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雄性不育基因(ms30)的RFLP作图 水稻体细胞无性系雄性不育突变 细胞质雄性不育棉花线粒体蛋白质和DNA的分析 生长素和玉米素与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性关系的研究 玉米基因雄性不育双杂合保持系的选育研究 对两个玉米雄性不育系的细胞质分类研究 高粱 A_2雄性不育系的鉴定——Ⅱ.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玉米雄性不育的转育及应用研究 杂交稻野败胞质对稻瘟病菌、白叶枯病菌感病性的研究 甘蓝型油菜(B.napus L.)细胞质雄性不育系MICMS的选育 偏型、粘型和易型小麦雄性不育系的初步研究 水稻显性雄性核不育基因鉴定初报 玉米C型胞质雄性不育系花药发育的细胞学观察 玉米 Y 型雄性不育系的分组问题研究初报 粳稻(Oryza sativa L.subsp.japonica)光敏感雄性不育“温度效应”初析 水稻广亲和品种对不同细胞质不育系恢复力的鉴定研究 马协不育系花药超微结构观察 不育临界温度值不同的培矮64S近等基因系选育 红莲型水稻不育系和保持系线粒体基因组BAC文库的构建 玉米温敏核雄性不育育性转换与内源激素的关系 棉花恢复系的恢复力与花药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关系 小麦K、V、T、CHA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的光合特性分析 红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小孢子败育的细胞学观察 抗丝黑穗病、抗败育高粱A2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2Sx3197的选育 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MADS-box基因的分离分析 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CMS3A双亲雄性育性基因的SSR标记 红麻GMS与CMS小孢子败育过程的细胞学及组织化学比较 黏类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线粒体atp6基因转录本编辑位点 甘蓝型油菜光、温敏雄性不育系Huiyou50S花粉败育的细胞学观察 温敏核不育小麦可育和不育花药的细胞化学观察 哈克尼西棉细胞质陆地棉雄性不育系orf160的克隆及遗传转化 利用宿根进行棉花不育系制种的技术体系研究 一年生陆地棉细胞核雄性不育系洞A的宿生栽培效应 小麦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的研究 水稻雄性不育新质源的研究──新型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马协A与野败型珍汕97A不育性的遗传学比较 甜椒胞质雄性不育雄配子发育的解剖学和超微结构研究 紫稻(Oryza sativa L.)线粒体ATP酶atp9基因转录本RNA编辑 玻里马胞质大白菜雄性不育系CMS3411-7温度敏感特性的研究 大白菜雄性不育系小孢子发生的细胞形态学研究 用显性雄性不育系配制的甘蓝新品种‘中甘16’、‘中甘17’ 萝卜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遗传及恢保关系的研究 利用雄性不育两用系配制的辣椒一代杂种‘冀研8号’ 胡萝卜新品种‘红参’ 早熟花椰菜新品种‘京研60’ 新高系梨雄性不育的鉴定 新高系梨雄性不育的鉴定 白菜脂质转移蛋白基因的反义RNA验证 洋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选育研究进展 大白菜显性核复等位基因雄性不育恢复基因Msf的SSR标记 甘蓝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分子鉴定及花器官形态对核背景的响应 利用雄性不育系育成桔梗新品种‘中梗1号’、‘中梗2号’和‘中梗3号’ 利用雄性不育系育成桔梗新品种‘中梗1号’、‘中梗2号’和‘中梗3号’ 早熟耐热抗病大白菜新品种‘金早 58’ 早熟耐热抗病大白菜新品种‘金早 58’ 辣椒胞质雄性不育恢复性的主基因 + 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 杉木雄性不育株与可育株叶绿素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力的比较 ‘马哈利’樱桃雄性不育细胞学观察 甘蓝型油菜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NRO4270A的鉴定 斯卑尔脱小麦1B染色体的显微分离及其DNA的PCR扩增 植物细胞核雄性不育的分子机制 三类雄性不育水稻花药和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变化 冬小麦温敏型雄性不育系LT-1-3A选育及育性转换与遗传研究 ST273是拟南芥绒毡层和小孢子发育的必需基因 拟南芥雄性不育突变体fne的遗传与定位分析 MS1516是拟南芥四分体形成和小孢子发育的必需基因 拟南芥雄性不育突变体ms214的遗传与功能分析 MS1521是拟南芥花药发育的必需基因 水稻胞质雄性不育系珍汕97A及其保持系珍汕97B绒毡层发育过程中的Ca2 +分布变化 长春蒲公英雄性不育株形态学观察与败育细胞学研究 水稻雄性不育突变体D63的育性基因遗传分析与精细定位 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BNS育性转换与内源激素的关系研究 新疆野生油菜胞质雄性不育系1193A对应恢复基因的SSR标记分析 苜蓿SSR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分析 不同温度条件下高粱温敏雄性不育系冀130A 育性变化规律及花粉败育研究 大白菜细胞核复等位雄性不育基因定位 桔梗雄性不育花药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与烟草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的线粒体基因atp9的mRNA研究 丹参雄性不育与可育近等基因系差异片段的发掘 百日草雄性不育系的获得及其细胞学观察 百日草雄性不育两用系的遗传及杂交育种研究