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
收稿日期:## $ % $ &’
作者简介:陈军 ( &)%% $ *,男,副教授。
#+,,-./ #0,1-/ + !工艺技术
摘 要:分析加工工艺中各因素对芦荟汁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工温度、调酸及糖分浓度是影响芦荟汁液色泽
和胶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其中蔗糖和柠檬酸能降低稳定性;,2和 132.3对芦荟汁液稳定性的维持有增强作用,而且
低浓度的 ,2和 132.比高浓度的效果明显。
关键词:芦荟汁液;加工工艺;色泽和胶体;稳定性
!#$%&’$! 4567 8389: 7;<=69= ;59 7;3>6.6;? -@ A-.-: 3B= C9.3;6B-6=7 @:-DE.-9 F<6A9 6B ;59 =6@@9:9B; 8:-A9776BC A-BG
=6;6-B7 ( ;9D89:3;<:9H 8IH 7
A-BA9B;:3;6-B/ O; D6C5; >9 59.8@<. ;- E.-9 C9. 8:-A9776BC/
()* +,%-#. 3.-9 F<6A9P 8:-A9776BC ;9A5B-.-C?P A-.-: 3B= C9.3;6B-6=7P 7;3>6.6;?
中图分类号:4Q#&R &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 $ %%+ (#+ *+ $ ! $ +
加工工艺对芦荟汁液稳定性的影响
陈 军,沈 建,夏志华
(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生物系,奉贤 #&0&S *
芦荟 (E.-9*是百合科的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芦荟
的叶片中含有约’T的粘液多糖,其中固形物含量只占
约/ ’T,使得芦荟粘液具有较好的滑腻性和保湿性,同
时芦荟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游离氨基酸,有机酸、维生
素、绥激肽酶、蒽醌类、酚类、甙类、糖类等。这些物质,有
的具有杀菌、抑菌、分解毒素和消除炎症的作用;有的具
有促进创口愈合的作用;有的具有吸收紫外线的作用;
有的具有壮身、强心、活血和抗衰老的作用;有的可提高
人体免疫功能;有的对人体有良好的营养作用。
近年来,芦荟资源得到较为广泛的开发利用。将芦
荟鲜叶进行深度加工,得到稳定化的凝胶汁和浓缩汁
作为保健口服液,或是作为加工化妆品、保健品、食品、
药品等产品的原料。由于芦荟中含有叶绿素、多酚和皂
甙等热敏性化合物,在加工和贮存过程中易发生化学
成分的变化,并容易产生褐变H产生沉淀,给产品的外观
和质量带来负面影响。本文研究在加工工艺条件下,不
同的外界因素对芦荟汁液色泽稳定性和胶体稳定性的
影响,以进一步优化芦荟汁液的加工工艺条件。
& 材料与方法
&/ & 原料 芦荟叶片,要求叶片新鲜、无腐烂。
&/ # 仪器 均质机H !#+U分光光度计,VIQ $ #2E酸度
计,恒温水浴锅,多用粉碎机,离心机及其它常规仪器。
&/ + 试剂 磷酸氢二钠,柠檬酸,蔗糖,,2,132.等,
均为食用纯。
&/ 0 芦荟液的提取
将采下的新鲜芦荟叶片用洗涤精清洗,纯水冲洗
干净。把叶片切成小片,放入捣碎机中,捣成匀浆,离
心,取其上清液,弃其残渣。所得的上清液经均质处理
后为芦荟汁液。
&/ ’ 稳定性实验
&/ ’/ & 热稳定性 &T芦荟汁液分别在室温、%M
和 SM条件下处理,测定其色泽和胶体稳定性能。
&/ ’/ # 8I稳定性 &T芦荟汁液分别在 8I W +、’、
!条件下,测定其色泽和胶体稳定性能。
&/ ’/ + 介质稳定性 &T芦荟汁液分别在不同浓度
的蔗糖、柠檬酸、,2、132.不同介质溶液中,测定其色
泽和胶体稳定性能。
# 结果与分析
#/ & 芦荟汁液的光吸收峰值的确定
将芦荟原液配制成 &T浓度,在不同光波下测定
其吸光度,以确定其最大峰值的波长。结果见图 &。
由图 & 得知,芦荟汁液在 +’ X 0+BD之间有一
个吸收峰,其波长为 +%BD,最大吸收值为 / +%,此时
的芦荟汁液呈浅绿色。
!
#$ # 不同 %&值对芦荟汁液稳定性的影响
分别取 %&为 ’、(、!的缓冲液 )(*+,每瓶加入芦
荟汁液 (*+,充分混匀,在 ,-.下,每隔半小时测定一
次其在最大波长处的吸光度。结果见图 #。
由图 #得知:/ 0芦荟汁液在不同 %&、同一温度和
相同的加热时间下,%& 1 ’时吸光度呈逐步下降的变
化,对芦荟汁液的影响明显,表明其稳定性较差。而
%& 1 (的芦荟汁液,吸光度明显增加。说明微酸条件下
对芦荟汁液的色泽具有增强效果。/ # 0同一 %&值下芦
荟汁液随着加热时间的增加,吸光度也有变化。%& 1 ’
的芦荟汁液随着时间的增加,吸光度有下降的趋势。
%& 1 !的芦荟汁液随着加热时间的增加,吸光度无明
显变化。%& 1 (芦荟汁液的吸光度随着时间的增加下
降不显著,由原来的 -$ ’’增加 -$ ’2,再缓慢下降,表
明微酸性条件下对芦荟色泽稳定性有利。 / ’ 0 上述过
程中均未发现混浊现象,表明芦荟汁液的多糖胶体稳
定性对 %&变化不敏感。
#$ ’ 不同温度对芦荟汁液稳定性的影响
取 -3新鲜芦荟汁液,分别放在不同的温度下:
室温,,-.和 2-.,每隔 (*45测定一次吸光度。结果
见图 ’。
由图 ’得知,短时间 / ’-*45 0内,高温能使芦荟汁
液的吸光度有所增加。常温下,吸光度不变。但随着加
热时间的延长,,-.和 2-.条件下,吸光度开始下
降。而常温条件下,吸光度保持不变。其中 6后,2-.
的芦荟汁液开始出现沉淀;-(*45后,沉淀大量出现,
沉淀呈黄绿色;-(*45时,,-.的芦荟汁液液开始出
现沉淀,颜色比 2-.的略淡。表明 ,-.以下,芦荟汁液
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 ) 不同溶质对芦荟汁液稳定性的影响
#$ )$ 蔗糖对芦荟汁液稳定性的影响
把蔗糖配制成浓度分别为 #3、(3、-3的三种
溶液,各取 )(*+,加入 (*+的芦荟溶液。常温下,每隔
一天测定一次吸光度。结果见图 )。
由图 )得知,在放入蔗糖的第 7,各样吸光度均
有增加。到了第 #7,吸光度都开始下降,而且有沉淀出
现,沉淀凝结成块状,呈黄绿色。
#$ )$ # 柠檬酸对芦荟汁液稳定性的影响
柠檬酸配制成浓度分别为 -$ (3、3、’3的溶
液,各取 )(*+,分别加入 (*+的芦荟原汁,放在常温
下。每隔一天测定一次吸光度。结果见图 ($
由图 (得知,柠檬酸能降低芦荟汁液稳定性。从第
7开始到两周后,吸光度逐渐下降,到第 ’7开始出现
沉淀,沉淀均匀,浓度越大,沉淀也越多。
#--’,89+$ #),:9$ ’!工艺技术
! ##$,%&’( ),*&( $ !工艺技术
( )( $ %+对芦荟汁液稳定性的影响
把固体 %+分别配制成浓度为 #( ,、#( -,、.,
的溶液,各取 )-/’,分别加入 -/’芦荟汁液,同样放在
常温下,每隔一天测一次吸光度。结果见图 0。
由图0得知,低浓度的 %+1 #( ,和#( -, 2加入到
芦荟汁液中以后,吸光度有所上升,直至两周后,吸光
度比初始值要高。说明低浓度的 %+ 对芦荟汁液有增
色、保色的作用。实验中添加.,的 %+后,吸光度一开
始上升,接下来就一直呈下降趋势。这说明高浓度的
%+ 对芦荟汁液的稳定性不利,而且加入 %+ 的第3
开始出现沉淀,浓度越大,沉淀越多,严重时沉淀会凝
成小块。
( )( ) *45’对芦荟汁液稳定性的影响
*4+’配制成浓度分别为 .,、$,、-,三种溶液。
各取 )-/’,分别加入 -/’的芦荟原液。放在常温下,每
隔 .3,测定一次吸光度。结果见图 !。
由图 !得知,加入 *4+’以后,芦荟汁液的吸光度
开始上升,其中 .,的 *4+’,效果更加明显,-,的 *46
+’则明显下降。这说明低浓度 *4+’对芦荟汁液有保
护、增色的作用。
$ 结 论
$( . 芦荟汁液为淡绿色液体,其最大波长为 $0#7/,
原汁最大吸收值为 #( $)。稳定该波段色素,更有利于
芦荟产品保持其自身的天然色泽。芦荟汁液的胶体稳
定性可以完全依靠自身的胶状物质维持,在加工工艺
中应避免使用破坏芦荟胶体物质的介质。
$( 芦荟汁液在酸性条件下 1 89为 $ 2,吸光度下降,
中性条件下 1 89为 ! 2,吸光度基本不变。在微酸条件
下,吸光度有所增加。说明在微酸条件下加工芦荟产品
是比较合适的。
$( $ 常温和 0#:下,对芦荟汁液稳定性影响不大。
;#:以上高温易使芦荟汁液出现沉淀,不适合在芦荟
汁液加工工艺中应用。可在常温下加工提取。
$( ) 蔗糖和柠檬酸在短时间内对芦荟汁液稳定性有
促进作用,但稳定时间短,不利于在芦荟汁液加工中添
加。%+和 *4+’对芦荟汁液有增色、保色作用,只需添
加少量,就可以起到较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 . > 梁文珍等 ( 蔬菜汁生产中的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 = ? > ( 饮
料工业,###,1 - 2:$ @ -(
= > 姚晓敏等 ( 绿色蔬菜的脱色机理及护色方法 = ? > ( 食品工
业科技,###A . 1- 2:.B @ #(
=$ > 丁立军等 ( 木棉花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 ? > ( 食品科
学,.BB.A 1 ; 2:$ @ $)(
=) > 林翔云 ( 膜分离技术在芦荟原汁加工中的应用 = ? > ( 香料
香精化妆品,.BBBA 1) 2:.- @ .!(
=- > 胡迎芬 ( 紫叶不檗及其稳定性研究 = ? > ( 食品科学,.BB;A
.B 1.. 2 (
=0 > 王卫平 ( 食品品质改良剂:亲水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 ? > (
食品与发酵工业,.BB;A 1$ 2:!! @ ;#(
=! > 北京大学生物系生物化学教研室 ( 生物化学实验指导
=C > ( .BB.( !!(
美国《化学文摘》收录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