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植物通
首页
最新论文
关键词
论文刊物
论文查询
荧光原位杂交
第2页
普通小麦-大赖草易位系NAU601和NAU618的选育及双端二体测交分析
一个耐盐小麦-多枝赖草二体异附加系外源染色体的鉴定
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导入普通小麦的大赖草染色质
小麦—欧山羊草1U附加系的创制、鉴定及其对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
FISH分析栽培高粱×拟高粱、甜高粱×拟高粱的染色体行为
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异附加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
45S rDNA基因在新麦草染色体上的分布
新麦草多倍体诱导及细胞学研究
长穗偃麦草与小麦体细胞杂种的遗传与基因组研究
小麦及偃麦草属植物着丝粒区功能序列分析
简单重复序列(AAG)_5在百萨偃麦草染色体上的分布
异源细胞质小麦-中间偃麦草易位系的培育与荧光原位杂交鉴定
加拿大披碱草45S rDNA定位
石蒜与忽地笑荧光原位杂交研究
黄斑姜中期染色体CPD染色和45S rDNA荧光原位杂交分析
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分析新合成异源四倍体拟南芥
荧光原位杂交检测野生六出花(Alstroemeria aurea)染色体命运
几种紫薇属植物染色体制片技术优化及原位杂交体系的建立
用三倍体作母本实现百合种质渗入育种
不同倍性亚洲百合品种与青岛百合杂交育种研究
奇异源四倍体百合‘Honesty’种质渗入分析
岷江百合根尖染色体的C-分带和FISH分析
红球姜核型分析
薏苡及其近缘种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
不同染色技术和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宽翅菘蓝(Isatis violascens Bunge)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FISH技术在芸薹属作物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45S rDNA在6个枳属植物中期染色体上的定位
普通小麦/欧山羊草6U附加系的分子细胞学鉴定及生理抗旱性分析
赖草(Leymus secalinus(Georgi)Tzvel.)中一个染色体标记的克隆与鉴定
利用离果山羊草3C染色体诱导簇毛麦4V染色体结构变异
载有抗逆性基因的多枝赖草染色体连锁群的特定TAC克隆的鉴定
对导入多枝赖草优良基因的小麦新种质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
偃麦草基因组特异重复序列的分离与应用
簇毛麦和中间偃麦草rRNA基因位点双色荧光原位杂交分析
多花水仙若干品种类型亲缘关系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石蒜属植物染色体分带和荧光原位杂交研究
基于cpDNA序列分析和荧光原位杂交的石蒜属种间关系和杂种起源的研究
向日葵染色体C-分带及其荧光原位杂交研究
玉米mir1基因在玉米和薏苡中的比较物理定位(英文)
薏苡45S和5SrDNA的染色体定位研究(简报)(英文)
水稻程序性细胞死亡抑制基因Dad-1在薏苡中的定位
基于45S rDNA和雷蒙德氏棉gDNA为探针的草棉FISH核型研究(英文)
草棉1号染色体物理图谱的构建及CCICR转座子家族的发现与分析
海岛棉A亚组和草棉及阿非利加棉单染色体鉴定
苜蓿种质间染色体多态性的荧光原位杂交检测
紫苏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菠菜及葎草性别相关SRAP分子标记的克隆与鉴定
蓝猪耳45S rDNA荧光原位杂交作图及其核型分析
St基因组中的CRW同源序列在偃麦草中的FISH分析
小黑麦×普通小麦衍生小麦抗条锈病品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
普通小麦—中间偃麦草抗条锈病异代换系的选育与鉴定
普通小麦—中间偃麦草抗条锈异代换系和异附加系的选育与鉴定
中间偃麦草抗白粉病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及分子标记鉴定
异源三倍体为父本的百合杂交后代倍性调查及FISH分析
百合商品种及其杂种后代的C-带、FISH及GISH分析
亚洲百合与青岛百合杂交及其FISH快速鉴定
利用GISH技术对百合(Lilium)组间杂交新品种染色体组的分析
波兰小麦和矮兰麦45S rDNA和5S rDNA基因位点FISH分析
宜昌橙体细胞染色体的45SrDNA荧光原位杂交分析
栽培菊与菊属—近缘属杂种远缘杂交的研究
甘蔗属热带种与滇蔗茅远缘杂交F_1代GISH分析
适用于棉花荧光原位杂交的DNA纤维高效制备技术
花生的荧光显带和rDNA荧光原位杂交核型分析
共2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