ¦²±¦¯∏§¨ §·«¤··«¨ ¼ ¬¨¨ µ·¨§·«¨ ¬µ¤±·¬± ²¨³¯¤¶·¬¦ ©¨©¨¦··«µ²∏ª«¤§­∏¶·¬±ª° ·¨¤¥²¯¬¦³µ²¦¨¶¶²©¤µ¤¦«¬§²±¬¦¤¦¬§o¬±«¬¥¬·¬±ª¦¨¯¯ ªµ²º·«
¤±§¤±ª¬²ª¨ ± ¶¨¬¶o ¬±§∏¦¬±ª¤³²³·²¶¬¶¬± ¦¨¯¯ ¬¯± ¶¨o ·¨¦q ׫¨ ¤µ·¬¦¯¨ µ¨√¬¨º §¨ ·«¨ ³µ²ªµ¨¶¶¬± ·«¨ µ¨¶¨¤µ¦« ²©¤±·¬·∏°²µ¤¦·¬√¬·¬¨¶¤±§
° ¦¨«¤±¬¶°¶²©©¯¤√²±²¬§¦²°³²∏±§¶¬± Σ1βαιχαλενσισ©∏µ·«¨ µ°²µ¨o ·«¬¶¤µ·¬¦¯¨³µ²√¬§¨ ¶·«¨ ²µ¨·¬¦¤¯ √¨¬§¨ ±¦¨¶©²µ¶·∏§¼¬±ª²± ¤¦·¬√¨¦²±2
¶·¬·∏¨ ±·¶¬± ·µ¤§¬·¬²±¤¯ ≤«¬± ¶¨¨ ° §¨¬¦¬± q¨
[ Κεψ ωορδσ] Σχυτελλαρια βαιχαλενσισ~ ¥¤¬¦¤¯ ¬¨±~ ¥¤¬¦¤¯¬±~ º²ª²±¬±~ ¤±·¬·∏°²µ
≈责任编辑 刘  
#yu#
第 vu卷第 t期
ussz年 t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qvuo Œ¶¶∏¨ t
¤±∏¤µ¼o uss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