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2 卷 第 6 期 2011 年 6 月
·1138·
HPLC 法测定银黄滴丸中绿原酸和黄芩苷
郑敏霞 1,诸葛周 2,戴德雄 2,朱 莹 2
1. 浙江省中医院,浙江 杭州 310006
2. 浙江维康药业有限公司,浙江 丽水 323000
摘要:目的 采用 HPLC 法建立银黄滴丸的质量标准。方法 绿原酸色谱条件:色谱柱为 ZorBax SB-C18(150 mm×4.6 mm,
5 μ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10∶90),体积流量 1 mL/min,柱温 35 ℃,检测波长 327 nm;黄芩苷色谱条件:色谱柱
为 Kromatek C18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47∶53∶0.2),体积流量 1 mL/min,柱温 35 ℃,
检测波长 280 nm。结果 绿原酸线性范围为 0.143~2.288 μg,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99.3%,RSD 为 1.54%;黄芩苷线性范围
为 0.067 5~1.080 μg,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99.9%,RSD 为 1.07%。结论 该方法简便、灵敏、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作为
银黄滴丸的质量控制方法。
关键词:银黄滴丸;绿原酸;黄芩苷;HPLC;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R286.0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0253 - 2670(2011)06 - 1138 - 03
Determination of chlorogenic acid and baicalin in Yinhuang Pills by HPLC
ZHENG Min-xia1, ZHUGE Zhou2, DAI De-xiong2, ZHU Ying2
1. Zhejiang Province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ngzhou 310006, China
2. Zhejiang Welcome Pharmaceutical Co., Ltd., Lishui 323000, China
Key words: Yinhuang Pills; chlorogenic acid; baicalin; HPLC; quality control
银黄滴丸由金银花提取物和黄芩提取物组成,
具有清热,解毒,消炎的作用。可用于上呼吸道感
染、急慢性咽炎等症的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其中
金银花的主要成分和特征成分是绿原酸,黄芩的主
要成分和特征成分是黄芩苷。为了有效地控制该产
品的质量,参照文献方法[1],针对银黄滴丸中主要
有效成分绿原酸和黄芩苷,建立 HPLC 法进行定量
测定。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
可作为银黄滴丸质量控制的方法。
1 仪器与材料
Agilent 1100 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 Agilent 公
司),浙江大学 N2000 色谱工作站;BP211D 电子天
平(德国 Sartorius 公司);JL—180DTH 超声波清洗
器(南京科捷分析仪器有限公司)。银黄滴丸(批号
20080901、20080903、20080905)由浙江维康药业
有限公司提供。绿原酸(批号 715-200010)、黄芩
苷(10715- 200212)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
乙腈、甲醇为色谱纯,水为双蒸水(自制),其余试
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和结果
2.1 绿原酸的测定[2-4]
2.1.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绿原酸对照品
适量,置棕色量瓶中,加 50%甲醇制成 50 μg/mL
的对照品溶液。
2.1.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银黄滴丸内容物,适
当研细,取 0.3 g,精密称定,置 50 mL 量瓶中,加
50%甲醇约 40 mL,超声处理(功率 150 W,频率
50 kHz)20 min,放冷,用 50%甲醇稀释至刻度,
摇匀,用 0.45 μm 微孔滤膜滤过,即得。
2.1.3 阴性对照液的制备 按处方制备缺金银花的
阴性样品,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缺金银花
阴性对照液。
2.1.4 色谱条件的选择 取绿原酸对照品溶液进行
紫外(波长 200~400 nm)扫描,结果绿原酸色谱
峰在 327 nm 波长处有最大吸收,故选择 327 nm 作
为检测波长。
收稿日期:2010-09-26
作者简介:郑敏霞(1963—),女,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药房副主任。Tel: (0571)87073482 E-mail: zmxyxx@126.com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2 卷 第 6 期 2011 年 6 月
·1139·
2.1.5 色谱条件 [5] 色谱柱为 ZorBax SB-C18 柱
(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4%磷
酸(10∶90),体积流量 1.0 mL/min,柱温 35 ℃,
检测波长 327 nm,进样量 10 μL。理论板数按绿原
酸峰计算不低于 3 000。
2.1.6 方法专属性考察 按上述色谱条件分别进样
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和缺金银花阴性对照液进
行分析,结果阴性对照无干扰。色谱图见图 1。
*-绿原酸
*-chlorogenic acid
图 1 对照品(A)、银黄滴丸(B)和缺金银花阴性
对照(C)的 HPLC 色谱图
Fig. 1 HPLC chromatograms of reference substance (A),
Yinhuang Pills (B), and negative sample without
Lonicerae Japonicae Flos (C)
2.1.7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称取绿原酸对照品适
量,加 50%甲醇制成不同质量浓度的系列对照品溶
液,摇匀,分别精密进样 0.143、0.286、0.572、1.144、
1.716、2.288 µg,以峰面积为纵坐标,进样量为横
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 Y=2.253 8×104+
2×106 X,r=0.999 8,表明绿原酸在 0.143~2.288 μg
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
2.1.8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57.2 μg/mL对照品溶
液 10 μL,依法测定,连续 5 次,记录色谱峰,计
算得绿原酸峰面积的 RSD 为 0.07%。
2.1.9 稳定性试验 取批号 030101 的供试品溶液,
分别于放置 0、2、4、6、8、16 h 后进样测定,记
录峰面积,计算得绿原酸峰面积的 RSD 为 0.47%,
表明供试品溶液在 16 h 内稳定。
2.1.10 重现性试验 取批号 030101 样品 0.3 g,精
密称定,制备供试品溶液,平行 5 份,分别进样测
定,计算得绿原酸质量分数的 RSD 为 0.59%。
2.1.11 加样回收率试验 取批号030101样品9份,
每份 0.15 g,精密称定,平分 3 组,分别精密加入
绿原酸对照品 1.048、1.310、1.572 mg,制备供试
品溶液,进样测定,计算得绿原酸的平均回收率为
99.3%,RSD 为 1.54%。
2.1.12 样品测定 取 3 批样品,制备供试品溶液,
进样测定,结果见表 1。
2.2 黄芩苷的测定[6-9]
2.2.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黄芩苷对照品适量,
用甲醇溶解制成 20 μg/mL 的对照品溶液。
2.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银黄滴丸内容物,适
当研细,取 0.3 g,精密称定,置 100 mL 量瓶中,
加 50%乙醇约 80 mL,超声处理(功率 150 W,频
率 50 kHz)20 min,放冷,用 50%乙醇稀释至刻度,
摇匀,精密量取 5 mL,置 50 mL 量瓶中,用甲醇
稀释至刻度,摇匀,0.45 μm 微孔滤膜滤过,即得。
2.2.3 色谱条件的选择 取黄芩苷对照品溶液进行
紫外(波长 200~400 nm)扫描,结果黄芩苷峰在
280 nm 波长处有最大吸收,故选择 280 nm 作为检
测波长。
2.2.4 阴性对照液的制备 按处方制备缺黄芩的阴
性样品,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缺黄芩阴性
对照液。
2.2.5 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 Kromatek C18 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
(47 53 0.2∶ ∶ ),体积流量 1.0 mL/min,柱温 35 ℃,
检测波长 280 nm,进样量 10 μL。
2.2.6 方法专属性考察 按上述色谱条件分别进样
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和缺黄芩阴性对照液进行
分析,结果阴性对照无干扰。色谱图见图 2。
*-黄芩苷
*-baicalin
图 2 对照品(A)、银黄滴丸(B)和缺黄芩阴性
对照(C)的 HPLC 色谱图
Fig. 2 HPLC chromatograms of reference substance (A),
Yinhuang Pills (B), and negative sample
without Scutellariae Radix (C)
2.2.7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称取黄芩苷对照品适
量,加甲醇制成不同质量浓度的系列对照品溶液,
摇匀,分别精密进样 0.067 5、0.135、0.202 5、0.270、
0.540、1.080 µg,以峰面积为纵坐标,进样量为横坐
标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 Y=151.7+2×106 X,
* *
0 10 20 30 0 10 20 30 0 10 20 30
t / min
A B C
*
*
0 5 10 15 20 0 5 10 15 20 0 5 10 15 20
t / min
A B C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2 卷 第 6 期 2011 年 6 月
·1140·
r=0.999 9,表明黄芩苷在 0.067 5~1.080 μg 与峰面
积呈良好线性关系。
2.2.8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 0.027 mg/mL 对照品
溶液 10 μL,重复进样 5 次,记录峰面积,计算得
黄芩苷峰面积的 RSD 为 1.05%。
2.2.9 稳定性试验 取批号 030101 的供试品溶液,
分别于放置 0、2、4、6、8、16 h 后进样测定,计
算得黄芩苷峰面积的 RSD 为 1.14%,表明供试品溶
液在 16 h 内稳定。
2.2.10 重现性试验 取批号 021201 样品 0.3 g,精
密称定,制备供试品溶液,平行 5 份,分别进样测
定,计算得黄芩苷质量分数的 RSD 为 0.37%。
2.2.11 加样回收率试验 取批号030101样品9份,
每份 0.15 g,精密称定,平分 3 组,分别精密加入
黄芩苷对照品 9.10、11.40、13.50 mg,制备供试品
溶液,进样测定,计算得绿原酸的平均回收率为
99.9%,RSD 为 1.07%。
2.2.12 样品测定 取 3 批样品,制备供试品溶液,
进样测定,结果见表 1。
表 1 银黄滴丸中绿原酸和黄芩苷的测定(n=3)
Table 1 Determination of chlorogenic acid and baicalin
in Yinhuang Pills (n = 3)
批 号 绿原酸/(mg·g−1) 黄芩苷/(mg·g−1)
20080901 4.54 36.50
20080903 4.16 33.96
20080905 4.44 34.57
3 讨论
曾以甲醇-水-磷酸(60 40 0.2∶ ∶ )、甲醇-水-磷
酸(47 53 0.2∶ ∶ )为流动相测定黄芩苷,结果均能
达到满意的分离效果,黄芩苷峰达到基线分离,峰
形对称;前者黄芩苷峰略有拖尾,因此选用甲醇-
水-磷酸(47 53 0.2∶ ∶ )为流动相。
曾分别以乙腈-0.4%磷酸溶液(11 89∶ 、10 90∶ )
为流动相测定绿原酸,结果均能达到满意的分离效
果,绿原酸峰达到基线分离,峰形对称;前者绿原
酸峰略有拖尾,因此选用乙腈 -0.4%磷酸溶液
(10 90∶ )为流动相。
对绿原酸的提取方法进行了考察,分别比较了
超声处理与加热回流两种提取方法,结果发现这两
种方法的提取结果中绿原酸的含量几乎无差异。由
于超声处理简便、快捷,耗时短,因此选用超声处
理作为提取方法,并对提取时间 10、20、30 min 进
行了考察,结果发现超声处理 20 min 后绿原酸提取
率几乎无变化,因此选择提取时间为 20 min。
对黄芩苷的提取方法进行了考察,分别比较了
超声处理与加热回流两种提取方法,结果发现这两
种方法的提取结果中黄芩苷的含量几无差异。由于
超声处理简便、快捷,耗时短,因此选用超声处理
作为提取方法,并对提取时间进行了考察,分别超
声处理 10、20、30 min,结果发现超声处理 20 min
后黄芩苷提取率几乎无变化,因此选择提取时间为
20 min。
参考文献
[1] 中国药典 [S]. 一部. 2010.
[2] 褚文静, 张 雪, 王 伟, 等. HPLC 法测定抗感胶囊
中绿原酸、咖啡酸、芍药苷、木犀草苷和芦丁 [J]. 中
草药, 2010, 41(1): 66-68.
[3] 毛泉明, 张钰泉, 吴 倩, 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
翘解毒片中绿原酸含量 [J]. 黑龙江医药, 1997, 10(1):
19-20.
[4] 阎 姝, 田书霞, 徐茂玲, 等. HPLC 法测定注射用双
黄连中黄芩苷、野黄芩苷、黄芩素、咖啡酸和绿原酸 [J].
中草药, 2009, 40(6): 907-909.
[5] 杨 茉, 周 晶, 宁 娜, 等. RP-HPLC 法测定金银花
及金芪降糖片中的绿原酸 [J].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09,
24(4): 237-240.
[6] 李 欣, 吴 毅. HPLC 法测定小柴胡颗粒剂中黄芩苷
的含量 [J]. 广西医学, 2002, 24(4): 462-463.
[7] 王 鸽, 张洪霞, 薛秋霞, 等. RP-HPLC 法测定复方百
部止咳颗粒中 5 种黄酮类成分 [J]. 中草药 , 2011,
42(3): 498-501.
[8] 胡晓斌, 贺 林, 刘智勇, 等. RP-HPLC 测定辛芩颗粒
中黄芩苷的含量 [J]. 华西药学杂志 , 2002, 16(6):
464-65.
[9] 褚文静, 张 雪, 黄喜茹. RP-HPLC 法测定湿毒清片中
7 种活性成分 [J]. 中草药, 2010, 41(11): 1809-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