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中草药 年第 卷第 期 ·
接种细胞密度是影响植物单细胞平板培养植板
率的又一重要 因素 。从实验结果看 , 植板率随接种细
胞密度的增大而提高 。 但是 , 接种细胞密度越大 , 细
胞之间的距离越小 , 细胞分裂不久 , 形成 的克隆就彼
此长合在一起 , 这就 给分离起源于单细胞的无性 系
带来很大困难 。 因此 , 以筛选高产细胞株为 目的设计
植物单细胞平板培养时 , 不能为 了提高植板率盲 目
增大接种密度 , 而应在保证适度植板率的前提下 , 改
善其它培养条件 , 尽可能降低接种细胞密度 , 以便分
离起源于单细胞克隆 。
参 考 文 献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卫生部药典委 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一
部 北京 人 民卫 生出版社 ,
王太霞 , 李景原 植物杂志 , ,
孙敬 三 , 桂耀林 , 植物 细胞工 程实验技术 北 京 科学 出版社 ,
一 一 收稿
灵芝菌发酵培养基的优化及灵芝胞外多糖的分离纯化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孙 东平 ’ 潘 锋 史 小丽 杨树林
摘 要 用 正交法研究了不同条件对灵芝菌生长 影响 , 从中选 出了灵芝菌液体深层发酵的优化培养基 葡萄糖
, 蛋白陈 , , 酵母膏 , , , · , , 每升发酵液产
干菌丝体 , 粗多糖 。 经葡聚糖凝胶层析对灵芝胞外多糖进行了分离纯化 , 共有 个组分 , 并用红外光
谱 、紫外光谱 , 气相色谱等手段进一步分析了灵芝胞外多糖的组成 , 结果表明灵芝胞外多糖系由甘露糖 、果糖 、葡萄
糖通过糖 各 一 糖昔键构成 。
关键词 灵芝 发酵 多糖 分离纯化
, ,
! ∀# ∃ % &∋ % ( &) ∗ + , − . % ) / # ∀0 &∋ ) 0 ) ∀0 1
! ) 1 / 2 ! 3
− &∋ 4 ∀5 ∋ 6 0 5 ∀ ) / ) 0 6 ) 5 ∀% 2 ) / ) # ∋ 5 ∀) 5 ( 7 / ! 1 0 % & ) 8 9 ) / ∀6 ) 0 % & 5 ) # ∀ 1 0 % 0 5 9 &7 # % ) :
) ! % / ∀5 ) ∀# &% ) 5 % 0 5 9 ∋ / ∀∀) 5 ( 7 ; ) 9 ! % 5 ) 8 1 ) & ∀& / % ∀ 0
− ∗ ! ) # / ∋ ) ∋ / % & ) 6 9 # ∀ ∀ 0 2 % # % 0 % &7 # ) 5 ( 7 < = ,
I R
a n
d G C
e
h
r o
m
a t o g
r a
p h y
.
T h
e
b
e s t
m
e
d i
u
m f
o r t
h
e
f
e r
m
e n t a t i
o n
w
a s
f
o u n
d
t o
b
e e o
m p
o s e
d
o
f g l
u e o s e
3
.
6
%
,
p
e
p t
o n e
0
.
4
%
,
y
e a s t e x t r a e t 0
.
2
%
,
K H
Z
P O
;
0
.
1
%
,
M
g S O
4 ·
7 H
Z
O 0
.
5
%
a n
d V B
,
0
.
0 0 5
%
,
a t a
p H
v a
l
u e o
f 6
.
0
.
1 5
.
6 9 d
r y
m y
e e
l l i
a a n
d 0
.
7 2 9
e r u
d
e
p
o
l
y s a e e
h
a r
i d
e
p
e r
l i
t e r e a n
b
e o
b
t a i
n e
d f
r o
m
t
h
e
fe
r
m
e n t a t i
o n
b
r o t
h
.
T h
e
p
o
l
y s a e e
h
a r
i d
e
w
a s e o
m p
o s e
d
o
f g l
u e o s e
,
D
一
f r u e t o s e a n d m a n n o s e
.
T h e m e t h o d
n e e d s f u r t h e r s e a l e u P s t u d y
.
K e y w o r d s G a n o d e
r
m a l u c i d u m ( L e y s s
. e x F r
.
) K a r s t f e r m e n t a t i o n p o l y s a e e h a r i d e i s o l a t i o n
a n d P u r i f i e a t i o n
灵芝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之已久的一类珍贵
的药用真菌 , 具有补中 、 固肾 、 补肺 、 止血的功用 , 对
多种慢性病有一定疗效 。 灵芝多糖对肉瘤 51 8。、 肿瘤
A H 一 B , 埃利希氏腹水瘤及腺瘤具有 明显 的抑制活
性 , 并能迅速恢复和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 治疗爱滋病
的报道更引人瞩 目 , 掀起 了一场“灵芝研究热 ”川 。
灵芝及其多糖广泛应用在医药 、食品等领域 , 市
场需求量与 日俱增 , 但 目前灵芝多糖的生产几乎都
是从子实体中提取 , 灵芝野生资源缺乏 , 人工栽培的
周期长 (2 一 3 个月 以上 ) , 占地面积大 , 又受季节 限
制 , 从而影 响了灵芝的充分利用 , 而利用深层培养技
术 生产灵芝 , 周期短 (7 ~ 10 d )、 成本低 、 产量大 , 具
有工业化的生产前景 , 选取合适的培养基 、 适当的分
离纯化方法 , 提取灵芝 多糖是本研究的最终 目的 。我
, _
. 吞d少es胜 S un 阮n即ing , C g l l e g e o f C h e m i e a l E n gi n e e r 、n g , N a n j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e e h n o l o g y , N a n j i n g_ 孙东半 男 , 1 9 7 。年生 , 江苏灌云人 , 现为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 院博士研究生 , 讲师 , 主要从事糖化学及微生物生理学术论文多篇 , 参与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 工作 。
、 生化研究工 作 , 发表
中草药 C hinese T raditionaland H erbalD rugs 2000 年第 31 卷第 12 期 · 9 4 3 ·
质呈逐渐下降趋势 ;p H 值是不断降低 的 , 说明在发
酵 中有酸类物质分泌到胞外 , 即灵芝酸 。
2
二
3 胞外多糖的分离纯化:通过紫外分析可知 , 我们
所得到的灵芝多糖在 26 0 m m 及 280 m m 处无吸收
峰 , 也就是说无核酸及蛋白质存在 , 基本上证明多糖无
其他杂质 , 且通过发酵得到的多糖提取得率为 37 . 5
g /k g干菌体 , 比文献报道川 34 .4 9 /k g 干菌体有提高 。
2
.
4 胞外多糖组分的层析分析 :通过凝胶层析所得
到的洗脱曲线见图 2 。
基的伸缩振动吸收峰 。
2
.
5
.
3 气相色谱分析 :将胞外多糖组分 1 的酸水解
液乙酞化后作气相色谱 , 其结果如表 2 所示 。 乙酞化
方法是 :取 20 m g 灵芝多糖溶于 3 m L 5 m ol /L 硫酸
中 , 封管在沸水中水解 s h , 水解液加人适量 BaC O 3
中和 , 过滤 。 滤液中加人 15 m g N aB H 、 , 放置过夜 , 然
后加人适量乙酸分解过量的 N aB H 、 , 重复 4 次 。 将上
面得到的溶液在 105 C 的烘箱 中烘干 , 冷却后转人
真空耳塞管 , 加人 1 m L 乙酸配 , 0 . 5 m I J 毗陡 , 然后
在 10 O C 下反应 Z h , 反应液冷却后加人 1 m L 水 ,
放人表面皿中蒸发至干 。 最后用 1 m l一 氯甲烷提取 ,
提取液可直接进行气相色谱分析 (见表 2) 。
表 2 胞外多糖的气相 色谱 分析
,J
6众0.
保 留时间 峰面积
“犷寸一奋节下犷-落石一右 几 孔
洗脱管数(管)
(m in )
3.232
3 8 13
4 250
5.548
合计
校正因子
气432众
试侧报哪
3973
219
615
7 1389
76 196
含量
(写)
5.2 14
0.287
0 807
93.69 1
100 00
l , 0 0 0
E 十 0 0 0
1 .O O O E + 0 0 0
1. 0 0 0 E + 0 0 0
1. 0 0 0 E + 0 00
图 2 胞外多精的洗脱曲线
从图 2 可以看出 , 胞外多糖的成分复杂 , 分子量
大小不一 , 共有 5 个组分 。
2
.
5 多糖的单糖组成分析 :
2.5 , 1 纸层析:通过纸层析测定 R f 值与已知单糖
比较可知灵芝胞外多糖组分是由葡萄糖 、 甘露糖 、 果
糖组成的 。
2
,
5
.
2 胞外多糖红外分析 :通过胞外多糖红外光谱
看 出 840 。m 一‘及 76 1 Cm 一‘附近无吸收峰 , 8 9 2 e m 一 ‘
处有 吸收峰 , 表明灵芝胞外多糖具有 份D 一糖昔键 ;
800 cm 一 ‘处有一微弱的吸收峰表 明有甘露糖存 在 ;
1 110 om 一 ‘处有吸收表明灵芝多糖的单糖为六元环
结构 ;3 40 0 cm 一 ’处的强吸收峰为糖分子 中缔三经
从表 2 我们可以 看出 , 灵芝胞外 多糖组分 1 是
由 3 种单糖组成的 , 结合纸层析 的结果可知灵芝胞
外多糖中含有甘露糖 、果糖 、 葡萄糖 , 其 中果糖是首
次报道 。
参 考 文 献
1 黄为群 , 吴其威 , 黄瑞珊 , 等 . 上海交通 大学学报 , 1 9 94 , 2 8 (2 ) : 83
2 罗立新 , 姚汝华 , 周少奇 . 食品工业科技 , 1 9 98 , (3 ) : 6
3 孙东平 . 液体发 酵红曲的应用研究 . 南京大学硕士研究 毕业论
文 , 1 9 9 7 : 1 9
4 袁 玉荪 , 朱婉华 , 陈钧辉 . 生 物化学实验 . 北京 :高等教育 出版
社 , 1 9 9 5 : 1 3
5 袁玉荪 , 朱婉华 , 陈钧辉 . 生 物化学 实验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
社 , 1 9 9 5 : 6 5
6 张承圭 , 王传怀 , 袁玉荪 , 等 . 生 物化学仪器分析 . 北 京:高等教
育出版社 , 1 9 9 0 : 2 0 3
( 1 9 9 9
一
1 1
一
2 4 收稿)
司产司产司卜闷户司沙司产司产司泌司产喇卜司产司卜司协司夕诏泌侧产司夕翅卜招沙 心价诏产砚价龙夕‘梦、 , 多 、昭少司产 ‘梦 、司价阅多、嘴多 ‘‘左卜司卜司沙 司产司卜‘梦、招泌司汾招泌心价司价 ‘多、喊乡、昭多‘ 司产招卜理价诏夕 阅乡
( 上接第 898 页)
醇棕桐酸醋一致咖〕。 由此 , 确证 刊 为 件香树脂 醇棕
桐酸醋 。
化 合 物 V :白色 晶体 , m p Z o o C 一 201 ℃ 。
I R
v , a 二 e m 一 1 : 3 3 2 0 (
一
O H )
,
2 9 0 0
,
2 8 0 0
,
1 4 6 0
,
1 3 8 4
,
1 3 6 2
,
1 0 5 0
,
1 1 0 0
。
E l
一
M S m /
z : 4 2 7 仁M + +
z」, 4 0 9 [ M 一O H j+ 。 ‘3 C N M R 图谱显示有 8 个甲基
(28.4 2 , 1 5 . 6 0 , 1 5 . 5 1 , 1 6 . 8 0 , 2 6 . 2 5 , 2 8 . 0 5 , 3 3 . 3 2 ,
2 3
.
7 5 )
,
1 0 个亚 甲基 (38.85 , 2 7 . 0 8 , 1 8 . 4 0 , 3 2 . 8 0 ,
2 3
.
6 1
,
2 7
.
3 6
,
2 6
.
2 5
,
4 6
.
9 7
,
3 4
.
8 5
,
3 7
.
2 5 )
,
5 个 次
甲基 (79.08 , 5 5 . 3 5 , 4 7 . 7 8 , 1 2 1 . 6 5 , 4 7 . 4 0 ) , 7 个 季
碳 (38.75 , 4 0 . 0 9 , 3 7 . 2 5 , 1 4 5 . 2 5 , 4 2 , 0 1 , 3 2 . 8 0 ,
3 1
·
0 6 )
,
1 4 5
·
2 5 和 121 · 6 5 显示有一个双键存在 , 其
, 3
C N M
R 与文献报道的 p一香树脂醇一致阶〕, 故推测
其结构为 尽一香树脂醇 。
致谢 :云 南大学生 物 系胡志浩教授鉴 定植物样
品 , 在此衷心感谢!
参 考 文 献
1 Subarnas A , T a d a n o T . J P h a r m P h a r m a e o l , 1 9 9 3 , 4 5 ( 6 ) : 5 4 5
2 刘 明生 , 谷黎红 , 陈英杰 , 等 ,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 19 93 , 3( 1 ) : 42
3 H
o
l l
a n
d H
,
D i
a
k
o
w P R
,
T
a y l
o r
G J
, e t a
l
.
C
a n
J C h
e
m
,
1 9 7 8
,
5 6 ( 2 4 )
:
3 1 2 1
4 齐一萍 , 郭舜民 , 夏志林 , 等 . 中国中药杂志 , 19 96 , 2 1 ( 4) : 2 34
5 龚运淮 甲 天然有机化合物的 ‘3 C 一核磁共振位移 , 昆明 :云南科技
出版社 , 1 9 8 6 : 1 3 1 , 1 2 ,
( 1 9 9 9
一
1 1
一
0 2 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