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牛肝菌生长与发酵主要影响因子的鉴别



全 文 :第 24 卷第 3 期
20 0 5年 5月
食 品 与 生 物 技 术 学 报
Jo ur na l o f Fo d Sc i ec a n e nd B i o tc e h no l o g y
Vo l
.
24 N o
.
3
Ma y 20 0 5
文章编号 : 1 6 7 3 一 1 6 9 8( 20 0 5 )0 3 一0 0 52一 0 5
牛肝菌生长与发酵主要影响因子的鉴别
王允祥 ` , 2
(1
. 浙江林 学院 食品 与药学学院
2 1 0 0 9 5 )
周 云 ’ , 常银子 ’ , 陆兆新 “
, 浙江 临安 31 1 3 0 0 ; 2 . 南京农业 大学 食 品科技 学院 , 江苏 南京
摘 要 : 采用 P l a e k e t t 一B u r m a n 设计 法 ,分别研 究 了影响牛肝菌 ( B o l e t u s s p . ) A C C C 5 0 3 2 8 菌丝生
长和发酵产糖的 21 个相关 因素 . 结果表明 ,影响 牛肝菌 A C C C 5 0 3 2 8 菌株菌丝 生长速度的主 要因
子 为葡萄糖 、 麦芽糖 、 酵母膏 、 K H Z P O 4 、 ( N H ; ) 2 5 0 ; 、 F es O ; 、 发酵温度 、 发酵时间及装液量 ; 影响该
菌株胞外多糖含量的主要因子为麦 芽糖 、 酵母 青 、 ( N H ; ) : 5 0 ` 、 C u S O ; · S H : 0 、 F eS 0 4和发酵时间 .
关键词 : 胞外多糖 ;牛肝菌 ; 深层发酵 ; P l a ck e t t 一B盯m a n 设计 ; 优化
中图分类号 : Q 9 35 文献标识码 : A
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 o f t h e M o s t Im P o r t a n t F a c t o r s A f fe e t i n g t h e
M y c e l i u m B i o m a s s a n d E x o P o l y s a e c h a r id e Y i e l d i n S u b m e r g e d F e r m e n t a t i o n
W A N G Y u n
一 x i a n g `

2 ,
Z H O U Y u n C H A N G Y i n
一 2 1
( 1 C
o l le g e o f F o o d a n d P h a r m a e y
,
Zh ej i
a n g F
o r e s t r y U n i
v e r s
it y
,
L in

a n d T
e e
h
n o
lo g y
,
N a nj i n g A g r i e u l t u r a l U n i v e r s it y
,
N
a
nj i
n g 2 1 0 0 9 5
a n 3 1 1 3 0 0
,
L U Z h a o
一 x in Z
C h i
n a ; 2
.
C
o
ll
e g e o f F
o o d S
e i
-
e fl C e C h in
a )
A b s t r a e t
:
M y e e l i u m b i o m a s s a n d P o l y s a e e h a r id e a e e u m u l a t i o n i n s u bm e r g e d f e r m e n t a t i o n b y
B o l e t u s s p
.
A C C C 5 0 3 2 8 a r e s t r o n g l y i n f l u e n e e d b y m a n y i n t e r n a l a n d e x t e r n a l f a e t o r s
,
n a m e l y
m e d i u m e o n s t i t u e n t s a n d f e r m e n t a t i o n e o n d i t i o n s
.
t h e P la e k e t t

B u r m a n t e e h n i q u e w a s a p p l ie d in
t h e p r e s e n t i n v e s t i g a t io n t o d e s i g n e x P e r im e n t s
,
b u i ld m o d e l s
, a n d e v a l u a t e im p o r t a n e e o f t h e
t w e n t y
一 o n e s e l e e t e d f a e t o r s
.
B y t h e s t a t i s t i e a l r e g r e s s i o n a n a l y s i s
,
t h e s i g n if i e a n t f a e t o r s a f f e e t i n g
t h e m y e e l i u m b io m a s s a n d e xo p
o l y s a e e h a r id e y i e l d i n s u b m e r g e d f e r m e n t a t i o n o f B o l e r林 5 s p
.
A C C C 5 0 3 2 8 w e r e
:
g l u e o s e
,
m a l t o s e
,
y e a s t e x t r a e t
,
p o t a s s i u m d i h y d r o g e n p h o s p h a t e
,
a m m o n i u m s u l f a t e
,
f e r
r o u s s u l f a t e
,
t e m P e r a t u r e
,
f e r m e n t a t i o n t im e a n d b r o t h e o n t e n t ; a n d
m a l t o s e
,
y e a s t e x t r a e t
, a m m o n i u m s u l f a t e
, e o p p e r s u l f a t e p e n t a h y d r a t e
,
f e r r o u s s u l f a t e a n d
f e r m e n t a t i o n t im e
, r e s p e e t i v e l y
.
K e y w o r d s : e x o p o l y s a e e h a r id e ; B o l e t u s s p
.
; s u b m e r g e d f e r m e n t a t i o n ; P l a e k e t t

B u r m a n d e s i g n ;
o P t l m 一z a t l o n
现代科学研究表 明 , 真菌多糖具有多种多样 的
生物学功能 l[, 2〕 , 其生物活性物质既可存在 于子实
体中 ,也可存在于培养菌丝体和发酵液 中比`〕 . 真菌
尤其是高等担子菌已成 为人们寻找生物活性物质
的一个重要源泉sj[ . 现今筛选并证实有抗肿瘤效应
的真菌种类 及其 数 量业 已 远 远超过 其 它生物种
类 〔6〕 .
深层发酵的内部环境 ( 如培养基 的组成 、 质量
收稿 日期 : 2 0 0 4一 0 2一 12 ; 修 回日期 : 20 0 5 一0 1一 2 0 .
作者简介 : 王允祥 ( 1 9 62 一 ) ,男 , 安徽蚌埠人 ,教授 , 工学博士 .
第 3 期 王允祥等 : 牛肝菌生长与发酵主要影响 因子的鉴别
浓度等 )及外界条件 ( 如发酵温度 、 时间 、 接种量 、 通
气量等 )将会严重制约微生物的生长与胞外产物的
积累 , 为 了了解 牛肝 菌生 长与发酵之 间的相互关
系 , 提高胞外多糖含量 , 有必要 对影 响该菌生长和
产糖的关键 因素进行优化 . 而在此之前 , 从众多的
相关影响因素 中筛选 出主要影响 因子则是至关重
要的 . 传统的单次单因子 ( o n o f a e t o r 一 a t一 a 一 t im e )优化
实验是通过保持其它 因子水平不变 ,而研究其中一
个因子的变化规律时 , 这种方 法当考察 的因子较
多 ,需要太多的实验和较长 的实 验周期闭 , 且对 于
具有交互作用的多因子 实验还 可能导致不可靠 的
甚至是错误的结论 8[, ” 〕 . 虽然 全因子试验 ( F lu l f a c -
ot ir al d se i g n) 可以解决这一 问题 , 但 由于该设计法
所需的试验次数为 2n ( n 为试验因子数 ) , 随着 n 的
增加 , 试验次数呈指数增加 , 费时费力 10[ , ` 1〕 . lP ac k -
e t t

B u r m a n 设计 ( P l a e k e t t 一B u r m a n D e s i g n , P B ) 法
是一种经济而有效的两水平实验设计方法 , 该法 主
因素为正交设计 ,两 因素间的交互作用仅部分的与
主因素产生混淆 12[ 〕 , 因此 , 可 以利用最少次数的实
验对因子的主效应进行较为精确的估计 . 虽然该法
不能考察各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 , 但它可从众多的
考察因素 中快 速而 有效 地 筛选 出主要 的影 响 因
子 ls[ 〕 . 这种设计方 法 已被 广 泛应 用 于 实际 研究
中〔“ , ` 5〕 .
本研究采用 P la e k ( , t t一 B u r m a n 设计法 , 从 2 1 个
相关因素中 ,成功地筛选 出了影响牛肝菌菌丝生长
和产糖量的关键影响 因素 , 为进一步优化培养基组
成及发酵条件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 .
脱蛋白至两相界面无膜 出现为止 ( 12 次 ) , 取 2 m L
该脱蛋白液用 自来水流水透析 Z d , 又用蒸馏水透
析 Z d 后 ,取 出透析液定容至 20 m L ,采用文献「17 〕
方法测定多糖质量浓度 , 以 拼g / m L 发酵醒计 .
1
.
5 实验设计
根据真菌生长所需营养要素 的基本原则及真
菌发酵影响因素的一般规律 , 结合相关文献报道 ls[ 〕
与作者的前期实验 , 本研究选取 的 21 个考察因素
及其代号 、 编码水平见表 1 ,其响应值表示菌丝生长
量的菌丝干重 ( D r y C e l l W e i g h t , D C W )和胞外多糖
含量 ( E x o p o l y s a e e h a r i d e C o n t e n t , E P C ) . 采用 JM P
软件 ( v e r s i o n 4 . 0 . 5 , S A S In s t i t u t e I n e . )进行实验
设计 、 数据分析及模型 的建立 .
表 1 实验 因素水平及编码
T a b
.
1 L e v e l a n d e o d e o f v ar ia b les 比韶e n fo r th e P l a ck e t-t
B u r m an d es i gn
变 量 代 号 因子水平未编码 编码 * 一 1
葡萄糖质量浓度 / ( g / L )
酵母膏质量浓度 / ( g / L )
麦芽糖质量浓度 / ( g / L )
胰蛋白陈质量浓度 / ( g / L )
果 糖质量浓度 / ( g / L )
K H Z I

O
`质量浓度 / ( g / L )
K
:
H P O
`质量浓度 / ( g / L )
( N H ; ) 2 5 0 4
质量浓度 / ( g / L )
N
a
N O
3质量浓度 / ( g / L )
M g S O
; 质量浓度 / ( g / L )
M
n
C I
: 质量浓度 / (拌 g / L )
C u S O 。
·
S H
Z
O
质量浓度 / ( 拜g / L )
F e SO
; 质量浓度 / ( m g / L )
C
a C I: 质量浓度八 m g / L )
F
e C 13质量浓度 / ( m g / L )
维生素 B ;质量浓度 /
(m g / L )
起始 p H 值
发酵温度 /℃
发酵时间 / d
装液体积 / m L
摇床转速 / ( r/ m i n)
1 0
.
0 2 0
.
0
1 0
.
0
,玉
2X
1 0
.
0 2 0
.
0
1 0
.
0
月J通X
1 0
.
0 2 0
.
05亡口X
1 材料与方法
1
.
1 供试菌株
牛肝菌 ( B o l e t u s s x〕 . ) A C C C 5 0 3 2 8 : 购 自中国
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 .
1
.
2 培养基
种子培养基 : 综合马铃薯培养基〔` 6〕 ; 发酵培养
基 : 按照实验设计配制 .
1
.
3 菌种培养及接种
取斜面试管菌种点种 于培养皿中 , 25 ℃培养
12 d 后 ,取 叭 。 。 m 无菌打孔器从平板上打孔取块
(即菌丝蝶 ) ,接种于盛 有发酵液 的 25 0 m L 三角瓶
中 ,接种量为 1块 / 50 m L 发酵液 .
1
.
4 菌丝生长工及胞外多糖含 l 测定
至设计时间对发酵醒减压过滤 , 得菌丝体和滤
液 . 菌丝体 80 “ C 干燥 至 恒重 称量 , 以菌丝 干重
( m g / m L )发酵醒计 . 取滤液 10 m L , 采用 S ve ag 法
0
.
1
5 0
.
0
5 0
.
0
1 0
.
0
1 0
.
0
1 0 0
1 0 0
.
0
1 0 0
.
0
4 0
.
0
4 0
.
0
4 0
.
0
两x10lZs346vo2
Xl凡茂戈X10Jlsz4
2 5
.
0 5 0
.
0
5
.
0
24
.
0
6
.
0
27
.
0
5 0
.
0
1 2 0
.
0
1 0 0
.
0
1 8 0
.
0
X
畜蕊湃酒硬量偏码万程为 : x ` 三 ( x `兰 x 。 ) j云x ` ,其中 x了为
自变量编码值 ;戈为自变量实验水平实际值 ; X0 为实验水平中心点实际值 ; △ X 、为单变量增量 ( S t e p 。 h a n g e ) .
食 与 生 物 技 术 学 报 第 24 卷4 5 品 木 字 稚 弟 乙件 苍
对回归方程 ( 1 )进行方差分析表 明 , 该方程极
2 结果与讨论 显著 (P < 0 . 0 0 1) , 而且 各 因子 系数 均有 意义
(尸 < 0 . 05 )
. 其 拟 合 优 度 可通 过 校 正决 定 系数
2
.
1 牛肝菌菌丝生长 , ( D Cw )主要影响因子确定 ( R又a)j 和相关 系数 (r ) 来 体现 , 此 方程 R沁 值 为
利用上述软件对表 2 中的 D C W 数据进行方差 。 . 9 4 9 。 ,表明 D CW 94 . 9% 的变异分布在方程的 9
分析表明 ,该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尸 ~ 0 . 0 02 0) . 个因子 中 , 总变异 中仅有 5 . 1% 不能 由该模型来解
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得牛肝菌菌丝生长量最优 多元 释 ; r 一 0 , 9 83 。 表明 , D C W 的实测值与预测值 (见
线性回归方程 a( 一 0 . 0 5) : 表 2) 之间具有较好的拟合度 .
服 w 一 1 . 4 7 6 4 一 0 . 0 8 7 l x : 一 0 . 18 9 3 x 2 一 用此方程对牛肝菌 D c w 最佳预期值及合意性
。 . 12 0 7 x 3 一 。 . 1 3 5 7x 。 + 。 . O 9 2 9 x : 十 o . 2 4 7 1xl 3十 进行分析 ,结果见 图 1 . 由该动态预测 图可知 , 当葡
0
.
1 1 3 6x l。 + 0
.
6 6 7 l x l 。 一 0 . 2 9 2 9x 2。 ( 1) 萄糖 为 1 0 9 / L 、 酵 母 膏 5 9 / L 、 麦 芽 糖 10 9 / L 、
式中服 w 为 D e W 预测值 ; 由自变量编码方程可知 , K H Z P o ; 0 . 5 9 / L 、 ( N H ; ) 2 5 0 4 5 9 / L 、 F e s o 4
x l 一 (葡萄糖 一 15) 5/ , x : 一 (酵母膏 一 7 . 5) 2/ . 5 , 40 m g / L 、装液量 50 m L 、 发酵温度 27 ℃ 、 发酵时间
x 3 = (麦芽糖 一 1 5 ) / 5 , x 6 一 ( K H Z P O ` 一 1 ) / 0 . 5 , g d 时 , 牛肝菌 D C W 的预测值可达 3 . 4 2 m g /m L 发
x s 一 ( ( N H 4 ) 。 5 0 ; 一 1) / 。 . 5 , xl 3 ~ ( F e SO ; 一 酵醒 ,其概率为 98 % . 也即欲得到较多的菌丝体 , 需
25 )/ 15
,
xl
: 一 (发酵温度一 25 . 5) / 1 . 5 , xl 。 一 (发酵 取上述前 5 个因素实验水平下限值和后 4 个因素实
时间一 7 . 5) 八 . 5 , x2 。 一 (装液量 一 7 5 ) / 2 5 . 验水平上限值 .
表 2 IX 二W 和 ECP 的实验结果及预测值
T a b
.
2 E x ep
r加 e n t a l a n d P r e d i e ted v a l u es o f DC W a n d E P C b y B o l e t u s s P .
组别 x l x : x : x ` x 。 x 。 x 了 x 。 两 x , 。 x : : x : : x : : x l ; x ,: x l 。 x 17 x ,。 x , , x z 。 x Z,
菌丝干重 /
( m g / m L )
胞外多糖
质量浓度 / (产g / m )L
实验值 预测值
16974280357396
11八曰口自nUn甘no月任,曰,工11ōb内1óLJO以JnU内b00g目六C工口匕」
1土119月nù1
口白,土n1
.--甲.
01才10Cn乙,úC工úné`0liCùC甘O`g曰月性八é1U曰.月任八勺口9甘只UJO门OJ八jQJ户口JO。1一连工bo曰左OgJnoé吐儿
110自,上nU1
1
- 一 - - - - - 一 - 一 一 - - - - - - 一 - 一 -
2
- 一
+

+ +
- 一
+ 十 + 一 + + - 一 + 一 + +
3
- 一
+

+ +

+

+

+
- 一
+
一 十 + - 一 +
4
- 一
+ 十 - 一 + 一 十 + 一 + 一 + 一 十 - 一 + 一 +
5
- 一
+ 十 - 一 + 十 + 一 + + - 一 + 一 + 十 一 十
6 一 一 十 十 一 + 一 + 一 十 一 一 十 一 十 十 一 一 十 + 十
7 一 一 + 十 + 一 + + 一 一 + 一 + + 一 十 一 + 一 + 一
8 一 + 一 一 + 一 + + 一 一 + + + 一 十 十 一 一 + 一 十
9 一 + 一 一 + 一 十 + 一 十 一 + 一 + 一 一 十 一 十 + 一
1 0 一 + 一 一 + + + 一 + + 一 一 + 一 + + 一 + 一 + 一
1 1 一 + 一 十 一 一 + 一 + + 一 一 + 十 + 一 十 + 一 一 +
12 一 + 一 + 一 十 一 一 十 一 + + 一 一 + 十 十 一 + + 一
1 3 一 + 一 十 一 十 一 + 一 一 十 一 + 十 一 一 + + + 一 十
14 一 + + 一 + 十 一 一 十 一 + 十 一 + 一 十 一 + 一 一 十
1 5 + 一 一 一 一 + + 一 一 一 + 一 一 + + 一 一 一 一 + 十
1 6 + 一 一 一 一 十 + + 十 + + + + 一 一 一 一 + 十 一 一
1 7 + 一 一 一 十 一 一 + 十 一 一 一 一 + 十 + + + + + +
18 + 一 一 + + 一 一 一 一 + + + + + + + + 一 一 一 一
1 9 + 一 一 + + 一 一 一 十 一 一 十 + 一 一 一 一 + + + 十
2 0 + 一 一 + + + + + 十 + + 一 一 一 一 + + 一 一 一 十
2 1 + 一 + 一 一 + + 一 一 一 一 + + 十 + + + + + 一 一
22 + + 一 + 一 十 一 + 一 + 一 + 一 + 一 + 一 + 一 + 一
2 3 十 十 + 一 一 一 一 + 十 一 一 一 + 一 一 + + 一 一 一 一
2 4 十 十 + 一 一 一 一 + 十 + + + + 十 + 一 一 一 一 + 十
25 + + + 一 一 一 + 一 一 + + 一 一 一 一 十 + 十 + + 十
26 + 十 + + + 一 一 一 一 十 十 一 一 一 十 一 一 + 十 一 一
2 7 + + + + + + + 一 一 一 一 + + 一 一 一 十 一 一 + 十
28 + 十 十 + 十 + + + 十 一 一 一 一 + + 一 一 一 十 一 一
0
.
5
实验值
4 2
.
4 4
3 8 3
.
9 1
2 2 9
.
1 9
3 8 7
.
8 7
2 1 6
.
6 1
4 0 3
.
4 1
2 2 3
.
4 3
5 3 5
.
6 2
5 4 2
.
1 8
1 9 2
.
8 4
21 4
.
8 5
4 5 3
.
0 4
4 8 7
.
0 2
2 6 9
.
0 0
6 9
.
3 9
3 7 5
.
5 4
3 5 1
.
7 7
1 3 3
.
0 4
3 7 7
.
5 3
8 4
.
1 8
5 6 5
.
6 6
2 2 4
.
0 9
2 7 4
.
2 8
3 9 7
.
4 7
4 1 1
.
2 1
4 3 8
.
5 0
3 7 3
.
1 2
4 8 7
.
4 9
预测值
3 0
.
2 8
3 9 6
.
4 9
2 3 6
.
9 3
3 8 8
.
3 2
2 3 2
.
0 5
4 0 8
.
4 6
2 1 0
.
7 5
5 4 5
.
4 4
5 2 8
.
5 2
1 9 0
.
6 5
2 1 7
.
0 3
4 4 0
.
3 5
4 82
.
0 8
2 7 4
.
0 4
8 1
.
5 4
3 9 2
.
5 7
3 5 0
.
5 1
1 6 7
.
8 6
3 7 6
.
0 4
4 3
.
9 7
5 2 8
.
2 1
2 3 6 6 7
2 8 9
.
1 8
3 6 1
.
1
4 3 5
.
0 2
4 14
.
6 9
3 7 1
.
8 6
5 14
.
0 5
nù9ú自勺,工O山,énU,IC、11C1U
第 3 期 王允祥等 : 牛肝菌生长与发酵主要影响 因子的鉴别 5 5
.
6 7
4 2
内j几,ù
0
.
0 9
1
.
0 0
0
.
9 8
. 一. 曰 .曰 . 目竺 卜 - - - - .一
}
l l {l
{
. {
}
l…lI 一 { }l 一 {l l, I- l - .一 , _ _ - , - l 匕~ . ` _ _ ~ . 匕~ 一 ` . - 一 - . ~ ~ , 门t- } _ , _ , { _ _ _ _ _ _ _ _ 」 l _ _ _ _ _ _ _l .否一` 几一 】 一一一 , ~ ~ 弓 - 一 - , 亡一 ~ . 1 七一一~ r e 〕 . 卜一士一 一 I 一 占 r 厂 / 厂汗二可I宁 一 1 ~ 、 任 !: .!. !l .II J .:卜 . .! . `l . I. l I
. l .
l . I
. . 巴
[ 「 一…- }- 一 二 二 一一…,— …- ~少2 …尸心二二二 -一 . l{ 一 月 , 月~ , . . 一 I 一一一一一一 !. . . . ` , . 。, . . 为 . .一 .l I . . .l 二 I- 翻 .l Il . l` .l . !l .. . l .l . .l .一 l l ! .! l Il 二 l」 甘 l… .
ǎ闷日、助í划ù屏罕
0
岁、划倾如
日 10 窝 哟 5 日 三 10 日 署 0 . 5 1 . 5 哟
O
l石 生日 4 0 导 蕊 2 7 乳 。 9 。
葡萄糖 酵母膏 麦芽糖 K H ZP O ; (N H 4) 25 0 ; F e S O - 发酵温度 发酵时间
民 50 8
装液量
图 1 牛肝菌菌丝干重最大预期值及合意性
F ig
.
1 P r e d i e t e d v a l u e a川 1 d es i r a b i li ty fo r 】冗W o f B o l e t u s s P .
2
.
2 牛肝菌发酵胞外多糖 ( E P C )主要影响因子的 ( F e S O 4 一 7 5 ) / 2 5 , x 1 3 = ( C u S O 4 · S H Z O 一 2 5 ) / 15 ,
确定 xl g 一 (发酵时间 一 7 . 5) / 1 . .5
方差分析表明 ,表 2 中牛肝菌 E P C 的实测值具 上述方程 ( 2) 方差 分析 表 明 , 此方程 极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 ( P 一 0 . 0 1 0) . 对 E P C 影响显著的 (尸 < 0 . 0 0 1) , 相关系数 r 值为 0 . 9 7 5 ,表明 E P C 的
因子 有 酵 母 膏 (尸 一 0 . 0 0 4) 、 麦 芽 糖 (尸 一 实测值与预测值间拟合度好 , 约有 6% 的实验数据
0
.
0 0 3 5 )

( N H
`
)
2
5 0
`
( P = 0
.
0 4 8 1 )

F e S O
`
( P
:
= 可变性不能用此模型解释 ( R支山 = 0 . 9 3 7 ) , 而且各因
。 . 0 1 3 2) 、 C u s q · SH : O ( 尸 一 0 . 0 2 9) 和发酵时 子系数均有意义 (尸 < 0 . 0 5) . 方差分析表及方程系
间 ( P < 0 . 0。。 1) . 通过逐步回归分析 a( 一 。 . 0 5 ) , 数显著性检验表未显示 .
牛肝菌发酵胞外多糖最优多元一次回归方程为 牛肝菌 E P C 最佳预期值及合意性分析结果见
九、 一 32 6 . 59 5 6 + 5 2 . 0 2 5 6 x 2 十 34 . 91 5 7x 3 十 图 2 . 由该动态预测图可知 ,当影响牛肝菌 E P c 的 6
18
.
5 6 8 Zx
: 弓一 36 . 2 5 9 3 xl 。 + 个关键因素皆为上 限时 , 即酵母膏为 10 9 / L ,麦芽
2 6
.
0 9 9 o x 1 3

+ 1 1 6
.
3 1 5 9x
l 。
( :己) 糖 2 0 9 / L , ( N H ` ) 2 5 0 4 1 . 5 9 / L , C u S O ; · 5 H 2 O 1 0 0
式中 x Z ~ (酵母膏 一 7 . 5) / 2 . 5 , x 3 ~ (麦芽糖 一 拜g / L , F eS O ` 40 m g / L , 发酵 g d 时 , E P C 预测可达
1 5 ) / 5
,
x 。 = ( ( N H
;
)
2
5 0
; 一 1 . 0 ) / 0 . 5 , x , 2 : = 6 10 . 7 8 拌 g /m L 发酵醒 ,其可能性约为 9 8 % .
6 4 9
.
0 1
6 1 0
.
7 8
4 2
.
4 4
1
.
0 0
0
.
9 8
ǎ闷日、仙盛à和ō屏早
0
一乏_ 一L_ . , 月} L_ .一 一 一 - 一 - 一 J - - L_ 日.一 _ _ _ _ _ _ _ , , ~ . . 翻 .一 , 卜-
l
一 f 二二一 孟 {厂一 卜 厂才/ !一I l :一l l l卜一一于一 卜 卜一一一一 r 一 t 一l 卜一一寸一一 卜 卜一一一啥一一一 ! l一 门. 门l 一. l l :!l l. . lll {I . l I
(l lI 一. l l
l 一. 一. l l
l 一. 一. l 巨
ll 一t 巨 l .
!l 一. l
一 l 一. l
l. 」. .
{
L
_
l . ~一一~ 一~一一一一 . ~ ~ 一 `目 ~ ~ ~一 一 r - 一一一. I . l .一一一二= 护一 ~ 曰口口 . 口自 , 口口目~ 一 .. l 二 ......
.
.
.
岁、划领如
40
. n 10 日 日 2 0
酵母膏 麦芽糖
心乃 . r 、凶 6 5
瞬 0
, . 叫 .n
1 0 0 呈 日
(N H

)
:
5 0
`
C u S O
` .
5 H
2
0 F e S O
-
导 。 9 0
发酵时间
图 2 牛肝菌胞外粗多据最大预期值及合意性
F i g
.
2 P r ed ic t ed
v a lu e a n d d es ir a b i lit y fo r e x o p o l邓 a e e h a r id e b y B o l e t u s s p ·
3 结 论
综合分析 牛肝菌 A C C C 5 0 3 2 5 菌 株 D C w 及
E P C 的关键影 响因素 , 可见在本次实验 水平范 围
内 ,影响该菌生长的主要因子与发酵胞外多糖的并
不完全相同 ;虽然低质量浓度有机碳源 (葡萄糖 10
g / L + 麦芽糖 10 9 / L ) 和氮源 (酵母膏 5 9 / L )对此
菌生长有促进作用 , 但却不利于糖的积累 ; 欲提高
E P C
,不仅要有较高质 量浓度的麦芽糖 ( 20 9 / L ) 和
食 品 与 生 物 技 术 学 报 第 2 4卷5 6
酵母膏 (10 9/L ), 而且 还 须有 一 定量 的 C u +2 和
F e +2
,其 中机理有待 于进 一步探讨 ; D CW 及 E P C
也有相同趋势效应的影响因素 , 如高质量浓度的速
效氮源 ( ( N H ; ) 2 5 0 。 1 . 5 9 / L ) 和长时间的培养 ( g d )
即有利于菌丝量的增加又有利于糖的积累 .
通过采用 P l a e k e t t 一B u r m a n 设计 , 仅用了 2 8 组
实验 , 即从 21 个相关因素 中同时筛选 出了影 响牛
肝菌 D CW 和 E P C 的主要影响因子 ,通过动态预测
图直观地 了解 到各因子的效应趋势及大致水平范
围 ,为进一步优化牛肝菌发酵培养基组成及工艺参
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与实践基础 . 结果证明 ,
该统计学实验方法对影 响微生物生长与发酵关键
因素的筛选 ,不仅快速有效 , 而且科学合理 .
参考文献 :
〔 1 〕 肖建辉 , 蒋侬辉 , 梁宗琦 , 等 . 食药用真菌多糖研究进展〔J」. 生命的化学 , 2 0 02 , 2 2 ( 2) : 148 一 15 1 .
〔 2 」谭周进 , 谢达平 . 多糖的研究进展〔J ] . 食品科技 , 2 002 , (3 ) : 10 一 1.2
〔 3 〕 C u n Z , M iz u n o T , I t o H , 。 t a l . A n t i t u m o r a e t iv it y a n d im m u n o lo g i e a l p r o p e r t y o f p o l y s a e e h a r id e s f r o m t h e m y e e l iu m o f
li q
u i d
一 e u
l t
u r e
d G
r if o l a f r o n d o s a〔J〕. J J p n S o e F o o d S e i T e e h n o l , 1 9 9 4 , 4 1 : 7 2 4一 7 3 2 .
〔 4 〕 C h o S M , Y u S H , S h in G C . B io l o g ie a l a e t i v it i e s o f e u l t u r e b r o t h o f s o m e w o o d r o t t i n g b a s id io m y e e t e s . A n t im i e r o b i a l ,
p l a n t g r o w t h r e g u la t o r y
, a n t i t u m
o r , a n d e n z y m a t ie a e t iv i t ie s〔J〕. K o er a n J M y c o 一, 1 9 9 6 , 2 4 : 1 7 一 2 4 .
〔 5 〕 R e s h e t n ik o v S V , W a s s e r S P , T a n K K . H ig h e r B a s id io m y e o t a a s a s o u r e e o f a n t it u m o r a n d m m u n o s t im u la t in g p o ly s a e -
e
h
a r id
e s〔J〕. 玩 t J M ed M u s h or ms , 2 0 0 1 , 3 : 3 6 1一 3 9 4
.
〔 6 〕 W a s s e r 5 P . M e d ie in a l m u s h r o o m s a s a s o u r e e o f a n t i t u m o r a n d im m u n o m o d u la t i n g p o l y s a e e h a r id e s [ J〕. A p p l M i c or b i o l
B io et e hno l
,
2 0 0 2
,
6 0
:
2 5 8一 2 7 4 .
[ 7 〕 S e n R , Sw a m in a t h a n T . A p p l ie a t io n o f r e s p o n s o s u r f a e e m e t h o d o lo g y t o e v a lu a t e t h e o p t im u m e n v i r o n nr e n t a l c o n d i t io n s
fo
r t h
e e n
h
a n e e
d p
r o d u e t io n o f s u r f a e t in [ J〕. A p p l M ie r o b io l B io t e e h n o l , 1 9 9 7 , 4 7 : 3 5 8 一 5 6 3 .
〔 8 〕刘建忠 , 熊亚红 , 翁丽萍 , 等 . 生物过程的优化 [ J ] . 中山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 2 0 0 2 , 41 (增刊 ) : 13 2一 13 .7
〔 9 〕 L I C , B a i J H , C a i 2 L . O p t im i z a t io n o f a e u lt u r a l m e d iu m f o r b a e t e r io e in p r o d u e t io n b y L a c t o e o c e u s l a e t i : u s i n g : e s p o n s e
s u r
f
a e e
m
e t h o d o l o g y [J〕. J B i o et c h n o l , 2 0 0 2 , 9 3 : 2 7 一 3 4 .
〔10 」何祯 , 潘越 , 刘子先 , 等 . 因子试验 、 R S M 与 田 口方法的比较研究〔J〕. 机械设计 , 1 9 9 9 , ( 10) : 1一 .4
〔1 1〕 D e m e o M , L a g e t M , P h a介 T a -n L u u R , e t a l . A p p lie a t io n o f e x p e r im e n t a l d e s i g n s f o r o p t im iz a t io n o f m e d iu m a n d e u lt u r e
e o n d i t i
o n s in f e r m e n t a t i o n 〔J〕. B ios c i , 1 9 8 5 , 4 : 9 9一 1 0 2 .
〔1 2〕 P la e蚁 t t R L , B u r m a n J P . T h e d e s i g n o f o p t im u m m u lt i f a e t o r ia l e x p e r im e n t s [J〕. B i o r n e t r伽 , 1 9 4 6 , 3 3 : 3 0 5一 3 2 5 .
[ 1 3 ) P uj 盯 i V , C h a n d r a T 5 . S t a t i s t i e a l o p t im iz a t io n o f m e d i u m 。 o m p o n e n t s f o r e n h a n e e d : ib o f la v in p r o d u e t io n b y a U V 一 m u -
t a n t o f E r e m o t h e c i u m a sh b夕 11 [ J ]
.
P r oc B i
o e h em
,
2 0 0 0
,
3 4
:
3 1一 3 7 .
[ 1 4」K a l il S J , M a u g e r i F , R o d r i g u e s M 1. R e s p o n s e s u r f a e e a n a l y s is a n d s im u l a t io n a s a t o o l fo r b io p r o e e s s d e s ig n a n d o p t im i -
z a t io n 〔J〕. P r o c B i o hc em , 2 0 0 0 , 3 5 : 5 3 9一 5 5 0 .
〔1 5 ) L a i S T , P a n C C , T z e n g B K . T h e i n f l u e n e e o f m e d iu m d e s ig n o n lo v a s t a t i n p r o d u e t i o n a n d p e ll e t f o r nr a t i o n w it h a h ig h -
p r o d u e in g m u t a n t o f A s P e馆 i l l u s t e r r e u s i n s u bm e r g e d 。 u l t u r e s [ J〕. P r o c B ioc h e m , 2 0 0 3 , 3 8 : 1 3 1 7一 1 3 2 6 .
〔16 ] 周宇光 . 菌种 目录第三版 [ M ] . 北京 :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19 97 . 23 1 .
【1 7〕董群 , 郑丽伊 , 方积年 . 改良的苯酚一硫酸法测定多糖和寡糖含量的研究【J ] . 中国药学杂志 , 1 9 9 6 , 3 1 ( 9 ) : 5 50 一 5 .3
[ 18 」白淑兰 , 阎伟 . 黄空柄牛 肝菌菌丝 体纯培养条件下 营养生理特性的初步研究【J〕. 内蒙古林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
1 9 9 7
,
1 9 ( 4 )
:
8一 1 3 .
(责任编辑 : 杨 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