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Distinguish of the Original Fungi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Hongqu with Gas Chromatography Fuzzy Clustering Analytical Method

气相色谱-模糊聚类分析法用于红曲基原菌的鉴别



全 文 :Εϖαλυατιον ον Αντιενδοτοξιχ Αχτιον ανδ Αντιϖιραλ Αχτιον ιν ϖιτρο
οφ Τετραπλοιδ Ισατισινδιγοτιχα
• „‘Š ≠¬±o±Œ„’ ≤«∏¤±2½«∏²oŒ˜ ≥«¨ ±ªo‹ „‘Š ‹¤±2°¬±ª
k≥¦«²²¯ ²© °«¤µ°¤¦¼ o≥ ¦¨²±§ ¬¯¬·¤µ¼  §¨¬¦¤¯ ˜±¬√ µ¨¶¬·¼ o≥«¤±ª«¤¬usswvv o≤«¬±¤l
[ Αβστραχτ] Οβϕεχτιϖε: ײ √¨¤¯∏¤·¨ ·«¨ ³«¤µ°¤¦²¯²ª¬¦¤¯ ©¨©¨ ¦·²© ·¨·µ¤³¯²¬§ Ισατισ ινδιγοτιχα ƒ²µ·qq
Μετηοδσ:≤²°³¤µ¬±ª·«¨ ¶¨ ¤¦·¬²±¶²©·¨·µ¤³¯²¬§ Ι . ινδιγοτιχα º¬·«·«²¶¨ ²©·«¨ §¬³¯²¬§³¤µ¨±·qΡεσυλτσ:׫¨ ¶¨ ¤¦2
·¬²±¶²©·¨·µ¤³¯²¬§ Ι . ινδιγοτιχα º µ¨¨ ²¥√¬²∏¶¯¼¶·µ²±ª¨µ·«¤±·«²¶¨ ²©·«¨ §¬³¯²¬§³¤µ¨±·q׫¨ ³«¤µ°¤¦²¯²ª¬¦¤¯ ©¨2
©¨ ¦·²©¯¨ ¤√ ¶¨º¤¶ªµ¨¤·¨µ·«¤±·«¤·²©µ²²·¶º¬·«¬§¨ ±·¬¦¤¯ ³¯²¬§¼ qΧονχλυσιον :× ·¨µ¤³¯²¬§ Ι . ινδιγοτιχᬶ¤±¨ º
¬¯±¨ ²© ¥¨··¨µ ∏´¤¯¬·¼ o§¨¶¨µ√¬±ª·² ¥¨ ¬¨³¯²¬·¨§¤±§∏·¬¯¬½¨ §²± ¤ ¤¯µª¨ ¶¦¤¯¨q
[ Κεψ ωορδσ] Ισατισινδιγοτιχα ~·¨·µ¤³¯²¬§~¤±·¬¨±§²·²¬¬¦¤¦·¬²±~¤±·¬√¬µ¤¯ ¤¦·¬²±
≈责任编辑 毛华训 
气相色谱2模糊聚类分析法用于红曲基原菌的鉴别
邢旺兴t o宓鹤鸣t o陈 斌t o陈士景u o贺 祥t o吴玉田t
kt q第二军医大学 药学院 o上海 usswvv ~ u q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ttz医院 o浙江 杭州 vtsstvl
≈摘要  目的 }建立中药红曲基原菌中挥发性成分的气相色谱分析法 ∀方法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析橙
色红曲霉等 z种红曲霉的挥发性酸和非挥发性酸 ~进样口温度 u{s ε o检测器温度 u{s ε o程序升温条件 }tvs ε ox
°¬±ψ ts ε #°¬±p t ψ uss ε ots °¬± oƒŒ⁄检测 ∀结果 }不同种红曲霉挥发性成分 !非挥发性成分和含量均存在显著
差异 o根据红曲霉挥发性成分或非挥发性成分指纹图谱的主要峰及其相对含量 o可以有效地鉴别红曲霉属真菌 ∀
结论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模糊聚类分析对鉴别红曲霉属真菌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
≈关键词  红曲 ~红曲霉菌 ~气相色谱法 ~鉴别
≈中图分类号  • u{u qzts qv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tsst2xvsukussslsy2svu|2sy
红曲是一种食疗兼备的传统中药 o具有活血化
瘀 !健脾消食等功效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 o红曲同时
具有降脂 !降压 !降糖和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t  ∀
然而 o由于种种原因 o红曲基原真菌的命名在分类学
上尚有争议 o至今国际上没有统一的标准≈u  ∀作为
蛋白质或碳水化合物代谢终端产物而形成的短链脂
肪酸在微生物分类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v  ~因
此 o在确定这类微生物在分类学上的位置时所产生
的困难 o可借助气相色谱法kŠ≤l分析脂肪酸的组成
≈收稿日期  t|||2s{2sw
≈基金项目  中国人民解放军 t||x重点课题k|y22sx|l ~国家
中医药管理局重点课题k|z22s|zl
来解决≈w  ∀也已成功地利用 Š≤ 法来鉴别挥发油类
生药的品种≈x ∗ {  ∀据报道 o红曲霉菌的发酵产物中
含有硬脂酸 !柠檬酸 !琥珀酸 !乳酸 !草酸 !蚁酸 !醋
酸 !杂醇油 !丙酮等 o红曲中富含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与传统记载的红曲活血化瘀 !健脾消食的功效相一
致 o这也可以部分说明红曲的降血作用≈|  ~但未见
用于红曲霉属的分类鉴定研究 ∀我们用 Š≤ 法测定
了红曲霉发酵产物中的挥发性成分 o并结合形态学 !
生物化学等结果 o评价 Š≤ 法在鉴别红曲霉属真菌
中的价值 ∀
1 材料与方法
111 菌株 见表 t ∀
#|uv#
第 ux卷第 y期
usss年 y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²∏µ±¤¯ ²© ≤«¬±¨ ¶¨ ¤·¨µ¬¤  §¨¬¦¤
∂ ²¯ qux o‘²qy
∏±¨ ousss
表 t 试验用红曲霉菌株及对照株
序号 菌株 种名 来源
t 橙色红曲霉 xstx Μονασχυσ αυραντιαχυσ 由汾酒酒曲分离
u 变红红曲霉 usty Μ. σερορυβεσχευσο 由古田红曲米中分离
v 发白红曲霉 xstz Μ. αλβιδυσ 大连科学研究所  tzt
w 巴克红曲霉 xsut Μ. βαρκερι 由广州酒曲分离  twy
x 红色红曲霉 xsu| Μ. ρυβερ ϖαν 四川食品工业研究所 v1xvs
y 紫红红曲霉 xsvu Μ. πυρπυρευσ 上海工业微生物研究所  utu
z 烟色红曲霉 xsvx Μ. φυλιγινοσυσ 由茅台酒厂分离
{ 土曲霉 |sst Ασπεργιλλυστερρευσ 轻工业部食品微生物研究所
112 气相色谱测定用培养基 含麦芽汁的 ≤½¤³¨ ®
培养基 ∀
113 气相色谱法
11311 仪器 ‹°2x{us µ型气相色谱仪 o配有 ƒŒ⁄
检测器 o‹°2x高效毛细管柱 }ux ° ≅ s qvu °° ≅
s qxu Λ° o填充物为 ≤µ²¶¶¯¬±®¨ §x h °«o¨≥¬¯¬¦²±¨ ~
‹°2vvyx ¶化学工作站 k美国 ‹ º¨¯¨·2°¤¦®¤µ§公
司l ∀
1 q3 q2 色谱条件 进样口温度 u{s ε o检测器温度
u{s ε o载气 }高压氮气 o气体流量为 wx °¯ #°¬±p t ~
分流比 }xsΒt ~柱头压 xx ®°¤o程序升温条件 }tvs
ε ox °¬± ψ ts ε #°¬±p t ψ uss ε ots °¬±∀分析时
间 ux °¬±∀
1 q3 q3 样品的制备和分析 供气相色谱分析的样
品是将试验用红曲霉真菌在上述培养基中于 vs ε
∗ vu ε 培养 w{ «后培养物经转种 t次 o继续于 vs
ε ∗ vu ε 培养 x §∀培养物中加 w滴 xs h硫酸酸化
至 ³‹ u左右 o抽滤法去除菌丝 o无菌丝澄明滤液装
入青霉素小玻璃瓶内 o于 p us ε 保存至进行分析时
为止 ∀
分析挥发性成分时 o用 x Λ¯ 注射器取出 t Λ¯ 澄
明培养液滤液直接注入分析色谱柱 ∀分析非挥发性
成分时 o先制备甲酯衍生物 }取澄明培养液滤液 t
°¯ o加甲醇 u °¯ o再加 xs h硫酸 s qw °¯ o混匀后加
塞 o室温过夜 o加水 t °¯ !氯仿 s qx °¯ 旋涡混匀后 o
{ss µ³°离心 x °¬±o取下层氯仿层 ts Λ¯ 注入分析
色谱柱 ∀
1 q4 色谱条件的建立
1 q4 q1 升温条件 取澄明培养基滤液 t Λ¯ o分别在
恒温 tvs ε otxs ε ot{s ε ouss ε 和 uus ε 条件下
分析 o发现分离不完全或峰太平缓 ∀故改用程序升
温 o试验发现以 tvs ε ox °¬± ψ ts ε #°¬±p t ψ uss
ε ots °¬±~分析时间 ux °¬±为佳 ∀
1 q4 q2 进样量的确定 取澄明培养基滤液分别进
样 s qx ot qs ot qx ou qs和 u qx Λ¯ o发现以 t qs Λ¯ 为佳 ∀
取甲基化产物 o分别进样 t ox ots otx ous Λ¯ o发现以
ts Λ¯ 为佳 ∀
1 q4 q3 重现性 取甲基化产物 t份 o依次进样 ts
次 o色谱图中最大峰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变异情
况为k ΡΣ∆ls qxv h和 t qz{ h ∀说明只要操作得当 o
Š≤ 的重现性较好 ∀
1 q4 q4 柱性能考核 由于培养液中成分复杂 o容易
造成柱中残留 o引起固定相变性 o因此在测定相对保
留值前 o用标准物质苊考核色谱柱的性能 ∀
1 q5 结果计算
采用不加校正因子的百分面积归一化法进行计
算≈{  o根据色谱图中最大峰的保留时间计算其他峰
的相对保留时间及每个峰占总峰面积的百分比作为
相对峰面积 o但溶剂峰不计算在内 ∀将主要峰的相
对保留时间及相对峰面积依色谱图中所有的峰按峰
面积大小的顺序进行排列 o每个品种取峰面积最大
的 ts个峰作代表 ∀
2 结果
2 q1 在上述色谱条件下 o得到不同种红曲霉代谢产
物的气相色谱图 o见图 t和图 u ∀由图可见 o各菌种
在 τ• € v qvs °¬±附近均有 t个最大吸收峰 o故以此
峰为基准 o计算其它各峰的相对保留时间用作特征
指标 o可免用其它内标物 ∀
根据每 t个峰的相对峰面积大小顺序进行排
列 o每一红曲霉种中峰面积最大的 ts个峰分别占所
有峰的总面积的|u qxu h o|u qys h o|z qyx h o
{| quw h o|s q{x h o|y qzw h o|| q|s h和 || q|t h ~说
明这 ts个峰能较好地反映所在种的全部信息 o因此
实验时以峰面积最大的 ts个峰为分析对象 o计算每
个峰在 ts个峰中的相对面积 o来代表各成分的相对
含量 ∀
#svv#
第 ux卷第 y期
usss年 y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²∏µ±¤¯ ²© ≤«¬±¨ ¶¨ ¤·¨µ¬¤  §¨¬¦¤
∂ ²¯ qux o‘²qy
∏±¨ ousss
τr°¬±
图 t 各种红曲霉真菌挥发性成分的气相色谱图
„1 橙色红曲霉 …1 变红红曲霉 ≤1 发白红曲霉
⁄1 巴克红曲霉 ∞1 红色红曲霉 ƒ1 紫色红曲霉
Š1 烟色红曲霉 ‹1 土曲霉 Œ1 培基空白
2 q2 挥发性成分分析
不同红曲霉挥发性成分的 Š≤ 图谱见图 t o进行
数据变换并从中提取数量特征 o结果见表 u ∀
将表 u中的数据进行变换 o并输入计算机进行
统计聚类分析 o得红曲霉种间的相似性系数矩阵 o见
表 v o聚类分析结果见图 v ∀
取定一个阈值 Β距离≈s qw ot qx 作距离分析 o由
不同水平距离对红曲霉进行分类 o从不同 Β值动态
聚类图可以看出 }当 Κ€ t qvt 时 o所有样品归为 t
类 ~当 Κ€ t qu|时 o所有样品归为 u类 ~当 Κ€ t qt|
时 o所有样品分为 v类 ~当 Κ€ t qts时 o所有样品分
为 w类 ~当 Κ€ s q{x时 o所有样品分为 x类 ~当 Κ€ s q
yu时 o所有样品分为 y类 ~当 Κ€ s qwu时 o所有样品
分为 z类 ∀
τr°¬±
图 u 各种红曲霉真菌非挥发性成分的气相色谱图
„1 橙色红曲霉 …1 变红红曲霉 ≤1 发白红曲霉 ⁄1 巴克红曲霉
∞1 红色红曲霉 ƒ1 紫色红曲霉 Š1 烟色红曲霉 ‹1 土曲霉
图 v 红曲霉真菌 Š≤ 样品聚类图 „
t qxstx u qxsty v qxstz w qxsut x qxsu|
y qxsvu z qxsvx { q|sst | q液基阴性对照
#tvv#
第 ux卷第 y期
usss年 y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²∏µ±¤¯ ²© ≤«¬±¨ ¶¨ ¤·¨µ¬¤  §¨¬¦¤
∂ ²¯ qux o‘²qy
∏±¨ ousss
表 u 红曲霉挥发性成分 Š≤ 色谱峰的相对保留时间kτ• l及相对峰面积
菌号 相对保留时间k相对峰面积l 峰数
xstx s qztkz q|tl os q{wkt qsyl ot qsskxz qtyl ot qutkt quul ot qwvkuz qwwl ou qsvkt qyvl ou qsxkt qzzl ou qttkt qswl ou qtvks qz|l ou quwks qxyl ts
xsty s qztkx qv{l os q{wku quul ot qsskxv qtsl ot qwvktw qtsl ot qz{kx qxtl ou qttku qzyl ov qv{kt q{wl ov qw|ku qtyl ox q|{ku qw|l oy qw|kv qswl ts
xstz s qztks qz|l os q|{kwv qzul ot qsskt{ qsul ot qutkw qtxl ot qwvkuu qtsl ou qsxkw q|zl ou qttks q{tl ou qyvks qzsl ov qyzks q{wl oy qw|kt quxlts
xsut s qzwkv qtyl os qzykt qy|l os q|{kz qysl ot qsskuw qtzl ot qsuktu qswl ot qwvku{ qtwl ou qsxkv qw{l ov qw|kv qzul ov qywkt qxwl ov qyzkv qzslts
xsu| s qzwky q|xl ot qsskvt qu{l ot qsukw qvxl ot qwvku| qxxl ou qsxku q|vl ou qtykv qzvl ov qv{kv quul ov qw|kw qvyl ov qx|ku qtzl ov q|sku qvtl ts
xsvu s qzyks q|sl ot qsskvv qxvl ot qsukuu qvyl ot qwvktx q||l ot qwxkty qxvl ot qz{ku qvul ou qsxkt qvwl ou qtvkt qwvl ov qv{kt qsxl ov q|skt quwlts
xsvx s qzwkx qs{l ot qsskww qvsl ot qwvkvw qwyl ot qz{kt qwul ou qsxkv qxyl ov qv{kv qsxl ov qw|kw qwyl ov qx|kt qxzl ov q|xkt qywl ow qwzkt qt{l ts
|sst s qytkvx qxyl os qyvkty quul ot qsskuu q{{l ot qutkw qvvl ot qwvkz quvl ov qv{kx qwtl ov qw|kv qztl ov qywku q{tl {
表 v 红曲霉样品间的相似关系矩阵
xstx xsty xstz xsut xsu| xsvu xsvx |sst
xstx t qssss
xsty s q|x|z t qssss
xstz s qww{t s qv{u{ t qssss
xsut s q{vsz s qzvx| s qytwu t qssss
xsu| s q|tw| s q{vxy s qwxzx s q|ux{ t qssss
xsvu s qzzxs s qzx|y s qvtsy s qz{xz s qzxuw t qssss
xsvx s q|ysu s q|swx s qwzxz s q|sus s q|{tu s qzwyy t qssss
|sst s qwwws s qww|y s qtszu s quy{| s qvwvt s qu{xy s qwsw| t qssss
2 q3 非挥发性成分分析
不同红曲霉非挥发性成分的 Š≤ 图谱见图 u o按
同样的方法从中提取数量特征并进行变换及聚类分
析 o得红曲霉种间的相似性系数矩阵 o见表 w ~聚类
分析结果见图 w ∀
表 w 红曲霉样品间的相似关系矩阵
xstx xsty xstz xsut xsu| xsvu xsvx |sst
xstx t qssss
xsty s q|ywx t qssss
xstz s qwvtw s qvyyy t qssss
xsut s q{u{| s qzuwx s qyvz{ t qssss
xsu| s q|uyv s q{wx{ s qwy{s s q|uzw t qssss
xsvu s qx|w{ s qyxuv s qtzvz s qw|wy s qw{ux t qssss
xsvx s q|yxz s q|stv s qwy|w s q{|zz s q|{vv s qxsvt t qssss
|sst s qwv{t s qwwvs s qtsyy s qu{zw s qvyvx s quvvw s qwtsy t qssss
取定一个阈值 Β距离≈s qx ou1s 作距离分析 o由
不同水平距离对红曲霉进行分类 o从不同 Β值动态
聚类图可以看出 }当 Κ€ t q{s 时 o所有样品归为 t
类 ~当 Κ€ t qz{时 o所有样品分为 u类 ~当 Κ€ t qt|
时 o所有样品分为 v类 ~当 Κ€ s q||时 o所有样品分
为 w类 ~当 Κ€ s qzs时 o所有样品分为 x类 ~当 Κ€ s q
yu时 o所有样品分为 y类 ~当 Κ€ s qxw时 o所有样品
分为 z类 ∀ 图 w 红曲霉真菌 Š≤ 样品聚类图 …
t qxstv u qxsty v qxstz w qxsut
x qxsu| y qxsvu z qxsvx { q|sst
#uvv#
第 ux卷第 y期
usss年 y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²∏µ±¤¯ ²© ≤«¬±¨ ¶¨ ¤·¨µ¬¤  §¨¬¦¤
∂ ²¯ qux o‘²qy
∏±¨ ousss
3 讨论
3 q1 微生物挥发性代谢产物的毛细管气相色谱分
析不仅提供的信息量大 o而且重现性好 o本实验室在
相同气相色谱条件下 o测得的保留时间标准偏差仅
为 s qxv h o证明相对保留时间可作为表征化合物的
物理常数 ∀
3 q2 气相色谱图中相对保留值k• ¨¯¤·¬√¨µ¨·¨±·¬²±l
可作为两组分的分离指标或色谱柱评价指标 o不受
载气流量和固定液用量的影响 o比较样品在规定条
件下气相色谱的分离结果 o并从中找出该品种若干
有代表性的成分k以不少 x个成分为好l的相对保留
时间 o即组成该品种的气相色谱相对保留指纹谱 o可
作为品种鉴别的依据 o而各成分峰面积所代表的含
量可用以评价质量之优劣 ∀在中药中通过测定中药
挥发油气相色谱相对保留指纹谱进行鉴别检查已有
成功报道≈x  o证明气相色谱相对保留指纹谱能较好
地 !科学地反映同属不同种及同种不同产地的植物
化学成分的相关性 ∀
3 q3 升温速率的影响 }本课题曾实验过 x ots otx ε
#°¬±2t等几种升温速率 o结果表明 o慢升温速率可提
高相对保留值的重现性 o并可改善分离效果 o但分析
时间长 ~快升温速率正相反 o它以损失分离效果及重
现性为代价来换取缩短分析周期 ∀我们认为 ts ε #
°¬±p t的升温速率对红曲霉液体培养液的分析较为
适宜 ∀
3 q4 文献报道≈y oz  o大多以 Š≤2  ≥或 Š≤2Œ• 等联
用技术来鉴别气相色谱馏出成分 o虽然结果更真实 !
直观 !可靠 o但  ≥价贵 o难以普及 ~Œ• 长于分析异
构体但检出灵敏度较低而实用性受限制 ∀也有用气
相色谱保留指数kŠ≤ • Œl作为保留指数谱进行鉴
别≈{  o这需要选择系列正构烷烃做线性内插法进行
计算 Š≤ • Œo但高纯度的正构烷烃不易得到 o而且存
在有些烷烃峰与样品中的待测成分峰重叠等问题 ∀
我们利用样品自身所含有的特征成分峰作内标则可
克服这一问题 o其相关性及重现性均可接受 ∀
3 q5 本实验室测定了 z种红曲霉培养液中的挥发
性酸和非挥发性酸的 Š≤ 相对保留值指纹谱 o并对
用于鉴别分类进行了可行性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 oz
种红曲霉发酵产物中的挥发性酸和非挥发性酸有明
显差异 o与不同属的土曲霉的差别十分显著 o与经典
的形态学及生物化学的结果一致 o说明 Š≤ 模糊聚
类分析对于鉴别红曲霉属真菌具有一定的实用价
值 ∀
≈参考文献 
≈t  傅金泉 1 中国红曲及其实用技术 1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o
t||z1uv q
≈u  宋洪涛 o宓鹤鸣 o郭 涛 1 中药红曲的研究进展 1 药学实践杂
志 ot||| otzkvl }tzu q
≈v  周 方 o朱厚础 1 气相色谱法在微生物学和医学中的应用 1 北
京 }科学出版社 ot|{w1tus otxt q
≈w  Ž∏¯¬®   o∂¬±¦¨±·° Š q°¼µ²¯¼¶¬¶2ª¤¶2¯ ¬´∏¬§ ≤«µ²°¤·²ªµ¤³«¼ ²©
ƒ∏±ª¬} ’¥¶¨µ√¤·¬²±¶ ²± ∂¤µ¬¤¥¬¯¬·¼ ¤°²±ª ‘¬±¨ Πενιχιλλιυ µ
≥³¨ ¦¬¨¶²©·«¨ ≥ ¦¨·¬²± „¶¼°° ·¨µ¬¦¤o≥∏¥¶¨¦·¬²± ƒ¤¶¦¬¦∏¯¤·¨ q ¼¦²2
³¤·«²¯ q ¼¦²¯ „³³¯ ot|zv oxt }t q
≈x  田立杰 o田南卉 o方 疑 o等 1 气相色谱保留指数谱用于白芷鉴
别的研究 1 中草药 ot||{ ou|kwl }uys q
≈y  陈 彦 o叶崇义 o刘舞霞 o等 1 高分辨气相色谱2模糊聚类分析
法在术类药材分类中的应用 1 药学学报 ot||x ovskvl }uvs q
≈z  凌大奎 o朱永新 o王 维 o等 1 气相色谱保留指数谱用于中药材
鉴别的研究 1 药物分析杂志 ot||x otwkwl }tv q
≈{  王 玺 o周 密 o洪福山 o等 1 气相色谱数据的聚类分析法评价
中药厚朴的质量 1 沈阳药学院学报 ot||s ozktl }x q
≈|  宋洪涛 o郭 涛 o宓鹤鸣 o等 1 中药红曲对高脂血症鹌鹑模型的
降血脂作用 1 中草药 ot||{ ou|kxl }vtz q
∆ιστινγυιση οφ τηε Οριγιναλ Φυνγι οφ τηε Χηινεσε Τραδιτιοναλ Μεδιχινε, Ηονγθυ
ωιτη Γασ Χηροµ ατογραπηψ Φυζζψ Χλυστερινγ Αναλψτιχαλ Μετηοδ
÷Œ‘Š • ¤±ª2¬¬±ªt oŒ ‹ 2¨°¬±ªt o≤ ‹∞‘…¬±ªt o≤ ‹∞‘≥«¬2­¬±ªu o‹∞ ÷¬¤±ªt o• ˜ ≠∏2·¬¤±t
kt q≥¦«²²¯ ²© °«¤µ°¤¦¼ o≥ ¦¨²±§ ¬¯¬·¤µ¼  §¨¬¦¤¯ ˜±¬√ µ¨¶¬·¼ o≥«¤±ª«¤¬ousswvv o≤«¬±¤~
u q׫¨ ttz·« ‹²¶³¬·¤¯ ²© °„ o ‹¤±ª½«²∏vtsstv o«¨­¬¤±ªo≤«¬±¤l
[ Αβστραχτ] Οβϕεχτιϖε:ײ ¶¨·¤¥¯¬¶«¤ª¤¶¦«µ²°¤·²ªµ¤³«¼©∏½½¼ ¦¯∏¶·¨µ¬±ª¤±¤¯¼·¬¦¤¯ ° ·¨«²§©²µ¦¯¤¶¶¬©¼¬±ª
²©²µ¬ª¬±©∏±ª¬²©·«¨ ≤«¬±¨ ¶¨ ·µ¤§¬·¬²±¤¯ ° §¨¬¦¬±¨ o‹²±ª´ ∏qΜετηοδσ:׫¨ √²¯¤·¬¯¨ ¤±§±²±√²¯¤·¬¯¨ ¦²°³²±¨ ±·¶²©
#vvv#
第 ux卷第 y期
usss年 y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²∏µ±¤¯ ²© ≤«¬±¨ ¶¨ ¤·¨µ¬¤  §¨¬¦¤
∂ ²¯ qux o‘²qy
∏±¨ ousss
z ²µ§¬±¤µ¼¶³¨¦¬¨¶²© Μονασχυ󬱦¯∏§¬±ª Μ. αυραντιαχυσ ¨¨o¨·¦qº µ¨¨ ¤±¤¯¼½¨ §¥¼ ¦¤³¬¯¯¤µ¼ ª¤¶¦«µ²°¤·²ªµ¤2
³«¼ ∏¶¬±ª ƒŒ⁄}Œ±¯ ·¨·¨°³¨µ¤·∏µ¨ u{s ε o§¨·¨¦·²µ·¨°³¨µ¤·∏µ¨ u{s ε o·¨°³¨µ¤·∏µ¨ ³µ²ªµ¤° tvs ε ox °¬±ψts
ε #°¬±p t ψuss ε ots °¬±qΡεσυλτσ:Œ±·«¨ ³¨ ¤® ±∏°¥¨µ¤±§¦²±·¨±·¶²©√²¯¤·¬¯¨ ¤±§±²±√²¯¤·¬¯¨ ¦²°³²±¨ ±·¶²©
Μονασχυσ ¬¨¬¶·²¥√¬²∏¶¯¼ §¬©©¨ µ¨±¦¨¶·«µ²∏ª« º«¬¦« Μονασχυ󦤱 ¥¨ §¬¶·¬±ª∏¬¶«¨ § ¤¨¶¬¯¼ ¥¼ ·«¨ °¤¬± ©¬±ª¨µ2
³µ¬±·³¨ ¤®¶º¬·«¬± us °¬±∏·¨¶qΧονχλυσιον :׫¨ ¦¤³¬¯¯¤µ¼ ª¤¶¦«µ²°¤·²ªµ¤³«¼ ©∏½½¼ ¦¯∏¶·¨µ¬±ª¤±¤¯¼·¬¦¤¯ ° ·¨«²§
¬¶∏¶¨©∏¯ ·²·«¨ ¬§¨ ±·¬©¬¦¤·¬²± ²© Μονασχυσ©∏±ª¬q
[ Κεψ ωορδσ] ‹²±ª´ ∏~Μονασχυσ~ª¤¶¦«µ²°¤·²ªµ¤³«¼ ~¬§¨ ±·¬©¬¦¤·¬²±
≈责任编辑 毛华训 
羚羊角及其伪品的生药鉴定研究
翟延君 o王荣祥 o纪俊元 o王 刚
k辽宁中医学院 中药系 o辽宁 沈阳 ttssvul
≈摘要  目的 }通过实验为含羚羊角的中成药鉴别及其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资料和依据 ∀方法 }对羚羊角及
其伪品黄羊角 !藏羚羊角 !绵羊角及山羊角的性状及粉末特征进行了对比鉴别 o并给出了主要特征比较表和检索
表 ∀结果与结论 }正品与伪品在外观与粉末特征方面均有区别 ∀
≈关键词  羚羊角 ~伪品 ~生药鉴定
≈中图分类号  • u{u qzws qv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tsst2xvsukussslsy2svvw2sw
羚羊角是常用名贵中药 o为牛科动物赛加羚羊
Σαιγα ταταριχα ¬±±¤¨ ∏¶雄兽的角 ∀始载于5神农本
草经6 o其性寒 o味咸 ~有平肝息风 o镇惊 o清热解毒之
功 ∀用于治疗热病神昏痉厥 o谵语发狂≈t  ~是许多
中成药组成药物的主药之一 o如著名方剂/紫雪丹0 !
/羚翘解毒丸0等≈u  ∀对治疗小儿肺炎 o流感发热 o
麻疹等有独特疗效 ∀羚羊角主产于原苏联及我国新
疆西北部 o由于该药疗效好 o药源大部分依靠进口 o
所以市场上常有伪品出现 o尤其是/羚羊角丝0 o常见
的 伪品有牛科动物黄羊角 Προχαπρα γυττυροσα
°¤¯ ¤¯¶o藏羚羊角 Παντηολοπσ ηοδγσονι „¥¨¯o绵羊角
Οϖισ αµ µον ¬±±¤¨ ∏¶o山羊角 Χαπρα ηιρχυσ ¬±2
±¤¨ ∏¶等 ∀有关羚羊角与上述伪品的研究未见系统
报道 o为含羚羊角中成药的鉴别及其质量标准的制
定提供资料和依据 o我们对羚羊角及其伪品的药材
性状及粉末特征进行了鉴定研究 o并给出了主要特
征比较表及检索表 o供药材鉴别参考 ∀实验材料由
辽宁中医学院中药标本馆提供 ∀
≈收稿日期  t|||2ts2u|
≈基金项目  辽宁省教委资助课题k|{szuttszxl
1 药材性状
1 q1 羚羊角 Σαιγα ταταριχα 呈长圆锥形 o长 tx ∗
ws ¦° o整体有/三道湾0 o基部直径 u ∗ w ¦° o下部较
粗 o灰白色 ~上部渐细 o黄白色 o嫩者角尖多为黑棕
色 o其内部常有红色斑纹 ∀除顶部光滑部分外 o有
ts ∗ ty个隆起的环脊 o其间距约 v ¦° o握之合把 ∀
基部锯口面类圆形 o内有/骨塞0 o骨塞长约占全角的
tru或 trv o表面有突起的纵棱与其外面角鞘内的凹
沟紧密嵌合 ∀除去/骨塞0后 o角的下半段中央呈空
洞 ∀全角呈半透明 o对光透视 o上半段中央有 t条隐
约可辨的细孔直通角尖 o习称/通天眼0 ∀质坚硬 o镑
片多折曲 o白色半透明 o纹丝直而微呈波状 o气微 o味
淡 ∀
1 q2 黄羊角 Προχαπρα γυττυροσα 呈长圆锥形而
稍偏 o长 us ∗ uz ¦° ∀表面淡棕色 o不透明 o自基部
向上有密集 !斜向 !弯曲的环脊 ts余个 o环脊的间距
较小 o约 s qx ¦° o握之硌手 ∀
1 q3 藏羚羊角 Παντηολοπσ ηοδγσονι 呈长圆锥形
而侧扁 o较直 o长 xs ∗ zs ¦° ∀表面深棕色 o不透明 o
有明显隆起的环脊约 ty 个 o其间距近相等 o约 u
¦° ∀
#wvv#
第 ux卷第 y期
usss年 y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²∏µ±¤¯ ²© ≤«¬±¨ ¶¨ ¤·¨µ¬¤  §¨¬¦¤
∂ ²¯ qux o‘²qy
∏±¨ ous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