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小甘菊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测定及其薄层色谱的初步分析



全 文 : 2007, Vol. 28, No. 07 食品科学 ※分析检测430
小甘菊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测定及其
薄层色谱的初步分析
吴春霞 1,宋曼殳 2,阿不都拉·阿巴斯 1 , *
(1.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生物系,北京 100049 )
摘 要:采用 70%乙醇回流法对小甘菊不同部位进行了总黄酮的提取,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分光光度法对其进
行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总黄酮的含量顺序为叶>花>茎。并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小甘菊不同部位总黄酮进行
了定性分析及比较,以正丁醇 -醋酸 -水(4:1:5)为展开剂。结果表明小甘菊不同部位总黄酮既有相同的成分又有不同
的成分。
关键词:小甘菊;不同部位;总黄酮;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法
Study on Content Detemination and Preliminary Analysis by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of
Total Flavonids in Different Parts of Cancrinia discoidea (Ledeb.) Poljak
WU Chun- xia1,SONG Man-shu2,ABDULLA·Abbas1,*
(1.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njiang University, Urumqi 830046, China;
2.Department of Biology, 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Abstract :Extraction of the total flavonids in different parts of Cancrinia discoidea (Ledeb.) Poljak by refluxing with 70% ethanol
was studied.The total flavonids were determined by spectrophotometry,rutin as control sampl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 of total flavonids in leaf was the highest, in flower was less than in leaf,and in stem was the least.We also executed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n the total flavonids in different parts of Cancrinia discoidea (Ledeb.) Poljak by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N-butyl alcohol-acetic acid-distilled water(4:1:5)was used as the developing solve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not only the same flavonids constituents but also different constituents in different parts of Cancrinia discoidea (Ledeb.)
Poljak.
Key words:Cancrinia discoidea (Ledeb.) Poljak;different parts;total flavonids;spectrophotometry;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中图分类号:TQ2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630(2007)07-0430-04
收稿日期:2007-06-20 *通讯作者
作者简介:吴春霞( 1 9 8 2 -),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资源植物研究。
小甘菊 Cancrinia discoidea (Ledeb.)Poljak. 菊科小甘
菊属二年生草本,高 5~20cm。主根细,自基部多分
枝,直立或斜生,无明显主茎,被白色绵毛。基生
叶多数,密集,被白色绵毛,灰绿色。叶的轮廓为
长圆形或卵形。头状花序单生,花黄色,筒状。瘦
果,无毛,花果期 6~9月。根据小甘菊营养器官解剖
学研究,小甘菊是高光效植物,能在较短时间内制造
大量营养物质,完成生活周期。它结构特征说明,小
甘菊长期适应早期湿润、后期干旱的特殊生境,即演
变为结构简单、光合效率高、生长发育快、具有一定
耐旱结构特征的中生草本植物[1]。生于山坡、荒地和戈
壁,海拔 450~1970m。在新疆主要产于富蕴、布尔津、
木垒、奇台、阜康、乌鲁木齐、托里、博乐、伊
宁、巩留、伊吾、巴里坤、哈密等县市。甘肃、西
藏等省区有分布;蒙古及中亚地区也有分布[ 2]。
关于小甘菊结构解剖学研究已有报道,但有关它的
有效成分的报道特别是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报道还未见
到,本研究对小甘菊不同部位总黄酮进行了提取和含量
测定,并通过薄层色谱法对不同部位总黄酮的成分进行
了初步分析,以便为下一步的小甘菊黄酮类化合物结构
的研究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431※分析检测 食品科学 2007, Vol. 28, No. 07
1.1 材料,试剂与仪器
1.1.1 材料
小甘菊采自于新疆北沙窝,时间为 2006年 5月 14
日,并经阿不都拉·阿巴斯教授鉴定为菊科小甘菊属小
甘菊。
1.1.2 试剂
芦丁对照品、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乙
醚、无水乙醇、三氯化铝、正丁醇、醋酸等均为分
析纯试剂。
1.1.3 仪器
DHG-9141A型电热恒温干燥箱;可见分光光度计;
SHZ-D循环水式真空泵;HH-S电热恒温水浴锅;RE-
52A旋转蒸发器 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 SB-2A型薄层
色谱仪 天津市分析仪器厂;玻璃毛细管;硅胶 GF254
薄层板(10× 20cm) 青岛海洋化工厂。
1.2 小甘菊不同部位样品液的制备
分别准确称取小甘菊叶 3.0g,小甘菊花 2.0g小甘菊
茎 1.0g,用脱脂滤纸包好,置于索氏提取器中,用 150ml
乙醚于 45℃水浴回流脱脂。直到醚层无色为止,弃去
醚层,待挥干乙醚后,按料液比 1:20的比例用 70%乙
醇于 70℃水浴中连续提取 2h,趁热过滤。同样的方法
提取两次,合并两次提取液。并用 70%乙醇洗涤样品
粉末(10ml× 2),将洗液过滤,将提取液和洗液合并,
再用旋转蒸发仪浓缩提取液,回收乙醇。直到所得的
提取液近干为止,即为所得的总黄酮,用 30% 乙醇定
容在 100ml容量瓶中,用于分光光度计的测定、显色反
应的定性检测以及薄层色谱的分析[3-4]。
1.3 小甘菊不同部位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1.3.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准确称取芦丁对照品(120℃干燥至恒重)0.0200g,加
30% 乙醇溶解,定容到 100ml 容量瓶中,摇匀。
1.3.2 标准曲线的绘制
准确吸取 0.200mg/ml的芦丁对照品溶液 0.0、1.0、
2.0、3.0、4.0、5.0、6.0ml,分别置于 25ml容量瓶中,
各加 5%亚硝酸钠溶液 1.0ml,混匀,放置 6min;加 10%
硝酸铝溶液 1.0ml,混匀,放置 6min;加 4%氢氧化钠
10ml,再加 30%乙醇至刻度,摇匀,放置 15min。按
照分光光度法在 510nm波长处,以试剂空白作参比测定
吸光度。以吸光度 A为纵坐标,芦丁浓度 C为横坐标,
绘制标准曲线。
1.3.3 测定方法
分别精量小甘菊叶样品液 0.5ml,小甘菊花样品液
0.7ml,小甘菊茎样品液 3.5ml,于 25ml容量瓶中,按
照标准曲线制备项中的方法进行操作,于 510nm处测定
吸光度。
1.4 精密度实验
准确称取小甘菊茎样品粉末 1.0g,按照小甘菊茎样
品液的制备和含量测定方法操作,取同一浓度样品液,
连续测定 6次吸光度,计算小甘菊茎中总黄酮含量,求
得平均值和 RSD。
1.5 显色稳定性实验
准确称取小甘菊茎样品粉末 1.0g,按照小甘菊茎样
品液的制备和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然后每隔 5min测定一
次吸光度,计算 R S D。
1.6 加样回收率实验
为了验证方法的可靠性,准确称取已知总黄酮含量
的小甘菊茎粉末五份,每份 1.0g,分别精密加入一定量
芦丁对照品,按照小甘菊茎样品液的制备和含量测定方
法操作,得总黄酮含量。根据回收率公式计算回收率,
并求得平均回收率和 RSD。
1.7 小甘菊不同部位总黄酮的显色反应定性检测
检测过程见表 3[5]。
试剂 黄酮 黄酮醇 二氢黄酮 查耳酮 异黄酮 橙酮
盐酸 -镁粉 黄 /红 红 /紫红 红 /蓝 /紫 — — —
盐酸 -锌粉 红 紫红 紫红 — — —
硼氢化钾 — — 蓝 -紫红 — — —
三氯化铝 黄 黄绿 蓝绿 黄 黄 淡黄
醋酸镁 黄 黄 蓝 黄 黄 —
硼酸 -柠檬酸 黄绿 黄绿 — 黄 — —
浓硫酸 黄 /橙 黄 /橙 橙 /紫 橙 黄 红 /洋红
氢氧化钠 黄 深黄 黄 -橙 橙 -红 黄 红 /紫红
表 1 黄酮类化合物的定性检测
Table 1 Qual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flavonoids
1.8 不同部位总黄酮的 TLC定性分析及比较
1.8.1 展开体系的选择
分别用玻璃毛细管吸取以上提取的叶、花、茎样
品液点于硅胶GF254薄层板上,分别以(1)正丁醇 -醋酸 -
水(4:1:5)(2)正丁醇 -醋酸 -水(6:1:5)(3)氯仿 -甲醇 -甲酸(15:
5:1)(4)甲醇 -水(1:1)(5)氯仿-乙酸乙酯 -甲醇 -甲酸(50:5:10:
1)(6)苯 -吡啶 -甲酸(36:9:5)(7)氯仿 -甲醇 -水(4:1:0.1)(8)氯
仿 -甲醇 -甲酸 -水(10:3:3:1)为展开剂[6-9],展开,取出,
晾干,喷 1 % A l C l 3 乙醇试剂,挥干后,在紫外灯下
(365nm)观察。
1.8.2 方法
1.8.2.1 点样
取硅胶GF254薄层板一块,在距底边 1cm处用铅笔
画一起始线。用玻璃毛细管吸取芦丁对照品溶液(0.01g芦
丁溶于 50ml 30%乙醇中,最终浓度为 0.2mg/ml)点样于起
始线上,记为点 A,再用毛细管依次吸取叶、花、茎
样品液在彼此间距 1cm处点样,分别记为点B、C、D。
2007, Vol. 28, No. 07 食品科学 ※分析检测432
1.8.2.2 展开
在密闭层析缸中放入展开剂,将点样板移至层析缸
中,待溶剂前沿移至距板上端 1 c m 处时,将板取出。
1.8.2.3 显色
待展开剂挥干后,喷洒 1%三氯化铝乙醇液,用热
风吹干,于紫外灯下(365nm)观察,测定 Rf 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甘菊不同部位总黄酮的含量测定结果
2.1.1 标准曲线回归方程的建立
用最小二乘法经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
A=9.5268C- 0.0095,相关系数 r=0.9988,表明在 8~
48μg/ml范围内芦丁浓度与吸光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测
定结果见图 1。
2.4 加样回收率实验结果
根据下列公式计算回收率:

混合后测得总黄酮含量-样品中总黄酮含量
回收率(%)=—————————————————————————× 100

芦丁加入量
平均回收率 101.01%,RSD=2.95%。结果见表 5。
0.5
0.4
0.3
0.2
0.1
0
-0.1
0 0.02 0.04 0.06
y=9.5268x- 0.0095
R2=0.9988
A
C(mg/ml)
图1 芦丁对照品标准曲线示意图
Fig.1 Criteria curve scheme of rutin
2.1.2 小甘菊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的计算
根据标准曲线和下列公式计算小甘菊不同部位提取
总黄酮含量
总黄酮含量(%)=稀释倍数×C× 25ml× 10- 3× 100/W(g)
式中,C 为样品溶液中芦丁的含量;W 为小甘菊
不同部位样品的干重。
重复测定四次,取其平均值。结果见表 2。
2.2 精密度实验结果
结果见表 3。结果表明仪器精密度较好。
2.3 显色稳定性实验结果
结果见表 4。结果表明样品液在 30min内吸光度
稳定。
A 总黄酮含量(%) 平均值 RSD(%)
0.317 2.448
0.314 2.426
0.313 2.418 2.418 0.646
0.312 2.411
0.311 2.403
0.311 2.403
表 3 小甘菊茎样品液精密度实验结果
Table 3 Result of precision test
时间(min) A RSD(%)
0 0.322
5 0.322
10 0.316
15 0.312 2.773
20 0.307
25 0.304
30 0.300
表 4 稳定性实验结果
Table 4 Result of stability test
样品含总黄酮量(g) 芦丁加入量(g) 测定量(g) 回收率(%)
0.0253 0.0038 0.0291 100.00
0.0253 0.0025 0.0279 104.00
0.0253 0.0025 0.0279 104.00
0.0253 0.0034 0.0286 97.06
0.0253 0.0051 0.0304 100.00
表5 加样回收率结果
Table 5 Result of recovery
2.5 小甘菊不同部位总黄酮定性检测结果
试剂 黄酮 黄酮醇 二氢黄酮 查耳酮 异黄酮 橙酮
盐酸 -镁粉 — — — — — —
盐酸 -锌粉 — 2 2 — — —
四硼酸钠 — — — — — —
三氯化铝 — 1/2/3 — — — —
醋酸镁 1/2/3 1/2/3 — 1/2/3 1/2/3 —
硼酸 -柠檬酸 — — — 1/2/3 — —
浓硫酸 1/2/3 1/2/3 — — — —
氢氧化钠 2 1 — 3 2 —
表 6 黄酮类化合物的定性检测结果
Table 6 Result of qual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f lavonoids
注:数字“1”代表小甘菊叶;“2”代表小甘菊花; “3”代表
小甘菊茎。
叶 花 茎
0.415 0.296 0.330
吸光度
0.412 0.293 0.330
0.413 0.290 0.327
0.409 0.288 0.326
平均含量(%) 7.379 5.647 2.532
表 2 小甘菊不同部位总黄酮的含量
Table 2 Contents of total flavonids in different parts of Cancrinia
discoidea (Ledeb.) Poljak
显色反应结果可以看出小甘菊叶可能含有黄酮、黄
酮醇、查耳酮、异黄酮;小甘菊花可能含有黄酮、黄
酮醇、二氢黄酮、查耳酮、异黄酮;小甘菊茎可能
433※分析检测 食品科学 2007, Vol. 28, No. 07
含有黄酮、黄酮醇、查耳酮、异黄酮。叶和茎所含
的黄酮种类比较接近,小甘菊花所含黄酮种类比两者更
丰富。结果说明三者所含的黄酮种类既有相同的成分又
有不同的成分。
2.6 不同部位总黄酮的 TLC定性分析及比较结果
结果显示,不同展开剂对小甘菊化学成分的分离效
果不同,其中以(1)正丁醇 -醋酸 -水(4:1:5)为展开剂分离
效果最好,斑点清晰、圆整,故采用展开剂( 1)作为展
开条件。测得 R f 值见表 7。
以实验过程最终选择了用乙醚脱脂。
3.2 在薄层层析过程中,硅胶板必须密封保存防吸
潮,或用前烘干,因为硅胶板含水量不同,吸附力会
有变化,展开效果会受影响。
3.3 展开缸如需预先用展开剂预平衡,可在缸中加入
适量的展开剂,必要时并在壁上贴两条与缸一样高、
宽的滤纸条,一端进入展开剂中,盖严,使展开缸平
衡 [ 1 0 ]。
3.4 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可知,小甘菊不同部位
均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顺序为叶>花>茎。
通过显色反应和薄层色谱定性分析可知,小甘菊不同部
位总黄酮既有相同的成分又有不同成分。
3.5 本法方便、快速,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要
求,是对小甘菊中总黄酮进行提取及含量测定的理想
方法之一。
对于具体含有哪些黄酮类化合物的单体以及它们的
含量和具体化学结构,作者将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红
外光谱、紫外光谱等方法作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于喜凤, 李进. 短命植物小甘菊营养器官解剖学研究[J]. 西北植物
学报, 1997, 17(5): 123-26.
[2] 新疆植物志编委会. 新疆植物志: 第 5卷[K]. 乌鲁木齐: 新疆科技卫
生出版社, 1999: 136.
[3] 赵永昕, 帕提古丽·马合木提, 阿布都拉·阿巴斯. 新疆两种花
楸不同部位总黄酮的提取及其含量比较[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6, 18: 830-832.
[4] 赵永昕, 帕提古丽·马合木提. 新疆天山花楸不同药用部位总黄酮
的提取及其定量测定[J]. 食品科学, 2005, 26(9): 414-415.
[5] 宋晓凯, 吴立军. 天然药物化学[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79.
[6] 聂波, 佟丽华, 于敏. 荷叶化学成分的分离分析[J].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3, 26(4): 54.
[7] 张冬冬, 王春艳, 解春华. 薄层层析法测定黄花菜中黄酮成分[J]. 中
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2, 12(4): 445.
[8] 于宗渊, 孙中矾, 苏本正. 薄层色谱法鉴定辛夷药材[J]. 中药材,2004,
27(7): 487-488.
[9] 刘金旗, 王兰, 刘劲松, 等. 菊花叶黄酮类化合物的实验分析[J]. 中
国中医药科技, 2002, 9(4): 226-227.
[10]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一部[M]. 北京: 化学工业
出版社, 2000: 附录VIB薄层色谱法.
薄层色谱图见图 2。
A B C D
A.芦丁对照品;B .叶;C .花;D.茎。
图 2 不同部位总黄酮薄层色谱图
Fig.2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表 7 数据和薄层色谱图表明在小甘菊叶、花、茎
中均有接近于芦丁对照品Rf值 0.68的荧光斑点;而且叶
和茎的斑点数目相同,位置都比较接近,花的斑点数
目要比两者多,但三者的前两个斑点位置均相近。这
与前面显色反应所得:叶和茎所含的黄酮种类比较接
近,小甘菊花所含黄酮种类比两者更丰富结论相符。
3 结 论
3.1 实验过程中曾用石油醚进行脱脂,但效果不理
想,而且与用乙醚脱脂所测得的含量有明显差异,所
样品 Rf值
芦丁对照品(A) 0.68
叶样品液(B) 0.49 0.72
花样品液(C) 0.46 0.72 0.87
茎样品液(D) 0.53 0.73
表 7 薄层色谱测得Rf值
Table 7 R f value of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