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Microbial characters in no-tillage soil with paddy-upland rotation

水旱轮作条件下免耕土壤微生物特性研究



全 文 :收稿日期:!""#$"%$"! 接受日期:!""#$"&$’"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四川省青年基金("(,-"!($"!");四川农业
大学校科技青年创新基金(!"".)资助。
作者简介:熊鸿焰(%+#%—),女,四川乐山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农田土壤微生物学研究。/01234:5678927:3678’!’;%!(< =61
! 通讯作者 >?4:"#’.$!##!!%(,/01234:43@37:;!(’<7?@
水旱轮作条件下免耕土壤微生物特性研究
熊鸿焰,李廷轩!,余海英,张锡洲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四川雅安 (!."%&)
摘要: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研究了水旱轮作条件下,不同免耕年限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生物量的变化特点及其
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旱作和水作后,免耕土壤细菌数量显著低于常规耕作。随着免耕年限延长,旱作后土壤
细菌数量呈先降低再增加的趋势,免耕 .!( 2时最低;而水作后,不同免耕年限间无显著差异。(!)旱作后,免耕
土壤真菌和放线菌数量显著高于常规耕作,而水作后,真菌和放线菌数量较常规耕作显著降低。随着免耕年限的
延长,旱作后土壤真菌数量呈先降低再增加的趋势,免耕 A!# 2时最低;土壤放线菌数量在免耕 .!( 2后趋于稳
定。水作后,土壤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呈显著负相关。(’)旱作和水作后,免耕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显著高于常规耕
作,两者呈极显著正相关,变化趋势一致。随着免耕年限延长,旱作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呈逐渐降低的趋势;水
作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呈先增加再降低的趋势。
关键词:水旱轮作;免耕;微生物数量;微生物量
中图分类号:B%.&<’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C(!""+)"%$"%&.$"(
!"#$%&"’( #)’$’#*+$, "- -%.*"((’/+ ,%"( 0"*) 1’223.41(’-2 $%*’*"%-
CDEFG H6780927,ID >3780:J27!,KL H2309378,,H)FG C30M56J
(!"##$%$ "& ’$(")*+$( ,-. /-01*"-2$-3,41+5),- 6%*1+)#3)*,# 7-10$*(138,9,,-,41+5),- :;<=>?,!51-,)
5&,*$’#*:N5278?O 6P 13=Q66Q8273O1 7J1R?Q 27S 13=Q6R324 R3612OO 37 O634O T?Q? 37U?O@382@?S T3@5 S3PP?Q?7@ 9?2QO 6P 760
@34428? J7S?Q @5? V2SS90JV427S Q6@2@367 W X?OJ4@O 37S3=2@?S @52@:(%))P@?Q JV427S =Q6VV378 27S V2SS9 =Q6VV378,@5?
7J1R?Q 6P 13=Q66Q8273O1O 37 760@34428? O634 T2O O3873P3=27@49 46T?Q @527 @52@ 37 =67U?7@36724 @34428? O634 W Y3@5 @5? 37=Q?2O?
6P 760@34428? 9?2QO,R2=@?Q32 7J1R?Q S?=Q?2O?S,27S @5?7 2VV?2Q?S 27 37=Q?2O378 @Q?7S 2P@?Q JV427S =Q6VV378W >5? 46T?O@
7J1R?Q 6P R2=@?Q32 2VV?2Q?S 2@ .$( 9?2QO 6P 760@34428? 2P@?Q JV427S =Q6VV378 @Q?2@1?7@ W F6 O3873P3=27@ S3PP?Q?7=?O T?Q?
P6J7S 37 O634 T3@5 S3PP?Q?7@ 760@34428? 9?2Q @Q?2@1?7@ 2P@?Q V2SS9 =Q6VV378W(!))P@?Q JV427S =Q6VV378,@5? 7J1R?Q 6P PJ70
83 27S 2=@37619=?@?O 37 760@34428? O634 T?Q? O3873P3=27@49 5385?Q @527 @52@ 37 =67U?7@36724 @34428? O634,RJ@ T?Q? 46T?Q 2P@?Q
V2SS9 =Q6VV378 @Q?2@1?7@ W Y3@5 @5? 37=Q?2O? 6P 760@34428? 9?2QO,7J1R?Q 6P PJ783 52S 2 @Q?7S 6P S?=Q?2O378 27S @5?7 370
=Q?2O378,T3@5 @5? 46T?O@ 7J1R?Q 37 O634 J7S?Q A$# 9?2Q 6P 760@34428? @Q?2@1?7@ W >5? 216J7@ 6P 2=@37619=?@? Z?V@ O@2R4?
2P@?Q .$( 9?2Q 6 P 760@34428? @Q?2@1?7@ W )P@?Q V2SS9 =Q6VV378,7J1R?Q 6P PJ783 52S 2 O3873P3=27@ 7?82@3U? Q?42@367O53V T3@5
@5? 7J1R?Q 6P 2=@37619=?@?O 37 @5? O634 W(’))P@?Q JV427S 27S V2SS9 =Q6VV378,13=Q6R324 R3612OO N 27S F 37 760@34428?
O634 T?Q? O3873P3=27@49 5385?Q @527 @52@ 37 =67U?7@36724 @34428? O634,@5? 13=Q6R324 R3612OO N 27S F 52S V6O3@3U? =66Q?420
@367O;T3@5 @5? 37=Q?2O? 6P 760@34428? 9?2QO,13=Q6R324 R3612OO N 27S F S?=Q?2O?S 2P@?Q JV427S =Q6VV378,RJ@ 3@ O56T?S
37=Q?2O378 27S @5?7 S?=Q?2O378 @Q?7S 2P@?Q V2SS9 =Q6VV378W
6+3 0%$2,:V2SS90JV427S Q6@2@367;760@34428?;7J1R?Q 6P 13=Q66Q8273O1;13=Q6R324 R3612OO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
[427@ FJ@Q3@367 27S \?Q@343M?Q B=3?7=?
土壤是农业生产之本,如何通过合理的耕作措
施达到既可高产节源,培肥土壤,又能有效减少环境
污染,是当前的重要问题[!]。免耕不仅能培肥地力,
更能保持水土,是发展生态农业的有效途径["]。免
耕栽培主要依靠作物根系和微生物活动来创造适合
作物生长的耕层土壤结构,调节土壤肥力水平,为作
物的良好生长提供较好的条件[#]。大量研究表明,
旱地免耕可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生物
量[’%(],对真菌群落结构和种群构成有显著影响,秸
秆覆盖免耕土壤真菌多样性高于常规耕作[!)]。水
田垄作免耕土壤细菌、放线菌、纤维素分解菌和微生
物量氮均较常规耕作增加,而真菌数量低于常规耕
作[!!%!"]。
随着免耕技术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旱地免耕、水
田免耕和水旱轮作免耕等耕作栽培制度。国内外对
免耕土壤微生物数量、群落组成和微生物量等已做
了较多研究,但主要集中在旱地和水田,较少涉及水
旱轮作[!#]。水旱轮作构成了一个特殊的农田生态
系统[!$],实行免耕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微生物量的
影响尚鲜见报道。名山县自 ")世纪 *)年代开始推
广水稻 %油菜轮作免耕栽培技术,免耕时间长、规模
大、影响广,在四川省丘陵、平坝区具有一定的典型
性。因此,本文以名山县黑竹镇为研究区域,初步探
讨了水旱轮作条件下不同免耕年限土壤微生物数量
和微生物量的变化特点,以期为合理耕作与施肥提
供科学依据与理论指导。
! 材料与方法
!"! 研究区域概况
名山县位于川西平原西南边缘,地处东经 !)#+
",!!)#+"#,,北纬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区,既受西南季风的控制又受南支气流的影响,年平
均降雨量为 !-!(.( //,年平均温度 !-.-0,年日照
时数 !)-#.- 1。地貌类型以台状丘陵和缓丘平坝为
主,采样区为缓丘平坝,海拔 &))!&-) /。土壤类型
较为一致,均为水稻土。种植制度以水稻 %油菜轮
作为主。
!"# 土样的采集与制备
分别在 "))&年 - 月 * 号(油菜收获期)和 "))&
年 (月 ")号(水稻收获后),根据实际调查,采集常
规耕作(23)、免耕 "!# 4、-!& 4、’!* 4和 !) 4以
上的土壤样品。常规耕作和不同免耕年限的土样均
选 ’个田块作为重复,样品总数共计 ’)个。土样为
混合土样,用铁锨多点采集耕层()—") 5/)土壤,每
个土样由 ’个采集点的土壤混合,采集点呈“6”型均
匀分布。土样分为 "部分,一部分用无菌袋收集,带
回实验室保存于 $0冰箱,迅速测定土壤细菌、真菌
和放线菌的数量及微生物量碳和氮;另一部分风
干,用于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表 !)。
表 ! 供试土壤理化性质
$%&’( ! )*+’ ,-(.+,%’ %/0 1-23+,%’ 14*1(45+(3
年限
7849:
(4)
容重 ;<=> ?8@:ABC
(D E 5/#)
有机质 FG
(D E >D)
全氮 HIB4= J
(D E >D)
速效氮 KL4A= M J
(/D E >D)
速效磷 KL4A= M N
(/D E >D) OP
旱作
QO=4@?
水作
N4??C
旱作
QO=4@?
水作
N4??C
旱作
QO=4@?
水作
N4??C
旱作
QO=4@?
水作
N4??C
旱作
QO=4@?
水作
N4??C
旱作
QO=4@?
水作
N4??C
2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 !) !.-) !.#* -).&! -".!( ".#- ".$* !’).(( ""#.$) !*.!# !(.*- -.!# -.")
!"6 测试项目及方法
微生物数量:采用稀释平板法。细菌采用牛肉
膏蛋白胨培养基,放线菌采用改良高氏一号培养基,
真菌采用马丁氏(G49BA@)培养基[!-]。
微生物生物量:采用氯仿熏蒸 % 3"6F$ 浸提
法[!&%!’]。称取 $份预培养土样,每份土样 "- D(烘干
基),其中 "份直接用 ).- /I= E S 3"6F$浸提。另 "份
放入内盛 -) /S的无醇氯仿及稀碱(! /I= E S J4FP)
的真空干燥器,用真空泵抽成真空,观察到氯仿剧烈
沸腾后开始计时,并让真空泵的压力保持在 ).&!
).* GN4之间持续 - /A@,关闭真空干燥器的阀门,在
"-0黑暗下灭菌 "$ 1。取出氯仿和稀碱,再用真空
泵反复抽气,直到土样闻不到氯仿的气味为止。熏
蒸的土样除去氯仿后立即浸提。吸取 !).) /S浸提
&$! 植 物 营 养 与 肥 料 学 报 !-卷
液,用 !"#$"%& ’(")%& 容量法测定碳含量。另取
*+,- ./浸提液,用开氏法测定氮含量。以熏蒸土
样与未熏蒸土样提取的有机碳、氮的差值分别除以
转换系数 !#(-,01)、!2(-,+&),计算土壤微生物量
碳、氮的含量。
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3(值和容重的
测定均采用常规分析方法[*4]。
! 结果与分析
!"# 土壤细菌数量的变化
旱作土壤细菌数量显著高于水作,前者是后者
的 ",45!6,56倍(图 *)。旱作后,免耕土壤细菌数
量较常规耕作显著降低,降幅为 6,*7!55,&7。随
着免耕年限延长,土壤细菌数量呈先降低再增加的
趋势。免耕 "!0 8土壤细菌数量略低于常规耕作,
比免耕 +! 5 8、4! 1 8 和 *- 8 以上土壤分别高
*4-,&7、++,+7和 01,"7。免耕 +!5 8土壤细菌数
量急剧降低,仅为常规耕作的 0&,-7,其后土壤细
菌数量又有所上升。免耕 4!1 8和 *- 8以上土壤
细菌数量分别为 "&1,1- 9 *-0 :;< = >,?@和 "6","- 9
*-0 :;< = >,?@,比免耕 +! 5 8 增加了 40,67和
6+,-7。水作后,免耕土壤细菌数量比常规耕作显
著降低,降幅为 4,57!&",07,不同免耕年限间无
显著差异。
图 # 不同免耕年限土壤细菌数量的变化
$%&’# ()*+&, -. /), +012,3 -. 2*4/,3%* %+ 5-%65
7%/) 8%..,3,+/ +-9/%66*&, :,*35
土壤细菌是土壤微生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占土
壤微生物总数的 4-7!6-7,其数量主要受有机质、
水分、通气性、3(值等土壤环境的综合影响[*1]。相
关分析表明,旱作后,土壤细菌数量与土壤容重、有
机质、全氮和速效养分等无显著相关性,而与土壤
3(值呈显著正相关( $ A -,+01!)。由表 * 分析可
知,旱作和水作后免耕土壤 3(值分别比常规耕作
降低了 -,06!-,+0、-,"6!-,&1,是免耕土壤细菌数
量较常规耕作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水作后,土壤
通气性降低,不利于土壤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其数量
显著低于旱作。
!"! 土壤真菌数量的变化
由图 "可知,旱作土壤真菌数量显著高于水作。
其中,常规耕作条件下,旱作土壤真菌数量是水作的
*,&+倍;免耕条件下,土壤真菌数量显著增加,旱作
是水作的 +,4&!6,15倍。旱作后,免耕土壤真菌数
量显著高于常规耕作,前者是后者的 0,-5!+,-6
倍。随着免耕年限延长,土壤真菌数量亦呈先减少
再增加的趋势。免耕 4!1 8土壤真菌数量最低,比
免耕 "!0 8、+!5 8分别降低了 06,47和 "*,57,差
异显著。免耕 *- 8以后土壤真菌数量有所增加,是
常规耕作的 0,4* 倍,与其它免耕年限无显著差异。
水作后,土壤真菌数量较旱作显著降低。不同免耕
年限间,免耕 "!0 8和 4!1 8土壤真菌数量与常规
耕作无显著差异,免耕 +!5 8和 *- 8以上土壤真菌
数量均较常规耕作土壤显著降低,降幅分别为
&",+7、0-,-7。
图 ! 不同免耕年限耕层土壤真菌数量的变化
$%&’! ()*+&, -. /), +012,3 -. .0+&% %+ 5-%65
7%/) 8%..,3,+/ +-9/%66*&, :,*35
相关分析表明,旱作后,土壤真菌数量与 3(值
和有机质之间分别存在极显著负相关( $ A ’
-,561!!)和显著正相关($ A -,+0*!)关系,这与谭
周进[*6]等的研究结果一致。免耕土壤 3(值降低和
有机质增加为土壤真菌的大量繁殖提供了有利条
件。国外研究表明,免耕条件下,冷湿的土壤环境及
表层丰富的有机质可致使真菌占优势["-],而真菌的
大量繁殖则可导致土壤病原菌增加,加重作物的病
害["*]。水作后,土壤通气性降低,免耕土壤真菌数
4&**期 熊鸿焰,等:水旱轮作条件下免耕土壤微生物特性研究
量显著降低,能有效抑制土壤病虫害的发生。王玮
晶[!"]等研究表明,利用水环境的改变,可以防治顽
固性杂草和土壤病虫害。
!"# 土壤放线菌数量的变化
旱作后,免耕土壤放线菌数量较常规耕作显著
增加,增幅为 "#$%&!!’!$(&(图 ))。免耕 #!) *
土壤放线菌数量最高为 !+$’" , !-) ./0 1 2,34,比免
耕 ’!5 *、%!( *和 !- *以上土壤分别高 5($5&、
%5$’&和 5#$%&,差异显著。免耕 ’!5 *后土壤放
线菌数量基本保持一致,不同免耕年限间无显著差
异。水作后,免耕土壤放线菌数量较常规耕作显著
降低,降幅为 #%$- &!5!$! &。随着免耕年限延
长,土壤放线菌数量呈先降低再增加的趋势。免耕
%!( *土壤放线菌数量最低为 +$-5 , !-)./0 1 2,34,
比免耕 #!) *、’!5 *土壤分别降低 ’!$" &和 ’)$)
&。免耕 !- *以上土壤放线菌数量有所上升,比免
耕 %!(*土壤增加 !""$% &,与常规耕作及其它免
耕年限间无显著差异。
图 # 不同免耕年限土壤放线菌数量的变化
$%&’# ()*+&, -. /), +012,3 -. *4/%+-154,/,6 %+ 6-%76
8%/) 9%..,3,+/ +-:/%77*&, 5,*36
相关分析表明,旱作后,土壤放线菌数量与有机
质呈显著正相关(6 7 -$’(%!),土壤有机质的增加不
仅为真菌的繁殖提供了基质,同时也为土壤放线菌
数量的增加提供了有利条件。水作后,土壤通气性
降低,但土壤放线菌数量并未受到抑制,其原因是水
作后土壤真菌数量显著降低,为土壤放线菌的生长
和繁殖减小了种间竞争压力。相关分析亦表明,水
作后,土壤放线菌与真菌数量呈显著负相关(6 7
8 -$’%+!)。此外,土壤放线菌数量与 9:值和容重
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6 7 -$%%’!!)和显著负相关(6
7 8 -$’(%!)。因此,土壤 9:值降低和容重增加,
是水作后免耕土壤放线菌数量显著低于常规耕作的
主要原因。
!"; 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变化
土壤微生物量碳是土壤有机质中活性较高的部
分,是土壤养分重要的源。旱作土壤微生物量碳比
水作高 %!$#&!!5!$!&(图 ")。旱作后,免耕土壤
微生物量碳较常规耕作显著增加,受免耕年限的影
响,其增幅亦不同。免耕 #!) *土壤微生物量碳最
高为 !-’5$5 ;2 1 <2,比常规耕作增加 !5!$! &。随
着免耕年限延长,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免耕 !- * 以
上土壤微生物量碳比免耕 #!) *降低了 #5$+&,差
异显著。水作后,免耕土壤微生物量碳比常规耕作
增加 %$’(&!5’$"&。随着免耕年限延长,土壤微
生物量碳呈先增加再降低的趋势。免耕 ’!5 *土
壤微生物量碳最高为 ’!"$" ;2 1 <2,比常规耕作增加
##)$+ ;2 1 <2。免耕 %!( *土壤微生物量碳迅速降
低,与常规耕作无显著差异,比免耕 #!) *、’!5 *
和 !- * 以上土壤分别降低 #5$5&、)+$)& 和
)-$%&。免耕 !- * 以上土壤微生物量碳又有所回
升,较常规耕作显著增加,增幅为 ’’$)&,与免耕 #
!) *和 ’!5 *无显著差异。
图 ; 不同免耕年限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变化
$%&’; ()*+&, -. /), 1%43-2%*7 2%-1*66 ( %+ 6-%76 8%/)
9%..,3,+/ +-:/%77*&, 5,*36
土壤微生物量是土壤中除植物残体和大于 ’ ,
!-)!;
) 的土壤动物以外的具有生命活动的有机物
的量,其主要生物类群有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和
原生动物等。农田生态系统中,土壤微生物量的变
化主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旱作后,土壤微生物量
碳并未随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表 !),这
与樊丽琴等[##]的研究结果一致。相关分析表明,土
壤微生物量碳与土壤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分别呈极显
著正相关(6 7 -$((’!!、-$((!!!)。因此,旱作后,
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土壤真菌和放线
("! 植 物 营 养 与 肥 料 学 报 !’卷
菌的大量繁殖。水作后,土壤微生物量碳呈先增加
再降低的变化趋势,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氮的
变化一致(表 !)。相关分析表明,微生物量碳与土
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氮含量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
(" # $%&’(!!、$%)’$!!、$%&&$!!)。因此,水作后,
土壤微生物量碳则主要受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的
影响。
!"# 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变化
土壤微生物量氮是土壤微生物对氮矿化与固持
作用的综合反映[*+]。水作和旱作后,土壤微生物量
氮与微生物量碳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 $%)(,!!、
$%&’’!!),二者变化趋势一致(图 ’)。旱作后,免耕
土壤微生物量氮较常规耕作显著增加,增幅为
*$%!-!,.%&-。随着免耕年限延长,土壤微生物量
氮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免耕 &!) /土壤微生物量氮
比免耕 *!+ /降低 *.%*-。水作后,免耕土壤微生
物量氮比常规耕作增加 (%.-!*.%’-,随着免耕年
限延长,土壤微生物量氮呈先增加再降低的趋势。
旱作和水作后,免耕土壤微生物量氮均高于常规耕
作,表明免耕土壤有较多的氮素通过微生物的同化
作用转入微生物体内暂时固定,相应地减少了通过
01+挥发和 023+淋失以及反硝化脱氮等途径造成的
氮素损失。这对调节土壤氮素供应,提高土壤氮素
利用率,保护大气环境,防止水资源污染,保障农业
可持续发展等具有积极意义。
图 # 不同免耕年限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变化
$%&’# ()*+&, -. /), 0%12-3%*4 3%-0*55 6 %+ 5-%45
7%/) 8%..,2,+/ +-9/%44*&, :,*25
; 结论
!)旱作和水作后,免耕土壤细菌数量均较常规
耕作土壤显著降低。旱作后,土壤细菌数量随着免
耕年限的延长,呈先降低再增加的趋势;水作后,免
耕土壤细菌数量在不同免耕年限间无显著差异。
*)旱作后免耕土壤真菌数量显著高于常规耕
作,随着免耕年限延长,呈先降低再增加的趋势;水
作后,免耕 ’!, /和 !$ /以上土壤真菌数量较常规
耕作土壤显著降低。
+)旱作后免耕土壤放线菌数量显著高于常规
耕作,并随着免耕年限延长,土壤放线菌数量呈降低
的趋势;而水作后,免耕土壤放线菌数量低于常规
耕作,随着免耕年限延长,土壤放线菌数量呈先降低
再增加的趋势。放线菌与真菌数量呈显著负相关。
()旱作和水作后,免耕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显
著高于常规耕作。微生物量碳、氮呈极显著正相关,
变化趋势一致。旱作后,免耕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
随着免耕年限延长,呈逐渐降低的趋势;水作后,免
耕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均高于常规耕作,并随着免
耕年限的延长,微生物量碳、氮均呈先增加再降低的
趋势。
参 考 文 献:
[!] 杨学明,张小平,方华军,等 4 北美保护性耕作及对中国的意义
[5]4 应用生态学报,*$$(,!’(*):++’6+($%
7/89 : ;,<=/89 : >,?/89 1 5 !" #$ % @A8BC"D/EFA8 EFGG/9C BHBECIB
F8 0A"E= JIC"FK/ /8L E=CF"B BF98FMFK/8KC MA" @=F8/[5]4 @=F84 54 JN3
NG 4 OKAG 4,*$$(,!’(*):++’6+($%
[*] 高亚军,黄东迈,朱培立,等 4 水旱轮作地区免耕的肥力效应
[5]4 耕作与栽培,*$$$,(’):*6&%
P/A 7 5,1Q/89 R ;,<=Q > S !" #$ % ?C"EFGFT/EFA8 CMMFKFC8KH AM 0A3
EFGG/9C BAFG F8 N/LLH3QNG/8L /"C/[5]4 @QGEFD4 >G/8E 4,*$$$,(’):*6
&%
[+] 谢德体,曾觉廷 4 水田自然免耕土壤孔隙状况研究[5]4 西南农
业大学学报,!..$,!*(():+.(6+.&%
:FC R U,LC" BAFG DF"9F8T/EFA8[5]4 5 4 VAQE=WCBE J9"FK4 X8FD4,!..$,!*(():
+.(6+.&%
[(] 陈强,李登煜,张先婉 4 旱地聚土免耕土壤微生物特性研究
[5]4 土壤农化通报,!..),!+(():(.6’*%
@=C89 Y,SF R 7,<=/89 : Z4 VEQLH A8 IFK"A[F/G K=/"/KEC"B AM QN3
G/8L V0U\@V[5]4 @=F84 54 VAFG J9"FK4 @=CI4,!..),!+(():(.6
’*%
[’] 陈蓓,张仁陟 4 免耕与覆盖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组成的影响
[5]4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6,+)%
@=C89 ],<=/89 \ <4 OMMCKEB AM 8A3EFGG/9C /8L IQGK= A8 BAFG IFK"A[F/G
^Q/8EFEH /8L KAINABFEFA8[5]4 5 4 P/8BQ J9"FK4 X8FD4,*$$(,+.(,):
,+(6,+)%
[,] 李彩华,靳学惠,台莲梅 4 长期定点下不同农业措施对土壤微
生物区系的影响[5]4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G)(*):
G.6**%
SF @ 1,5F8 : 1,U/F S ;4 OMMCKEB AM LFMMC"C8E /9"FKQGEQ"/G I/8/9C3
IC8E ICE=ALB A8 BAFG IFK"AA"9/8FBI NANQG/EFA8 F8 GA893EC"I /8L NG/KC3
MF_F89[5]4 5 4 1CFGA89‘F/89 JQ94 ?F"BE S/8L \CKG/I4 X8FD4,*$$,,G)
.(!!期 熊鸿焰,等:水旱轮作条件下免耕土壤微生物特性研究
(!):"#$!!%
[&] 高云超,朱文珊,陈文新 ’ 秸秆覆盖免耕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与
养分转化的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 / 0,123 4 5,02678 4 9’ :26 ;6"-<=.7>2=? @6.=" B=C
D;.@=-" @=.B->> -7E <26 <;-7>F.;B-<=.7 .F ?"-7< 73<;=67<> =7 ><;-A
B3"D26E 7.C<=""-86 >.=">[(]’ 5D= ’ G8;=D’ 5=7’,)##*,!&(+):*)$*#%
[H] 徐阳春,沈其荣,冉炜 ’ 长期免耕与施用有机肥对土壤微生物
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 土壤学报,!II!,J#()):H#$#+%
93 / 0,5267 K L,L-7 4’ MFF6D< .F N6;. <=""-86 -7E -??"=D-<=.7 .F
B-73;6 .7 B=D;.@=-" @=.B->> 0,O -7E P -F<6; >=Q<667 R6-;> .F D;.??=78
[(]’ GD<- P6E." ’ 5=D’,!II!,J#()):H#$#+%
[#] 殷士学,宋明芝,封克 ’ 免耕法对土壤微生物和生物活性的影
响[(]’ 土壤学报,)##!,!#(*):J&I$J&&%
/=78 5 9,5.78 S 1,T678 U’ MFF6D< .F N6;. <=""-86 .7 >.=" B=D;..;C
8-7=>B> -7E @=.".8=D-" -D<=V=J&I$J&&%
[)I] 高云超,朱文珊,陈文新 ’ 秸秆覆盖免耕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
生态特征研究[(]’ 生态学报,!II),!)()I):)&I*$)&)I%
,-. / 0,123 4 5,02678 4 9’ 0.BB37=<;3D<3;6> .F >-?;.C
?2R<=D >.=" B=D;.F378= =7 <2;66 E=FF6;67<"R D3"<=V-<6E F=6"E >.="> =7 <26
O.;<2 .F 02=7-[(]’ MD." ’ 5D= ’,!II),!)()I):)&I*$)&)I%
[))] 高明,周宝同,魏朝富,等 ’ 不同耕作方式对稻田土壤动物、微
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研究[(]’ 应用生态学报,!II*,)W(&):
))&&$))H)%
,-. S,12.3 X :,46= 0 T !" #$ % MFF6D< .F <=""-86 >R><6B .7 >.=" -7C
=B-",B=D;..;8-7=>B -7E 67NRB6 -D<=V=G??" ’ MD." ’,!II*,)W(&):))&&$))H)%
[)!] 高明,张磊,魏朝富,谢德体 ’ 稻田长期垄作免耕对水稻产量
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II*,)I
(*):J*J$J*H%
,-. S,12-78 Y,46= 0 T,9=6 Z :’ 5<3ER .F <26 D2-786> .F <26
;=D6 R=6"E -7E >.=" F6;<="=<=""-86 -7E ;=E86 D3"<3;6 D.7E=<=.7>[ (]’ P"-7< O3<; ’ T6;< ’ 5D= ’,
!II*,)I(*):J*J$J*H%
[)J] 张磊,肖剑英,谢德体,魏朝富 ’ 长期免耕水稻田土壤的生物
特征研究[(]’ 水土保持学报,!II!,!()+):)))$))W%
12-78 Y,9=-. ( /,9=6 Z :,46= 0 T’ 5<3ER .7 B=D;.@=-" D2-;-DC
<6;=><=D> =7 ?-EER >.=" 37E6; ".78C<6;B 7.C<=""-86 -7E ;=E86 D3"<3;6[(]’
( ’ 5.=" 4-<6; 0.7>’,!II!,!()+):)))$))W%
[)*] 王玮晶,韩德宏,李国良,姚章村 ’ 水旱田轮作初步研究[(]’
黑龙江水专学报,!IIJ,JI(!):!J$!W%
4-78 4 (,[-7 Z [,Y= , Y,/-. 1 0’ :26 ;6-D2 .7 ?-EER -7E
E;.382< F-;B"-7E -"<6;7-<=.7 .F D3"<3;6[(]’ ( ’ [6=".78\=-78 [RE; ’
M78=7’ D."" ’,!IIJ,JI(!):!J$!W%
[)W]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微生物室 ’ 土壤微生物研究法
[S]’ 北京:科学出版社,)#HW%
S=D;.@6 Y-@ ]7><=<3<6 .F 5.=" 5D=67D6 02=76>6 GD-E6BR .F 5D=67D6
O-7\=78’ 5.=" B=D;.@6 -7-"R>=>[S]’ X6=\=78:5D=67D6 P;6>>,)#HW%
[)+] ^-7D6 M Z,X;.._6> P 0,(67_=7>.7 Z 5’ G7 6Q<;-D<=.7 B6<2.E F.;
B6->3;=78 >.=" B=D;.@=-" @=.B->> 0[(]’ 5.=" X=." ’ X=.D26B’,)#H&,
)#:&IJ$&I&%
[)&] 鲁如坤 ’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S]’北京:中国农业出版
社,!III%
Y3 L U’ 5.=" -8;.D26B=D-" -7-"R>=>[S]’ X6=\=78:02=7- G8;=D3"<3;6
P;6>>,!II!%
[)H] 陈文新 ’ 土壤和环境微生物学[S]’ 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
社,)##+%
0267 4 9’ 5.=" -7E 67V=;.7B67< B=D;.@=.".8R[S]’ X6=\=78:X6=\=78
G8;=D3"<3;6 ‘7=V6;>=>,)##+%
[)#] 谭周进,周卫军,张扬珠,等 ’ 不同施肥制度对稻田土壤微生
物的影响研究[(]’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II&,)J(J):*JI$
*JW%
:-7 1 (,12.3 4 (,12-78 / 1 !" #$ % MFF6D< .F F6;<="=N-<=.7 >R><6B>
.7 B=D;.@6> =7 <26 ?-EER >.="[(]’ P"-7< O3<; ’ T6;< ’ 5D= ’,!II&,)J
(J):*JI$*JW%
[!I] 4-;E"6 Z G’ ]B?-D<> .F E=><3;@-7D6 .7 E6<;=<3> F..E A6@> =7 -8;. 6C
D.>R><6B .F D.7<;-D<=78 <=""-86 -7E A66E B-7-86B67< ?;-D<=D6>[(]’
GEV’ MD." ’ L6>’,)##W,!+:)IW$)HW%
[!)] 尹睿,张华勇,黄锦法,等 ’保护地菜田与稻麦轮作田土壤微生
物学特征的比较[(]’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II*,)I()):W&$
+!%
/=7 L,12-78 [ /,[3-78 ( T !" #$ % 0.B?-;=>.7 .F B=D;.@=.".8=D-"
?;.?6;<=6> @6.="> .F ;=D6CA26-< ;.<-<=.7 -7E V686<-@"6 D3"<=V-C
<=.7[(]’ P"-7< O3<; ’ T6;< ’ 5D= ’,!II*,)I()):W&$+!%
[!!] 樊丽琴,南志标,沈俞颖,高崇岳 ’ 保护性耕作对黄土高原小
麦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 草原与草坪,!IIW,(*):
W)$WW%
T-7 Y K,O-7 1 X,5267 / /,,-. 0 /’ MFF6D<> .F D.7>6;V-<=.7
?;-D<=D6> .7 >.=" B=D;.@=-" @=.B->> D-;@.7 =7 A26-< F=6"E =7 <26 Y.6>>
P"-<6-3[(]’ ,;->>" ’ :3;F ’,!IIW,(*):W)$WW%
[!J] 周建斌,陈竹君,李生秀 ’ 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矿化特性及
其供氮作用[(]’ 生态学报,!II),!)()I):)&)H$)&!*%
12.3 ( X,0267 1 (,Y= 5 9’ 0.7<67<> .F >.=" B=D;.@=-" @=.B->> 7=C
<;.867 -7E =<> B=76;-"=N6E D2-;-D<6;=><=D> -7E ;6"-<=.7>2=? A=<2 7=<;.867
>3??"R=78 -@="=.="[(]’ MD." ’ 5D= ’,!II),!)()I):)&)H $
)&!*%
IW) 植 物 营 养 与 肥 料 学 报 )W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