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暗褐网柄牛肝菌出菇地和不出菇地的土壤成分



全 文 :* 项目来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106027);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资助项目 (2008CD193)。
作者简介: 张春霞, 助理研究员, 主要从事食用菌方面研究。 E-mail: zhangchunxia7084@163.com
** 通讯作者: E-mail: jcpcnlc@126.com
收稿日期: 2011-01-18
暗褐网柄牛肝菌出菇地和不出菇地的土壤成分 *
张春霞, 何明霞, 纪开萍 **, 曹 旸, 刘 静, 王文兵
(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 云南 景洪 666100)
摘要: 对云南景洪野生暗褐网柄牛肝菌出菇地和不出菇地的土壤成分进行了检测,用 Fisher非参数检验法分析检测结
果,结果表明,除了 pH值和速效钾有差异外,出菇地和不出菇地的其他土壤成分没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 暗褐网柄牛肝菌;出菇地;不出菇地;土壤
中图分类号: S64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8310 (2011) 02-0037-02
Soil Composition of Fruiting Sites and Non-fruiting Sites of Phlebopus portentosus
ZHANG Chun-xia, HE Ming-xia, JI Kai-ping, CAO Yang, LIU Jing, WANG Wen-bing
(Yunnan Institute of Tropical Crops, Jinghong Yunnan 666100)
Abstract: Soil composition of fruiting sites and non-fruiting sites of Phlebopus portentosus was tested in Jinghong, Yunnan. The
results was analyzed with Fisher non-parametric test metho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other soil compositions of
fruiting sites and non-fruiting sites except pH and quick potassium.
Key words: Phlebopus portentosus; Fruiting sites; Non-fruiting sites; Soil
暗 褐 网 柄 牛 肝 菌 Phlebopus portentosus ( Berk.&
Broome) Boedijn, 隶属于担子菌门 Basidiomycota、 伞菌纲
Agaricomycetes、 牛肝菌目 Boletales、 小牛肝菌科 Boletinel-
laceae、 脉柄牛肝菌属 Phlebopus[1]。 每年雨季为云南景洪农
贸市场上常见的食用菌, 主要采自野生状态, 60 元·kg-1。
它是一种味道鲜美, 深受产地消费者喜爱的美味食用菌。
本课题组已在盆栽、 袋栽和田间栽培条件下培养出成熟的
子实体 [2,3],目前还不能进行商业化栽培。 从生态调查可以
看出, 土壤对暗褐网柄牛肝菌出菇和产量有一定的影响,
但能否在不出菇地实现其人工栽培, 还不清楚。 本研究对
出菇地和不出菇地的土壤成分进行分析, 为暗褐网柄牛肝
菌人工驯化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土样
暗褐网柄牛肝菌出菇地土壤, 取自西双版纳热带花卉
园菠萝蜜和凤凰木林下, 不出菇地的土壤取自热作所内橡
胶林下。
1.1.2 仪器
酸度计、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 碳-氮
分析仪、 连续流动分析仪。
1.2 方法
pH: 电位法测定 (LY/T 1239-1999); 全氮和全碳
(有机质): 碳氮分析仪测定; 全磷和全钾: HClO4-HF 消
解 , ICP-AES 测定 (LY/T 1254-1999) ; 交换性 Ca2+和
Mg2+: 1 mol·L-1 中性 CH3COONH4 交换浸提, ICP-AES 测
定 (LY/T1245-1999); 水解氮 : 碱解扩散法测定 (LY/T
1229-1999); 有效磷: 0.03 mol·L-1 NH4F-0.025 mol·L-1HCl
浸提, 钼锑抗比色法测定 (LY/T 1233-1999); 速效钾: 1
mol·L-1 中性 CH3COONH4 (pH=7.0) 浸提, ICP-AES 测定
(LY/T 1236-1999); 有效铁和锰: DTPA 浸提, ICP-AES
测定 (LY/T 1262-1999); 有效铜: 0.1 mol·L-1 HCl 浸提,
ICP-AES 测定 (LY/T 1260-1999); 有效锌 : 0.1 mol·L-1
HCl浸提, ICP-AES测定 (LY/T 1261-1999)。
2 结果与分析
用 Fisher 小样本非参数随机化测验, 对暗褐网柄牛肝
菌出菇地和不出菇地土壤成分进行了分析, 结果见表 1。
从表 1 可以看出, 除了 pH 值和速效钾有差异外, 出
中国食用菌 2011, 30 (2): 37~38
EDIBLE FUNGI OF CHINA
CN53-1054 / Q ISSN 1003-8310
!!!!!!!!!!!!!!!!!!!!!!!!!!!!!!!!!!!!!!!!!!!!!!!
菇地和不出菇地的其他土壤成分没有显著差异。 出菇地土
壤的 pH 值为 6.04, 不出菇地 pH 值为 4.76, p=0.01 达到
显著差异。 出菇地土壤的速效钾为 231.17 mg·kg-1, 不出
菇地的为 84.33 mg·kg-1, p=0.01 有显著差异。 说明 pH 值
和速效钾对暗褐网柄牛肝菌出菇有一定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暗褐网柄牛肝菌出菇地和不出菇地的土壤成分
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出菇地和不出菇地土壤的 pH 值和
速效钾有显著差异, 其他土壤成分如总氮、 总碳、 水解
氮、 有效磷等没显著差异。
影响暗褐网柄牛肝菌人工栽培的因素很多, 如气象、
土壤等。 本文只是从土壤方面对出菇地和不出菇地的土壤
成分进行研究, 有一定的局限性。 从结果可以看出, 土壤
对暗褐网柄牛肝菌出菇有一定的影响, 可以尝试在不出菇
地通过调节 pH 值和速效钾达到出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Pegler DN. Agaric flora of Sri Lanka[M]. Kew Bulletin Additional Se-
ries, 1986.
[2] 纪开萍, 何明霞, 张春霞, 等. 暗褐网柄牛肝菌半人工模拟栽培
及 “宿主树” 根系上菌丝生长的持久性[J]. 微生物学通报, 2009,
36 (3): 377-382.
[3] 纪开萍, 张春霞, 曾雁等. 盆栽条件下暗褐网柄牛肝菌人工菌塘
及其子实体培养研究[J]. 云南植物研究, 2007, 29 (5): 554-558.
注: A 代表不出菇地, B 代表出菇地; 用 DPSv6.05 分析软件的 Fisher 小样本非参数随机化测验对结果进行分析。 p>0.05 表示差异不显著, p<
0.05 表示差异显著。
表 1 暗褐网柄牛肝菌出菇地和不出菇地的土壤成分分析
交换性/(cmol·kg-1)(1/2Mg2+)
A A A A A A B
- - - - - - 1.19
1.34 23.14 0.384 11.11 3.70 0.51 1.20
0.87 8.38 0.220 13.21 1.91 0.48 0.27
1.31 23.76 0.398 11.20 1.47 0.34 1.01
测试
编号
4
3
2
1
A
4.53
4.97
4.79
-
- - - - - - 0.525 -
6 - - - - - - - 1.06
均值 4.76 1.17 18.43 0.33 11.84 2.36 0.44 0.88
p
pH 值
B
7.92
5.12
6.53
6.03
5.1
5.53
6.04
总氮/(g·kg-1)
B
1.16
1.64
0.82
1.47
1.49
1.29
1.31
总碳/(g·kg-1)
B
17.91
33.82
8.07
30.60
26.19
22.30
23.15
总磷/(g·kg-1)
B
0.666
0.877
0.238
1.042
0.422
0.354
0.600
总钾/(g·kg-1)
B
13.40
13.69
16.13
11.84
12.84
12.57
13.41
交换性/(cmol·kg-1)(1/2Ca2+)
B
6.50
13.50
1.29
17.51
3.86
3.82
7.75
0.01 0.01 0.27 0.27 0.25 0.25 0.12 0.12 0.06 0.06 0.10 0.10 0.08 0.08
测试
编号
有效锰/(mg·kg-1)
A A A A A A A B
4 - - - - - - - 126.00
3 84.00 2.37 85.00 3.15 1.33 45.40 16.76 34.91
2 46.00 0.50 78.00 0.81 1.01 2.70 8.91 0.36
1 111.00 9.48 90.00 2.11 0.88 39.65 11.99 27.63
5 - - - - - - - 292.00
6 - - - - - - - 203.00
均值 80.33 4.12 84.33 2.02 1.07 29.25 12.55 113.98
p 0.49 0.19 0.01 0.12 0.07 0.40 0.06 0.06
水解氮/(mg·kg-1)
B
84.00
88.00
42.00
79.00
111.00
104.00
84.67
0.49
有效磷/(mg·kg-1)
B
21.49
37.57
0.50
33.37
4.92
0.50
16.39
0.19
速效钾/(mg·kg-1)
B
97.00
452.00
122.00
482.00
106.00
128.00
231.17
0.01
有效锌/(mg·kg-1)
B
5.86
18.92
0.46
19.42
3.05
2.98
8.45
0.12
有效铜/(mg·kg-1)
B
2.48
1.43
0.70
2.01
2.12
2.28
1.84
0.07
有效铁/(mg·kg-1)
B
54.70
28.39
1.12
24.79
52.12
41.01
33.69
0.40
(续表)
二〇六 詹纳 E.Jenner (1749~1825) 英国微生物学
家。 他对亚马逊河和马来半岛的热带沼泽地进行过热带雨
林的生物学研究, 搜集了很多生物内的物种相互影响和生
物物质彼此影响的作用和反作用的机制关系和结果。 18
世纪, 天花流行, 当时唯一预防手段是传之东方的人痘接
种法, 即取由天花患者疮疹内容物接种到健康人体上, 以
获得免疫力。 1806 年他取自一患牛痘的挤奶女工的手指病
损内容物, 接种一个 8 岁男孩体上, 证明有对天花的抵抗
力, 因此使他声誉日隆。 我国用牛痘接种的实践, 早于
1740 年, 从古籍中还可找到更早的记录。 詹纳生前, 颇遭
医学界的攻击, 但他一直保持冷静的沉默, 牛痘接种法,
渐被采用和推广, 一个人能笃于行, 而寡于言, 实在是一
种美德, 在追名逐利的世俗中, 静心扎实的行动来对付一
切不实的指责, 詹纳是一个高尚的范例。
中国食用菌 EDIBLE FUNGI OF CHINA Vol. 30 No.238

  鄂ICP备06018747号 Copyright @ 2017
  植物通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23198511@qq.com
回顶部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