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Industrialization of Medicinal Plant Tissue Culture

药用植物发酵培养的工业化探讨



全 文 :#专论#
药用植物发酵培养的工业化探讨
高文远t o贾 伟t o段宏泉t o肖培根u
kt q天津大学 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o天津 vssszu ~
u q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药用植物研究所 o北京 tsss|wl
≈摘要  药用植物发酵培养的工业化 o对我国有着特殊的意义 ∀因为我国是世界上使用和出口药用植物最多
的国家 ∀国际上红豆杉 !长春花 !人参等/热门0药用植物的培养方兴未艾 o药用植物的器官培养异军突起 o药用植
物发酵培养的研究逐渐深化 ∀我国药用植物的培养在细胞 !器官和毛状根等各方面均有所涉足 o对长春花 !三七 !
三分三 !紫草 !红豆杉等进行了大规模培养的探索 ∀但总的看来 o反应器的规模还很小 o放大后培养的技术尚不成
熟 ∀我们应从发展的角度认识到药用植物发酵培养的巨大应用潜力 ~从中药现代化的高度开发药用植物发酵技
术 ~特别要加强不同领域科研人员之间的合作 o在世界上敢为人先 o搞出我们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来 ∀
≈关键词  药用植物 ~发酵 ~组织培养 ~工业化 ~反应器
≈中图分类号  • u{u qu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tsst2xvsukussvlsx2sv{x2sy
药用植物发酵培养的工业化 o对我国有着特殊的意义 ∀
因为我国是世界上使用和出口中药材最多的国家 o而中药材
的 {s h以上来自药用植物 ∀随着中药现代化的发展 o对药
用植物资源的用量会不断增加 ∀除野生采集外 o药用植物的
大田栽培是目前提供中药材的主要途径 ∀但我国是世界上
人均可耕地面积最少的国家之一 o有限的可耕地资源用于种
粮食尚且不足 o还要用大量的土地种植药用植物 o这必然会
出现中药材栽培与农作物栽培争地的矛盾 ∀对于人参 !西洋
参等药用植物来说 o由于/老参地0问题的不能解决 o导致每
年大量的山林被砍 o造成水土和生物多样性的大量流失 ∀同
时 o药用植物的大田栽培往往使用大量的农药 o造成严重的
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残留问题 ∀药用植物大规模发酵培养是
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而且 o药用植物的发酵培养与大
田栽培相比有许多优点 o如药材的生产条件可控 o可进行生
物转化生产目标成分等≈t  ∀本文结合世界和我国药用植物
发酵培养的研究进展 o探讨一下我国在该领域的发展方向 ∀
1 药用植物发酵培养的国际发展趋势
早在 t|su年 o‹¤¥¨ µ¯¤±§·尝试培养分离的植物细胞 o但
细胞的分化最终未能成功 ∀t|vw年 o• «¬·¨首次成功地进行
了植物细胞的体外培养 ∀ t|v|年 o• «¬·¨和 Š¤∏·«¨ µ¨·首次
用实验方法建立了植物组织和器官的人工无菌培养技术 ∀
t|ws至 t|zy年期间 o科学家们开展了大量的工作进行培养
≈收稿日期  ussu2tu2us
≈通讯作者  ר¯ } ksuul{zwsuszt ∞2°¤¬¯}¥¬²¦«¨ °ª¤² ƒ «²·2
°¤¬¯q¦²°
基的筛选和培养方法的探索 o使植物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发
展成一门精细的实验科学 o在选材消毒 !接种培养 !诱导筛
选 !继代保存 !分离鉴定和工业生产等方面已经建立了一套
标准的操作程序 ∀同时 o许多科学家向药用植物工业化培养
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 t|{s 年 oŒ¥¤µ¤®¬成功进行了人参
Παναξ γινσενγ ≤ q„ q  ¼¨¨ µ细胞的工业化发酵培养 o反应器
的规模达到 us sss ®ª∀ t|{x 年 פ¥¤·¤在紫草 Λιτηοσπερ2
µ υ µ ερψτηρορηιζον ≥¬¨¥q ·¨∏¦¦q细胞工业化培养生产紫草
素k¶«¬®²±¬±l上的成功 o在药用植物发酵培养的历史上具有
里程碑的意义≈u  ∀目前工业上用的紫草素 o主要来自于发酵
培养 ∀近两年 o高丽参的器官培养成功地进行了工业化 o反
应器的规模已经达到 ts sss ®ª≈v  ∀当今国际药用植物发酵
培养的发展 o呈现了如下的发展趋势 ∀
1 q1 /热门0药用植物的培养方兴未艾
所谓/热门0药用植物是指大家关注比较多的植物 o如人
参 !红豆杉 Ταξυσ βαχχατα q!长春花 Χατηαραντηυσ ροσευσ
kql Š q⁄²± q等 ∀这些植物或者生长年限较长 o或者有效成
分的含量很低 ∀人参的栽培需要 y年的时间 o往往是先砍掉
山林 o然后在 y 年的栽培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使用大量的农
药 o而且由于/老参地0的问题以及农田栽参产量较低等原因
导致山林的不断砍伐 ∀因此 o人参的大田栽培会导致生物多
样性和水土的流失及重金属 !农残等一系列问题 ∀所以人参
的组织和细胞培养的研究经久不衰 ∀红豆杉和长春花中含
有的有效成分紫杉醇k·¤¬²¯l和长春新碱k√¬±¦µ¬¶·¬±¨ l是抗癌
和治疗白血病的有效药物 o但其含量极低 o仅有十万或百万
分之一 ∀以红豆杉为例 o治疗一个癌症病人所需要的紫杉醇
#x{v#
第 u{卷第 x期
ussv年 x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 qu{ oŒ¶¶∏¨ qx
¤¼ oussv
的量要砍掉 v株生长 ys年的红豆杉树方可获取 ∀因此 o即
使栽培速度再快 o也赶不上病人的用药量 ∀同时 o紫杉醇和
长春新碱的化学合成步骤复杂 o用现行化学合成方法难以解
决问题 ∀由于大田栽培难以满足这些药用植物的资源用量 o
大批科学家从事红豆杉和长春花发酵培养的研究 o每年都有
大量的文章发表 o研究涉及细胞培养 !生物转化 !毛状根培养
及紫杉醇和长春新碱代谢机理的探讨等≈w2y  ∀目前 o细胞培
养生产前体物质并与化学合成相结合的方法有望实现最终
的工业化 ∀
1 q2 药用植物的器官培养异军突起
目前药用植物细胞培养有一个非常大的弊端 o即有效成
分的含量不稳定 ∀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往往是次生代谢产
物 o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在细胞阶段并不积极或者讲对植物
细胞本身来说意义不大 ∀器官培养可以克服这一缺点 ∀目
前韩国已经在高丽参不定根和毛状根的发酵培养方面取得
了突破性进展 o成功进行了产业化 o同时 o还以培养的高丽参
不定根和毛状根开发了系列保健品和化妆品≈v oz  ∀人参胚
的研究和柴胡毛状根培养的工业化也在不断的成熟 ∀此外 o
美国在青蒿的毛状根培养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o发现供气
中加入 ≤ ’u可以防止培养毛状根的枯死≈{  ∀德国科学家利
用培养印度獐牙菜 Σωερτια χηιρατα ‹¤°¬¯·²±的毛状根成功
生产苦杏苷k¤°¤µ²ª¨ ±·¬±l o研究表明用 × º¨¨ ± us 对培养的
根进行渗透性处理可使苦杏苷的含量增加 tx倍≈|  ∀进行器
官培养的研究 o所用的反应器与细胞培养所用的反应器有所
不同 o需要特殊的附件进行供气 !搅拌和根的剪切等 o目前韩
国开发的气升式反应器较为先进 ∀
1 q3 药用植物发酵培养的研究逐渐深化
目前 o药用植物发酵培养的基本技术已经比较成熟 o人
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培养基的筛选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配
比 !碳源和氮源的考察以及培养温度和光照等对培养物生长
和次生代谢物合成影响的研究 ∀大量的研究工作用于药用
植物细胞在摇瓶和反应器中生长规律的探讨 !细胞在反应器
中的生长动力学考察 !最佳供气条件及对渗透压的影响 !前
体物质的饲喂和生物转化 !诱导物k¨¯¬¦¬·²µl的使用以及针对
不同个体材料的反应器的研制等 ∀同时 o对药用植物次生代
谢机理的研究逐渐深入 o特别是对人参皂苷 !紫杉醇 !长春新
碱代谢机制的研究进展很快 ∀诱导物的研究报道很多 o使用
其可以大大增加活性成分的合成≈v oz ots  ∀对于次生代谢机
理的研究已经深入到活性成分代谢相关酶或关键酶的分子
克隆和基因表达调空水平≈tt otu  ∀相信代谢机制研究的/ 微
观0与反应器培养研究的/宏观0的有机结合 o将加快药用植
物发酵培养的产业化步伐 ∀
2 我国药用植物发酵培养的发展现状
我国药用植物的发酵培养起源于 us世纪 ys年代 o罗士
伟教授首先成功进行了人参的组织培养 o随后在中药界作为
先进生物技术的代表发展很快 ∀当时在全国仅从事人参组
织培养研究的科研单位就不少于 ts家 ∀us世纪 {s年代是
我国药用植物发酵培养发展较快的时期 ot|{v 年第 t 届全
国药用植物组织培养会议召开 o同年出版了一本著作5药用
植物组织培养6 ∀进入 us世纪 |s年代 o由于迟迟看不到产
业化的曙光 o许多中药界的科学家渐渐退出了药用植物组织
培养这一领域 ∀值得高兴的是中药界的胡之璧院士等一批
科学家一直坚持在这一领域不断探索 o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
另外 o丁家宜教授以人参愈伤组织为原料开发出了畅销的化
妆品 o是我国药用植物组织培养开发产品方面的成功之作 ∀
近年来 o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o药用植物的资源与环境
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o许多科学家又渐渐走入药用植
物发酵培养这一领域 o在蛹虫草 !药用石斛的培养方面已取
得了突破性的进展≈t otv  ∀
我国从 us世纪 ys年代到现在 o在药用植物发酵培养方
面做出了很大努力 ∀研究工作涉及了中药材的体外植株培
养和试管繁殖技术 !中药材的液体培养与规模化生产 !毛状
根培养和增殖技术的应用等方面 ∀广西药物所的罗汉果快
速繁殖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紫草 !华中理工大学的红
豆杉和上海中医药大学的黄芪毛状根大规模培养为代表性
研究成果 o是我国在药用植物发酵培养领域的标志性成果 ∀
us世纪 |s年代 o又开始进行了水蛭素 !黄芪毛状根多糖基
因工程的研究≈t otv otw  ∀
目前我国每年有大量的有关药用植物发酵培养的论文
发表 o但从事此方面研究的科研人员许多不属于中药领域 o
他们的研究往往不重视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的含量高低 ∀表
t列出了 ussu年我国国内刊物上发表的关于药用植物组织
培养的主要论文≈tx2xs  ∀许多论文是关于药用植物再生苗的
诱导及快速繁殖方面的研究 o有关药用植物活性成分或活性
部位工业化生产的论文较少 ∀到目前为止 o我国科学人员已
经建立了三七 !人参 !西洋参 !三尖杉 !紫草 !延胡索 !甘草 !山
莨菪 !洋地黄 !长春花 !丹参 !红豆杉等十几种药用植物细胞
的液体培养系统 o经过对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的筛选已使部分
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含量达到或超过原植株 ∀同时 o对长春
花 !三七 !三分三 !紫草 !红豆杉等进行了大规模培养的探索 ∀
但总的看来 o反应器的规模还很小 o放大后培养的技术尚不
成熟 o真正工业化大规模发酵培养的成果还没有 o相信经过
努力将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
3 我国药用植物发酵培养的发展方向分析与对策
3 q1 从发展的角度认识药用植物发酵培养的应用前景
中药界曾经有过这种现象 ous 世纪 {s 年代末 |s 年代
初 o搞药用植物栽培的科研人员很难拿到科研经费 o于是许
多年轻的科研人员纷纷转了行 ∀随着中药现代化的发展 o人
们认识到中药的现代化必须从源头抓起 o即开展 Š„°kª²²§
¤ªµ¬¦∏¯·∏µ¨ ³µ¤¦·¬¦¨l研究 o这样药用植物的栽培又热了起来 ∀
国家加大了这一领域的投入 o许多科研人员又加入到了这一
领域 ∀我们在重视药用植物栽培的同时 o不可忽视药用植物
#y{v#
第 u{卷第 x期
ussv年 x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 qu{ oŒ¶¶∏¨ qx
¤¼ oussv
发酵培养的研究 o避免药用植物组织培养也走栽培的老路 ∀
药用植物发酵培养与大田栽培相比有许多优点 }药材
k或有效成分l的生产可以在人为控制条件下进行 o通过改善
培养条件和培养方式可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 ~培养是在无菌
条件下进行的 o因此可以排除病菌和虫害的侵扰 o严格控制
药材质量 ~可以进行特定的生物转化反应 o大规模生产所需
要的有效成分 ~通过对有效成分合成路线进行遗传操纵 o提
高所需物质的产量 ~通过加入或删除基因而改变药材的遗传
特性 ∀当然 o药用植物的发酵培养在达到产业化培养前必须
克服增殖率不高 !产率不稳定 !生产成本高等问题 ∀但是不
要因为有困难就放弃或说这项工作没有前途 ∀当我们还在
犹豫不决的时候 o日本和韩国已经成功地进行了人参和紫草
的工业化培养 ∀作者通讯获悉 o韩国在红豆杉的培养方面已
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我们应对国际上不断发表和申请的
有关红豆杉 !长春花的培养论文和专利引起警觉 o因为我们
可以拥有的知识产权太少了 ∀
表 t ussu年度我国药用植物组织培养的主要报道
植物名称 产物 培养方式 !方法
Αλλιυ µ σατιϖυ µ (蒜)

种质资源离体保存

茎尖分生组织培养 !花端分生组织培养 !微型鳞茎诱导 !病毒检
测 !遗传稳定性鉴定[ tx]
Αλοε αρβορεσχενσ(木立芦荟) , Α . ϖερα (芦
荟) , Α . ηυ µιλισ(木矬芦荟)
快速育苗

再生体系的建立 ,腋芽的萌生及继代 ,丛生芽的生根诱导 ,炼苗移
栽 [ ty]
Α . σαποναρια k皂质芦荟l 幼苗 愈伤组织 !芽的诱导与增殖 o及生根培养≈tz 
Α . ϖερα k库拉索芦荟l

同原四倍体离体
培养
牙的分化 !增殖 !生根 !嵌合体的纯化及鉴定 !试管苗的移栽及管
理≈t{ 
Α . ϖερα k库拉索芦荟l


同原四倍体的诱导


二倍体丛生芽 !嫩块茎 !愈伤组织的诱导 o诱变 o由变异叶诱导植
株形成 o根的诱导 o细胞学鉴定 o同源四倍体体细胞无性系的建
立≈t| 
Α . ϖερα k库拉索芦荟l

增殖

从接种方式 !茎基部直径 !培养方式 !糖浓度 !无机盐浓度和接种
芽的状态等方面研究了影响离体条件下芦荟增殖的因素≈us 
Α . ϖερα √¤µq χηινενσισ k芦荟l 快速育苗 丛生芽培养≈ut 
Αρτε µισια πρινχεπσ k魁蒿l 幼苗 愈伤组织 !芽的诱导与增殖 o及生根培养 o移栽≈uu 
Ατραχτψλοδεσ µ αχροχεπηαλα k白术l 幼苗 愈伤组织与丛生芽培养诱导 o试管苗移栽≈uv 
Βλετιλλα στριατα k白及l 快繁 丛生芽诱导 !生根诱导与壮苗 !病毒检查 !移栽≈uw 
Χαµ ποτοτηεχα αχυ µινατα k喜树l

愈伤组织培养生
产喜树碱
愈伤组织的诱导 o不同培养基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愈伤组织产生
喜树碱的影响≈ux 
Χατηαραντηυσ ροσευσ k长春花l

毛状根

„w发根农杆菌转化 o不同培养基 !碳源 !氮源对毛状根生长的影
响≈uy 
∆ενδροβιυ µ σππ . k石斛l

组织培养

原球茎的增殖与分化 o根 !茎 !节 !叶等外植体的离体培养 o离体开
花 o遗传转化 o无土栽培≈uz 
∆ιοσχορεα οπποσιτα k怀山药 o薯蓣l 幼苗 茎段上愈伤组织的诱导 !芽体的诱导 !根的诱导与植株的形成≈u{ 
∆ . ζινγιβερενσισ k黄姜 o盾状叶薯蓣l 幼苗 愈伤组织与芽的诱导 o继代培养 o及生根培养 o移栽≈u| 
∆ . ζινγιβερενσισ k黄姜 o盾状叶薯蓣l

筛选新品种

种质收集与评价 o植株再生 o皂素测定 o快繁优质种质 o新品种的
性状评价≈vs 
Επηεδρα ανδινα ; Ε . εθυισετινα ; Ε . φολι2
ατα ; Ε . γεραρδιανα ; Ε . ιντερµεδιαk藤麻
黄 ~木贼麻 ~叶麻黄 ~矮麻黄 ~中麻黄l
∞³«¨ §µ¬±¨
ku qs h ∗ v qs h l

细胞培养 ovs 气升式反应器 ∀激素 !有机添加物 !光照及碳源
对培养产物的影响 ∀ ׬质粒感染诱导冠瘿瘤细胞≈vt 

Φλοσσοπηοραε k槐米l 黄酮类化合物 花药 !花柱的愈伤组织培养≈vu 
Γεντιανελλα αλβιφπρα (白花假龙胆) 幼苗 愈伤组织与芽的诱导 o继代培养 o及生根培养 o移栽≈vv 
#z{v#
第 u{卷第 x期
ussv年 x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 qu{ oŒ¶¶∏¨ qx
¤¼ oussv
续表 t
植物名称 产物 培养方式 !方法
Γινκγο βιλοβα k银杏l

愈伤组织

镧离子k¤v n l对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 ots p w ª#p t为最佳浓度促
进愈伤组织的生长≈vw 
Γψνυρα σεγετυ µ k菊三七l 组织培养 愈伤组织的诱导 o苗的分化≈vx 
Ηεδψοτισ διφφυσα k白花蛇舌草l 快繁 愈伤组织与芽的诱导 o继代培养 o壮苗及生根培养≈vy 
Ηψπεριχυ µ περφορατυ µ k贯叶连翘l 幼苗 伤组织与芽的诱导 o继代培养 o壮苗及生根培养≈vz 
Ηιβισχυσσψριαχυσk木槿l 原生质体培养 愈液体浅层 !固液双层 !固体平板培养≈v{ 
Ηιπποπηαε ρηµ νοιδεσ k沙棘l 试管苗 培养基的选择 !牙的诱导与继代 o生根培养 o褐变及控制≈v| 
Μαψτενυσ ηοοκερι k云南美登木l 活性成分 细胞悬浮培养 o得到 u ov2§¬¤¦¨·²¬¼¯ °¤¼·¨±∏¶²±¨ 等 |个化合物≈ws 
Νοτηολιριον ηψαχιντηινυ µ k太白米l 组织培养 愈伤组织的诱导 !试管苗诱导≈wt 
Παναξ θυινθυεφολιυ µ k西洋参l

冠瘿组织培养生
产人参皂苷 • ¥t
冠瘿组织培养 o不同的培养基 o接种量和激素k肌醇l对人参皂苷
• ¥t产生的影响≈wu 
Πινελλια τερνατε k半夏l

组培与快繁

愈伤组织的诱导 !试管苗诱导 !无性快速繁殖系统的建立 !人工种
子技术≈wv 
Σαυσσυρεα µεδυσα k水母雪莲l

愈伤组织生产生
物碱
愈伤组织的诱导与继代 o生物碱含量的测定 o光照条件对生物碱
合成的影响≈ww 
Ταξυσ βαχχατα k红豆杉l

细胞培养生产紫
杉醇
细胞培养 o紫杉醇的诱导与积累 o培养环境与条件的优化≈wx 

Τ . χυσπιδατεk东北红豆杉l 愈伤组织培养 激素 !温 度和糖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wy 
ςιτισ ϖινιφερα k葡萄l


‹ 2¨‘¨ 激光诱变
选育高产白藜芦醇
细胞系
葡萄皮脱分化组织的诱导 o根癌农杆菌 zsu菌株的浸染 o新生愈
伤组织的培养 o激光照射 o突变体的筛选 o白藜芦醇的提取和检测 o
突变体的遗传稳定性分析≈wz 
Ζινγιβερ οφφιχιναλε k生姜l

脱菌苗

热处理脱菌kxs ε l o培养基与激素对再生芽的影响 o病菌检测与
大田栽培≈w{ 
Ζ . οφφιχιναλε k生姜l 脱毒与快繁 芽的分化与增殖 !生根与生长 !试管苗移栽≈w| 
Ζ . οφφιχιναλε k生姜l 试管姜 培养基和激素的筛选 o试管姜的形成≈xs 
3 q2 从中药现代化的高度开发药用植物发酵技术
药用植物发酵培养技术与中药栽培的有机结合 o必将给
中药现代化带来巨大贡献 ∀我国的中药企业和国际大的制
药企业集团相比 o规模尚属于/婴儿0或/儿童0阶段 o他们的
大规模发展必将需要大量的药用植物资源 ∀从由于甘草等
药材的过度采挖而不得不对其实行专控 o到冬虫夏草由于资
源的奇缺价格从 us世纪 ys年代的每公斤几元涨到现在的
每公斤 t万元 o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必须开展药用植物的资
源保护与持续利用 ∀药用植物发酵培养的工业化可以缓解
药用植物资源问题 o对中药材栽培起到补充和辅助作用 ∀
最容易与大田栽培相结合的药用植物发酵技术为体外
植株培养和试管繁殖技术 ∀从 us世纪 ys年代开始的我国
传统药材离体培养和试管繁殖研究 o到目前为止已有 tss多
种药用植物经离体培养获得试管植株 o其中有的还利用试管
繁殖技术生产用于栽培种植药材 o如苦丁茶 !芦荟 !怀地黄 !
枸杞 !金钱莲等 ∀宁夏农林科学院构相研究所利用试管繁殖
与嫩枝扦插相结合的方法繁殖新品种/宁杞一号0和/宁杞二
号0苗木 tss多万株 o加速了该品种的推广 ∀试管苗快速增
殖技术又称微型繁殖技术 o其特点是几乎从植物的任何器
官 !组织都可获得再生植物 o而且增殖率很高 ∀在中药材方
面 o我国已有芦荟 !石斛等获得成功 ∀现在 o韩国每年出口日
本的刺五加试管苗可以换取大量外汇 ∀此项技术今后对于
中药材的优良种质和濒危品种的繁殖 !保存 !良种选育 !缩短
栽培年限等方面 o均可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药用植物的育种
难度较大 o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o原因之一是许多药用植物为
多年生植物或木本植物 o组织培养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与传
统育种技术的结合将在这一领域大有作为 ∀
药用植物的发酵培养技术要从工业化的角度进行开发 ∀
首先要重视适合药用植物培养的反应器的研制 o韩国人参发
酵培养的工业化成功 o其关键在于研发了适合高丽参培养的
#{{v#
第 u{卷第 x期
ussv年 x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 qu{ oŒ¶¶∏¨ qx
¤¼ oussv
反应器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药用植物培养仅仅停留在培养
皿和摇瓶水平 o或者采用培养微生物的反应器来培养药用植
物细胞或组织 o这是不可能实现工业化的 ∀再就是要注重产
品的开发 o特别是立足于组织培养物的产品开发 ∀在组织培
养条件下生长的药用植物细胞或组织器官 o在代谢方式上与
大田栽培的药用植物有很大的不同 o因此 o其代谢产物也有
所不同 ∀利用培养物不仅可以部分替代大田栽培的药用植
物 o还完全有可能开发出全新的产品来 ∀有产品支持的药用
植物组织培养 o其产业化的步伐将大大加快 ∀
3 q3 加强不同领域科研人员之间的合作
无论是上文提到的反应器的研制 o还是组织培养产物的
产品开发 o都需要不同领域科学家的共同参与 ∀缺乏药学与
生物学和工程学科研人员之间的合作 o是我国目前药用植物
组织培养工业化进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个生物学家
能把植物的细胞养活 o一个工程学家能把培养的规模放大 o
而一个药学家能分析培养物的活性成分并能开发产品 ∀三
者如果分开来搞 o则最多只能发表几篇论文 o但如果团结起
来 o就能真正实现药用植物组织培养的产业化 ∀
4 结束语
总之 o药用植物的发酵培养不仅对我国资源和生物多样
性的保护有着重要意义 o而且还能克服大田生产的弊端 o快
速生产药用植物的活性成分和有效部位 o有着巨大的商业前
景 ∀该项技术在药用植物上的应用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掘出
来 ∀我国许多名贵中药如雪莲 !藏红花 !石斛 !冬虫夏草 !化
州柚 !半夏 !杭白芷等及许多专控药材如甘草 !麻黄 !肉苁蓉
等 o都值得我们去尝试培养 o去建立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的培养方法 ∀搞中药现代化 o我们不能等待发达国家为我们
发明新技术 o建立新方法 o要敢为人先 ∀在药用植物组织培
养上也是如此 o正如文章开头所讲的那样 o因为我们在世界
上正在使用和出口最多的药用植物资源 ∀
≈参考文献 
≈t  胡之璧 q生物技术在传统药材中的应用前景 q药学服务与研
究 oussu ouktl }t q
≈ u   ƒµ¤±® ⁄o ¤¶¤±¤µ∏  q °¯ ¤±· ≤¨¯¯ ≤∏¯·∏µ¨ ≥ ¦¨²±§¤µ¼
 ·¨¤¥²¯¬¶° }·²º¤µ§Œ±§∏¶·µ¬¤¯ „³³¯¬¦¤·¬²± q≤ • ≤ °µ¨¶¶oŒ±¦q
ƒ¯ ²µ¬§¤q ˜≥„ qt||y qtt q
≈v  ≠∏Ž • o Š¤² • ≠ o ‹¤«± ∞ o ·¨¤¯ q¤¶°²±¬¦„¦¬§Œ°³µ²√ ¶¨
Š¬±¶¨±²¶¬§¨ „¦¦∏°∏¯¤·¬²±¬± „§√ ±¨·¬·¬²∏¶• ²²·≤∏¯·∏µ¨ ²© Παναξ
γινσενγ ≤ q„ q ¼¨ µ¨q …¬²¦«¨ °¬¦¤¯ ∞±ª¬±¨ µ¨¬±ª ²∏µ±¤¯ o ussu o
tt }utt q
≈w  ≤∏¶¬§² •  o °¤¯¤½²± o …²±©¬¯¯  o ·¨¤¯ qŒ°³µ²√ §¨ °¤¦¯¬·¤¬¨ ¯
¤±§…¤¦¦¤·¬± ŒŒ °µ²§∏¦·¬²±¬± ≥∏¶³¨ ±¶¬²± ≤∏¯·∏µ¨¶²© Ταξυσ µε2
δια q…¬²·¨¦«±²¯ °µ²ªoussu ot{ }wt{ q
≈x  „²¼¤ª¬‹ o ⁄¬≤²¶°² ƒ o פ±¤®¤ ‹ q ∞©©¬¦¬¨±·°¤¦¯¬·¤¬¨ ¯ °µ²§∏¦2
·¬²± ˜¶¬±ª °µ²·²³¤¶·¶Œ¶²¯¤·¨§©µ²° ≤∏¯·∏µ¨§ ≤¨¯ ¶¯ ²© Ταξυσ
χυσπιδατε q °¯ ¤±·¤  §¨oussu oy{ }wus q
≈y  ‹∏ª«¨ ¶∞ ‹ o ‹²±ª≥ …o≥«¤±®¶ ∂ o ·¨¤¯ q ≤«¤µ¤¦·¨µ¬½¤·¬²± ²©
¤± Œ±§∏¦¬¥¯¨ °µ²°²·¨µ ≥¼¶·¨° ¬± Χατηαραντηυσ ροσευσ ‹¤¬µ¼
• ²²·¶q…¬²·¨¦«±²¯ °µ²ªoussu ot{ }tt{v q
≈z  ≠∏Ž • o Š¤² • ≠ o≥²± ≥ ‹ o ·¨¤¯ qŒ°³µ²√¨° ±¨·²© Š¬±¶¨±ª
°µ²§∏¦·¬²± ¥¼ ¤¶°²±¬¦„¦¬§¤±§ ≥²°¨ ’·«¨µ∞¯¬¦¬·²µ¶¬± ‹¤¬µ¼
• ²²·≤∏¯·∏µ¨ ²© Š¬±¶¨±ª k Παναξ γινσενγ ≤ q„ q  ¼¨ µ¨l q Ιν
ςιτρο ≤¨¯¯ ⁄¨ √ …¬²¯2°¯ ¤±·ousss ovy }wuw q
≈{  • ¼¶¯²∏½¬¯ … ∞ o • ¤·¨µ¥∏µ¼ • Š o • ¤¨·«¨µ¶° q ׫¨ Šµ²º·«²©
≥¬±ª¯¨ • ²²·¶ ²© Αρτε µισια αννυα ¬± ‘∏·µ¬¨±· ¬¶· • ¤¨¦·²µ¶q
…¬²·¨¦«±²¯ …¬²¨ ±ªousss ous }twv q
≈|  Ž¨¬¯  o‹¤µ·¯¨ …oŠ∏¬¯¯¤∏°¨ „ o°¶¬²µ½  q°µ²§∏¦·¬²± ²© „ °¤µ²2
ª¨ ±·¬±¬± • ²²·≤∏¯·∏µ¨¶²© Σωερτια χηιρατα q °¯ ¤±·¤  §¨ousss o
yy }wxu q
≈ts  …¤¨ ¥¯ µ¨≥ o ≤¤°¯ ²«  o Ž²√¤¦  o ·¨¤¯ q¤¶°²±¬¦„¦¬§≥·¬°∏2
¤¯·¨¶ פ¬¤±¨ °µ²§∏¦·¬²± ¬± ≤¨¯¯ ≥∏¶³¨ ±¶¬²± ≤∏¯·∏µ¨ ²© ≠ º¨ q
°¯ ¤±·¤  §¨oussu oy{ }wzx q
≈tt  • ¤¯®¨ µŽo ƒ∏­¬¶¤®¬≥ o ²±ª • o ·¨¤¯ q  ²¯ ¦¨∏¯¤µ≤²¯±¬±ª ¤±§
‹ ·¨¨µ²¯²ª²∏¶ ∞¬³µ¨¶¶¬²± ²© ·«¨ ≤2tv °«¨ ±¼¯ ³µ²³¤±²¬§ ≥¬§¨
≤«¤¬±2≤²„ „¦¼¯·µ¤±¶©¨µ¤¶¨ ׫¤·ƒ∏±¦·¬²±¶¬± פ¬²¯ …¬²¶¼±·«¨ 2
¶¬¶q°µ²¦‘¤·¯ „¦¤§ ˜≥„ oussu o|| }tuztx q
≈tu  „¼²µ¤2פ¯¤√ µ¨¤ × o≤«¤³³¨¯¯ o²½²¼¤2 Š¯ ²µ¬¤ ∞o ·¨¤¯ q ’√ µ¨¨¬2
³µ¨¶¶¬²± ¬± ≤¤·«¤µ¤±·«∏¶ • ²¶¨∏¶ ‹¤¬µ¼ • ²²·¶ ²© ¤ ×µ∏±¦¤·¨§
‹¤°¶·¨µv2«¼§µ²¬¼2v2° ·¨«¼¯ ª¯∏·¤µ¼¯2≤² „ • §¨∏¦·¤¶¨ Š ±¨¨ q„³2
³¯ …¬²¦«¨ ° …¬²·¨¦«±²¯ oussu o|z }tvx q
≈tv  邢建民 o赵德修 o李茂寅 o等 q植物细胞培养生产黄酮类化
合物研究进展 q生物工程进展 ousst outktl }wz q
≈tw  陈 敏 o廖志华 o孙 敏 o等 q生物技术在长春花研究中的
应用 q中草药 ousst ovuktl }z{ q
≈tx  徐培文 o曲士松 o刘恒英 o等 q中国大蒜种质资源保存初步
研究 q中国农业科学 oussu ovxkvl }vtw q
≈ty  纪 萍 o司徒琳莉 o赵伟东 q三种芦荟的组织培养及快速繁
殖的研究 q中国林副特产 oussu oktl }| q
≈tz  张秀坤 o李亚洁 o都兴范 o等 q皂质芦荟的组织培养 q生物技
术 oussu otuktl }t{ q
≈t{  王 俐 o郑思乡 o顾志建 q同原四倍体库拉索芦荟的离体培
养 q园艺学报 oussu ou|kul }tzy q
≈t|  刘 俊 o卢向阳 o刘选明 o等 q同源四倍体芦荟的诱导研究 q
湖南大学学报k自然科学版l oussu ou|ktl }{ q
≈us  周根余 o陈 萍 o程 磊 q离体条件下影响芦荟增殖的若干
因素 q上海师范大学学报k自然科学版l oussu ovtktl }xx q
≈ut  郑加琴 o宋学初 q芦荟组织培养快速育苗试验 q江苏林业科
技 oussu ou|kul }vu q
≈uu  王剑文 o谭仁祥 q魁蒿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 q植物生理学
通讯 oussu ov{ktl }v{ q
≈uv  李 慧 q白术的组织培养 q特种经济动植物 oussu okzl }uz q
≈uw  杨俊慧 o孟庆军 o李建东 o等 q利用组织培养法繁殖白芨 q山
东科学 oussu otxktl }tv q
≈ux  张冬艳 o赵心清 o于 放 o等 q喜树愈伤组织诱导及喜树碱
的产生 q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oussu ovwktl }wx q
≈uy  孙 敏 o汪 洪 o王 颖 o等 q长春花转化毛状根诱导及培
养条件的优化 q西南师范大学学报k自然科学版l oussu ouz
#|{v#
第 u{卷第 x期
ussv年 x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 qu{ oŒ¶¶∏¨ qx
¤¼ oussv
kwl }xw| q
≈uz  杨显志 o邵 华 o周 成 o等 q生物技术在药用石斛研究中
的应用 q中草药 oussu ovvkul }tzv q
≈u{  蔡建荣 o曾 军 o张志勇 o等 q怀山药茎段组织培养的研究 q
湖北农业科学 oussu oktl }yt q
≈u|  黄昌武 o刘丰国 o王光俊 o等 q黄姜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
研究 q湖北农业科学 oussu okul }zs q
≈vs  王志安 o王日照 q运用组织培养技术筛选盾叶薯蓣新品种 q
中草药 oussu ovvkwl }vyt q
≈vt  查丽杭 o苏志国 o张国政 o等 q麻黄资源的利用与研究开发
进展 q植物学通报 oussu ot|kwl }v|y q
≈vu  王丽娟 o李 峰 o杨建雄 q培养槐米花药 !花柱愈伤组织获取
黄酮类化合物 q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oussu ovykvl }vu{ q
≈vv  霍丽云 o向风宁 q白花假龙胆的组织培养 q植物生理学通讯 o
ussu ov{kul }tws q
≈vw  马云峰 o尚富德 o薛瑰玲 q镧离子对银杏幼叶愈伤组织生长
的影响 q河南大学学报k自然科学版l oussu ovuktl }z{ q
≈vx  黄慧莲 o刘贤旺 o谢平 o等 q菊三七组织培养的研究 q中草
药 oussu ovvkul }tx| q
≈vy  李国平 o杨鹭生 q白花蛇舌草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 q植物
生理学通讯 oussu ovwkul }txs q
≈vz  李会宁 o安 育 o杨 欣 q贯叶连翘的试管快繁研究 q中国
野生植物资源 oussu outkwl }yt q
≈v{  周长路 o朱启忠 q不同培养方法对木槿原生质体培养的影
响 q植物生理学通讯 oussu ov{ktl }yt q
≈v|  张广军 o康冰 o吕月玲 o等 q引进俄罗斯良种沙棘的组培系
统研究与构建 q沙棘 oussu otxktl }{ q
≈ws  鲁春华 o张建新 o甘烦远 o等 q云南美登木悬浮培养细胞的
化学成分 q植物学报 oussu owwkxl }ysv q
≈wt  赵银平 o李 莺 q中药太白米的研究进展 q西安联合大学学
报 oussu oxktl }tsw q
≈wu  于荣敏 o宋永波 o李 酰 o等 q西洋参冠瘿组织培养条件对
其人参皂苷 • ¥t 含量的影响 q药物生物技术 oussu o|kwl }
uty q
≈wv  毛子成 o彭正松 q半夏研究进展 q江西科学 oussu ousktl }
wu q
≈ww  王慧春 o李 毅 o王 环 o等 q光照对水母雪莲愈伤组织合
成生物碱的影响 q西北植物学报 oussu ouuktl }y| q
≈wx  马骁弛 o吴立军 o贾景明 q紫杉醇类化合物研究概况与展望 q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oussu ot|kul }twz q
≈wy  王森林 o胡风庆 q东北红豆杉愈伤组织培养研究 q辽宁大学
学报自然科学版 oussu ou|ktl }zx q
≈wz  郭 斌 o尉亚辉 o曹炜 q ‹ 2¨ ‘¨ 激光诱变选育高产白藜芦醇
细胞系 q光子学报 oussu ovtkvl }uzz q
≈w{  冯 英 o薛庆中 q生姜脱菌快繁研究进展 q植物学通报 o
ussu ot|kwl }wv| q
≈w|  孙天洲 o杨玉珍 q脱毒及快繁技术 q农业科技 oussu okvl }
tx q
≈xs  张延国 o屈冬玉 o杨建荣 o等 q试管姜诱导初探 q中国蔬菜 o
ussuktl }vu q
Ινδυστριαλιζατιον οφ Μεδιχιναλ Πλαντ Τισσυε Χυλτυρε
Š„’ • ±¨2¼∏¤±t oŒ„ • ¬¨t o ⁄˜„‘ ‹²±ª2 ∏´¤±t o ÷Œ„’ ° ¬¨2ª¨ ±u
kt q ≤²¯¯¨ ª¨ ²© °«¤µ°¤¦¨∏·¬¦¤¯ ≥¦¬¨±¦¨¶¤±§ × ¦¨«±²¯²ª¼ o ׬¤±­¬± ˜±¬√ µ¨¶¬·¼ o ׬¤±­¬± vssszu o≤«¬±¤~
u qŒ±¶·¬·∏·¨ ²©  §¨¬¦¬±¤¯ °¯ ¤±·o≤«¬±¨ ¶¨ „¦¤§¨ °¼ ²©  §¨¬¦¤¯ ≥¦¬¨±¦¨¶¤±§° ®¨¬±ª ˜±¬²±  §¨¬¦¤¯ ≤²¯¯¨ ª¨ o …¨ ¬­¬±ª tsss|w o≤«¬±¤l
[ Αβστραχτ] ≤²°³¤µ¨§ º¬·« ²·«¨µ¦²∏±·µ¬¨¶o·«¨ ¬±§∏¶·µ¬¤¯¬½¤·¬²± ²© ° §¨¬¦¬±¤¯ ³¯¤±··¬¶¶∏¨ ¦∏¯·∏µ¨ ¬¶ °²µ¨ ¬°³²µ·¤±·©²µ²∏µ
¦²∏±·µ¼ ¥¨¦¤∏¶¨ ≤«¬±¤¬¶¦²±¶∏°¬±ª¤±§ ¬¨³²µ·¬±ª·«¨ °²¶·¤°²∏±·¶²© «¨µ¥ °¤·¨µ¬¤¯¶¬± ·«¨ º²µ¯§q ∞¤¦« ¼¨ ¤µo °¤±¼ ³¤³¨µ¶¤±§
³¤·¨±·¶¤µ¨ ³∏¥¯¬¶«¨ §²± ¦¨¯¯ ¦∏¯·∏µ¨¶²© ³²³∏¯¤µ° §¨¬¦¬±¤¯ ³¯¤±·¶o¶∏¦«¤¶ Ταξυσ ¶³qo Χατηαραντηυσ ροσευσo¤±§ Παναξ γινσενγ o
¤±§o ° ¤¨±º«¬¯¨ o·«¨ µ¨¶¨¤µ¦«²± ²µª¤±¦∏¯·∏µ¨¶²© ° §¨¬¦¬±¤¯ ³¯¤±·¶¬¶¬±¦µ¨¤¶¬±ª√ µ¨¼ ∏´¬¦®¯¼ oº«¬¦«¬¶§¨ ³¨¨ ±¬±ª·«¨ ¶·∏§¼ ²© ° §¨¬¦¬2
±¤¯ ³¯¤±··¬¶¶∏¨ ¦∏¯·∏µ¨ q⁄∏µ¬±ª·«¨ ³¤¶·vs ¼ ¤¨µ¶o≤«¬±¨ ¶¨ ¶¦¬¨±·¬¶·¶«¤√¨¦∏¯·∏µ¨§ °¤±¼ ° §¨¬¦¬±¤¯ ³¯¤±·¦¨¯¯¶o²µª¤±¶¤±§«¤¬µ¼µ²²·¶q
Œ± ¤§§¬·¬²±o·«¨ ¤¯µª¨2¶¦¤¯¨¦∏¯·∏µ¨¶«¤√¨¥¨ ±¨ ·¨¶·¨§²± ° §¨¬¦¬±¤¯ ³¯¤±·¶o¶∏¦«¤¶ Χατηαραντηυσροσευσ , Παναξ νοτογινσενγ , Ανισο2
δυσ αχυτανγυλυσ, Λιτηοσπερµ υ µ ερψτηρορηιζον , ¤±§ Ταξυσχηινενσισq ‹²º √¨ µ¨o·«¨ ¥¬²µ¨¤¦·²µ¶¬½¨ ¬¶±²·¥¬ª ±¨²∏ª«©²µ·«¨ ¦²°2
° µ¨¦¬¤¯ ¦∏¯·¬√¤·¬²± ¤±§ º¨«¤√¨±²·°¤¶·¨µ¨§·«¨ ¦∏¯·∏µ¨ ·¨¦«±¬´∏¨ ²± ¤ ¤¯µª¨ ¶¦¤¯¨q • ¨¶«²∏¯§¦¯ ¤¨µ¯¼ ∏±§¨µ¶·¤±§·«¨ ¬°³²µ·¤±¦¨ ¤±§
ªµ¨¤·³²·¨±·¬¤¯ ¥¨ ±¨ ©¬·²© ° §¨¬¦¬±¤¯ ³¯¤±··¬¶¶∏¨ ¦∏¯·∏µ¨ ¤±§§¨ √¨¯²³·«¨ ·¬¶¶∏¨ ¦∏¯·∏µ¨ ·¨¦«±¬´∏¨¶©²µ·«¨ °²§¨µ±¬½¤·¬²± ²© × ≤  qײ §¨ 2
√¨¯²³·«¨ ·¨¦«±¬´∏¨ ·«¤·º¨«¤√¨·«¨ ³µ²³¨µ·¼ µ¬ª«·o·«¨ ³¬²±¨ µ¨¬±ª¶³¬µ¬·¬¶±¨ §¨¨ §¬± ²∏µµ¨¶¨¤µ¦«o¤±§o ° ¤¨±º«¬¯¨ o¬·¶«²∏¯§ ¥¨
³²¬±·¨§²∏·¨ °³«¤·¬¦¤¯ ¼¯ ·«¨ ¦²¯ ¤¯¥²µ¤·¬²±¬¶¬±§¬¶³¨ ±¶¤¥¯¨¤°²±ª¶¦¬¨±·¬¶·¶©µ²° §¬©©¨ µ¨±·µ¨¶¨¤µ¦«©¬¨ §¯¶q
[ Κεψ ωορδσ] ° §¨¬¦¬±¤¯ ³¯¤±·~©¨µ° ±¨·¤·¬²± ~·¬¶¶∏¨ ¦∏¯·∏µ¨ ~¬±§∏¶·µ¬¤¯¬½¤·¬²±~¥¬²µ¨¤¦·²µ
≈责任编辑 袁桂京 
#s|v#
第 u{卷第 x期
ussv年 x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 qu{ oŒ¶¶∏¨ qx
¤¼ ouss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