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云和雪梨产业发展探析



全 文 :园艺学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 7期
1 产业背景
1.1 历史背景
云和雪梨自明景泰三年(1452 年)云和建县以来,各时
代的《云和县志》《浙江通志》《中国实业志》《浙江经济年鉴》
等重要史册都有记载。1961 年,浙江农业大学主编、人民出
版社出版的《果树栽培学》,云和雪梨被列其中。云和雪梨何
时引入无史料可考,大面积发展是在清光绪三十年 (1904
年)间,在光复会领导人之一的魏兰先生和从日本回国的许
学彬先生的影响下,云和城乡兴起了种植雪梨的热潮。民国
四年(1915 年),云和雪梨酒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铜质奖,民
国三十六年(1947 年),产量达到 920 t,成为当时农民收入
的主要来源和名噪一时的江南名果。后因战乱和生产关系
变革,新中国建立前夕全县产量不足 50 t。
1.2 产业现状
20 世纪 90 年代初,在省、市、县各界领导和技术专家的
支持下,通过技术推广、老品种改良和引进早熟良种翠冠、
清香等初步形成早、中、晚良种体系,“十五”末,基地面积达
到 1 333.33 hm2,产品畅销杭州、温州、上海、福州为中心的
华东地区,成为云和县农业的一个主导产业、农村经济新的
增长点。近 10 年来,因缺乏关键技术支撑和产品营销模式
滞后等因素影响,梨园面积在减少,产业在下行。产业现状
与政府的工作目标、梨农盼丰收想致富的愿望产生了差距。
2 提升发展的条件分析
2.1 区位优势明显
2.1.1 生态优势。云和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山水资
源独具特色,全县森林覆盖率达 80.8%,空气质量优良率达
97.6%,境内 38.7 km2的水域水质常年保持在国家三类标准
以上,综合环境质量列全国第 10 位,是省级森林城市、省级
园林城市、国家级生态县,山区生态优势明显。
2.1.2 气候优势。云和县地形属于浙南中低山丘陵区,总体
地势西南高、东北低,由西南向东北部倾斜,气候属亚热带
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境内海拔高度悬殊,山地相
对高度差异很大,局部小气候明显,并且县域范围位于落叶
果树的南缘,常绿果树的北缘,具有气候优势。
2.1.3 交通通讯优势。云和是丽水市的中心腹地,东邻莲都
区,南连景宁畲族自治县,西接龙泉地市,北临松阳县,交通
枢纽地位和物流集散功能明显。
2.2 产业发展有基础
一是雪梨文化有底蕴。近 600 年的栽培历史与云和人
民的辛勤耕耘,为产业的兴盛与发展积淀了深厚的雪梨文
化。二是老梨园有规模。尽管几起几落,但老梨园面积仍保
持 400 hm2以上,为产业提升发展奠定了基础。三是云和老
雪梨奇花异放。云和老雪梨因其果形大、耐储运、果糖含量
多、松脆多汁、酸甜适口等特点和润肺清燥、止咳化痰等药
用功效与云和雪梨文化的完美结合,造就了“云和雪梨”的
知名度和美誉度。
2.3 制约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2.3.1 高效丰产技术支撑不到位。对雪梨产业发展缺少研
究,高效丰产技术的引进示范、应用推广缺乏信心与作为,
技术创新与技术服务严重滞后,公共农技推广机构综合实
力不能满足产业发展要求。
2.3.2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梨园建设起点低,先进设施装备
严重缺乏,人力劳动成本过高,提升发展缺乏动力和后劲。
2.3.3 营销水平低。产品营销的硬件与软件都严重缺乏,广
告宣传、冷链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手段不能适应产业
提升发展的需求。
3 产业定位与发展
3.1 产业定位
坚持实事求是科学发展,紧紧围绕云和雪梨产业转型
升级、梨农持续增收,以省内梨产业产能紧缩为契机,现有
梨园为基础,精品园创建为主线,充分利用“云和雪梨”的品
种优势、品牌优势和山区生态优势,通过技术创新、基础设
施提升、品种改良三大措施,进一步发挥政府的政策扶持、
农技干部的科技创新和生产梨农的大胆实践这三大力量,
续写云和雪梨发展史上的新篇章。
3.2 基本原则
3.2.1 坚持政府主导,主体创新原则。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
作用,鼓励和支持农业新型主体参与产业提升发展的实施
工作,创新投资模式与经营理念,推动产业提升与发展的顺
利实施[1-2]。
3.2.2 坚持软硬件并重,水平领先原则。梨园建设,设施装
备等硬件投入要与经营模式创新、先进科技推广、后续加工
产品研发等软件投入相结合,充分体现生态精品农业特征。
3.2.3 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原则。整合资源要素,按高
起点要求,因地制宜地稳步推进梨园扩建与老梨园改造提
升工程。
3.2.4 坚持绿色经营 ,可持续发展原则 。自始至终体现生
云和雪梨产业发展探析
叶柳祥
(浙江省云和县农业局,浙江云和 323600)
摘要 在简要介绍云和雪梨产业背景、发展条件的基础上,针对产业发展提升的产业定位、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产业布局和重点工作
及保障措施等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以期对云和雪梨产业的提升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 云和雪梨;产业提升;条件
中图分类号 S6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07-0106-03
作者简介 叶柳祥(1960-),男,浙江云和人,工程师,从事农业工程研
究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 2015-03-10
106
态、绿色、精品理念,产业发展与产业经营尽量与休闲观光
农业相结合,力保可持续发展。
3.3 发展目标
计划在 2014—2020 年,充分利用山区生态资源条件和
云和雪梨产业的现有基础,通过加强设施、设备、资金、技术
等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使梨园建设,高效丰产技术推
广、产品加工、物流营销等方面得到提升发展。
3.3.1 梨园提升与扩建。老梨园提升改造 333.33 hm2,扩建
新梨园 333.33 hm2,产业规模达到 666.67 hm2以上。
3.3.2 良种良法良技推广。大力推广翠冠、圆黄、黄冠、云和
老雪梨等早、中、晚、迟优势品种和人工授粉、“三品”(无公
害、绿色、有机)生产技术,达到良种、良法、良技全覆盖。
3.3.3 提升加工水平。全面推行商品梨分级包装初加工,把
初级加工延伸到梨园;引进推广冷藏加工技术,延长果品上
市时间;探索发展精深加工,研发云和雪梨系列产品,提升
产业化水平。
3.3.4 初步构建现代物流营销体系。通过产地建市场、销区
建“窗口”的有效途径和基地直销、网络销营相结合的现代
模式,积极构建产品营销主框架。
3.3.5 产量、产值、效益大提升。到 2020 年鲜销商品梨达到
1万 t以上,产值突破 1亿元大关,实现农民增收 0.6亿元以上。
3.4 产业布局
3.4.1 生产基地布局。以安溪雪梨省级精品园建设为契机,
通过新梨园扩建和老梨园提升 2 条路径,开发建设“云和雪
梨十里长廊”333.33 hm2基地为核心,向周边宜栽区发展,计
划面积达到 666.67 hm2。
3.4.2 产后加工布局。分级包装初加工和冷藏加工在梨园
基地就近布局。精深加工项目争取进入农业加工园。
3.4.3 产品营销主框架布局。产品集散地纳入城市规划农
业类市场建设,网络营销纳入县农产品网络营销一并实施。
4 重点工作
4.1 快速推进精品梨园基地建设
4.1.1 基地规模集中成片 。高起点新建精品梨园基地
333.33 hm2,提升改造老梨园基地 333.33 hm2,总面积达到
666.67 hm2以上。新建基地要求相对集中成片,有条件的区
块做到与老梨园连片,有利于基础设施配套。
4.1.2 基础设施先进完善。蓄水山塘、水池、排灌沟渠、主干
道路、梨园操作道(肩运路)电力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到位。
肥水同灌、管道喷药、棚架设施、杀虫灯等先进生产设施配
套到位。单片 6.67 hm2以上基地配建看护房、收集场所和冷
藏设施。
4.1.3 良种覆盖率高。全面推广优良品种,良种覆盖率达到
100%。
4.1.4 进度安排。自 2015 年起 ,每年新建梨园 56.67 hm2,
提升改造老梨园 56.67 hm2。
4.2 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4.2.1 全面覆盖人工授粉技术。按品种和梨园面积建高标
准花粉采集房 7~10 间,保证花粉需求量。
4.2.2 大力推广高接换种技术。根据梨园立地条件和气候
特征,老梨园改造全面采用高枝多芽嫁接技术,缩短生产周
期,达到 1 年嫁接、次年初产、3 年丰产的目的。
4.2.3 大力推广多次套袋技术。商品梨生产全面推广 2 次
套袋或 3 次套袋等多次套袋技术。
4.2.4 大力推广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全面实施测土配方施
肥技术、农药减量控害工程、推行无害化综合防治技术。加
大有机肥和生物农药的使用量,有效控制梨园自身污染,保
护梨园生态环境。
4.2.5 大力推广农业“三品”生产技术。在全面推广无公害
生产技术的基础上,选择管理能力强的 30%左右的梨园推
广绿色食品生产技术,10%的梨园进入有机食品基地转换。
4.3 积极发展产后加工
4.3.1 分级包装初加工。全面推行商品梨分级包装初加工,
提升果品外表美观度。
4.3.2 冷藏加工。探索商品梨储藏加工技术,研发云和老雪
梨窖藏加工技术和气调库储藏技术,延长果品上市时间,增
加附加值。
4.3.3 精深加工。一是探索雪梨酒、雪梨膏制作的传统工
艺;二是鼓励扶持雪梨饮品系列产品的研发,提升产业化经
营水平。
4.4 构建营销体系
4.4.1 产地建市场。争取立项建设云和县果蔬企业市场,提
升产地营销能力。
4.4.2 销区建“窗口”。在省内外大中城市,以加盟、代理、合
作等方式建立营销“窗口”,提升异地营销水平。
4.4.3 积极探索网络鲜销。改进包装保鲜措施,积极发展网
络营销,扩大市场半径,拓宽营销途径。
4.4.4 大力发展基地直销。大力挖掘生态梨园休闲观光、旅
游采摘直销等潜在市场,在“云和雪梨”上市期间,积极组织
观光品尝、旅游采摘活动,为“云和雪梨”长卖点。
5 保障措施
5.1 强化政府的引导作用
5.1.1 编制产业发展规划,落实年度工作任务。根据规划目
标,细化年度工作目标,把任务分解到实施乡镇(街道),落
实到经营主体。
5.1.2 构建部门协作,乡镇配合的工作机制。充分认识“云
和雪梨”产业提升发展重要性,积极构建农林协作主管、乡
镇(街道)积极配合的工作机制,按照各自职能形成合力,营
造合作高效的工作氛围。
5.1.3 加强工作督促,实施目标考核。把规划实施列入县重
点工作年度考核目标,长效保持政府推动有力度,产业发展
有进度的良好态势。
5.2 积极争取资金投入
5.2.1 争取财政资金投入。加大对上沟通力度和县级沟通
强度,拓宽项目资金争取渠道,积极争取省部级财政资金和
县级财政整合资金的扶持。
5.2.2 鼓励引领经营主体投入。用好用足扶持政策,鼓励支
持县内农业新型主体参与“云和雪梨”产业经营,以集体的
力量推进云和雪梨产业的快速发展。
5.2.3 动员引导工商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入。加强招商引资
工作,重点引进产业带动力大,市场竞争力强,与基地农户
叶柳祥:云和雪梨产业发展探析
107
园艺学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 7期
!!!!!!!!!!!!!!!!!!!!!!!!!!!!!!!!!!!!!!!!!!!!!!!
!!!!!!!!!!!!!!!!!!!!!!!!!!!!!!!!!!!!!!!!!!!!!!!
!!!!!!!!!!!!!!!!!!!!!!!!!!!!!!!!!!!!!!!!!!!!!!!
(上接第 103页)
3.5 加强病虫害预防
对于病毒病引起的畸形果重在预防。病毒病危害巨大,
且无法根治,番茄病毒病主要通过刺吸式害虫传播,主要防
治蚜虫、叶蝉、粉虱等刺吸式害虫,以预防该病传播。
3.6 注意营养元素的补充
适量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过量施氮肥;除底肥施过
磷酸钙、钙镁磷肥外,应注重叶面补钙 [8]。从苗期开始直到最
后一穗果实膨大后期,用氨基酸态钙(螯合态钙)300 倍液喷
施和浇施效果较好,每隔 10~15 d喷 1次;苗期叶面喷 0.1%~
0.2%硼砂溶液,每隔 5~7 d 喷 1次,喷 3~4 次即可。
3.7 及时疏花疏果
在蘸花工作结束、小番茄长到黄豆或花生大小时,要及
时疏花疏果。发现畸形果后要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择优筛
选,将顶裂、漏籽的幼果及时摘除,以利正常花、果的发育。
4 参考文献
[1] 邱建伟 .番茄幼果顶裂的原因和预防办法[J].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
艺,2012(9):70.
[2] 李晓东.番茄幼果顶裂的原因及预防[J].蔬菜,2004(1):16.
[3] 番茄幼果顶裂的原因及预防 [EB/OL].(2010-09-10)[2015-02-28].
http://www.xjboz.gov.cn/html/2010-09/10-09-10-VCDA.html.
[4] 番茄幼果顶裂咋预防[N].吉林农村报,2006-05-31(4).
[5] 大棚种植技术 [EB/OL].[2015-02-28].http://wenku.baidu.com/view/
b424d25c804d2b160b4ec015.html.
[6]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 [EB/OL].[2015-02-28].http://wenku.baidu.com/
view/678099d149649b6648d74703.html.
[7] 郑太波,陈梅.日光温室番茄畸形果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陕西
农业科学,2005(4):137.
[8] 赵建锋,秦进华,孙玉东,等.番茄畸形果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7(31):9880-9881.
(上接第 104 页)
化合物积累的少,供给植株的养分就少,生长受到抑制,表
现出节间长、叶片薄、抗病性差等。
4 参考文献
[1] 艾民,刘振奎,杨延杰,等.温度、光照强度和 CO2浓度对黄瓜叶片净
光合速率的影响[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5(4):414-418.
[2] 马德华,庞金安,霍振荣,等.黄瓜对不同温度逆境的抗性研究[J].中
国农业科学,1999(5):28-35.
[3] 马鸿艳.温室不同温度管理对黄瓜生长、产量及理化指标的影响[D].
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04.
[4] 裴孝伯,张福墁,王柳.不同光温环境对日光温室黄瓜氮磷钾吸收分
配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2(12):1510-1513.
[5] 尚辉,李衍素,白龙强,等.亚适宜温光环境对黄瓜幼苗生长·光合特
性和含氮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2(25):12419-12422.
[6] 唐高霞.冬春保护地黄瓜的温度控制[J].吉林农业,2006(3):21.
[7] 汪学敏.黄瓜光合作用对温度胁迫的响应及过氧化氢对其缓解机制
的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1.
[8] 闫立英,娄丽娜,冯志红,等.不同生态环境下雌雄同株黄瓜单性结实
性遗传的比较[J].应用生态学报,2010(1):61-66.
(上接第 105页)
60 t/hm2左右。
6 参考文献
[1] 徐亚娟,刘卫东.北方地区日光温室秋冬茬菠菜栽培技术 [J].现代农
业科技,2014(5):137-138.
[2] 刘精芳 .春棚鲜食糯玉米栽培技术 [J].现代农业科技,2009(20):71-
72.
[3] 石亚芳 .白萝卜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J].农业开发与装备 ,
2013(8):85.
[4] 崔自学.康县大棚无公害早春甘蓝栽培技术[J].蔬菜,2014(3):45-46.
[5] 范振华,王秀霞.浅析生姜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措施[J].农家之友,2010
(5):8,17.
[6] 李晓松.华北北部生姜栽培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13(8):187-188.
[7] 吴帮勇.兴义市生姜栽培管理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1
(12):107,180.
[8] 张冬莲,托治宁,覃光积 .果园间作生姜栽培技术要点 [J].广西农学
报,2011(4):90-92.
利益联结紧密的加工型、外向型投资项目,鼓励投资业主通
过资本运作、产业延伸、品牌嫁接或其他途径,高起点组建
“龙头”企业,带动“云和雪梨”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提升。
5.3 提升品牌影响力
5.3.1 标准化生产。申请制订云和雪梨省级标准,积极推广
标准化生产,标准化生产达到 95%。
5.3.2 规范化管理。积极推行有管理制度、有管理人员、有
生产记录、有质量检测、有包装标记,开展质量追溯的“五有
一追溯”生产管理制度。
5.3.3 质量安全有保障。探索创新产地管理模式,规范投入
品使用,确保安全生产 [3]。建立健全产品质量安全责任机制
和承诺机制,提高经营主体和生产梨农的质量安全意识,逐
步形成云和雪梨“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质量可追溯、责
任可界定”的安全保障工作机制。
5.3.4 打响云和雪梨公共品牌。积极开展“云和雪梨地理标
志产品”申报。充分利用媒体、网络和国内外农博会宣传推
介“云和雪梨”,适时举办“云和雪梨节”,扩大“云和雪梨”的
影响面,提升“云和雪梨”公共品牌的影响力。
5.4 提升产业管理与服务水平
5.4.1 成立云和雪梨产业协会。依法成立云和雪梨产业协
会,充分发挥协会在标准制定与执行、规划研究与实施、产
品质量安全与自身利益保护等方面的特殊作用,为政府管理
部门与广大生产经营业主架起沟通的桥梁,提高工作实效。
5.4.2 扶持发展民营科研机构。鼓励扶持综合实力强的经
营业主通过“内培外引”的办法解决技术领军人才 [4]。组建民
营科研机构,开展“云和雪梨”产前、产中、产后各领域技术
创新与推广,积极开展专业化服务,为政府部门解决技术推
广机构人员紧缺、知识老化、技术管理粗放、技术服务不到
位等“短板”问题。
5.4.3 提升主管部门的管理与服务水平。主管部门和责任
单位必须高度重视产业提升发展的项目实施,及时解决项
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协调处理好有关政
策事务和民间纠纷,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6 参考文献
[1] 高桂华,彭丽萍,李文莲.巍山县红雪梨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J].现代
农业科技,2010(2):169-170.
[2] 刘建灵,陈超俊,宋小英,等 .云和县雪梨产业化建设进展与思考 [J].
浙江林业科技,2004(1):62-65.
[3] 严邦祥,梅振根,陈培春,等 .景宁县云和雪梨恢复和发展初探[J].中
国林副特产,2001(2):60.
[4] 王慧云 .赵县的雪梨品牌创建与经营的思路与对策 [J].中国证券期
货,2012(7):116-117.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