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植物通
首页
最新论文
关键词
论文刊物
论文查询
小麦
第4页
稀土元囊对小麦幼苗氮素吸收及同化的影响
2,3 -环氧丙酸钾对小麦光合作用与籽粒产量的效应
外加电场对小麦和簇毛麦原生质体分裂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盐胁迫下不同的钙盐对小麦幼苗耐盐性的影响
小麦的小孢子培养
密度修正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田潜热、CO
2
通量 及其能量闭合度的影响
滴灌量对冬小麦田间小气候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螯合-缓冲营养液中不同磷锌配比对小麦苗期磷-锌关系的影响
渗透胁迫对小麦根、胚芽生长及其质膜氧化还原系统的影响
间作模式下冬小麦与春玉米根系的时空分布规律
甘肃省冬小麦生长发育对暖冬现象的响应
冬小麦幼穗分化不同时期形态特征的图解
小麦品种的耐肥性与光合作用
小麦品种(系)抗逆性评价、筛选及应用
麦类作物种子中戊聚糖研究进展
石家庄地区冬小麦适播期时空变化分析
4种杀虫剂对优质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北京都市农业种植制度的发展方向——春玉米-熟制
我国北方旱区雨养小麦生产潜力研究
重金属对小麦和黑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小麦花后叶片结构与功能的营养调控研究
冬小麦抗大麦黄矮病毒与丰产性遗传研究
低温对诱导小麦未成熟胚愈伤组织出愈率的影响研究
山西省不同生态区小麦白粉病菌毒性监测研究
小麦不同光合器官的光合性能研究
应用生物技术培育小麦新品种探讨
冬小麦根系生长规律及土壤环境条件对其影响的研究
利用蓝粒单体小麦选育稳定缺体小麦的研究
基于MODIS-NDVI的区域冬小麦遥感估产——以山东省济宁市为例
华北平原冬小麦农田蒸散量
基于遗传算法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冬小麦根系分布预报中的应用
缺磷胁迫下的小麦根系形态特征研究
P、Zn在小麦细胞内的积累、分布及交互作用的研究
钙、硅对酸雨胁迫下小麦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半干旱地区小麦群体的根系特征与抗旱性的关系
大田小麦减数分裂持续时间的研究
普通小麦双端二体的细胞学行为及在易位系检测中的应用
小麦不同品种光合速率和14 C同化物分配对源库比改变的影响
高温、干旱及其互作对两个筋力小麦品种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全膜覆土穴播对土壤水热环境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冬小麦气孔臭氧通量拟合及通量产量关系的比较分析
短期NaCl胁迫对不同小麦品种幼苗K
+
吸收和Na
+
、K
+
积累的影响
干湿交替格局下黄土高原小麦田土壤呼吸的温湿度模型
小麦土霉素抗性内生细菌分离、鉴定及分布
基于高光谱遥感的小麦叶片氮积累量
考虑土壤水分影响的小麦根、冠干物质积累及其相互关系模型
氮磷水平与气象条件对春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形成动态的影响
土壤水分与冬小麦根、冠功能均衡关系的模拟研究
CO
2
浓度倍增对小麦生育性状和产量构成的影响
俄引与黑龙江春小麦多酚氧化酶活性基因类型的比较
稻秸还田与播后镇压对稻茬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不同耕作方式对春小麦田土壤水分过程的影响
不同灌溉模式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
花后不同时期模拟酸雨对小麦叶片光合作用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2003年-2009年中国旱地小麦品种蛋白质品质分析
新疆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及主效亚基分析
小麦B类MADS-box基因
WPI1
和
WPI2
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小麦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及4-8抗条锈遗传分析
黑龙江春小麦春化和光周期基因等位变异对农艺性状的影响
六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的分子细胞遗传学检测
全膜覆土穴播平作对冬小麦不同器官含水率动态变化效应
小麦矮秆突变体
DC
20赤霉素合成及信号转导途径关键基因表达分析
高磷条件下不同磷效率小麦对磷的吸收及根际土壤磷组分差异
人工老化过程中BNS杂交小麦品质性状变化规律研究
小麦
FeSOD
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小麦
TaPDK
基因的序列分析、原核表达及纯化
小麦蛋白淀粉品质指标与面包品质关系的研究
小麦不同磷效率品种对不同磷源的利用差异及酸性磷酸酶的作用
小麦
60
Co γ射线辐照后
TaKu
70和
TaKu
80基因应答模式及基因组多态性分析
小麦面粉蛋白品质与其加工特性的关系
小麦1Ax1和1Ax2
*
近等基因系性状差异的研究
小麦籽粒淀粉主要特性的QTL定位
黄淮冬麦区主栽小麦品种根系的生理特性比较
施磷量对不同磷效率小麦氮、磷、钾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灌水时期和比例对不同品种小麦产量及加工品质的影响
EMS诱导小麦易位系YW642突变体的鉴定与分子标记分析
TaPIMP
1过量表达提高转基因小麦纹枯病抗性的研究
冬小麦生长期氮同位素组成对温度的响应
微波处理对米象致死效果及小麦发芽率的影响
黏类小麦CMS不育基因rfv1的分子细胞遗传学跟踪鉴定及定向转育研究
共68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