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Comparative study on internal quality of various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药用菊花不同栽培类型内在质量的比较研究



全 文 :·研究论文·
药用菊花不同栽培类型内在质量的比较研究
徐文斌,郭巧生,李彦农,汪 涛
(南京农业大学 中药材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95)
[摘要] 目的:通过对我国不同产区的20个药用菊花栽培类型的药材样品进行主要化学成分的提取和测定,
为药用菊花的质量评价和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以绿原酸、总黄酮和总挥发油含量为检测指标,对20
个菊花药材样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绿原酸、总黄酮和总挥发油在各类型药用菊花中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结
论:药用菊花的主要化学成分组成体现了我国药用菊花的多样性,其内在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
[关键词] 药用菊花;绿原酸;总黄酮;挥发油
[中图分类号]S567;R2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302(2005)21164504
[收稿日期] 20050311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2004BA721A20;
2001BA701A2409;999290116);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BK2000020);中央级科研院所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中药材标
准菊花)
[通讯作者] 郭巧生,Tel:(025)84396591,Email:gqs@herb
stimescom
菊花为菊科菊属植物菊 Chrysanthemummorifoli
umRamat的干燥头状花序,其化学成分的研究国内
外已做了大量的工作,主要包括黄酮类[1]、挥发油
类[2]和绿原酸[3]等成分。关于不同药用菊花内在质
量的比较研究已有较多,但大多研究主要以不同产
地菊花为对象或以市售菊花为对象进行比较,然而,
同一产地往往存在多个药用菊花栽培类型[4,5]。较
全面地以菊花栽培类型为对象的化学成分比较研究
则尚未见报道。
我国药用菊花有着悠久的历史,类群多样,按产
地分主要有杭菊、亳菊、贡菊、滁菊、怀菊、济菊、祁菊
和川菊等主流药用菊花。经过对我国药用菊花的调
查、收集和整理,共得到 20个药用菊花栽培类型。
本研究在随机的田间试验基础上,对各药用菊花栽
培类型的药材进行了总黄酮、总挥发油和绿原酸成
分含量的比较分析,以期为药用菊花的质量评价、遗
传多样性和品种选育提供依据。
1 材料
2003年10月起,从 20个药用菊花栽培类型的
原产地小区中随机采样,在原产地经传统的加工方
法加工而成,并密封保存,作为供试样品。材料来源
和名称见表1。各类型由南京农业大学植物学系王
庆亚教授鉴定。黄酮对照品芦丁和绿原酸均购于中
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表1 菊花供试材料
材料类型 材料名称 产地来源 加工方法
杭菊 早小洋菊 浙江省桐乡市 蒸晒法
晚小洋菊
大洋菊
异种大白菊
小汤黄
贡菊 早贡菊 安徽省歙县 烘干
晚贡菊
黄药菊
滁菊 滁菊 安徽省滁州市 微波杀青后晾晒
亳菊 小亳菊 安徽省亳州市 硫磺熏蒸后自然晾干
大亳菊 自然晾干
怀菊 怀小白菊 河南省武陟县 自然晾干
怀小黄菊
济菊 济菊 山东省嘉祥县 自然晾干
祁菊 祁菊 河北省安国市 自然晾干
杭菊 小白菊 江苏省射阳县 蒸晒法
红心菊
大白菊
长瓣菊
黄菊
2 方法
21 供试材料中水分含量的测定 按照文献[6]
所示方法测定。取样品粉末约2g,精密称重,在105
℃干燥6h,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精密称定重量,
根据减失的重量,计算出供试材料中含水量。
22 绿原酸的含量测定 参照文献[6]中绿原酸含
量测定方法,依法计算出绿原酸量,并根据含水量计
·5461·
第30卷第21期
2005年11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ChinaJournalofChineseMateriaMedica
Vol30,Issue 21
November,2005
算得菊花干品中绿原酸含量。色谱条件:Waters高效
液相色谱仪系统;色谱柱 NovapakC18(46mm×150
mm,4μm);流动相01mol·L
-1磷酸二氢钠缓冲液甲
醇(70∶30);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328nm。
23 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总黄酮的提取测定方法
参照姜从良等[7]的方法。于510nm测定吸光度,依
法计算出总黄酮的含量,并根据含水量计算得菊花
干品中总黄酮的含量。
24 挥发油的含量测定 参照文献[6]进行测定。
再依据含水量,计算供试菊花干品中挥发油的含量。
3 结果与分析
31 绿原酸含量比较 绿原酸对照品的回归方程
Y=716839X-756267(r=09998),方程中标准曲
线的 r达到了09998,表明标准品进样量与峰面积
的相关性比较好。绿原酸的加样回收率在 99%~
10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7%,各类型药用菊花
绿原酸含量结果见表 2,绿原酸的 HPLC图见图 1。
从表中可以看到,供试的20个药用菊花栽培类型药
材样品中,大洋菊中绿原酸含量较低,小汤黄和小白
菊中绿原酸含量接近2‰。其他类型的药用菊花绿
原酸含量均达到了《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中规
定的菊花中绿原酸含量≥2‰的标准,其中祁菊、晚
小洋菊、滁菊、小亳菊、大亳菊、怀小黄菊、早贡菊绿
原酸含量超过了药典规定的 2倍,而晚贡菊的绿原
酸含量达到了药典规定含量的3倍。从中也可以看
到,亳菊、滁菊、贡菊、怀菊和祁菊的绿原酸含量均比
较高;杭菊中只有晚小洋菊、红心菊、大白菊和黄菊
较高,其他类型菊花绿原酸含量则相对低些。
表2 20个药用菊花栽培类型药材中绿原酸、总黄酮和总挥发油含量比较表(n=3)
类型
绿原酸 总黄酮
含量/‰ RSD/% 含量/% RSD/%
挥发油颜色
挥发油
含量/mL·kg-1 RSD/%
早小洋菊 20740±00525 253 27923±00402 144 黄绿色 17561±00567 323
晚小洋菊 41635±00291 070 20700±00764 369 浅黄绿色 13499±00563 417
大洋菊 15880±00247 155 19460±00630 324 浅黄绿色 11786±00659 559
异种大白菊 20359±00264 130 32307±00245 076 绿色 03289±00070 214
小汤黄 18479±00088 048 18883±00922 488 金黄色 11863±00565 476
早贡菊 59379±00170 029 33800±00691 204 黄色 11355±00453 399
晚贡菊 62949±00237 038 35190±00910 258 浅黄色 14165±00323 228
黄药菊 36333±00170 047 30667±00964 314 黄色 41628±01372 330
滁菊 41727±01054 252 41897±00136 032 绿色 38273±01474 385
小亳菊 46053±00903 196 73367±00456 062 深绿色 41422±00895 216
大亳菊 57114±00414 072 46960±00513 109 棕黄色 11102±00462 416
怀小白菊 34017±00607 178 32197±00688 214 深蓝色 42394±00348 082
怀小黄菊 53654±00090 017 30810±01871 607 蓝色 29497±00690 234
济菊 22171±00548 247 27643±00902 326 深蓝色 100888±04723 468
祁菊 40325±00389 096 37107±01809 488 蓝色 38411±00855 222
小白菊 19156±00230 120 26257±01107 422 棕黄色 11785±00335 284
红心菊 29687±00551 185 26057±02115 812 金黄色 11584±00640 553
大白菊 29927±01138 380 38117±00144 038 蓝绿色 11022±00487 442
长瓣菊 25334±00353 139 32757±00808 247 蓝绿色 12139±00669 551
黄菊 37061±00553 149 29403±01066 362 黄色 07781±00361 464
同一产区的各类型菊花绿原酸含量进行比较得
到:桐乡产的杭菊中晚小洋菊>早小洋菊>异种大
白菊>小汤黄>大洋菊;贡菊中晚贡菊>早贡菊>
黄药菊;亳菊中大亳菊>小亳菊;怀菊中怀小黄菊>
怀小白菊;射阳产杭菊中黄菊>红心菊>大白菊>
长瓣菊>小白菊。另外,从表3中可以看到,药用菊
花类型间绿原酸含量存在着显著差异。
22 总黄酮含量比较 回归方程 Y=004X-00388
(r=09998),得到的标准曲线 r=09998,说明黄酮标
准品的浓度与吸光度值有较好地相关性。加样回收率
99%~1005%,并且平均回收率为9992%。
各类型药用菊花总黄酮含量结果见表 2,从表
中可以看到,20个类型药用菊花中多数类型总黄酮
含量在2%~4%;大洋菊和小汤黄的总黄酮含量小
于2%,但都大于 1%;滁菊和大亳菊总黄酮含量超
过了4%;小亳菊总黄酮含量最高,达到了7337%。
·6461·
第30卷第21期
2005年11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ChinaJournalofChineseMateriaMedica
Vol30,Issue 21
November,2005
表3 20个类型药用菊花绿原酸、总黄酮和
挥发油含量的方差分析表
类别 SS f MS F P
绿原酸 组间 122140 19 6428 2288231 <001
组内 0112 40 0003
总黄酮 组间 79968 19 4209 359712 <001
组内 0468 40 0012
挥发油 组间 8657 19 0456 331769 <001
组内 0055 40 0001
图1 药用菊花绿原酸HPLC图谱
A绿原酸对照品;B样品
同一产区的各类型菊花总黄酮含量进行比较得
到:桐乡产的杭菊花中总黄酮含量次序是异种大白
菊>早小洋菊>晚小洋菊>大洋菊>小汤黄;贡菊
中晚贡菊>早贡菊>黄药菊;亳菊中小亳菊>大亳
菊;怀菊中怀小白菊>怀小黄菊;射阳产的杭菊花中
大白菊>长瓣菊>黄菊>小白菊>红心菊。另外,
从表3中可以看到,药用菊花类型间总黄酮含量存
在着显著差异。
23 挥发油含量比较 各类型药用菊花挥发油测
定结果见表2。由表中可以看到,20个类型菊花的
挥发油颜色多样,有绿色、黄色、蓝色等颜色。早小
洋菊、晚小洋菊、大洋菊的挥发油颜色为黄绿色;小
汤黄、早贡菊、晚贡菊、黄药菊、红心菊、黄菊的挥发
油颜色为黄色;大亳菊、小白菊的挥发油颜色为棕黄
色;异种大白菊、滁菊的挥发油颜色为绿色;小亳菊
的挥发油颜色为深绿色;怀小黄菊、祁菊的挥发油颜
色为蓝色;怀小白菊、济菊的挥发油颜色为深蓝色;
大白菊和长瓣菊的挥发油颜色为蓝绿色。
在20个类型药用菊花中,大多数菊花类型挥发
油含量在10~20mL·kg-1;异种大白菊和黄菊的
挥发油含量小于1mL·kg-1;滁菊、怀小黄菊和祁菊
的挥发油含量在20~40mL·kg-1;黄药菊、小亳菊
和怀小白菊的挥发油含量达到了40mL·kg-1,但都
小于45mL·kg-1;济菊的挥发油含量超过了 100
mL·kg-1。
从表2中同样可以看到在 20个供试菊花类型
中,杭菊的挥发油含量普遍比较低,而且含油量最低
的2个类型异种大白菊和黄菊都属于杭菊;贡菊中
黄药菊的挥发油含量相对较高些;亳菊中大亳菊的
挥发油含量比较低,小亳菊的挥发油含量还比较高;
滁菊、怀菊、济菊和祁菊的挥发油含量都超过了 2
mL·kg-1,其中济菊的挥发油含量最高,超过了 10
mL·kg-1。另外,从表 3中可以看到,药用菊花类型
间挥发油含量存在着显著差异。
3 讨论
《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中规定了菊花中绿
原酸的最低含量,上述结果表明亳菊、滁菊、贡菊、怀
菊和祁菊的绿原酸含量比较高,这与它们主要作为
药用相符,而杭菊的绿原酸含量则相对较低,由于其
香气较好而多用于茶饮。
药用菊花挥发油的颜色多样,表明各类型菊花
的挥发油组成存在差异。关于各类型药用菊花的挥
发油组成,有待进一步研究。
药用菊花类型间的绿原酸、总黄酮和挥发油含
量存在显著差异。造成这些差异的可能主要有以下
因素:各类型药用菊花存在种质上的差异,其次生代
谢产物积累不同;不同产地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对药
用菊花的化学成分含量也产生影响;产地间不同的
栽培措施和采收加工方法对药用菊花的化学成分含
量产生影响,如:射阳产杭菊4个类型通过传统蒸晒
干燥和摊晾后烘箱干燥的 2批产品中绿原酸、总黄
酮和挥发油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8]。药用菊花的化
学成分受多种因素影响,但其中哪项因素为某个成
分的主要影响因素则有待进一步研究。
上述结果可以看到,在我国同一产地往往存在
多个类型的药用菊花,其化学成分含量也存在较大
差异;市售菊花更是存在不同产地、不同类型和不同
批次等菊花的混杂,所以如果以产地为单位或以市
售菊花为对象来比较药用菊花化学成分的含量是不
可靠的。上述类型药用菊花的化学成分组成具有较
大差异,体现了我国药用菊花的多样性,为药用菊花
的育种工作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参考文献]
[1] 贾凌云,孙启时,黄顺旺 滁菊花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的分离
与鉴定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3,13(3):159
[2] 姜宁华,朱山寅,吴素香 杭白菊挥发油成分分析 浙江中
医学院学报,2003,27(5):83
[3] 李 宗,陈在敏,廖雷生,等 菊花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 中
国中药杂志,1999,24(6):329
·7461·
第30卷第21期
2005年11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ChinaJournalofChineseMateriaMedica
Vol30,Issue 21
November,2005
[4] 王德群,梁益敏,刘守金 中国药用菊花的品种演变 中国
中药杂志,1999,24(10):584
[5] 郭巧生,何先元,刘 丽,等 药用白菊花新品种选育研究 
中国中药杂志,2003,28(10):28
[6] 中国药典 一部 2005附录33,47,57
[7] 姜从良,芦金清,李 竣,等 神农香菊中挥发油、总黄酮与
杭菊花、贡菊花的比较研究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1,3(3):
48
[8] 郭巧生,钱大玮 ,何先元,等 药用白菊花四个栽培类型内
在质量的比较研究 中国中药杂志,2002,27(12):896
ComparativestudyoninternalqualityofvariousChrysanthemummorifolium
XUWenbin,GUOQiaosheng,LIYannong,WANGTao
(InstituteofChineseMedicinalMaterials,NanjingAgriculturalUniversity,Nanjing210095,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studythequalityandgeneticdiversityofChrysanthemummorifolium,thechemicalconstituentsof20medic
inalchrysanthemumcultivarsinChinawerecomparedMethod:Chemicalconstituentsofthe20cultivarswerecomparedinthreetypesofin
dex:chlorogenicacid,flavonoidandvolatileoilResult:Therearevisiblediferencesonthecontentsofchlorogenicacid,flavonoidand
volatileoilbetweenthecultivarsConclusion:Eachcultivarhasitsowninternalquality,anditisafectedbymanyfactorsThechemicalcon
stituentsofthecultivarsshowedthegeneticdiversityinmedicinalchrysanthemumsofChina
[Keywords] medicinalchrysanthemum;chlorogenicacid;flavonoid;volatileoil
[责任编辑 张宁宁]
铁皮石斛组培品与野生品的形态组织学和
多糖含量比较研究
范俊安1,2,3,王继生1,张 艳3,任凌燕1,3,邱宗荫1,夏永鹏2
(1重庆医科大学 药学系,重庆 400016;
2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重庆 400042;
3重庆市中药研究院,重庆 400065)
[摘要] 目的:比较铁皮石斛组培品和野生品在植物形态、组织结构及总多糖含量上有无差异。方法:显微切
片观察、显微摄影;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与结论:铁皮石斛组培品与野生品在植物形态及组织结构上基
本相同,总多糖含量无显著差异,表明铁皮石斛经组织培养和人工培植过程后药材性状和质量与野生药材相近,初
步证明经过组织培养快速繁殖和人工培植铁皮石斛是解决其资源紧缺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铁皮石斛;组织培养;形态组织学;多糖
[中图分类号]S567;R2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302(2005)21164803
[收稿日期] 20050111
[基金项目] 重庆市科技攻关项目(0166092)
[通讯作者] 范俊安,Tel:(023)48271868,Email:fanjunan@cq
dagovcn
铁皮石斛 DendrobiumcandidumWalExLindl
为兰科石斛属植物,是药用石斛中的上品,具有滋阴
清热、生津益胃、润肺止咳等功能,用于热病伤津、口
干、病后虚热等,是我国重要的出口药材之一。由于
资源稀少,价格昂贵,被誉为“价值千金的草”。研究
表明,石斛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主要有生物碱、菲类、
联苄类、芴酮、香豆素、倍半萜、多糖及挥发油[1,2]。
铁皮石斛自然生长繁殖极为缓慢,对生长环境条件
·8461·
第30卷第21期
2005年11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ChinaJournalofChineseMateriaMedica
Vol30,Issue 21
November,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